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68

Lucia慢半拍
首页 > 英语培训 > 查特豪斯公学英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Loli心的怪蜀黎

已采纳

九大公学九大公学(origin 9), 是英国本地人对英国9所最优秀、最古老的公学的尊称。他们分别是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切特豪斯公学charterhouse、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温切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威斯敏斯特公学Westminster School、拉格比公学 Rugby School、什鲁斯伯里中学Shrewsbury High School、麦钱特泰勒斯学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圣保罗女子中学St Paul's School。在英国拥有最高的名誉。伊顿公学也只招男学生。人数1480人。某种程度上,伊顿公学比哈罗公学更得到英国传统人士的青睐。学术的成绩在全英排名中列入前五名。其历史更加悠久,而且如上文所说,伊顿公学和英国王室贵族关 系密切。公学所在地就在著名的温莎堡旁边,从温莎堡上,历代英国国王都可以俯瞰这所贵族学校。从象征意义上来说,伊顿的学生,是在英王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也正因为如此,王室成员一般会选择伊顿而非哈罗,比如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都是伊顿公学的学生。招生标准也十分的刻薄,切特豪斯公学 始建于1611年,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学校之一。学校在学术理论上占有根本优势,在全英排名中列入前五名,但不意味着只是注重高分数或者说通过各种资格考试。学校的目标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及好奇心,懂得不耻下问,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拥有适宜的身体及心理素质,让学生们能在一 个充满友爱、和谐的“小社会”里学习生活。在英国,切特豪斯在招生标准与学术结果与伊顿公学不相上下。哈罗公学英国首都伦敦,偶然可以看到这么一群年轻的男生,他们身穿雪白的衬衣,外着天蓝色的西装外套,英俊潇洒,自信十足。更引人注目的是人人头上那顶带着深蓝丝带的英式硬草帽(有时候会是黑礼服配英式高礼帽及手杖),这群孩子必定来自著名的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在全英排名中列入前15名,在英国人的心目中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威斯敏斯特公学Westminster School威斯敏斯特皇家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St. Peter in Westminster),简称威斯敏斯特公学(Westminster School),位于伦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教堂专用区。威斯敏斯特公学是一所古老的学校,建校时间可以追溯到1179年,学校由伊丽莎白一世建立,最初是一所男校,现今已成为男女混校,是英国最好的私立高中之一。威斯敏斯特公学是一所非常有朝气的学校,学校尊重学术,尊重个体和个性,经典教学模式使学生富有灵性且成绩显著。在校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学生一般在13周岁时参加英国私立学校入学测试。当然,除了卓越的学术成就,威斯敏斯特公学也为学生了提供丰富的课余活动和体育活动。学校著名的校友包括:克里斯托弗·雷恩、 约翰·洛克、 杰里米·本瑟姆、 爱德华·吉本等,还培养出了7位首相。在全英排名中列入前3,入学标准相当刻薄。拉格比学校 (Rugby School) 位于英格兰西北部Warwickshire 郡的Rugby市,是英国历史最悠久及最有名望的 贵族学府之一,1868年皇家法案钦定的九大公学之一;英国最昂贵的HMC寄宿学校之一;英国学校录取比例最低的学校之一;全英排名首20位。学校于1567年创立,是一所男女校,学生人数约700多人,英国前首相张伯伦,世界名著《爱丽斯梦游仙境》的作者Lewis Carroll也曾在此就读。这里亦是榄球运动的发源地,橄榄球一词Rugby的英文正是取自于拉格比。 什鲁斯伯里中学(Shrewsbury School 建校于1552年, 是英格兰最古老、也是最大的一所男子寄宿学校。学校占地一百五十公顷,坐落在塞文河岸边,可以俯瞰什鲁斯伯老城,位于萨洛普,距离伯明翰30英里,学校为不同年龄的学生提供GCSE、A-Level 课程。学生总数为979 人,其中A-Level的学生292人。在学术方面也许比不过上列的几所学校,但是也是十分优秀的。麦钱特泰勒斯学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麦钱特泰勒斯学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是一所私立走读男学校,占地250公顷,创校于1561年,历史悠久。学校招收11-18岁的男生,现有865名学生。学生成绩优秀。在2009年的GCSE 考试中,排名第 25 名,获得A 及以上成绩的学生比率为 88.71%; 在 2010 年的 A-Level 考试中,排名第 34 名。学校有70多位全职教师,教师学生比例11:1,这使教师能集中精力,全面教导学生。

