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10

  • 浏览数

    247

芯是酸的
首页 > 英语培训 > 亲电取代的英文

10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982吃货一枚

已采纳

亲电指的是、一个带正电荷或需要得电子的基团取代一个带正电基团、、如苯环上的H被取代。。亲核指的是、一个带负电荷或能提供电子的基团取代一个带负电基团、、如氯苯上的Cl被取代。。

亲电取代的英文

91 评论(10)

无敌炒米饭

一、定义不同

亲电取代:是指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亲电试剂取代的反应。

亲核取代:通常发生在带有正电或部分正电荷的碳上,碳原子被带有负电或部分负电的亲核试剂(Nu:-)进攻而取代。

二、反应物质不同

亲电取代:主要发生在芳香体系或富电子的不饱和碳上。

亲核取代:碳上取代基(如:异丙基),使SN2反应发生。

三、反应过程不同

亲电取代:

亲核取代:第一步,反应物发生键裂(电离),生成活性中间体正碳离子和离去基团;第二步,正碳离子迅速与试剂结合成为产物。或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同时发生的协同过程。

扩展资料:

发生亲核取代的元素:

1、卤代烷能分别与氢氧化钠、醇钠或酚钠、硫脲、硫醇钠、羧酸盐和氨或胺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醇、醚、硫醇、硫醚、羧酸酯和胺等。

2、醇可与氢卤酸、卤化磷或氯化亚砜作用,生成卤代烃。

3、卤代烷被氢化铝锂还原为烷烃,也是负氢离子对反应物中卤素的取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亲电取代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亲核取代

294 评论(12)

大乱乱小乱乱

都是取代反应。有机化合物 分子中某一原子或基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直接连接碳原子的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的反应称取代反应。取代反应可分为亲核取代、亲电取代和均裂取代三类。①亲核取代反应。简称SN(S为英文“Substitution”(取代),N为“Nucleophilic”(亲核),都取第一个大写字母)。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很多。例如,卤代烷能分别与氢氧化钠、醇钠或酚钠、硫脲、硫醇钠、羧酸盐和氨或胺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醇、醚、硫醇、硫醚、羧酸酯和胺等。醇可与氢卤酸、卤化磷或氯化亚砜作用,生成卤代烃。卤代烷被氢化铝锂还原为烷烃,也是负氢离子对反应物中卤素的取代。当试剂的亲核原子为碳时,取代结果形成碳-碳键 ,从而得到碳链增长产物,如卤代烷与氰化钠、炔化钠或烯醇盐的反应。 ②芳族取代反应。分芳族亲电取代反应SEAr和芳族亲核取代反应SNAr(S代表取代,N代表亲核,Ar代表芳香)两类,Ar表示芳基。芳烃通过硝化、卤化、磺化和烷基化或酰基化反应,可分别在芳环上引进硝基、卤原子、磺酸基和烷基或酰基,这些都属SEAr。芳环上已有取代基的化合物,取代剂对试剂的进攻有定位作用。苯环上的取代基为给电子基团和卤原子时,亲电试剂较多地进入其邻位和对位;取代 基为吸电子基团时,则以得到间位产物为主。此外,除发生这些正常反应外,有时试剂还可以进攻原有取代基的位置并取而代之,这种情况称为原位取代。③均裂取代反应。简称SH(S为英文“Substitution”(取代))。为自由基对反应物分子中某原子的进攻,生成产物和一个新的自由基的反应。这种反应通常是自由基链式反应的链转移步骤。一些有机物在空气中会发生自动氧化,其过程也是均裂取代,如苯甲醛、异丙苯和四氢萘等与氧气作用,可分别生成相应的有机过氧化物。

323 评论(8)

香蕉2015

亲电取代是亲电试剂进攻化合物富电部分,取代其它基团的化学反应。一般发生于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种向芳香环系引入官能团的重要方法,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性之一。被取代的基团通常是氢原子,但其他基团被取代的情形也是存在的。一般来说,亲电取代特指芳香亲电取代。另一种比较少见的亲电取代反应是脂肪族的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简称SN。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很多。例如,卤代烷能分别与氢氧化钠、醇钠或酚钠、硫脲、硫醇钠、羧酸盐和氨或胺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醇、醚、硫醇、硫醚、羧酸酯和胺等。醇可与氢卤酸、卤化磷或氯化亚砜作用,生成卤代烃。卤代烷被氢化铝锂还原为烷烃,也是负氢离子对反应物中卤素的取代。当试剂的亲核原子为碳时,取代结果形成碳-碳键 ,从而得到碳链增长产物,如卤代烷与氰化钠、炔化钠或烯醇盐的反应。

