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58

大大的熨斗
首页 > 英语培训 > 英语测试学的理论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qq1138566105

已采纳

现代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作为全球通用的交际工具——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英语测试的一个重要方面——英语口语测试,已经成为英语教学评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部2001年制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第五部分“教学评价”中提出:口语测试既存在于形成性评价中,即教师通过平时的观察、交流及考查,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合作精神等做出评价,又存在于终结性评价中,诸如中、高考中的口语测试等。一、英语口语测试的历史回顾英语口语测试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以下三个不同的测试阶段:(一)前科学测试阶段(20世纪40年代以前)这一时期的测试以传统对比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受机械语言学影响,把语言看作是一个完整的语法规则体系,认为书面语言是最纯净的,而口头语言是第二性的。因此,测试苛求语言形式的准确,题型以主观题为主,如语法分析、双语互译、外语作文、阅读等。这一阶段的语言测试形式只有笔试,没有口试。因为这一时期的考试没有明确的理论指导,与练习相差无几,缺乏效度和信度,称为前科学时期。(二)结构主义测试阶段(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是注重口语的准确性和技能的熟练性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测试题型既含有笔试,又含有口试,但口试题型比较机械,脱离语言环境,缺少信息交流。比较典型的结构主义口试题型包括:(1)朗读:用于测试考生的语音语调。(2)复述:分为两种。就听的材料进行复述,对听力理解和记忆有一定的要求;就阅读的材料进行复述,考生要对语体进行转换。(3)补全对话:用于检查考生的反应是否迅速。(4)口头报告:口头报告分为叙述型和论述型,前者比后者容易。(6)问答:由考官来决定回答问题的难度,一般为一系列不相关的问题。(三)交际测试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20世纪70年代初,以海姆斯为代表的社会语言学派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提出了尖锐的批评。乔姆斯基那种脱离交际环境的语言能力远不能满足有效交际的需要。为此,海姆斯首先提出了交际能力(communicative competence)这一全新的概念。交际语言教学认为,学语言不仅仅是学语音、语法、词汇知识,也不仅仅是训练操作形式符号的技能,而是获取人与人交际的一种能力。能力不排除知识和技能,但是也不等于知识加技能,而是把知识和技能包容进去的、性质起了变化的综合体。交际语言教学不停留于教知识,教技能,而要教能力。掌握一门外语是指在一定的话境中学生能够用外语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达到交际目的。交际法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相应地,在测试领域,交际语言测试提出语言测试所测试的,不是某个语言技能或某个语言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而是学生完成某个交际任务的能力。交际口试更加重视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即语言的准确性、得体性和有效性。交际性口试的特点可以归纳如下:真实性、功能性、交互性、情景性和综合性。二、英语口语测试的展望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几十年,针对语言测试的研究无论在广度上还是在深度上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令人瞩目的成绩。英语测试经历了从避免口试、间接测试到面对面地直接口试的变化历程,在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地革新并趋于完善。今后,英语口试的重要性将会得到更进一步的强调,它将不再是英语考试的一个辅助的部分,像普通话口语水平测试一样,英语口试开始在各城市甚至规模较大的大学设有测试站,由省级普通话口语水平测试委员会指导和监督。毫无疑问,英语口语测试的发展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英语口语教学的发展,并为公正、客观地评价教师的口语教学与学生的口语能力提供科学依据。

英语测试学的理论

229 评论(15)

蘅芷菁苓

写作翻译法 the essay translation approach 1.对测试的技能和专长没有特殊要求主要依靠教师的主观判断力. 2.试卷通常包括翻译、写作和语法等项目. 3.试卷内容带有教浓厚的文学或文化色彩. 4.试卷一般采用书面回答形式,试卷由人工评阅. 2.结构主义、心理测量法 the structuralist-psychometric approach 它以结构主义语言学为理论基础,强调不同的语言成分可以分别测试,比如语音、语法和词汇都可以脱离上下文进行分开测试.其特点是采用了心理测量学的一些方法,典型表现形式是多项选择题,适合考后进行统计分析. 3.综合法 the integrative approach 1.语言测试要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进行. 2. 不在测试中刻意追求区分各单项语言成分、技能或能力而强调两项或两项以上的综合评估.主要题型为:完形填空、听写、翻译、写作等,同时测试学生的语法、词汇、及阅读理解能力1. 语言测试要在一定的上下文中进行. 4. 交际法 the communication approach 它和综合法在某种程度上有相似之处,即它们都强调语言的意义而不是语言的形式和结构;其区分在于交际法更注重语言在交际过程中的使用.主要特点: 1.考试内设有信息沟,让学生通过已知信息去获取未知信息. 2.考试任务和项目之间存在关联性,即一个项目要基于对前一个项目的完成的基础上. 3.考试针对性强,根据学生的具体需要设计考试内容,如一些专门用途的英语. 4.侧重更广泛地限额是语言能力,包括语言知识、语言能力、语言使用的合适性等. 5.考试采用定性评估方式,以取代纯粹的定量评估方式,或作为其补充.

359 评论(11)

小妮子--Amy

外语测试历来是在课堂内进行,方式大多是问答、作文、翻译等。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外语测试具有心理测量与结构主义相结合的特征。R.拉多的《语言测试:外语试题的编写和使用》(1961)系统地总结了在结构主义语言学、行为主义外语教学法、心理测量方法三者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语言测试理论。这种理论的结晶是分立式测试。它采用客观性测试方法(主要为多项选择题),分别测试语音、语法、词汇、阅读等项目。以后,外语测试在心理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的影响下,具有如下的几个特点:①交际性测试的兴起。心理语言学对语言使用过程的研究和社会语言学者D.海姆斯提出的“交际能力”的概念,使人们认识到语言的整体性和语言活动的交际性,因此语言所测试的应该是综合的交际能力,一般认为包括语法能力(语法规则的知识)、在社会中使用语言的能力(话语使用规则的知识)和对策能力(言语与非言语交际的对策规则的知识)。交际性测试尽量使所测试的内容和方法符合用外语进行交际的实际情况,测试项目的设计较为生动活泼。随着交际教学法试验的深入,人们对交际性测试的性质、内容、方法和评定方式将会有更明确的认识。②逐渐制度化、专业化、 标准化,并使用电子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以来,陆续出现一些大规模的标准化语言水平考试,由专门考试机构命题、组织考试和评卷。标准化考试的核心是建立稳定的标准,依靠专家,并且运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来保证考试的可靠性、效度和区分能力。借助电子计算机评卷、分析试题,甚至命题。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和考试的定量分析使语言测试日益成为一种精密科学。

33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