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18

妮子125940
首页 > 英语培训 > 农民起义成功英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piaopiao1234

已采纳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尽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 说起黄巢,真可谓是大名鼎鼎。翻烂整部中国历史,草莽英雄中,能和他相提并论的,大概只有李自成一人而已。在他的头上,围绕着许多的光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杰出的农民起义运动领导人,著名诗人等等等等,当然还少不了杀人魔王,刽子手,暴君这样的称谓。 从这些称谓中不难看出,这必然是一个极富传奇经历之人。事实上也确乎如此,黄巢以一个落第举人之身,因势而起,啸聚百万之众,纵横十余载,转战大半个中国,两度攻破唐朝都城长安,开国建号,论晚唐风云人物,一时无两。也正因如此,几百年后,北宋绿林头面人物及时雨宋江才会酸溜溜地吟道:他年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疑似伪作)。我们在诗中明显可以看出,这时的宋江绝对是把黄巢当成追赶和超越的偶像来看待的。 黄巢出身曹州冤句(今山东菏泽)盐贩之家,在古代中国,盐的买卖是朝廷最重要的收入来源之一(天下赋税,半出于此),所以只允许官府垄断经营,严禁民间私相买卖。而官府为了在最大程度上获取利益,从两头入手,一方面对生产单位(即盐户)进行压价收购,另一方面再对消费者高价卖出,搞得广大穷苦百姓“或有淡食,动经旬月”。而盐贩们正是利用这一点,从盐户手中高价收盐,又以低于官府很多的价格卖给百姓,在这其中仍然可获取暴利。官府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对贩卖私盐的行为处罚极为严厉,文宗时规定:“一石以上者,所犯人处死。”可见用刑之酷。并且这一处罚是越来越重,到了五代后期已变为:“贩私盐五斤以上者,斩首弃市。” 不过这里面利润太过丰厚,仍有不少人铤而走险,甚至发展成为武装走私贩运。黄巢就出生于这样的一个家庭之中,从这里可以看出,他的成份还是比较复杂的,多少带有一点的黑社会性质。 黄巢虽然出生于这样一个家庭,但是他的父亲并不想让黄巢走他的老路,毕竟子曾经曰过:出来混早晚是要还的。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跟政府搞同业竞争风险太大,不如读书中进士当官来得妥当。黄巢家“世鬻盐,富于赀”,也不缺钱,所以年少时的黄巢和大多数人一样,抱着读书中举考进士做官的梦想。并且这个梦想从来都没变过,即便是到了后来他起兵反唐,一边跟唐王朝打得天昏地暗,一边还先后四次向其伸手要官,可命中注定他做不了官,没有办法,黄巢只有把唐朝的都城长安打了下来,自己做了皇帝,这也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 黄巢年少时这段求学经历,现在已不得而知,他的老师并没有什么名气,估计学术水平也就是一般,能教到黄巢这样的大人物算运气了。黄巢小时候也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即没让过梨,也没称过象,连个缸都没砸过,所以神童肯定是算不上了,天才也不敢当。但是肯定也不笨,不然也中不上举人,但在这之后,却是屡试不第,成了个秋风钝举人。(唐朝科举单设秀才科,不在三级考试制度当中。) 要是一般人遇到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也就是两个选择,一个是回家苦读接着考,再就是直接找个差事先干着,旧社会读书人工作好找,学问大的,著书立说,出了名官府就来请了,也能当官。学问一般的,也可以给当官的去当幕僚,也算混进了政界。再不济也能开馆交学生,好歹有口饭吃。但这几条路显然都不适合黄巢,我们的黄大哥脾气是很大的,几次考不上让他很生气,后果当然很严重,可以肯定的是,正是因为屡试不中,才让他产生了报复社会的极端心理,那首广为流传的《不第后赋菊》正是在这个这种心态下做出的。 黄巢回到家乡,继承祖业,当起了私盐贩子,并迅速在这一行里脱颖而出。资治通鉴里说他“善骑射,喜任侠”,也就是说他武功比较高,再加上读过书中过举人,文武双全,在贩盐界里绝对是出类拔萃的人材。他的加入,使曹州的贩盐业取得了一个空前的发展,其结果就是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几次派兵围剿过后,黄巢被逼无奈,逃入山林,他的第一次反封建革命运动也因此暂时地陷入了低潮。 但是,古人云:失败是成功之母。困难压不倒造反之人,压力越大,动力也就越大。更何况黄巢是进京赶过考的人,见过大世面,小小的盐池早就已经容不下他这条大鲤鱼,他命中注定是要干大事的人,早年他在另一首《题菊花》的诗中写道:“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他年我要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听听这是什么口气?难道他做这首诗的目的仅仅是为了改变菊花的生长周期吗?错误!这是比喻,这里面有很强的政治目的,他要改天换地,他要向腐朽陈旧的封建王朝宣战,而这首诗,正是黄巢射向晚唐政权的第一颗炮弹。 所谓时势造英雄,英雄又造时势。黄巢虽然胸怀大志,但还得看看有没有供他实现理想的土壤,他不过是个私盐贩子,说得难听点就是个走私集团的头目,能有多少实力?他的那份理想要是放到太平年代,只能算是妄想,可是在那个漆黑如夜的晚唐时期,到底又能不能为他提供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呢?

