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34

沅希Angela8
首页 > 英语培训 > 加缪局外人的英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哈布斯窗帘

已采纳

译林的版本是最好的。《局外人》(L'Étranger)是加缪的成名作,也是存在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局外人》形象地体现了存在主义哲学关于“荒谬”的观念;由于人和世界的分离,世界对于人来说是荒诞的、毫无意义的,而人对荒诞的世界无能为力,因此不抱任何希望,对一切事物都无动于衷。

加缪局外人的英文

180 评论(12)

小胖子老头

短短两句,以死亡开幕。本应承接悲伤与肃穆情绪的第二句,却转折出平淡冷漠的气息。再读这个著名的开场,依然为之动容。这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 1913-1960)于1942年出版的小说《局外人》(法: "L'Étranger", 英: "Stranger", 繁: 《异乡人》)的开场。

我因为在“Steve说”播客中听到杜素娟老师(华东政法大学文伯书院教授)提及此作,遂开始阅读。小时候读“名著”只感觉累,所以我此番也是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没想到一拿起本书就手不释卷,被这个荒诞又现实,奇妙又赤裸的虚构故事深深吸引,读得津津有味。

以下内容涉及重要情节透露,建议读完原作再看

小说以法语写成,几个中译本均行文流畅,颇为好读。本作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了男主人公默尔索先生(Meursault)从参加母亲葬礼到杀人被判死刑的短暂又波澜起伏的故事。默尔索先生是一个奇怪的人,但不古怪。古怪好歹有些活跃的色彩,他更像一个心如死灰,麻木冷漠,在城市囚笼中默默行走的旁观者。

故事开篇他回到养老院后,不愿开棺再见母亲最后一眼,第二天的葬礼,主角毫无波澜而养老院的老人却哭得晕厥过去,种种细节让男主角显得十分无情。可偏偏读者通过作家的笔触读到了主角内心的思考,这些思考既冷酷无情又理所当然:他并不伪善。读者跟随这些思考看到的默尔索,和其他角色看到的默尔索截然不同。

也许只有默尔索的女朋友玛丽(Marie)是最接近读者视角,能够理解默尔索的人。他们的第一次约会是在默尔索母亲葬礼的第二天。他们看了场喜剧电影,回到默尔索的公寓做爱。当玛丽知道他的母亲昨天刚下葬的时候,她“吓得往后一退,但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默尔索为人处世显露着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与其说他过着“生活”,毋宁说是他被定义在了所谓“生活”的框架中。

后来默尔索卷入了朋友莱蒙德(Raymond)的情妇纠纷之中。也是因为这种“无所谓”,他帮莱蒙德写信给这位情妇。这个情妇来了,和莱蒙德发生争吵,被殴打,警察也来了。这件事情导致情妇的阿拉伯人兄弟前来复仇。默尔索与莱蒙德前去度假的时候,在海滩上遭遇阿拉伯人三次,打架,持枪,最终默尔索枪杀了其中一个阿拉伯人,就此展开故事的第二部分。

入狱之后默尔索在关押期间与律师、预审法官进行预审谈话,在庭审期间检察官、律师、法官的辩论构成了第二部分的主要内容。最终默尔索在被判死刑后,最后一次见神甫(他一直拒绝见神甫)时把全部的力量喷薄而出,并在爆发中结束本作。

《局外人》是名作,自然有许多人会做“深度解析”。我所写的既不“深度”也不“解析”。我只是在阅读时常有一种莫名的感觉横在心头,像一块大石,不知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可能是西西弗斯的巨石,推上去又滚下来,再推上去再滚下来。

默尔索在书中的所作所为无疑是不符合“常理”和“道德”的,而庭审时人们争论的焦点也是这份“常理”与“道德”。默尔索这个人物其实是一个“普通人”的内心一角的放大版,是一个极端的案例。这种极端与反常,作者在另一部书中称之为“荒诞”。默尔索的这份“荒诞”无疑引发了世人的警醒与反思。作者加缪在1957年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是:

我喜欢作者描写阿尔及尔街头落日的片段,喜欢以旁观者观察世界的角度,喜欢主角每次内心波动时随之而来的晃眼的阳光,夏日的气息,街头的声音。加缪的写作技巧无疑是高超的。

比如主角从葬礼到回到阿尔及尔的转场:

比如男主被判死刑,回到法庭接受宣判时的场景:

仅凭这些优秀的文字就足以吸引我把它再读一遍。至于默尔索的被动地活着,他的漫无目的的不知道属于谁的人生,我想多数人都会有同感。那么怎么办呢?

《局外人》没有给出答案。哪怕是最后的默尔索的爆发,也只是向死亡思考,思考重新开始的希望。但只是希望,他没有重新开始,他在希望中结束了。

2021.07.29/中午 于夏日的灯下

281 评论(9)

michelleyi

60代的塔尔萨城,城里的学生分属于南北两个帮派。南帮的成员主要是住在城南的中产阶级学生,而住在贫民区的出身贫寒的学生则属于北帮。南北两帮的人都瞧对方不顺眼,双方积怨颇深,打架斗殴是家常便饭。波尼博伊是个孤儿,14岁,他和16岁的约翰尼,还有比他们年龄稍大的达拉斯斗属于北帮。一天晚上,南北两帮的人又大打出手,波尼博伊差点在水池中丢了命,而约翰尼则在自卫时将鲍勃杀死。两人请求达拉斯帮忙,达拉斯遂将他们藏在郊区的一座久已废弃的教堂中。在废弃的教堂中,波尼博伊和约翰尼背诵诗歌,读小说《飘》,在谈论中向往着一个理想世界:那里既没有城南帮也没有城北帮。这时,城里的教堂失火了,三个人冲进了雄雄大火,将困在火中的孩子们救了出来,而约翰尼和达拉斯却在火中受了伤。第二天晚上大雨瓢泼,新一轮的械斗再次展开,城北帮最终取得了胜利。但在斗殴中达拉斯被警察打死,约翰尼也因伤势过重死在了医院。幸存者波尼博伊打开了《飘》,在书里,他发现了约翰尼留给他的诀别书。若满意请采纳!

327 评论(13)

tiaotiao1985

是一样的The Stranger or The Outsider (L’Étranger) is a novel by Albert Camus published in 1942.

211 评论(14)

慧紫愿吉

局外人: [ jú wài rén ] 1. outlier其它相关解释: 例句与用法: 1. 一个局外人是不难在我们的方案中找出缺点的。不过你不了解的是我们所面临种种技术上的困难。 It's easy for an outsider to pick holes in our programme. What you don't understand is the technical difficulties we face. 2. 她看上去像是局外人--大概是她不会说英语的缘故吧. She looks rather out of it -- perhaps she doesn't speak English. 3. 在这许多要人中间,她感到她是个局外人。 Among so many distinguished people, she felt quite out of it.

319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