姣姣Devil
英文广播部1944年8月,新华社英文广播部在延安成立,9月1日新华社英文文字广播正式开播,定向美国旧金山,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机构第一次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向国外播发英文新闻。
1944年,为了适应抗日战争即将取得最后胜利的新形势,更好地对外介绍中国解放区的真实情况,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方针和主张,促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全面胜利,中共中央指示新华社创建英文文字广播。
在英国友人林迈可的帮助下,军委三局的同志经过多次研究和试验,进行了发报设备改装和架设天线等工作。9月1日,在经过20多天的试播后,新华社英文文字广播正式开播。
英文广播部的工作
在此之前新华社专门成立了英文广播部,负责对外英文文字广播稿的编辑工作。英播部主任由当时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兼任,编辑人员包括沈建图和陈庶,国际友人林迈可担任顾问。
英文广播部的办公室设在延安清凉山的一个窑洞里,每天一早,沈建图等同志就到这里翻看《解放日报》,把认为适合对外发的新闻圈下来,然后着手编译。
下午4时,通讯员骑马从军委三局来,把稿子取走,在一两个小时内用莫尔斯电码发出。在新华社英文广播创建初期,每天广播两次,每次一个半小时至两个小时,共合打字纸5-8页,约相当于中文1800-3000字左右。
RosaLifeShare
1944年9月1日新华社对国外英语广播正式开播。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1937年1月在陕西延安改为现名。
1940年12月30日,新华社创办了延安新华广播电台,即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
1944年9月1日,新华社开办了对国外英语广播。
1937年至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新华社在华北、晋绥、晋察冀、山东、华中各抗日民主根据地相继成立分社。
1945年至1950年解放战争时期,新华社事业迅速发展。
新华社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新华社建立了覆盖全球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形成了多语种、多媒体、多渠道、多层次、多功能的新闻发布体系。
新华社全面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不断提升国际报道和对外报道水平,积极抢占海外新媒体和主要社交媒体平台,打造网上通讯社,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阐释中国特色,充分发挥对外宣传主力军和主阵地作用,维护国家利益,服务外交大局。
云片儿糕
主要是英文文字广播。
1944年8月,新华社英文广播部在延安成立,9月1日新华社英文文字广播正式开播,定向美国旧金山,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闻机构第一次使用无线电通信技术向国外播发英文新闻。
作为重大的举措,它打破了敌人的封锁,向世界人民介绍了解放区的真实情况,促进了世界战争的胜利,从而使党的对外宣传工作迈出了重要一步。
广播背后的故事:
在此之前新华社专门成立了英文广播部,负责对外英文文字广播稿的编辑工作。英播部主任由当时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兼任,编辑人员包括沈建图和陈庶,国际友人林迈可担任顾问。英播部的办公室设在延安清凉山的一个窑洞里,每天一早,沈建图等同志就到这里翻看《解放日报》,把认为适合对外发的新闻圈下来,然后着手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