农民起义成功英文

234 评论(10)

Cora菱角

爱德华三世 爱德华三世 (英文名Edward III,1312年11月13日~1377年6月21日),英格兰国王,1327年到1377年在位。非同寻常的早年生活爱德华三世是被谋杀的昏君和同性恋者爱德华二世的儿子,生于伯克郡温莎。其母法兰西的伊莎贝拉与情夫第一代马奇伯爵罗杰·莫蒂默合谋废黜爱德华二世后成为英格兰的实际统治者。马奇伯爵获得大量封地(包括著名的登比封地)并在英格兰飞扬跋扈。1327年2月父王已遭废黜后,爱德华三世由坎特伯雷大主教沃尔特·雷诺兹(此人是爱德华二世的宠臣之一)加冕为英格兰国王。实权被摄政的太后和其情夫马奇伯爵掌握。然而,爱德华三世很快聚集起实力惩罚杀死他父亲的人。1330年,爱德华三世亲政,立刻下令处死罗杰·莫蒂默并没收其财产。爱德华三世与百年战争1336年,为报复法国国王腓力六世侵犯在佛兰德的英国商人,爱德华三世曾下令禁止向法国出口羊毛。由于对腓力六世继承法国王位不满(爱德华是法国卡佩王朝最后一代国王查理四世的外甥),爱德华三世对法国怀有越来越大的敌意。1337年,爱德华三世正式自称为法国国王,而且此后直到1801年,每个英国国王也都自称是法国国王。他旋即联合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路易四世,拼凑一支反法力量。当1338年腓力六世宣布没收他在法国的一切领地时,爱德华的怒气爆发了。1339年、1340年他从法国北部发动了两次失败的进攻尝试;1340年6月,英国舰队在斯勒伊斯海战中却大获全胜。但军费开支过于巨大使爱德华三世无力持续作战。1344年他甚至宣布破产,导致佛罗伦萨的两家大银行倒闭。1346年,爱德华三世携长子黑太子爱德华卷土重来,在克雷西战役中大败法军。这次战斗是杰出的将领黑太子爱德华初次亮相,也是在此战中,欧洲人第一次使用了火器。到1347年,爱德华三世已攻占法国重镇加来,并准备进军巴黎加冕。1348年,他拒绝了竞选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邀请。1356年英军在普瓦捷战役中再度取得大胜,并俘获了法国国王约翰二世。爱德华三世即与法国贵族(他们各怀鬼胎)签订加来条约,控制了法国北方的大片领土,但承诺放弃法国王位。1359年爱德华三世再次入侵法国,围攻兰斯,而后更推进到巴黎;在那里,他与法国摄政王太子查理(后为国王查理五世)签署了布雷提尼和约。1360年,他在法国封黑太子爱德华为阿基坦公爵。1364年查理五世正式即位后,拒绝承认加来条约,爱德华就又开始使用法国国王的称号。但查理五世是一个难以对付的对手,他采取了不少有力度的改革措施。同时,在法国出现了迪·盖克兰这样的优秀将领。总之,爱德华三世的战争计划从此就开始失利。他的扩张活动到此为止了。其他政绩1348年,爱德华三世统统之下的英国遭受了有史以来最大的灾难之一——黑死病。他颁布了一些法令来强迫人们继续劳动。1353年,英格兰国会通过法案,禁止民众向教会法庭上诉及向教皇交纳什一税。大约在1348年,爱德华三世创立了嘉德骑士团。爱德华三世在位时的另一个主要的敌对目标是苏格兰。早在1333年,爱德华三世击退过入侵英格兰的苏格兰国王罗伯特一世。1356年他又曾进入苏格兰南部。爱德华三世是一位英明的君主,但他在晚年却变得昏庸,并受到情妇佩雷斯夫人的控制。也是在这时,被认为是异端的罗拉德派宗教改革运动盛行起来。家庭配偶: 埃诺的菲利帕,1327年结婚 子女: 爱德华 (黑太子) 伊莎贝拉 威廉 琼 安特卫普的莱昂内尔 冈特的约翰 兰利的埃德蒙 布兰奇 玛丽 玛格丽特 托马斯 威廉 伍德斯托克的托马斯