157 评论(10)

明天努力找吃喝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是指有机化合物受到某类试剂的进攻,致使分子中一个基(或原子)被这个试剂所取代的反应。

240 评论(8)

小鸡炖蘑菇mimi

可以算是取代反应,都是na取代了H 但一般还是认为它们是酸碱反应

107 评论(10)

围脖猫猫

取代反应(substitution reaction)是指有机化合物分子中任何一个原子或基团被试剂中同类型的其它原子或基团所取代的反应,用通式表示为:R-L(反应基质)+A-B(进攻试剂)→R-A(取代产物)+L-B(离去基团)。

取代反应可分为亲核取代、亲电取代和均裂取代、协同反应四类。

如果取代反应发生在分子内各基团之间,称为分子内取代。有些取代反应中又同时发生分子重排。

219 评论(10)

影子kerry

1.定义不同 亲电取代:是指化合物分子中的原子或原子团被亲电试剂取代的反应。 亲核取代:通常发生在带有正电或部分正电荷的碳上,碳原子被带有负电或部分负电的亲核试剂(Nu:-)进攻而取代。2.反应物质不同 亲电取代:主要发生在芳香体系或富电子的不饱和碳上。 亲核取代:碳上取代基(如:异丙基),使SN2反应发生。

162 评论(15)

KellyYin0816

1、亲电取代是亲电试剂进攻化合物富电部分,取代其它基团的化学反应。

2、亲核取代简称为SN,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很多

3、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芳香体系或富电子的不饱和碳上,就本质而言均是较强亲电基团对负电子体系进攻,取代较弱亲电基团。但对于芳香体系和脂肪体系,由于具体环境不同,其反应历程亦有所不同。

4、亲核取代分为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

参考资料

知网空间:

207 评论(8)

KingkonG19870210

亲电取代是亲电试剂进攻化合物富电部分,取代其它基团的化学反应。一般发生于芳香族化合物,是一种向芳香环系引入官能团的重要方法,是芳香族化合物的特性之一。被取代的基团通常是氢原子,但其他基团被取代的情形也是存在的。一般来说,亲电取代特指芳香亲电取代。另一种比较少见的亲电取代反应是脂肪族的亲电取代。亲核取代简称SN。饱和碳上的亲核取代反应很多。例如,卤代烷能分别与氢氧化钠、醇钠或酚钠、硫脲、硫醇钠、羧酸盐和氨或胺等发生亲核取代反应,生成醇、醚、硫醇、硫醚、羧酸酯和胺等。醇可与氢卤酸、卤化磷或氯化亚砜作用,生成卤代烃。卤代烷被氢化铝锂还原为烷烃,也是负氢离子对反应物中卤素的取代。当试剂的亲核原子为碳时,取代结果形成碳-碳键 ,从而得到碳链增长产物,如卤代烷与氰化钠、炔化钠或烯醇盐的反应。反应原理:1、亲电取代亲电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芳香体系或富电子的不饱和碳上,就本质而言均是较强亲电基团对负电子体系进攻,取代较弱亲电基团。但对于芳香体系和脂肪体系,由于具体环境不同,其反应历程亦有所不同,现分述如下。亲电芳香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aromatic substitution)是芳香体系最重要的有机反应之一,常用于向芳香环系引入官能团,因此研究时间较长,在机理方面已基本达成一致。芳香系亲电取代机理一致,右图给出了苯环的一般历程,亲电基团首先与芳香环电子结合形成π络合物,之后再过渡到一个中间体σ络合物。最后当新基团亲电能力强于氢离子时,就会从芳香环上脱去氢离子完成反应。脂肪体系亲电取代反应与芳香体系有较大不同,其机理更类似于脂肪族的亲核取代反应,一般可分为SE1和SE2,这与脂肪族亲核取代机理中的SN1和SN2类似。而卡宾插入反应这样先插入,再消去的历程就称为SE2。2、亲核取代亲核取代分为单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1和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SN2。(1)SN1的过程分为两步:第一步,反应物发生键裂(电离),生成活性中间体正碳离子和离去基团;第二步,正碳离子迅速与试剂结合成为产物。总的反应速率只与反应物浓度成正比,而与试剂浓度无关。(2)SN2为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同时发生的协同过程。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和试剂浓度都成正比。能生成相对稳定的正碳离子和离去基团的反应物容易发生SN1,中心碳原子空间阻碍小的反应物容易发生SN2 。如果亲核试剂呈碱性,则亲核取代反应常伴有消除反应,两者的比例取决于反应物结构、试剂性质和反应条件。低温和碱性弱对SN取代有利。

115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