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eorakira
要充分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思想教育工作要到位,让他发自内心热爱学习……这个思路,是对内驱力的误解。「发自内心地热爱英语」是一个流传很广的谬误。话虽如此,我自己也犯过这样的错误。一年前,我第一次把孩子送去英语机构,是一个死贵的外教小班,用的是国外的教材,从自然拼读开始教。显然,女儿无法适应这套不知所云的东西,觉得不好玩。我像绝大多数家长一样,软磨硬泡,朗读,记忆,完成作业,并且循循善诱:这个东西不好玩,但是很重要!我还拿出国旅游之类的事当诱惑。美国那个迪士尼……比上海的那家不知道高档到哪里去了!正宗的米老鼠和艾莎公主都说英语!你要是说不来这个东西,别说跟他们合影了,去饭店吃饭,你都得饿肚子。「嗯?你帮我点菜不就行了吗?」好吧……我也不知道怎么回答了。类似这样的对话我们进行过多次,直到有一次她说:我根本就不爱“学”英语。我终于意识到,事情麻烦了。她根本就是对这个东西毫无热情,我越是苦口婆心,孩子越是把整件事当成任务敷衍,迫于压力读读写写,都是有口无心。我意识到——是「我」想让她热爱英语。但她并不需要热爱这个东西。英语是一个工具,工具的功能是被使用,而不是被热爱。我们小时候学说话,热爱过中文吗?甚至都不知道「中文」是什么,但并不妨碍我们掌握它啊。我们是怎么掌握它的?因为要用它跟人说话。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让孩子热爱英语,而是热爱生活。然后,一旦发现英语对生活有用,就OK了。所以你看,语言不是目的,结交朋友,发展关系才是刚需。所以重点不在于环境中有多少人说英文,而在于孩子用英语干什么。我试过为女儿营造全英文环境,几天之后,迅速发展出来了三句话:「I don’t know.」「Help.」「How do you say XXX in English?」发展出第三个句子之后,再也不用学新的了。无论想表达什么,都用这句话问我,XXXX的英语怎么说?逼着我用英语说一遍,然后照葫芦画瓢地重复一遍。——你看这个阶段的孩子有多聪明,多余的力气一分也不费。没有条件送孩子出国的家庭,怎么办?这时候英语不是用来沟通的工具,它还能用来干嘛?它可以有别的用处,比如用来看原版动画片,英文绘本。——看了几集原版的《小狗汪汪队》之后,就嘚瑟他会叫每条小狗的英文名,用来在别的小朋友面前显摆。说起
爱情左面右面
1.多一种语言的表达能力。2.你可以去遍更多的地方,英语几乎都是通用语言。3.你有更多工作机会,工资也是更高的哦。4.你的品位会提高,认知能力更好。5.能听懂英文歌,超赞。6.看得懂英文字母的电影,超赞!7.不要逼自己去热爱,用心体会,会发现它的美。8.学号英语会让你更有自信。9.或许你倾慕的那个人也爱英语。10.这个社会会英语就是好。努力学吧!加油!
柚柚滴溜溜
学习英语最重要的就是要记单词,在记单词的时候要想象记忆,跟我们的实物联系起来记忆,或者跟同学朋友一起互相提问,增加乐趣,这样就避免英语记单词的时候枯燥无味了。另外大家在学习的时候不要怕羞,一定要多说,大声的说出来,说错了也不要怕,语言本来就是用来说的,可以在说话的时候插进一些英语,这样就顺便学习了英语,而且也回忆了自己记忆的单词,还能增加说话的乐趣。有条件的朋友可以交一两个外国朋友,经常用英语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