查特豪斯公学英文

162 评论(9)

Nicole20041414

九大公学分别是: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只招收男生,人数1480人。与王室贵族关系密切,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都是这个学校毕业的,招生条件苛刻。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位于伦敦,标志性的制服,白衬衫天蓝色西装和带有深蓝色丝带的英式硬草帽或者黑色礼服配英式高礼帽及手杖。温切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与牛津大学关系密切,年龄范围12-19岁,总数690人。切特豪斯公学charterhouse。建校于1611年,学术要求严格,招生标准跟伊顿不相上下。威斯敏斯特公学,Westminster School,又叫威斯敏斯特皇家书院The Royal College of St. Peter in Westminster。位于伦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教堂专用区。由伊丽莎白一世建立,最初是一所男校,现今已成为男女混校,是英国最好的私立高中之一,培养出了7位首相。一般在13岁参加入学测试。拉格比学校 ,Rugby School。男女混校,700多人,位于英格兰西北部Warwickshire 郡的拉市,是英国历史最悠久及最有名望的贵族学校之一,英国最昂贵的HMC寄宿学校之一;英国学校录取比例最低的学校之一。英国前首相张伯伦,世界名著《爱丽斯梦游仙境》的作者Lewis Carroll也曾在此就读。这里亦是榄球运动的发源地,橄榄球一词Rugby的英文正是取自于拉格比。什鲁斯伯里中学Shrewsbury School GDST。男校,学校占地一百五十公顷,位于萨洛普,距离伯明翰30英里,学生总数为979 人,其中A-Level的学生292人。麦钱特泰勒斯学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是私立走读男校,占地250公顷,历史悠久。学校招收11-18岁的男生,现有865名学生。学生成绩优秀。师生比例1:1。圣保罗女子中学St Paul's Girls' School。私立走读女校,始建于1904年,是英国著名的女中,学校招收11-18岁的女生,现有学生690人。学校在重视学生们在不同学科,语言,人类学,数学,科学等学科的均衡发展。这也是唯一一所没有校服的“贵族学校”。ALEVEL考试中,40%以上的学生进入牛津、剑桥大学就读。学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拿到A。

247 评论(8)

篮球手仙道彰

公学(英文:Public school)指英国的公共学校,公学部分与皇室有关,另外 是由一些较富有的社会人士设立,为他们的子女提供教育。公学最早时是为比较贫穷人家或平民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场所,但到十八世纪逐渐发展成为贵族学校,入读这种学校的基本条件并不是学费,而是家庭背景。校方会先衡量申请者的家庭是否合乎学校的校风,即指该家庭是否属于中产或贵族,才决定招收这位学生与否。

与公立学校有区别。

历史背景

公学

英国为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特别开设的独立中等学校。以培养升入著名大学的毕业生,造就未来担任国家事务领导工作的政治活动家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捐款和其他进款,不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 14世纪前后,英国在贵族人士、国务活动家、宗教团体和慈善团体的倡议和资助下,创办了一批主要培训神职人员的文法中学。一部分办得较好的文法中学,由于得到上流社会的支持和捐款的增多,逐渐成为纯贵族化的膳宿学校。从19世纪初叶起称为“公学”。英国有9所著名的公学。最早的温切斯特公学于1382年建立。最著名的伊顿公学成立于1440年。圣保罗公学、什鲁斯伯里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拉格比公学、商业缝纫公学和哈罗公学,都是在15~16世纪创办的。切特豪斯公学则成立于17世纪。直到19世纪以前,公学的总数不过20~30所。1828~1842年,拉格比公学的校长T.阿诺德对公学进行改革,以感化代替粗暴对待学生的传统,并对语文、历史的教学作了改进,以适应培养社会活动家的要求。1861年皇家委员会承认上述9所公学。1868年通过的公学法案只正式承认了除圣保罗公学和商业缝纫公学(因两校走读)的其他7所公学。1869年校长联合会成立。规定其下属成员学校都可称为公学。此后有许多文法中学和私立中学改为公学,工厂企业对公学的捐款也大量增加,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公学。1941年公学董事会协会成立。1944年,教育部长R.A.巴特勒颁布教育法案,规定凡属公学董事会协会的成员学校都授予公学称号,并任命一个委员会考虑公学与国家普通教育制度的关系。1965年以后,政府又任命一个公学委员会,明确规定公学为校长联合会或董事会协会或女子学校董事会协会的成员学校。1974年英国共有250所公学,直到现在,公学在英国国民教育制度中仍然自成系统。一般只招收其预备学校的学生,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牛津、剑桥等大学输送新生,故公学又是大学预科性质。

