咣脚奔跑的釹孩
仁爱版初中英语
仁爱版初中英语|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上册|九年级下册|九年级上册|八年级下册|八年级上册|12.flv|11.flv|10.flv|09.flv|08.flv|07.flv|06.flv|05.flv
啾啾大神
区别:
1、人教版的版式繁复,仁爱版简单明了;
2、人教版话题连续性、趣味性均不如仁爱版;
3、仁爱版的词汇学习是将词汇在语言材料中呈现,通过感应的认知之后再结合图片以及语言材料进一步巩固,边用单词边学习,人教版是先学单词再学使用单词;
4、仁爱版是将语法还有功能句子列举出来一部分,通过让学生去通过做题,查缺补漏。人教版直接将语法和功能全部列举出来让学生直接阅读。
《仁爱版英语》是由北京市仁爱教育研究所于2002年3月依据《英语课程标准》在
sunshieeos
一 我从2007年开始使用仁爱版教材,迄今已经15年了,该教材很适合零起点的学生,特别是适合当时的学生,他们在小学时很少接触正规的英语教学。 仁爱版教材从宏观内容上来看,从七八年级的日常生活,比如衣食住行,到九年级时上升到了国家和世界,格局逐渐打开;这样的编排也很贴合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教材中的四名主角和若干配角伴随了学生三年,我喜欢说这是第几季第几集,好像连续剧一样。 从微观内容来讲,每篇文章都针对性很强,有又连贯性,把词汇、语法和有用的表达都结合起来,于“润物细无声”中潜移默化,语法学习刻意性不强。 二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先备整本教材,先把握整体,让后分单元、分话题,分课时地备课,通常参考仁爱英语《教师用书》上面的教学设计进行课堂教学。 我们上课先启发诱导,比如学正文前先看图推测今天要学的内容,英语问答或自由发挥。注意学生的逻辑思维训练,比如这篇文章按照什么顺序,什么结构,这样合理吗,如果让你写你怎么写,有时会让他们画思维导图。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对教材中的一些地方不是很明白: 1、SectionA 1a Listen,look and say.SectionB 1a Look,listen and say为什么听和看换了个位置? 2、八下U7T2SA,第63页康康的脸是绿色,乍一看,盘子好像悬在半空中,学生们在学习这篇对话时每次都出戏。 3、八下第25页,连读是不是标错位置了? 4、九上U2T3SA中 three R's为什么用名词所有格的形式,reduce,reuse,recyle的词性是什么?词汇表中recycle是名词,但是牛津词典中recycle只有一个动词词性,有道中是动词、名词都有;但是reduce不管是牛津和有道,都只有动词这个词性。这三个单词放在一起,不应该词性一样吗? 5、有一些文章不太严谨,比如八下第78页最后总结的那句话;八上第77页,分段不太恰当;九上第67页,最后一句话是对哪一部分的总结?6、个别地方语法学习的痕迹过于明显,读起来有点尬,比如这篇时间状语从句的学习。7、随着小学英语教学的正规,七年级上册内容有些过于简单,可以压缩一下。 三 另外 ,新课标与旧课标的不同之处(以下4条来源于网络): 第一,词汇量增加。旧课标要求初中毕业时掌握1500-1600个单词,新课标增加到了1900个。 第二,语法要求增加。新课标在旧课标的语法知识基础上,增加了很多带*号的内容,如感叹词、“主谓一致”等。 第三,阅读要求提高。虽然与旧课标一样,新课标要求初中毕业时英语阅读量要达到15万词以上,但新加了视听要求。 第四,写作要求增加。旧课标对初三生的写作要求仅有5条,新课标则增加到了14条。 我们的教材怎样才能匹配得上课标的要求呢?
