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

  • 浏览数

    301

乐调人生百味
首页 > 英语培训 > 后宅中学英语培训

1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VB脑残粉

已采纳
改革开放以来,南澳县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取消小学的戴帽初中(即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初中)或高中(即职业高中),确定重点学校,大力发展初等教育。随着分级办学管理体制的落实,形成了村村办学的格局。1984年,经省检查验收,南澳县基本实现普及初等教育,全县7至12周岁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6.8%。1985年,经省、市检查验收,南澳县基本实现“一无两有”(即校校无危房,班班有教室,学生人人有课桌椅)。1986年,南澳县小学开始改5年学制为6年学制。至此,南澳县共有小学29所,在校学生近6000人;中学5所,在校学生近3000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全面实施。1992年开始,南澳县委、县政府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上,修改制订了普及9年义务教育规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南澳教育发展的决定》,使南澳教育的发展又上了一个新台阶。1995年10月,经省检查验收,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是年,全县小学31所,中学5所,在校小学生9761人,初中生3615人,小学生和初中生分别占全县人口的13.7%和5.07%。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其中女童入学率99.6%),小学毕业率99.7%,15周岁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98.6%;初中入学率96.1%,毕业率94.1%,17周岁人口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95.5%;残疾儿童入学率63.1%。为巩固“普九”成果,提高“普九”整体水平,南澳县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改造薄弱学校,致力调整学校布局。同时,大力推进高中阶段教育,1995年确立了“于2005年县城区高中入学率达到85%,2008年全县基本实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目标,制订并实施《南澳县教育事业“九五”规划及2010年远景目标》,有力地促进了全县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及其质量的提高。1997年,南澳中学被评上汕头市一级学校;2000年,全县高中在校生已达971人,高中阶段教育入学率达54%(含中师、中专、技校生),参加高考学生268人,有140人被各类高等院校录取,录取率达到52%。根据国务院“关于改革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以适应国家四化建设和地方生产发展需要”的精神,经省教育厅批准,1983年把云澳中学改为“云澳职业中学”,高中部在上好文化课的同时,上部分职业技术课,如“家用电器”、“渔轮机械”等,学制2年,每年招生50人。1993年以来,随着“科教兴县”战略的实施,云澳中学职业高中逐步完善,根据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开设“电脑”、“会计”等专业课程,培养了一定数量的专业人才。 新中国成立后,南澳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海岛文化教育事业,大力发展成人文化和技术教育,经过各个时期的不断努力,县的成人教育已形成一定的教育格局。1979年,根据国务院发布“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南澳县掀起了扫除文盲的热潮,制订了1979~1981年3年扫盲规划,成立了以县委常委、革委会副主任赵六妹为主任的工农教育委员会。教育局为各公社教育组配备扫盲专干,深入渔农村进行扫盲对象调查,实行扫盲包干,开办扫盲班63个,编辑出版《扫盲简讯》。通过多方努力,使全县3000多名文盲脱盲。1983年,南澳县各公社扫盲工作通过了县工农教育委员会的检查验收。1984年通过汕头市验收,至此,南澳县基本完成了扫盲任务。南澳县扫盲工作于1994年通过省验收,成为省第3批高标准扫除青壮年文盲达标县。1984年,根据全国职工教育管理委员会、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的“关于切实搞好青壮年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工作的联合通知”精神,南澳县人民政府责成教育局负责职工文化补习的组织工作。据1985年统计,全县职工总数2264人,应参加文化补习人数770人,应参加技术补课人数370人。1985~1987年共举办学习班23期,总计34个班,学员707人。其中脱产学习2个班共12人,半脱产2个班共53人,业务学习30个班共642人。在补习期间,共实施10次统考,参加考试625人,合格584人,合格率78.4%。1985年,南澳县工农教育委员会制定《南澳县1985年成人教育意见》,县政府发出《关于对社会办学加强管理若干规定》,成人教育逐步完善,开设了成人教育大专班和中专班。1985年全县在学成人教育大专生有247人,平均每万人有40人。全县在读成人教育中专185人,平均每万人有30人,干部高中文化补习班全年参加2级统考共118人,298科次,其中207科次合格,取得毕业证书有18人。同时,职工业余中学教育也在不断发展,举办高中文科班、理科班及初中班3个,在学人数160多人。1985~1991年期间,南澳县举办各级各类短期培训班多个,计有县科委组织科协成员参加的英语班35人、日语班30人、县经委举办的司机培训班18人、县建委、建筑学会组办的建筑大专班18人等。此外,根据海岛生产发展的需要,县还因地制宜,举办各种生产技术短训班。渔业方面有轮机员培训班,农业方面有柑桔栽培技术短训班、农畜牧技术培训班。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各类初级培训班共50多个,参加学习人数达2000人次。