公学

公学学费昂贵,不仅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不可能入学,就是中等资产阶级的子女也难进入。每年大约只有1.5万名少年进公学,不到适龄少年的2%。 所有公学都是单一性别的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不多,一般男校120人,女校80人。一个班级的学生数也不多,大约不超过20人。学生一般都寄宿在校内。公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学生于13、14岁从预备学校毕业后,再经过考试合格才得入学。各公学的课程设置不完全相同,最初注重人文学科,古典科占相当大的比重。19世纪初,自然科学和数学的比重有所增加。现在大多数公学都设有古典、现代语和数理三科。此外,公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宗教教育一直是公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还特别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学团体和研究各种问题的俱乐部以及其他各种社团活动。校内和校际的运动竞赛在学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公学的行政领导是校长和通常由10~12人组成的学务委员会。校长是经过候选竞选而被任用的,除负责学校的领导工作外,并每周亲自授课15学时。牛津、剑桥两所大学也为公学提供优良的师资。

英国的最高统治者大多出身于公学。据1952年统计,大约有87%的将军、83%的主教、67%的高级官吏、82%的殖民地总督、85%的法官、95%的高级外交官和88%的大使,都曾在公学学习过。

英国的公学制度曾经屡次被批评为是一种不民主的教育制度。公学委员会在1968年和1970年的报告中也提出了一些改良措施,试图扩大招生的范围,并与国家的普通教育制度相平行,以缓和社会矛盾。但是,这种符合统治阶级利益,在国家生活中起过重要作用的教育机构,目前仍未从根本上有所改变。

特色

不同的公学都拥有自己特殊的传统,包括特殊的体育活动(如橄榄球运动其实最早就是拉格比公学的一项体育活动)和方言等。此外他们也有特别的制服,如伊顿公学的制服就是与众不同的。

公学的学生大多住校,而且一般从13岁就进入学校学习,5年后毕业。要进入这些公学除了需要能够负担昂贵的学费外,学生也必须在学术方面表现优异。此外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公学一般会优先录取那些父母或亲属曾经就读过这些学校的学生。

历史起源

公学

最早出现的公学是14世纪时创立的温切斯特公学,之后英王亨利六世又于1440年创立了伊顿公学。公学最早时是为比较贫穷人家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场所,但到18世纪逐渐发展成为贵族学校,学费也变得非常昂贵。由公学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学术成绩优异,而且在体育方面表现也很出色,毕业后大多进入牛津、剑桥等一流大学。

在维多利亚时期公学的发展是最快的,但却也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当时的公学有着学长制度,高年级学生管理低年级学生,这种制度造成很多学生间的矛盾,引起许多人的非议;此外当时的公学也允许学校动用比较残酷的刑罚,例如鞭打来惩罚学生。不过这些措施已经逐渐放宽或取消。

古代公学

概念

古代公学主要指英、法等欧洲国家的贵族学校,如英国公学公学是贵族化了的文法中学,是专门为名门贵族服务的私立学校。“保持自己的个性”是公学和它的每一个学生笃守的信条。因此,公学从古到今始终保持着一些显示自己“高傲”地位的特征。

教学内容和管理

公学选拔学生的标准极为严格,从不允许滥竽充数。尽管社会地位和财富是进入公学的首要条件,但达官显贵家中才智平庸的子女也会被拒之门外。所以,公学的水平不是一般中学所能比的,它的大多数毕业生都能直升“牛桥”(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专称)。

