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个鸡的
将英语踢出主科,这个我是非常赞同的,可以将它当做副科来发展就可以了。这几年很多人一直在呼吁将英语踢出主科,但从各地实际表现来看,并没有太大改变,英语仍然是各地必考项目,不论是中考还是高考,英语都是重中之重。但是学了英语之后,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其实都没有什么用,很多人学英语就是为了考试而学英语,学完之后其实很多人离开学校都忘记了,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也不会用到英语,所以英语对很多人来说就变成一个鸡肋的科目。但是为了这样一门在日后工作当中没有多大用处的科目,大家平时却要花很多时间去学习,要背各种单词,学习各种语法,这让大家没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那些实实在在对大家有用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英语踢出主科,可以将体育或者科学等其他更有用的科目上升为主科。
我觉得目前我们的教育已经陷入一个胡同,那就是片面地追求大而全,很多学生从小学开始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考,但读完大学之后大家才发现,好像什么都会,但好像什么都不会,好像什么都懂,但好像什么都不精,这即使会大大降低人才的效率。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人口国家,学生人数排在全球第一,但是我们在很多科技领域以及其他领域跟那些人口比我们少很多的国家却没法相比。比如欧美有很多国家人口连一个亿都不到,欧洲很多国家都只有几千万人,但是他们却能够创造出很多新东西,很多新科技都是由欧美这些国家发明出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欧美教育跟我们有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他们没有片面的追求大而全,并不是说所有的东西都要学,而是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去学一些东西,这样可以学得精学得深。
所以我们看到他们在很多垂直领域都有一些顶尖的人才,这些顶尖人才在这些行业当中长期耕耘就很容易取得丰硕的成果。相反我们现在有很多学生,貌似什么都会会,但实际什么都不精,这反而让我们在很多领域没有一些拔尖的人才。想要改变这种现象,我觉得有必要对课程进行改革,比如英语这种对大多数人来说没有多大用处的科目,完全可以把它踢出主科,当做副科来发展,如果有一些人对英语比较感兴趣的,大家可以自己去钻研;但如果有一些人对英语不感兴趣,甚至学不会的,就没有必要浪费大量的时间放在学英语上面。学英语无非就两个目的,一个是有些学生可能出国,另一个在日后工作当中可能会接触一些外文,可以方便翻译。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人毕业之后,真正跟英语接触的机会很少很少,我相信90%以上的学生毕业之后,一生都可能没有接触英语,这意味着他们学英语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处,但却浪费了十几年去学习。如果能够把英语换成其他科目,比如换成学生自己感兴趣的科目,让他们花十几年时间去研究某一个垂直领域,那我相信在大学毕业之后很多学生在某一个领域能力肯定大大增加,这样我们在垂直领域积累的人才就大幅增加。假如我们在所有的垂直领域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储备,哪怕这些优秀人才不完全发光发热,只需要有其中的10%的人能够做到顶尖水平,那我们在很多领域遇到的难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我是你的大白
英语将被踢出主科不是真的。
1、阶级分化和差距更明显一旦降低英语比例,农村地区更不注重英语教学,导致在之后的高等教育中,城市学生在学术研究上会更有优势,而这方面的差异直接产生阻碍阶级跨越的鸿沟,会让教育带来的阶层固化更严重。
因为有能力的家庭,无论英语是不是主科,都在更好地提高自己的英语能力。如果是降低英语分值或者直接取消,那农村地区的学子会失去更多,寒门更难出贵子,阶级分化也更明显。
2、英语对于世界交流的影响
还有一些人觉得,无论将英语降分还是剔除考试,此次提议无异于是全球化的拦路石,提议带来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正向作用。英语是当今世界第一大通用语,是人类共同体联络的必备工具,是所有科技文化领域最先进内容的载体。
