糖纸0035
1:听力的前提是需要具备充足的词汇量,这样才不至于是盲听。2:选听各种报告录音,扩大听的内容:为了扩大词汇,并逐步适应不同口音和年龄的讲话,这一阶段可选听一些浅易的英美历史、地理、风俗人情的报告。英美人士访华印象的讲话也是很好的内容。这些讲话一般以半小时左右为宜,既增长知识又提高听力。 3:听新闻,听时要摸索新闻广播的一般规律,注意培养听新闻的一些基本技巧和方法,注意听关键字,做好笔记。4:泛听和精听相结合 在听力训练中兼顾整体大意,精听时 针对自己的没有听懂的地方反复练习5:培养上下文相结合猜的能力,集中精神反复训练。
依依0317
如果你曾经做过BBC和VOA等新闻英语听力练习,你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一篇新闻材料可以听懂90%甚至是95%,但总有一小部分不能完全听懂。那么,是什么阻止我们听懂剩下的5%到10%呢?
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背景知识。新闻英语最难的地方在于其中涉及到的知识面非常广,如果在做听力之前对背景知识没有一定的了解,要完全听懂材料会很困难。比如这两天英美等国对叙利亚发动了空袭,如果你去听相关的英语新闻,那么你大概率会听到诸如:Damascus(叙利亚首都),Bashar al-Assad(叙利亚总统),air strikes,Douma(叙利亚怀疑发生化学武器袭击的城市)等名词,如果你提前了解了相关知识,要听懂这些新闻就容易很多。
又比如下面这一则BBC新闻:
这则新闻与缅甸的领导人昂山素季以及缅甸边境的罗兴亚人危机有关,这其中同样出现了不少新闻名词:
I'm Stewart Macintosh with the BBC news. Hello. Myanmar's de facto leader Aung San Suu Kyi has told her country must listen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if it's to be accepted as a responsible nation. In a broadcast to the nation marking her two years in government, Mrs. Suu Kyi spoke of humanitarian problems in Rakhine State. But she again omitted any mention of the violence that forced out seven hundred thousand Rohingyas, the focus of international condemnation. Acknowledging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be able to stand responsibly among the world's community and we're also walking in line with the situ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our country. We need to respect the vision and inten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实际上,即使是听母语新闻,了解背景知识也相当重要,不信你可以去听听央视的国际新闻栏目,很多涉及到中东地区的新闻就算用汉语播报也不能百分之百听懂。
如果你发现自己经常听不懂新闻英语,很可能不是听力有问题,而是知识面有问题。对于新闻英语听力来说,我们平时可以多关注一些国际新闻(比如BBC和CNN),对于类似de facto这样的新闻英语常见词汇也可以专门积累起来。推荐一本书:新闻英语分类词典
关于这本书的详细介绍可见:荐书怎样更好地掌握新闻英语词汇?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因素会影响到听力理解效果:
对英语的弱读连读等语音规律不熟悉
在正常的英语口语中(比如BBC英语新闻),播讲者的语速可以达到160-220词/分钟,这样的语速会造成词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停顿和间隙减小,甚至完全消失,这会对听众捕捉语音以及理解信息造成困难。同时,语速越快,连读的现象也会越明显。连读时前一个词的词尾辅音字母与后一个词的词首元音字母拼成一个音节。这种自然的语音现象容易给初学者造成一定的理解困难。有时候两个词连读会被当成一个词,或者两个词连读后难以辨别它们的含义。
举个例子:I was just repairing your bicycle. I know you want it to go out tonight.在连读的情况,可能会被误听成: I was just repairing your bicycle. I know you wanted to go out tonight.
又比如:Is there anyone who does bed and breakfast round here?这句话里面 bed and breakfast 需要连读,因此听起来是[bednbrekfst],而不是[bed nd brekfst],如果不了解这一点,听到这个词就容易感到莫名奇妙。
除了连读之外,还有弱读。在正常口语中,除个别重读音节外,音素的读音不再是词典里注明的标准读音,而是经过不同程度弱化了的读音。一般来说,语速越快,弱化的程度也就越高。类似 of, is, a, at, or, us 这类高频词在常速口语中经常采用弱读形式,这会给初学者分辨带来困难。
比如下面是 CNN Student News 的一段报道:
对比听力文本之后我们会发现,其中常用词的弱读现象很明显(留意下面加粗的词):
First story, people from around the world are closely watching what happens with an election in the Netherlands. With the population of just over 17 million, it's neither Europe's largest country nor its largest economy. But the vote that took place Wednesday is seen as an indicator of what people are thinking across Europe. Analysts are trying to figure out what the political trends are.
解决连读弱读问题,关键在于熟悉英语的语音规律,而这与口语发音也是分不开的。可以通过系统学习英语语音知识来解决这一问题,推荐AAT(American Accent Training)。这本书从美国人日常会话的习惯和特点出发,系统讲解了语调、重音、断句、弱读、连读、美音中难发的音、紧元音和松元音以及汉语和英语两种发音的对比等。它对练好发音以及提升听力都会有帮助。
语法基础
从表面上看,听力水平跟语法基础似乎没什么关系,但实际上,良好的语法基础对于提高听力的准确率具有很大帮助。在听力练习中由于弱读连读等语音规律的存在,以及在听力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各种环境干扰,我们必须要借助语法知识以及上下文等补充完整听力信息。英语中的介词、冠词、数的一致以及时态等信息往往难以直接听出来,必须用语法知识来辅助判断。
举个例子,你可能会听到这样一句话:Many a (man / men) has tried but few men have succeeded.正常情况下要听出别人说的是 man 还是 men 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由语法知识“many a +可数名词单数”可以知道,这里填的应该是 man.