公学很重视绅士品格的培养。为了尽快让学生养成典雅的绅士风度,学校实行寄宿制。尽管学生都来自社会上层家庭,公学为养成他们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性格,所提供的住宿和饮食都非常简陋。为了避免家庭对这种训练的干扰,公学长期以来不让家长参观学生的食宿情况。在学校内部则实行学生自治和导师制相结合的管理形式。宗教信仰对于学生来说是“第一义”的,必须首先遵守,社会生活与人际关系的各种礼仪也是不可忽视的。

公学课程中一直把神学,文法和古典名著学习放在重要地位。但是,由于工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也迫使公学接受了新兴学科。

公学不仅在内容上而且在形式上千方百计地保持自己的古老风貌。文彻斯特公学一直延用14世纪建起的校舍;伊顿公学校园内的教堂已有500多年的历史。男孩子们仍然喜欢在早餐时读当天的报纸。至今他们还是把期末考试叫作“审判”,把怪癖的气质视为区别于其他学校学生的重要标志。甚至像高年纪学生训斥和役使小同学的恶习,也被一直保持到本世纪60年代才废止。

公学所以在英国经久不衰,主要依靠四大支柱:权势,考试,血统,金钱。五百年来,他们凭借这四大支柱来保持第一流的办学条件,第一流的教师阵容,第一流的教学水平,培养出第一流的学生。

近代公学

公学

近代公学指解放前的不依靠政府财政的私立学校,如著名洋务运动骨干盛宣怀所办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

盛宣怀有对“公学”有具体的解释。他在举办南洋公学时上奏清廷说:“环球各国学校如林。大率形上形下道与艺兼。惟法兰西之国政学堂,专教出使、政治、理财、理藩四门。而四门之中皆可兼学商务。经世大端,博通兼综。学堂系士绅所设,然外部为其教习,国家于是取才。臣今设立南洋公学,窃取国政之义,以行达成之实。于此次钦定专科,实居内政、外交、理财三事。”又说:“商捐经费,学资不出于一方,士籍不拘于一省。……其学生卒业给凭,与国家大学堂学生身份无异。”(《愚斋存稿》卷2,页20)从上两段话看,(1)南洋公学不同于以工科为主的北洋大学堂,而是以文科为主涉及“内政、外交、理财”三事。盛宣怀这里所讲的“理财”,是包括工商业经营在内的。(2)南洋公学的经费来源于商捐,主要是盛氏所督办的轮、电二局捐助;学生来自全国各省,不是狭隘的地方性的;毕业后使用,也不拘于一省一地。可见,南洋公学创办伊始,即是全国性的培养新式政治官吏和外交官为主的由盛宣怀直接控制的正规学校。

现代公学

中国公学是中国最早的一批大学之一,1906年创立于上海,孙中山、黄克强、宋教仁、蔡元培、马君武、杨杏佛、于右任等曾任校董,第一批学生中有著名学者胡适。中国公学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师生中有不少人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如女英雄秋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谬德潘等。中国公学于1951年与正阳法商学院等合并为重庆财经学院,次年并入西南革大,1953年随西南革大三处并入四川财经学院。

历史纪念

公学

早期的公学全部属男子寄宿学校。英国公学在1861年大概可分为九个主要派别 ,它们包括查特豪斯公学,伊顿公学,哈罗公学,Merchant Taylors' School,拉格比公学,St Paul's School,什鲁斯伯里学校,西敏公学,温切斯特公学。至1902年,英国政府年鉴列出102间较有名气的公学,并把这些学校分成五个等级,可见当时阶级的分明。公学学生多数会选择在十九岁左右进入大学。

现时公学在英国成为了精英教育,在整个英国教育制度占有祟高的地位。各所公学各自有自己的管理方式,培养的学生都很出众。

历史

温切斯特公学

最早出现的公学是十四世纪时创立的温切斯特公学,之后英王亨利六世又于1440年创立了伊顿公学。公学最早时是为比较贫穷人家或平民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场所,但到18世纪逐渐发展成为贵族学校。由公学培养出的学生大多学术成绩优异,而且在体育方面表现也很出色,毕业后大多进入牛津、剑桥等一流大学。