140 评论(12)

zdx82627811

the peasant revolution at the later period of Ming dynesty.

348 评论(15)

君和家人

明末农民起义 the peasant uprisings towards the end of the Ming Dynasty

183 评论(11)

玉子狗尾草

红白玫瑰战争因为在1337年至1453年间,英国和法国断续进行了长达百年的战争。在这百年战争中,英国的各封建贵族都建立有自己的武装。这种武装力量体制同外敌作战也许还管用,但对于维护内部政权来说不啻是一种祸根。在这百年战争之后,英国内部各封建贵族利用自己手中握有的武装蠢蠢欲动,企图掌握国家的最高统治权。经过一番分化组合,贵族分为两个集团,分别参加到金雀花王朝后裔的两个王室家族内部的斗争。其中,以兰开斯特家族为一方,以红蔷薇为标志;以约克家族为另一方,以白蔷薇为标志。这两个封建集团之间为争夺王位继承权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自相残杀。由于这次战争以蔷薇为标志,所以称为“蔷薇战争”。蔷薇又名玫瑰,所以也叫“红白玫瑰战争”。战争的起因和发起:1327—1377年是英国历史上金雀花王朝爱德华三世在位时期。1376年长子爱德华死后,王位几经更替,传位于亨利六世。在百年战争中,英国遭到惨败,这不仅引起农民而且也引起富裕市民和新兴中小贵族的不满,因而爆发了农民起义。起义军处死了一批罪大恶极的贪官污吏,吓坏了新兴中小贵族和富裕市民,他们寄希望于改朝换代,因而支持约克家族夺取政权。1455年,亨利六世患病,约克家族的理查公爵被宣布为摄政王。兰开斯特家族对此不能容忍,依靠西北部大封建主的支持,废除摄政,双方的长期混战从此开始。1455年5月,亨利六世下令在莱斯特召开咨议会。约克公爵以自己赴会安全无保证为理由,率领他的内佷、骁勇善战的沃里克伯爵及数千名军队随同前往。亨利六世在王后玛格利特和执掌朝廷大权的萨姆塞特公爵的支持下,也率领一小股武装赴会。5月22日,双方在圣阿尔朋斯镇附近相遇。约克公爵于上午10时下令向抢先占据小镇的亨利六世军队发起进攻。经数次冲锋,亨利六世的军队招架不住,吃了败仗,死亡约100人,亨利六世中箭负伤,藏在一个皮匠家中,战斗结束后被搜出抓获。开始激烈的战争:1460年7月10日,双方在北安普顿发生第二次战斗。战斗中又是沃里克伯爵率军打败了兰开斯特军队,随军的亨利六世再次被抓住。这两次胜利冲昏了约克公爵的头脑,他未与亲信贵族磋商就提出了王位要求,迫使亨利六世宣布他为摄政和王位继承人,这就意味着亨利六世的幼子失去了王位继承权。王后玛格利特闻讯大怒,她从苏格兰借到一支人马,集合了追随兰开斯特家族的军队,在约克公爵的领地骚乱。约克公爵匆忙凑合一支几百人的队伍,前去征剿,由于轻敌冒进,被包围在威克菲尔德城。12月30日,在内外夹攻下的约克军四散逃跑,约克公爵及其次子爱德蒙被杀死,约克公爵的首级还被悬挂在约克城上示众,并扣上纸糊的王冠,用以讥讽。但约克公爵19岁的长子爱德华于1461年2月26日进入伦敦。3月4日,他在沃里克伯爵和伦敦上层市民的支持下自立为王,称爱德华四世。他知道玛格利特决不肯罢休,遂在一些大城市召集到一支部队,向北进发,去打玛格利特。1461年3月29日,双方在约克城附近展开决战。兰开斯特军队有2.2万余人,远远超过了约克军。当时兰开斯特军队处于逆风之中,扑面的风雪打得他们睁不开眼楮,射出的箭也发挥不出威力。而约克军队则借强劲的风力增加了发射弓箭的射程,并蜂拥冲上山坡,使兰开斯特军队损失惨重。