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个路岔
cnu是首都师范大学的缩写。
首都师范大学全称Capital Normal University,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北京市属重点大学,京港大学联盟成员;入选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建设高校。
首都师范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9月,首都师范大学共有教职工2510人,在1657名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人数380人,副高职称人数669人,博士1049人,硕士488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3%。
在校工作的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7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4人,国家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9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者12人。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首都师范大学
爱宇冰冰
Normalschool(师范学校)实际上是译自法语的écolenormale,意为“标准学校,模范学校”。叫“模范学校”,是因为这样的学校用标准的课程教授青年教师标准的教学方法,是其他所有学校教学的典范或标准(norm)。Normal在这里的意思对于英语是外来的,很多老外也不知道,normal而中文里“师范”一词,其实也是外来语。“师范”一词首见于上古汉语,但在中国古代,少见两字连用,形成专有名词。“师范”成为专有名词,最早起源于日本。日语的“师范”(しはん)一词就是“榜样,典范”的意思。(在各传统武术流派中,也将师傅称为“师范”。)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于1872年建立了第一所师范学校东京高等师范学校,将normalschool一词译为“师范学校”。这个译名在清末进入中国。1923年,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升级为大学,改名为北京师范大学,当时参考了在中国讲学的几位美国学者,如教育家与哲学家杜威、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系主任孟禄等人的意见,将其英文译名定为PekingNormalUniversity。这是世界上第一所以“师范大学”(NormalUniversity)为名的学校。此后我国成立的其它师范院校,也清一色沿用NormalUniversity这一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