又比如这个句子:It is high time you (clean / cleaned) your room.这里同样需要借助语法知识来判断是 clean 还是 cleaned,由 It is high time sb. did sth.这一固定句式可知,这里应该填 cleaned.
此外,掌握常用词的搭配也可以帮助我们对听力信息进行补充。比如:Doctors often extol the virtues eating less fat.中间是 extol the virtues of ...但是 of 在这里是弱读,容易听不出来,如果你熟悉 extol the virtues/benefits etc. of something 这个搭配,应该很容易能反应过来。
因此,在练习听力的同时,我们有必要经常去回顾语法知识,特别是对于介词、冠词、时态这些易错点。关于语法学习可以查看我之前写的一篇文章:学好语法究竟有多重要?
心理因素
听力练习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思维活动,它包含了辨别声音-分析含义-存储记忆-预测下文这一系列动作。因此,它要求听者注意力高度集中,不能一心两用。但在实际练习中,不少人听到一半经常开小差,等到反应过来已经错过不少关键信息了,而且这样做容易造成连锁反应,导致后面的内容也听不清楚。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除了做自我调节,集中注意力之外,还可以积极做预测。听力并不完全是一个消极被动的过程,听力理解过程还有积极主动的成分,例如听话人主动猜测、证实或修改自己的见解等。实际上,在使用母语进行交流时,我们会下意识地预测对方接下来会说什么(所以很多时候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对方话刚说到一半,但我们已经猜到对方想要说什么了)。英语听力也是相同的道理。在进行听力时我们要积极主动地预测新的信息,而不是坐在那里被动地等待新信息的到来。预测下文可以利用语言线索,比如固定句型、搭配、关联词语等,也可以利用逻辑关系以及语言背景等。
举个例子,Money is in some ways extremely important, and in other ways unimportant. We can't just be for it or .
当我们听到 be for it 的时候其实可以猜测出后面讲的应该是 against it.
又比如在上面的那一段 CNN Student News 里面,第二条新闻是讲欧洲的移民问题。当主持人讲到:One controversial issue we've talked about in the U.S. is immigration. It's also front and center in Europe ...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可以提前预测接下来可能会谈到的词汇和话题,比如难民危机(refugee crisis),关闭国境线(close the border),恐怖袭击(terrorist attack),抗议(protest),叙利亚(Syria)等等。这样做相当于将我们提前代入到话题场景里,有助于我们快速反应出与话题相关的词汇,同时也能使我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防止开小差。
推荐:为什么你需要进行海量的英文阅读?
上篇:如何通过阅读外刊积累英文写作句型?
杨枝甘露儿
常言道英语最难的乃听力也。这话不假,原因很简单,英语听力在国内的英语学习项目中,不管是初中、高中、大学四六级都不算十分正规的英语训练。而其中,英语听力更是极其地不正规。有人纳闷,我高考英语听力几乎错不了几道题,为什么真正在听外国人说英语的时候就听得一头雾水呢???答案很简单,首先,真正的听力是测试英文水平,而不是让你选abcd。简单来说,难道你和外国人说话的时候还要提供几个选项让你来选择用什么来回答??!当然是不可能的。进入正题。《我面对英语新闻,根本听不懂是怎么回事,但是我明明已经背了一箩筐的单词了啊?》简简单单背单词并不是解决听力最根本的原因,首先,大部分背单词的方法不外乎就是拿着单词书一遍又一遍看,看了以后默写。问题就来了:英语听力不是和阅读一样考你怎么认识单词,而是考你怎么听出单词,如果仅仅是认识,那不等于你能听出!举个例子,corps,这个单词可能很多人认识是“军团”的意思,但是能够正确读出这个单词的却不多,有人会在读的时候末尾加个s,那是完全不对的,实际上,那个s在这个单词中是不发音的!由于我们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时候犯了读音上的错误,导致在听的时候不能很快识别出正确的相对应单词,即使背了一箩筐,那也只停留在“看着认识”的层面上。《我能够听出一些单词,但说快了或者加在一起不知道什么意思?》只能听出一些单词,说明你能够通过耳朵识别一些单词的发音,但是达不到快速反应和迅速作出理解的目的。就拿中文来说,我们在听中文的时候没人是下意识去听懂每一个字,而是通过一连串出的字的读音来大致判别说话者的意思。即使有语法错误或者读音错误,我们也能很轻易的从中纠正并尽快理解真实含义。这就达到了真正精通语言的目的!英语也一样,对于英语初学者来说,那水平和外国人肯定不是一个档次的,自然不可能有上述听中文的那种本事,自然搞不懂。另外,英语当中的弱读、连读是另一个让英语学习者头痛的地方。很多人说自己一个句子搅在一起听不出a,an,the,and,it等小词,但如果拿原文给他看或者让水平高一点的中国人给他说一遍,他或许就知道了。我们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和外国人交流,而不是让中国人给你解释。小词听不出的原因那就是你对重度连读没有意识,自然听不出来。《哦,那究竟怎么才能听懂英语新闻呢?》答案:如果你决定要听懂新闻的话,那告诉你做好准备,没有捷径,起码得训练英语听力六个月到一年的时间才有长进。具体的听力训练方式并不难,主要是精听、重听和通过大脑识别单词的训练。换句话说,丢开你的单词书,单词书只能让你机械地记一个单词的中文意思,根本不可能训练听力,更何况很多单词还有不同的发音和不同的意思。我们要做的,是让单词如同中文一样一听到就形成潜移默化,而不是一听到就去想单词的中文意思。要听懂外国人基本半秒一个单词的语速,想中文意思是来不及的,必须达到用英语去想英语,矫正你的思路,才能最终听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