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葱de琴
很多人对同性恋的认识,可能是通过电视、微博或其他媒体。但是对那些日常生活中作为普通人的同性恋,一般人常常缺少正确的概念和认识。
举个例子,一位同事跟我讲,有一次她出差,跟另外一个年轻漂亮的同事一起住。等到出差结束,她突然听说这个人是同性恋,然后就觉得后怕。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人家没碰她,也没摸她。但是,你从这就可以看出来,很多人对同性恋是不了解的,同性恋的形象是被妖魔化的。
LGBT是什么?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它是几个英文词的字首,L就是Lesbian,女同性恋的意思,G是Gay,就是男同性恋,B是Bisexual,就是双性恋,T就是Transgender,就是跨性别,所以简称是LGBT。
LGBT这个群体是在性倾向上的少数派,他们在人群中占多大的比例呢?根据1948年的金西调查,男同性恋占4%,女同性恋占3%。而在一个英国的全国抽样调查中,同性恋占人口4%,双性恋占4%,异性恋占91%,还有1%叫做未分化。
未分化就是个体还不太确定自己的性倾向到底是什么。所以在LGBT后面,有人会加上一个Q,这Q是Queer的首字母,它的意思就是那些性倾向或者性别身份不明的人,自己都不知道把自己归到哪里。
对于同性恋,人类社会有一个演变的过程,应当说是有三个阶段。最早在西方,基督教的教义认为这是犯罪,其实至今西方很多反对同性恋的人,都是根据宗教教义认为它是犯罪。
在同性恋解放运动以后,同性恋有一个非罪化的过程。人们意识到它不是宗教定义上的罪人,同性恋的性行为也不是罪行,这是第一个变化。
第二个变化是非病理化的过程。在19世纪的时候,很多人认为同性恋不是一个罪行,但它是病,它是一种精神障碍、心理障碍,这就是病理化。
在性革命,同性恋解放运动的时候,上世纪的70年代经历了一个非病理化的过程。比如,美国在1973年,把同性恋从精神病手册里去掉了,而过去会把它诊断为一种心理病、精神病。中国也在2001年把同性恋从精神病手册里去掉了。
第三个就是非道德化,有的人觉得同性恋虽然不是罪,也不是病,但是道德问题。
后来在整个性革命和同性恋解放运动之后,又经历了一个非道德化的过程。认为同性恋只是少数人的性倾向。它原因不明,成因可能有先天因素,也可能有后天因素,但是跟道德没有什么关系。就像左撇子一样,左撇子跟道德有关系吗?
我国古代主流的性文化对同性恋是无所谓的态度。历史上有很多相关记录,像余桃、断袖,以及古代帝王传下来的脍炙人口的故事。而且,同性恋在古代民间也大量存在。
汉哀帝有一个男宠,叫董贤。有一天他们午睡的时候,汉哀帝醒了,他要起床,可是扭头一看,董贤还在睡着,而且压住了他的衣服。他要起床又怕把董贤惊醒,于是拿剑把袖子割断,这样汉哀帝就不影响董贤睡觉了。
另外还有一个故事,关于余桃。古代有一位男孩叫弥子瑕,生得非常漂亮,是卫灵公的男宠。有一次,弥子瑕得到一个特别好的桃子,特别甜。他吃了一半,想起卫灵公,就把这个桃子的另一半留下来,献给了卫灵公。
当时卫灵公非常高兴,因为弥子瑕连吃一个桃子都会想到他,要把特别美味的东西来献给他。可是后来,弥子瑕岁数大了,美貌不在,就失宠了。失宠后,卫灵公把他轰走了,还很气愤地说,你看这个弥子瑕自己吃剩的桃子给我。后来有人把同性恋叫做余桃,就是来自这个故事。
还有人把同性恋叫做龙阳之好,为什么?这个故事关于魏王和龙阳君,龙阳君是魏王的男宠。
有一天,魏王和龙阳君在一条船上钓鱼。龙阳君钓了十几条鱼之后突然哭起来了,魏王很惊讶。龙阳君告诉他:“我一开始钓鱼特别高兴,可是后来鱼钓的越来越大,就把前面的小鱼扔了。从这,我想到了自己。四海之内美人这么多,你将来如果宠爱了其他美人,不就要抛弃我了吗?所以我哭了。”
魏王听了以后,为了不让龙阳君伤心,下令举国禁论美人,违禁者满门抄斩。这展示了他对龙阳君的宠爱,所以后来就留下了对同性恋叫做“龙阳之好”的说法。
所以,在我国古人的性观念里,性欲是一团不可分割的冲动,是内心的一种欲望。就像一个瓶子里灌满了水,水一旦满了以后它就要流下来,就是所谓宣泄。而这种宣泄,无关道德和疾病。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自由主义女性主义者。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50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有声图书馆,中国知名音频平台,5.3亿用户的共同选择。
