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草堂123
civ代表静脉注射,ivgtt代表静脉滴注,是临床治疗的两种用药方法。静脉注射通常用于急危重症抢救,以及某些临床检查,这种给药方法的药物浓度通常比较高,进入机体的速度也比较快,可直接推注原药,或者将药液混合到20mL左右的溶剂中推入。如心脏骤停时,通常需要静脉注射肾上腺素,急性肺水肿的患者需要静脉注射呋塞米,冠状动脉CTA检查时通过肘静脉注射造影剂等。静脉点滴通常需要50-500mL左右的5%葡萄糖或者生理盐水,将药液混匀后以一定的速度向血管内滴注,是临床上使用最为普及的治疗方法。拓展资料临床常用civ包括:诊断性检查,如肾,胆囊X线造影,强化CT检查等,以及某些药物治疗,如速尿、西地兰、喘啶等,civ可以使药液在短时间内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发挥治疗作用。ivgtt是将药液稀释到100~500毫升液体中,快速或缓慢滴入到静脉血管中,常用于静脉补液,营养支持疗法,应用抗菌药物等。注意事项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内注射,需迅速发生药效时,可采用静脉注射或静脉输液法。2.药物因浓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采取其它注射方法。3.作诊断、试验检查时,由静脉注入药物,如为肝、肾、胆囊等X线摄片。4.输液和输血。5.用于静脉营养治疗。
又肥又馋的兔子
csf是Cerebrospinal Fluid的缩写,中文翻译为脑脊髓液。
脑脊髓液也称为脑脊液,是存在于脑室和蛛网膜下腔的一种无色透明液体。在人体中的总含量约为130到150毫升,因为每天生成,所以是个循环的液体,正常的脑脊液为无色透明的情况。
脑脊髓液的作用
脑脊髓液通常在脑和脊髓之间循环流动,起到一个保护和支持作用,比如患者在进行跑步跳跃的时候,震动非常强烈,脑脊液也能够明显的缓解这种震荡感,对大脑和脊髓都能起到一个保护作用。再有就是脑脊液当中含有丰富营养物质对脑脊髓起到营养支持的作用。
同时脑脊液能带走一系列的代谢产物,脑脊液的检查对神经内科非常重要的一些病理性疾病,如脱髓鞘,脑肿瘤转移以及颅脑感染性疾病都会出现脑脊液的一些变化,尤其是脑脊液的压力成分的变化对诊断有重要的价值。所以神经科也经常做腰穿抽取脑脊液来进行相关的化验。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脑脊髓液
umaumauhauha
根据您的问题为您回答如下:PN的全英文是Parenteral Nutrition,是肠外营养的英文缩写。是指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追问!
孤山幽灵
1、PN全称parenteralnutrition,中文译为肠外营养,是从静脉内供给营养作为手术前后及危重患者的营养支持,全部营养从肠外供给称全胃肠外营养(totalparenteralnutrtion,TPN)。
肠外营养(PN)是经静脉途径供应病人所需要的营养要素,包括热量(碳水化合物、脂肪乳剂)、必需和非必需氨基酸、维生素、电解质及微量元素。肠外营养分为完全肠外营养和部分补充肠外营养。目的是使病人在无法正常进食的状况下仍可以维持营养状况、体重增加和创伤愈合,幼儿可以继续生长、发育。静脉输注途径和输注技术是肠外营养的必要保证。
2、PN全称enternal nutrition,中文译为胃肠内营养,是指因疾病或创伤、手术致胃肠功能障碍、功能衰竭、肠瘘、短肠综合症,致使饮食不能被摄取、消化、吸收,从而需要采取适当的方式经胃肠道内置管喂以特别营养素以达到营养治疗的目的。
胃肠内营养支持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胃肠道方面的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大都能被及时纠正处理,其中以恶心、呕吐和腹泻为最常见。
扩展资料:
肠外营养的途径选择取决于病人的血管穿刺史、静脉解剖条件、凝血状态、预期使用肠外营养的时间、护理的环境(住院与否)以及原发疾病的性质等因素。整理住院病人最常选择短暂的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穿刺插管;非住院环境的长期治疗病人,以经外周静脉或中心静脉置管,或植入皮下的输液盒最为常用。
1、经外周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
适应证:短期肠外营养(<2周)、营养液渗透压低于1200mOsm/LH2O者;中心静脉置管禁忌或不可行者;导管感染或有脓毒症者。
优缺点:该方法简便易行,可避免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机械、感染),且容易早期发现静脉炎的发生。缺点是输液渗透压不能过高,需反复穿刺,易发生静脉炎。故不宜长期使用。
2、经中心静脉的肠外营养途径
适应证:肠外营养超过2周、营养液渗透压高于1200mOsm/LH2O者。
置管途径:经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或上肢的外周静脉达上腔静脉。
优缺点:经锁骨下静脉置管易于活动和护理,主要并发症是气胸。经颈内静脉置管使转颈活动和贴敷料稍受限,局部血肿、动脉损伤及置管感染并发症稍多。经外周静脉至中心静脉置管(PICC):贵要静脉较头静脉宽、易置入,可避免气胸等严重并发症,但增加了血栓性静脉炎和插管错位发生率及操作难度。不宜采用的肠外营养途径为颈外静脉及股静脉,前者的置管错位率高,后者的感染性并发症高。
3、经中心静脉置管皮下埋置导管输液(Catherter-Port)。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肠外营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胃肠内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