1995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了成人中专学校,并于同年开始招生,设有会计、英语2个专业班,招收人数为55人,1996~1999年增加计算机专业,招收学生103人,分为3个专业班,教学点设在内埔。1992~2000年,南澳县成人教育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更快的发展。城镇成人学历教育工作全面铺开。1990~2000年,开设夜高中共有21班,毕业人数980人,均为文科专业。1990~1993年,县职工业余中学,办学点设在县总工会旧址,1994~2000年办学地点改设在后宅镇中心小学。积极发展农村文化技术教育。1993~2000年全县有镇办成人文化技术学校4所,镇属管理区办学点12个。其中,隆东镇文化技术学校1998年通过省考核验收,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学校,校址在羊屿学校。各文化技术学校积极开展文化学习、农村实用技术和“绿色证书”培训,参与国家“燎原计划”的实施工作,取得了好的成绩,隆东文化技术学校自1993年创办至2000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9个,参加培训农民共2278人次。后宅镇文化技术学校1993年举办农机知识培训班1个,人数50人。深澳镇文化技术学校1993年举办茶果栽培技术和海洋养殖技术2个班,人数为50人。大力发展中等专业技术教育和高等业余教育。1993年,创办了汕头电视大学南澳分校,至2000年共招收学员300人;1994~1995年与汕头经济管理干部学校和汕头市第二技工学校联合办学,共招生400人,开设了7个专业班。此外,职工业余中学也拓展了办学门路,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开设自学考试辅导班和电大教学班。自学考试工作也得到了发展,1992~2000年底,全县参加自学考试者达3604人次,共9025科次,毕业人数106人。改革开放以后,根据省教育厅和汕头地区教育处关于“县师范学校要相应集中,条件不具备的,不办师范学校”的指示,1979年南澳县师范学校改办为“南澳县教师进修学校”,并附设“师专函授站”。随后,开办了多届师专函授和中师函授,给南澳县基础教育输送了一大批师资。1983年12月30日,南澳县教师进修学校报经汕头市人民政府批准备案,成为正式建制。1986年9月,经汕头市人民政府批准,正式定校名为“汕头市教师进修学校南澳分校”。该校先后开展了多层次的岗位培训和师资学历培训,成为县师资培训的重要基地,为提高全县教师队伍的质量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南澳县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大批外地籍教师调离本岛,再加上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教师欠缺的情况越显突出。对此,南澳县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壮大教师队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南澳县通过落实知识分子政策,把在历次政治运动中遭受错误处理的教师收回教师队伍;通过考试,把在教的100多名民办教师先后转为公办教师,到1982年底,全县取消了民办教师。据1986年统计,全县中小学已有专职教师488人,大部分受过正规的大中专师范教育。教师职称改革工作1987年实施专业技术职称改革,全县教育系统第一批评定职称教师共452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6人、一级教师41人、二级教师100人、三级教师18人,小学高级教师37人、一级教师123人、二级教师115人、三级教师12人。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素质1979年春,南澳县师范学校改名为南澳县教师进修学校,并办1年制短训班,第一期学员有26人,毕业14人。同年开始,汕头教育学院在南澳县举办师专函授。至1984年,全县参加师专函授毕业的共有164人。潮汕行政区划调整后,教育优先发展的位置更加突出,教师队伍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1995年,南澳县按汕头市的部署,开展学科带头人的培养、评选工作,首次评选出学科带头人10人。同年,为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全县中小学校长的综合素质,培养一支政治强,作风正,懂教育,善管理的校长队伍,南澳县教育局委托县教师进修学校举办小学校长培训班,参加培训的小学校长有26人;先后选派中学正、副校长10多人次参加省、市举办的校长培训班。1997年开始,南澳县按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努力实施“百、千、万工程”(百名名校长、千名名教师、万名学科带头人),首次评选出名教师培养对象14人。1998年,组织教师参加电脑培训118人,参加创造性思维学习班220人。随着办学的迅速发展和教改的不断深化,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得到深入的发展。县每年组织新分配的大学毕业生进行见习期培训,组织教师参加岗位培训和学历函授。1992~2000年,参加县教师进修学校开办的中师、师专函授的教师,完成学科学习任务,428人毕业(自学考及其他类型学历培训未计入),有效地提高了南澳县的师资整体素质和水平。2000年,南澳县教职工979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421人,中学专任教师313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98.3%,初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83.1%,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36%。全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人员808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1人,中学一级教师113人,中学二级教师133人,中学三级教师17人;小学高级教师162人,小学一级教师238人,小学二级教师124人,小学三级教师10人。自1992年以来,南澳县教师有1人荣获国家表彰奖励,28人次荣获省级表彰奖励,87人次荣获市级表彰奖励,377人次荣获县级表彰奖励。

后宅中学英语培训

295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