尘封1205
背景:本人作为教研员,有义务和责任深入教学一线,与一线教师共同探讨教材的使用,切磋教材的处理和评价教材的优点与缺点。我县初中近八年来,先后使用过“冀教版”、“人教版”。现选用仁爱英语教材已有两年。针对教材的选用,教材选用委员会成员之间的分歧很大。对于我县来说,小学英语教学实在是太薄弱了,仅有城关地区的三所小学能正常开课,乡镇小学只能断断续续地由非英语专业教师代课。考虑到进入初中的基础参差不齐,“仁爱版”就成为了我们的首选。因为“仁爱版”是真正意义上的七年级零起点新课程标准英语教材。通过推广和使用这套“仁爱英语(Project English)”教材,本人认为,教材对教师使用时有一些最基本要求.以下是本人对“基本要求”的一些不成熟的观点,请各位同行指正: 一.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再认识新课程标准新课程与旧课程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理念。新课程所蕴涵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反映了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社会信息化的特点,体现了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折射出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追求。新课程发展的核心是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能否把国家的意志、专家的思想变为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这是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关键。新课标的课程价值在于它富有时代精神,能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获得充分的发展,培养出丰富多彩的人格,是现代课程价值的取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新课标在总体目标上关注学生健康人格的发展;新课标在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上强调整个教学过程都要以“学生为中心”(learner-centered)和“学习为中心”(learning-centered),鼓励学生自我导向学习;新课标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主张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指出:“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的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特别要关注性格内向的学生和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尽可能多地为他们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二.要求广大教师对传统英语教学与现代英语教学进行详细的再比较传统英语教学仅仅只是对语言知识的传授,强化语音、语法和词汇的教学,使之形成一定的语言技能。而现代英语教学除了对语言技能的传授之外,对文化意识、语言知识、情感策略、学习策略等互相渗透,从而形成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新课程标准吸收了现代英语教学研究的理论成果,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三.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对教材进行全面的了解,学会统筹使用教材设计的各种内容(以七年级上册为例)要准确理解教材的使用指南(Guide to Project English)。 教师只有准确地理解教材的使用指南,才能有的放矢。如:pair work\group work设计的目的就是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又如:Read and understand 设计,就是要通过广泛的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提高正确的理解能力和恰当的语言运用能力。对Scope and Sequence 部分要有清晰的轮廓。如在每一个Title下面均设三个Topic, 每一个Topic均有不同的Functional Items\Structures\Target Language\ Vocabulary 来支撑上述内容。教师对此部分内容有清晰的轮廓后,对于教材内容的增加、减少、改编、整合、重组等都有重要的意义。对附录(Appendix) 部分绝不能掉以轻心。课文注释(Notes to the texts)是学生自己理解和识记的重要内容。是学生自学的英语和领悟英语的最好材料,学生对这部分内容进行“内化”后,就真正成为自己的“东西”。新课程标准强调对跨文化的了解。即对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惯、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的了解。对语法(Grammar)部分要做好“对比”讲解。如:存在英汉差异的有:词类(Parts of Speech)部分,汉语词类的分类里没有“冠词(article)”;名词复数的变化;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如很多学生就不理解,为什么“钱”是不可数名词?)人称代词的主格和宾格;基数词和序数词等等等等。新课程标准对语法的要求是不能“过分强调”,但并不反对适当的语法教学。四.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对仁爱英语多媒体电子互动教材正确使用(2009年10月26—27日,北京仁爱教育研究所在贵阳市举行仁爱教材培训,并免费赠送七年级和八年级多媒体电子互动教材,我县一共获赠三十余套。)仁爱英语多媒体电子互动教材包括电子教科书、仁爱英语原配课堂、仁爱英语多媒体互动光盘、仁爱英语原配音标课堂等。多媒体互动光盘安装操作简单,运行快等特点。教师们如果掌握了这套光盘的正确使用,教学工作将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电子教科书”的“背单词”部分,操作就很方便,有“背单词范围选择区域”,很容易进入你想选的区域内容,可以点选顺序播放或随机播放单词,还可以点选单词中文提示或播放声音,对练习中出错的单词还可以反复复习。在背单词输入框里,可以点击正确答案,并可以点击显示当前单词的音标,显示内容过多时可以使用滚动条查看内容。又如,电子图书课本页面醒目清晰,凡标有星号“*”的地方就有课文重点和难点,点击星号“*”,就可以弹出课文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语言精练,简洁易懂,对学生自学、无师自通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多媒体互动光盘“句子跟读”的设计,更是符合我们农村学生自学的需求,此设计有目的性地跟读课文中的任意一句,进行逐句攻破,达到彻底熟悉课文,最后达到能够独立顺畅地完成课文的朗读。仁爱英语原配音标课堂(互动多媒体国际音标课堂)是学生真正告别“哑巴英语”和“中国式英语”的有效工具。该光盘对每一个音素的讲解都安排有详细的互动操练过程,对每一个单元的学习都有及时巩固的复习方略。音标课程设计按零起点开始,有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对每个音素都点拨发音技巧,总结发音要领,是教师教授或学生自学打好启蒙英语基础的好帮手。总而言之,伴随着新一套教材的启用,生机盎然、万象更新的教学改革的春天正向着我们走来。我们坚信,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教学的创造空间是不可估量的。我们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争做专家型、学者型的教师。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