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唐sweet
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言对比研究分析
词汇作为语言系统的要理素之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言对比研究是?
一、语言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
语言既是社会的产物,又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语言和文化之间有着必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一方面,语言是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另一方面,文化的许多要素需要借助语言来表达。
汉语和英语则是在不同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形态中形成的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种,本质上都浸透着各自民族文化的特征,但是由于东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又使得汉英两种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碰撞。因而在学习语言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语言知识,而且要学会领悟不同的语言文化内涵,把握语言文化的实质进而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
二、跨文化交际中英汉语言的不同文化内涵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语言承载着不同的文化内涵。
(一)英汉词汇中所蕴涵的文化内涵
词汇作为语言系统的要理素之一与文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理解和掌握英汉两种不同语言词汇不仅要理解词汇本身的含义更应该理解词汇本身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以英汉语言词汇中的“谢谢”为例,当听到对方夸奖自己的时候,中国人很少会用“谢谢”来接受对方对自己肯定,相反,中国人听到对方夸奖自己首先要自谦一番。而外国人却习惯用“谢谢”来接受对方对自己的肯定。“谢谢”一词在中西文化中所蕴含的不同文化内涵可见一斑。这恰恰也说明了中国人内敛而又自谦的`性格特点,而这些在外国人看来却是不可理解的。
汉英语言中有些词没有相对应的含义,对这类词的理解和掌握必须结合该词所处的语言环境进行分析判断,这样才能弄清楚这类词汇所蕴涵的深层文化内涵。如对“dog-tired”一词的理解,由于中西方人对“狗”的不同认识和看法,在与“狗”相关的词汇的理解上便存在着误解与分歧。“dog”一词在西方人看来通常会与“勇敢”、“忠诚”联系起来,甚至会把人与狗联系起来。而在中国,对该词的理解则大相径庭,中国人通常用“走狗”、“狗急跳墙”来贬低一些人。由此分析,对汉英不同语言词汇的理解不仅要注意其表层的含义,更应该把握语言词汇本身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如果将汉语的思维模式强加于英语词汇之上,必然会产生理解上的差异与偏差。
(二)英汉语言交际语域层蕴涵的文化内涵
中英语言差异除了表现在词汇这一方面,同时,在语域层面上也存在着差异。在相同文化背景下生活的人之间的沟通可以畅通无阻,而生活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之间的沟通由于不同的生活方式和价值取向便产生了障碍。
例如在中国通常以问及对方的私人生活作为一个对话的开始,认为这是联络彼此感情的方式,而在西方国家却对此比较反感,认为打探对方隐私是对对方生活的干扰,因而会引起西方人的强烈不满,由此可见,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某一行为的看法与理解是存在差异的。由于人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行为有着不同的制约与规范,因而在跨文化交流活动中我们应该遵循某一地区的固有文化传统,从而避免尴尬与误会。
在称呼语方面,汉语文化背景下对对方的称呼依据对方年龄大小而各有不同:对年龄大的长者通常称之为“大爷”,“老先生”等;对平辈可以称之为“大哥”,“大姐”。而在英语文化背景下,只有关系十分密切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此类称呼,而关系较为一般的情况下可以直呼其名。
三、英汉语言学习中的文化导入
英汉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语言本身,更应该去理解语言的文化特性。只有理解文化差异才能更准确地运用语言,从而实现有意义的沟通。
语言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而语言本身也有自身的文化内涵。两种文化之间存在着融合性,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语言又会产生碰撞。其融合性产生了语言之间的正迁移,排他性注定了两种语言之间必然出现对立与冲突。因而,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语言学习者应该深刻地了解自身语言文化,掌握不同语言中的不同文化内涵,在学习第二语言的过程中,学会用异域文化了解目的语国家的道德规范,文化习俗和思维模式,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差异,因而我们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须了解该语言的文化背景,并自觉地培养文化意识,最终融入到新的文化环境中。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尽可能避免文化负迁移,实现有效的沟通与理解,从而更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流活动。
南宫亦忆
一、含义不同
汉语,即汉族的传统语言,又称华言、华语、唐话,是中国通用语言、国际通用语言之一,属汉藏语系,与藏语、壮语、侗语、黎语、彝语、苗语、瑶语等都是亲属语言。
英语(English)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下的语言,是欧盟以及许多国际组织以及英联邦国家的官方语言,拥有世界第三位的母语使用者人数,仅次于汉语和西班牙语母语使用者人数。
二、发展历史不同
1、英文字母渊源于拉丁字母,拉丁字母渊源于希腊字母,而希腊字母则是由腓尼基字母演变而来的。
英语由古代从丹麦等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德国、荷兰及周边移民至不列颠群岛的盎格鲁-撒克逊人,以及朱特部落的白人所说的语言演变而来,并通过英国的殖民活动传播到了世界各地。
由于在历史上曾和多种民族语言接触,它的词汇从一元变为多元,语法从“多屈折”变为“少屈折”,语音也发生了规律性的变化。
2、汉语属于汉藏语系。汉藏语系起源尚无定论,一说汉藏原始语言源于中国的北方地区,大约六千年前分化形成了汉藏语系的各种语言。另一种假说则认为该语系来自当今中国的西南部四川,大约在一万年前就已开始分化。汉语是从汉藏语系中分化出的语言之一。
三、地位不同
1、英国以及美国在文化、经济、军事、政治和科学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使得英语成为一种国际语言。如今,许多国际场合都使用英语作为沟通媒介。
英语也是与电脑联系最密切的语言,大多数编程语言都与英语有联系,而且随着网络的使用,英文的使用更普及。英语是联合国的工作语言之一。
2、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世界上使用汉语的人数至少15亿 ,超过世界总人口的20%,是中国的官方语言,是新加坡的四种官方语言之一,亦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
主要流通于中国和新加坡、马来西亚、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日本等国的华人社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英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汉语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