他们认为,不能因为在建设和发展正有了较好的基础和保障之际,正大力准备重视自主创新和长远发展之,就切断语言通道“闭关锁国”。
也许将来中国更加强大昌盛了,已经不需要英语这种工具,那是可以考虑切掉这个问题的,但是在技术没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前,这个看世界的工具真的不能丢。毕竟,所有的衰落,都是从故步自封开始的。
教育系统应更重视英语教育,迫切思考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掌握其基本功能,即无障碍交流和表达,而不是培养哑巴英语人才,更不是想着直接削弱英语的重要性。
TVB脑残粉
我们一直认为学校开设的课程中,处于主科地位的学科是数学、语文、英语,其中这三科中最有争议的就是英语学科了。
尤其是随着高考改革的热门话题,甚至还有人提议英语应该被“踢出”高考,当然,也有人持反对意见。
英语真的在高考中成为了很多同学们的“硬伤”,英语不下功夫学习,就好像不识字在看书,于是很多同学在英语上投入了很多时间来学习,影响了复习其他学科。
那英语到底该不该被“踢出”高考?浙江大学郑强讲授的话,引起了学生强烈的支持,纷纷表示赞同。
郑强教授表示:“英语学科的实用性不大,除了出国留学外,在国内大概只有考试能用上,而且还会花费大家很多时间来学习”。
他还认为国家的建设更需要数理化这样的人才。所以,郑强教授赞成的是把英语“踢出”高考这个观点,这对于那些不喜欢英语的学生,当然表示赞同支持了。
不过,英语是否被“踢出”高考也需要一个过程,我们先来看一下支持“踢出”高考的原因有哪些。
为什么很多人都支持英语被“踢出高考?
英语实用性不大
英语对我们中国孩子来说,也并不陌生,从小就开始接触,上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也都有学习,但是大家想一想英语好像只有在考试中才有实用性。
在平时生活中很少会用到,因为在国内缺乏语言环境,大家学习的英语想必也都是做题可以做对,但是和外国人沟通,却出现困难了。
学习难度大
学习语言是一个漫长又艰难的过程,何况英语还不是我们的母语,本身学起来就有一定难度,而随着课程的不断加深,同学们学习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
尤其是一些英语基础就不好的同学,学习英语会感觉更加痛苦,分值很大又不能完全放弃,只能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弥补。
学生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
都是兴趣才是学习的最主要动力,如果同学们都不感兴趣,那就算学了其实也没有什么大意义,而且也很容易就忘记了。
而且也不光是差等生对英语学习没兴趣,就连很多学习好的同学其实也有这种想法。因此强制要求学习不仅对学生造成压力,而且还容易让学生产生厌学的态度。
如果要把英语“踢出”高考,需要考虑哪些?
对一些考生不公平
无论高考怎样改革,高考体现的始终是公平性原则,如果突然决定把英语“踢出”高考,这对已经学习很久的考生来说是不公平的。
而到底该不该把英语“踢出”高考,也并不是短时间内就能决定的,一定会本着对同学们负责的原则,提前让大家做好准备。
英语在未来的作用
虽然目前来看,同学们学习英语确实存在一些问题,经常被大家称为“哑巴英语”,在国内的实用性也不大。
但是随着时代在发展,英语在未来时代发展中的作用谁也说不好,而且英语的学习并不是对所有同学都没有好处。
那英语到底会不会被“踢出”高考?
教育局曾明确指出过:要增强高考和高中学习的关联性,高考的总成绩也必须是由语数外三大主科和其他3个选科成绩共同组成。
根据这一指令不难看出,即便是高考教育改革,英语也仍会作为高考的必考学科,而且权重占比也与语文数学同样重要。
所以就目前这个形式来讲,英语短时间内是不会被踢出高考的,不管同学们愿不愿意接受,都必须要继续学习,并且努力学好这门学科。
英语应不应该被“踢出”高考,并不能简单地下结论,我们也相信在未来高考改革中,只会越来越符合同学们的发展。
短时间内英语还是要作为主科来学习的,大家要认真对待,努力学习,同时也要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才能拿高分。
而且作为世界通用语言之一,英语的学习也是有一定的必要性的,也保不准我们哪天就有可能会用到,这个时候或许大家还会比较庆幸,庆幸自己还有点基础。
而学好英语也能作为我们的一项特长技能,对以后大学考研究生、考的公务员也有不少好处,所以趁着还来得及,我们不如好好抓紧时间,努力学好英语吧!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