在维多利亚时期公学的发展是最快的,但却也出现很多问题。例如当时的公学有着学长学弟制,以高年级学生管理低年级学生,这种制度造成很多学生间的矛盾,引起许多人的非议;此外当时的公学也允许学校动用比较残酷的刑罚,例如鞭刑来惩罚学生。不过这些措施已经逐渐放宽或取消。

公共学校有数个引人入胜特点。首先,这些学校的课程和其他学校的分别在于他们重视培育学生的德行和体格。自从1850年代开始 ,公共学校逐渐重视体育和团体活动,他们会定期组织众会,甚至定期举行曲棍球和足球比赛等,成为他们学习生活的主要部分。这些活动有助培育他们的交际能力,甚至争胜的决心。这是由于这些活动的目的不但在于联系感情,还借此培育学生的团队精神、忠贞、挫败感、以及自力更新,为他们准备未来的挑战。因此,足球在这些学校十分流行。

其他运动亦在校内十分流行。这种现象可借用 1894 茅堡洛学院的口号来形容: “英式橄榄球、曲棍球、板球、壁手球;壁球一一我们生活的中心。”。这些活动不但强化他们的争胜决心,同时建立他们对阶级的认受性,因为这些活动像特意为他们而设。例如他们不会和低下阶层的学校比赛,因为这会有失他们的身份。1860年代英国足球协会〔Football Association)诞生,并改革当时足球的游戏规则。其中一项是把足球的形式由“可以用手或两足运球”改为“只可用两足”;同时规定不论贫富,亦可一起比赛。这项改革立即遭到公共学校的学生反对,因为一方面他们希望保留传统的游戏规则,另一方面他们不希望和工人阶级的队伍对垒。结果足球和缆球分拆成两种运动,而缆球变成一种富有人士的运动。

这点对于维多利亚时期的家长十分吸引。他们愿意把子女送进公共学校读书,正是由于公共学校培育学童团体精神,同时改善他们的言行举止。其次,不论哪一所公共学校,校方都要求学生严守纪律。其中一个原因是维多利亚时期的价値观极度强调纪律,尤其是中产阶层。 学校内有一套不明文规定,列明学生该做些什么,避免学生有失身份。同时不仅老师有权惩罚学生,较年长的学生亦可惩罚后辈。

不同的公学都拥有自己特殊的传统,包括特殊的体育活动(如橄榄球运动其实最早就是拉格比公学的一项体育活动)和方言等。此外他们也有特别的制服,如伊顿公学和基督公学的制服就是与众不同的,而基督公学的蓝袍校服 (Blue Coat) 更有超过400年的历史。

公学的学生大多住校,而且一般从11岁就进入学校学习,7年后毕业。要进入这些公学除了需要能够负担昂贵的学费外,学生也必须在学术方面表现优异。此外拥有良好的社会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公学一般会优先录取那些父母或亲属曾经就读过这些学校的学生。

公学年鉴

第一份调查报告:

对公学的调查报告是在1864年发布的,英国政府考察了九所当时比较著名的公学,包括圣保罗公学、麦钦泰勒公学、温彻斯特公学、伊顿公学、哈罗公学、拉格比公学、舒兹伯利公学(又译“什鲁斯伯里学校”)、切特豪斯公学和威斯敏斯特公学。因此也有人认为严格意义上所说的“公学”只是指这九所学校,即“九大公学”。

公学

第二份调查报告:

1886年的《公学年鉴》列出了25所公学:

* 贝德弗得学校 (Bedford School)

* 圣保罗公学 (St.Paul's School)

* 布莱顿公学 (Brighton College)

* 切特豪斯公学 (Charterhouse School)

* 切尔滕纳姆学院(Cheltenham College)

* 克利弗顿学院 (Clifton College)

* 多佛学院 (Dover College)

* 德威学院 (Dulwich College,又译“道尔维奇公学”)

* 伊顿公学 (Eton College)

* 基督公学 (Christ's Hospital School)

* 哈罗公学 (Harrow School)

* 蓝星学院 (Lancing College)

* Malvern St. James College

* 马尔巴罗公学 (Marlborough College)

* Radley College

* 莱普顿学校 (Repton School)

* 罗萨尔学校 (Rossall School)