小兔斯基801110
跨性别,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上,无法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相信自己属于另一种性别。通常情况下,我们把性少数群体统称为LGBT。L代表Lesbian(女同性恋者),指的是在心理和生理上均只受到女生吸引的女生;G代表Gay(男同性恋者),指在心理和生理上均只受到男生吸引的男生;B代表Bisexual(双性恋者),指在心理和生理上对两种性别产生爱慕情绪行为的个人;T则代表Transgender(跨性别者)。对于跨性别者来说,生错了性别,装错了躯体,这是非常难克服的心理障碍,是巨大的困扰。社会环境的压力加上父母的不理解,非常容易引发跨性别人群的心理问题,抑郁症与自杀倾向。扩展资料:跨性别者的分类:一、轻度跨性别者轻度跨性别者并不排斥自己的生理性别和生理特征,不想变性,但是喜欢在形象打扮上模仿异性,享受内外两种性别混合的感觉,拒绝或不怎么情愿脱下异装,换上生理性别的着装打扮时,会有不舒坦、不是自己的感觉。最重要的是穿着异装时,不会产生性兴奋和性满足感。二、中度跨性别者中度跨性别者会排斥自己的生理性别或部分生理特征,在穿着异装时,也可能会刻意遮挡部分生理特征。通常表现为:生理女性排斥胸部,觉得胸部恶心、难看或觉得它是一种负担;生理男性排斥生殖器,想要将其弄平、遮盖。有部分人会想通过手术、吃药来消除或减轻自己的生理特征,也有部分人可以认同自己的生理性别,但就是反感自己的生理特征,这些都是因人而异的,但不管表现如何,都是跨性别者。三、重度跨性别者重度跨性别者则反感自己的生理性别和生理特征,强烈希望通过手术来完全改变自己的生理性别。无论是哪种程度,都是跨性别者,最重要的还是认同自己的跨性别身份,而不是去排斥、掩盖、抵触自己是跨性别者的事实。
飘渺于浮尘中
跨性别恋爱者应该是,喜欢的对象不论男女,并不排斥同性恋和异性恋,两种都可接受的人, 如果这个男闺蜜跟你关系很好,并且没有其他感情的时候,那你就应该老实的跟对方说清楚,说你跟你的男闺蜜感情很好,是那种铁哥们儿的关系,没有其他的关系,让你的另一半不要再担心,如果你的另一半能够接受的话,那你们就开心的在一起,如果你的另一半不能够接受的话,那就只能做出选择了,毕竟鱼与熊掌不可皆得,男闺蜜本身就不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或者说如果你决心要谈恋爱的时候呢,你就应该跟你的男闺蜜保持距离。我认为一个正常人都不可能有异性的闺蜜,毕竟闺蜜在我心中是那种能够了解你内心深处的人,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都应该不允许他的伴侣有其他的异性闺蜜吧,你的另一半计较也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这就要看你在乎谁了,如果你在乎你的男闺蜜,那你就抛弃你的伴侣,如果你在乎你的伴侣,那你就离你的男闺蜜远一点,如果你的男闺蜜比较识时务的话,那么他也会主动的远离你们。我曾经在大学的课堂上,听过一节关于男女闺蜜的课,其中一个老师就发表了他自己的观点,他认为男女闺蜜都是心中有鬼的人才会有的,一般来说这些闺蜜都是她的备胎,一个正常人是不会发展很多男女闺蜜的,更何况男生和女生之间交流的事情都是不一样的,唯一能说的通的就是备胎了。所以说当你在谈恋爱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方的男闺蜜或者是女闺蜜,如果发现他们两个人有任何不对劲的地方,那我劝你还是趁早分手吧,迟早会绿了的。
liuyuecao110
现在流行用LGBT这个词,L指女同(LES),G指男同(GAY),B指双性(Bisexuals),T指跨性别恋,这个词的话,适合用于泰国,一般国家还是很少的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