兰开斯特军队为扭转被动的防守局面,决定向山下的敌人发动反攻,双方一直激战到傍晚,仍然难分胜负。这时,约克军队的后续部队赶到,这支生力军向兰开斯特军队未设屏障的一侧发动进攻。兰开斯特军队抵挡不住,被迫退溃。约克军队一直追杀到深夜。玛格利特带着亨利六世和少数随从仓皇逃亡苏格兰。这次战役的胜利使爱德华四世的王位暂时得以巩固。1465年,亨利六世再次被俘,被囚禁在伦敦塔中,玛格利特只好携幼子逃往法国。玫瑰战争中这几次大战役,都使用当时特有的战法,即双方骑士乘马或徒步进行单个分散的搏斗。通过交战,双方共损失5.5万人以上,半数贵族和几乎全部封建诸侯都死掉了。在以后的战争过程中,约克派内部矛盾激化起来,最高统治权几度易手,集中表现在爱德华四世和沃里克伯爵的斗争上。爱德华四世趁沃里克不在伦敦之际,召集一支部队离开伦敦北行,他一面镇压北方叛乱,一面迅速扩军。沃里克在爱德华的大军面前不得不逃亡,投靠法王路易十一。不久,沃里克在路易十一支持下,卷土重来,打回英国。这回轮到爱德华四世逃亡,他逃到尼德兰,依附于他妹夫勃艮第公爵查理。1471年3月12日,爱德华四世利用英国人对沃里克普遍反感的情绪,亲率军队与沃里克在伦敦以北的巴恩特决战。爱德华四世共有9000人的军队,而沃里克却有2万人的军队,由于力量悬殊,爱德华四世决定先发制人,清晨4时许,他率军在浓雾中发起攻击。沃里克本人被杀,其部下战死者达1000人。接着在5 月4日,爱德华四世又俘获了从南部港口威第斯偷偷登陆的玛格利特王后,将她和她的独生幼子及许多兰开斯特贵族杀死。之后又秘密处死了囚禁的亨利六世。至此,兰开斯特家族被诛杀殆尽,只有远亲里士满伯爵亨利。都铎流亡法国,他声称自己是兰开斯特家族事业的继承人。1471—1483年,英国国内恢复了和平,爱德华四世残暴地惩治了不顺从的大贵族。1483年4月爱德华四世死后,其弟理查登上了王位,他也同样使用残酷和恐怖的手段处决不驯服的大贵族,没收其领地。他的所作所为,反而促使兰开斯特和约克家族都联合在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都铎周围来反对他。1485年8月,理查同亨利。都铎的5000人的军队激战于英格兰中部的博斯沃尔特。战争的紧要关头,理查军中的斯坦利爵士率部3000人公开倒戈,约克军遂告瓦解,理查三世战死,从而结束了约克家族的统治。出身于族徽为红玫瑰的兰开斯特家族的亨利。 都铎结束了玫瑰战争,登上了英国王位,称亨利七世。为缓和政治紧张局势,他同爱德华四世的长女伊丽莎白(约克家族的继承人)结婚后,将原两大家族合为一个家族。战争的影响:在这次战争中,兰开斯特家族和约克家族同归于尽,大批封建旧贵族在互相残杀中或阵亡或被处决。新兴贵族和资产阶级的力量在战争中迅速增长,并成了都铎王朝新建立的君主专制政体的支柱。从这个意义上说,玫瑰战争是英国专制政体确立之前封建无政府状态的最后一次战争。恩格斯说:“英国由于玫瑰战争消灭了上层贵族而统一起来了。”这对于英国历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随着政治的统一,各地区的经济联系得到进一步加强,封建农业开始向资本主义农业转变,导致英国农村出现了许多资本主义农场,出现了一批与资本主义密切联系的新贵族,他们把积累起来的资本直接或间接地投入工业,使得英国工业、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由柳洪平创建。

231 评论(10)

小聪聪爱妈妈

自己想 对你有好处

157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