* 拉格比公学 (Rugby School)

* 谢伯恩学校 (Sherborne School)

* 什鲁斯伯里公学(Shrewsbury School)

* 汤布里奇公学 (Tonbridge School)

* Uppingham School

* 威灵顿公学 (Wellington College)

* 威斯敏斯特公学 (Westminster School)

* 温彻斯特公学 (Winchester College)

334 评论(13)

蛋蛋love祺祺

入学选校选专业,询问学校/专业等情况好不好,你可以使用留学志愿参考系统,看系统中有多少与你情况相似的学生成功申请了这个学校或者那些专业,自己对比参考一下,找一个最适合自己的。

166 评论(10)

嘉怡别墅

九大公学(origin 9), 是英国本地人对英国9所最优秀、最古老的公学的尊称。他们分别是伊顿公学Eton College、切特豪斯公学charterhouse、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温切斯特公学Winchester College、威斯敏斯特公学Westminster School、拉格比公学 Rugby School、什鲁斯伯里中学Shrewsbury School、麦钱特泰勒斯学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圣保罗女子中学St Paul's School。在英国拥有最高的名誉。中文名九大公学外文名origin 9地点英国组成Eton College,charterhouse等快速导航切特豪斯公学 charterhouse 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 威斯敏斯特皇家书院Westminster School 拉格比公学 Rugby School 什鲁斯伯里中学Shrewsbury School GDST 麦钱特泰勒斯学校Merchant Taylors' School 圣保罗女子中学St Paul's School伊顿公学 eton college伊顿公学人数1480人。某种程度上,伊顿公学比哈罗公学更得到英国传统人士的青睐。学术的成绩在全英排名中列入前五名。其历史更加悠久,而且如上文所说,伊顿公学和英国王室贵族关系密切。公学所在地就在著名的温莎堡旁边,从温莎堡上,历代英国国王都可以俯瞰这所贵族学校。从象征意义上来说,伊顿的学生,是在英王的关怀下成长起来的。也正因为如此,王室成员一般会选择伊顿而非哈罗,比如威廉王子和哈里王子都是伊顿公学的学生。招生标准也十分的刻薄。切特豪斯公学 charterhouse始建于1611年,是英国历史上著名的学校之一。学校在学术理论上占有根本优势,在全英排名中列入前五名,但不意味着只是注重高分数或者说通过各种资格考试。学校的目标宗旨是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挖掘学生的最大潜力及好奇心,懂得不耻下问,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拥有适宜的身体及心理素质,让学生们能在一个充满友爱、和谐的“小社会”里学习生活。在英国,切特豪斯在招生标准与学术结果与伊顿公学不相上下。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英国首都伦敦,偶然可以看到这么一群年轻的男生,他们身穿雪白的衬衣,外着天蓝色的西装外套,英俊潇洒,自信十足。更引人注目的是人人头上那顶带着深蓝丝带的英式硬草帽(有时候会是黑礼服配英式高礼帽及手杖),这群孩子必定来自著名的哈罗公学(Harrow School)。在全英排名中列入前15名,在英国人的心目中拥有非常高的地位。威斯敏斯特皇家书院Westminster SchoolThe Royal College of St. Peter in Westminster,简称威斯敏斯特公学(Westminster School),位于伦敦市中心威斯敏斯特教堂专用区。威斯敏斯特公学是一所古老的学校,建校时间可以追溯到1179年,学校由伊丽莎白一世建立,最初是一所男校,现今已成为男女混校,是英国最好的私立高中之一。威斯敏斯特公学是一所非常有朝气的学校,学校尊重学术,尊重个体和个性,经典教学模式使学生富有灵性且成绩显著。在校学生来自世界各地,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学生们一般在13周岁时参加英国私立学校入学测试。当然,除了卓越的学术成就,威斯敏斯特公学也为学生了提供丰富的课余活动和体育活动。学校著名的校友包括:克里斯托弗·雷恩、 约翰·洛克、 杰里米·本瑟姆、 爱德华·吉本等,还培养出了7位首相。在全英排名中列入前3,入学标准相当刻薄。拉格比公学 Rugby School拉格比学校 (Rugby School) 位于英格兰西北部Warwickshire 郡的Rugby市,是英国历史最悠久及最有名望的贵族学府之一,1868年皇家法案钦定的九大公学之一;英国最昂贵的HMC寄宿学校之一;英国学校录取比例最低的学校之一;全英排名首20位。学校于1567年创立,是一所男女校,学生人数约700多人,英国前首相张伯伦,世界名著《爱丽斯梦游仙境》的作者Lewis Carroll也曾在此就读。这里亦是榄球运动的发源地,橄榄球一词Rugby的英文正是取自于拉格比。

112 评论(10)

云中子的小白

公学 [gōng xué]公学(英文:Public school)指英国的公共学校,公学部分与皇室有关,另外 是由一些较富有的社会人士设立,为他们的子女提供教育。公学最早时是为比较贫穷人家或平民的子弟提供教育的场所,但到十八世纪逐渐发展成为贵族学校,入读这种学校的基本条件并不是学费,而是家庭背景。校方会先衡量申请者的家庭是否合乎学校的校风,即指该家庭是否属于中产或贵族,才决定招收这位学生与否。与公立学校有区别。中文名公学外文名Public school属别贵族学校快速导航特色 历史起源 古代公学 近代公学 现代公学 历史纪念 历史 公学年鉴历史背景公学英国为贵族和资产阶级子女特别开设的独立中等学校。以培养升入著名大学的毕业生,造就未来担任国家事务领导工作的政治活动家为办学的主要目标。办学经费主要来自捐款和其他进款,不依靠国家和地方政府拨款。 14世纪前后,英国在贵族人士、国务活动家、宗教团体和慈善团体的倡议和资助下,创办了一批主要培训神职人员的文法中学。一部分办得较好的文法中学,由于得到上流社会的支持和捐款的增多,逐渐成为纯贵族化的膳宿学校。从19世纪初叶起称为“公学”。英国有9所著名的公学。最早的温切斯特公学于1382年建立。最著名的伊顿公学成立于1440年。圣保罗公学、什鲁斯伯里公学、威斯敏斯特公学、拉格比公学、商业缝纫公学和哈罗公学,都是在15~16世纪创办的。切特豪斯公学则成立于17世纪。直到19世纪以前,公学的总数不过20~30所。1828~1842年,拉格比公学的校长T.阿诺德对公学进行改革,以感化代替粗暴对待学生的传统,并对语文、历史的教学作了改进,以适应培养社会活动家的要求。1861年皇家委员会承认上述9所公学。1868年通过的公学法案只正式承认了除圣保罗公学和商业缝纫公学(因两校走读)的其他7所公学。1869年校长联合会成立。规定其下属成员学校都可称为公学。此后有许多文法中学和私立中学改为公学,工厂企业对公学的捐款也大量增加,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公学。1941年公学董事会协会成立。1944年,教育部长R.A.巴特勒颁布教育法案,规定凡属公学董事会协会的成员学校都授予公学称号,并任命一个委员会考虑公学与国家普通教育制度的关系。1965年以后,政府又任命一个公学委员会,明确规定公学为校长联合会或董事会协会或女子学校董事会协会的成员学校。1974年英国共有250所公学,直到现在,公学在英国国民教育制度中仍然自成系统。一般只招收其预备学校的学生,办学的主要目的是为牛津、剑桥等大学输送新生,故公学又是大学预科性质。公学学费昂贵,不仅广大劳动人民的子女不可能入学,就是中等资产阶级的子女也难进入。每年大约只有1.5万名少年进公学,不到适龄少年的2%。 所有公学都是单一性别的学校。在校学生人数不多,一般男校120人,女校80人。一个班级的学生数也不多,大约不超过20人。学生一般都寄宿在校内。公学的学习年限一般为5年。学生于13、14岁从预备学校毕业后,再经过考试合格才得入学。各公学的课程设置不完全相同,最初注重人文学科,古典科占相当大的比重。19世纪初,自然科学和数学的比重有所增加。现在大多数公学都设有古典、现代语和数理三科。此外,公学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宗教教育一直是公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还特别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学团体和研究各种问题的俱乐部以及其他各种社团活动。校内和校际的运动竞赛在学校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

25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