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357

天壹老师
首页 > 英语培训 > 整合英语单元教学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卷卷卷和毛

已采纳

天等县城关小学:姚志江 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已经普遍认认识到我们所使用的课本应不只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教材应该是可变的、发展的和开放的。因此,教师必须摒弃“教教材”的传统观念,树立“用教材教”的教学思想,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下面我就自身在开放式教学理念指导下,如何结合实际教学需要,对小学英语教材的内容、编排顺序、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调整,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作一定探讨。一、整合起始年级教材,确定与4A衔接目标。 字母提前,单词拼写早渗透。把提前到3A第七至十一单元的字母集中到开学初四会掌握,并且在初教字母时就渗透单词的拼写。例如教了字母A—G后,教师可以出示单词bag,当学生读出该单词中的每个字母时,教师重复B-A-G, bag, 并且说,“真棒!这几个字母我们都学过了,那谁愿意像老师那样来拼拼看?”当学生正确地拼出该单词后,教师可以奖励一张写有该单词的贴纸给他,让他贴在书包上。这时,其他学生一定也会跃跃欲试的。当然,教师还可以经常出示一些含有未教过的字母的单词,如 desk, 在教字母Kk时再出示此单词,由此能大大提高单词的复现率,也增加了学生对需要识记的单词的熟悉程度。通过这种方式,在三年级阶段可以让学生掌握如dog, cat, egg, apple, tea, cake, bed, desk, box, car, bus 等B板块的三分之一以上的词汇,这不仅提高了学生在脱离图片的情况下认读单词和句子的能力,而且为学生跨入四年级高高的门槛前预先铺设了一级台阶,使学生不至于跨不过去而摔倒,从而使他们对继续学习4A 充满信心和期待。二、适当地补充和删减 教材内容进行 小学英语教材内容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开放性,因而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允许使用者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取舍和补充。在教材使用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地补充,以使教材的内容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例如:学习英语,词汇是基础。如果仅凭教师上课反复出现,学生还是未必能记住他们。牛津教材那么多的单词如果靠死记硬背,那也只会前背后忘。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因此,教师在一开始就要教给学生科学的、行之有效的记忆单词的方法,从而降低活动难度,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巧用迁移,用拼音的方法建立部分辅音字母与发音的对应关系先帮助他们找到辅音字母与发音的对应关系就比较容易接受。教师可以结合单词,把汉语拼音中的声母与英文字母比较,实现拼音到英文字母的正迁移。如听到单词中有[b]的音,就联想起字母b,并使用chant的形式加强学生记忆,如[b][b]bus, [b][b]bed,[b][b]bike, [b][b]book 等。用以上方法,学生不难联想单词dog中的[d]就是d发的,[g] 就是g发的。象 ch, sh , th等辅音字母组合发音与字母的对应也可以让学生逐步知晓。这样,拼单词 dog, bed, pen,fish等单词时,学生只要记住其中的元音字母就行了。 当然,辅音字母也有好几个字母并不是音形一一对应的,如[k]就有三种可能:c, k, ck,教师要通过实例,让学生自己发现在词首的[ k]大多数是c发的,碰到诸如单词key时,教师只要提醒学生该词首字母是 k。而在词尾发[k]的以 k, ck居多。三、替换教学内容和活动 教学内容和活动同样有一定的弹性和伸缩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对教材中不太适合的内容或活动进行替换。例如:“Act it out”这一活动,由于很难创设场景让学生表演,就可换成猜谜游戏。由学生把学过的学习用品藏在教室内,用“Where is the...?”提问,其余学生用“Is it in the...?/Is it on the...?/Is it under the...?”句型来猜,同样可以达到巩固应用in,on,under三个介词的目的。四、扩展教学内容或活动步骤 在某些教材中,教学活动的难度过高或过低的现象时有发生。如果教师认为某个活动太难,就可以扩展活动的步骤,增加几个准备性或提示性的步骤,从而降低活动难度。如果活动太容易,教师可以对原有的活动进行延伸。 教师还应设法拓宽教学资源的途径。比如:英语电视节目,如“Outlook English”、音像资料,如“Gogo Englilsh, Disney English”、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以及报刊杂志等。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采用不同的形式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语言及其运用。五、适当调整教学顺序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心理特点和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对教材内容的顺序进行适当的调整,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能力需要,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引导学生更有效地学习。1、模块之间的调整:模块之间的调整是指依据学生的兴趣和认知特点,对各模块的顺序进行调整。例如:模块与模块之间有相关的内容(比如:家人、工作、喜好等),如果教学时将相关内容进行调整,就能帮助学生有效地建构知识体系。再如:教材中某个模块的内容恰巧与学生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事情相关,如果在语言知识的衔接方面没有太大问题,就可以提前教学这个模块。2、模块内的调整:英语教材每个模块都有三个单元,模块内的调整指教师根据模块内的逻辑顺序,对教学内容作重新调整,从而更好地体现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3、单元内调整:单元内调整指重新调整和组合某一单元内几个部分的顺序。例如: Activity 1:Listen and point. Activity 2:Point and say.Activity 3:Listen and guess.就可根据认知需要,在Listen and point.后进行Listen and guess.再进行Point and say.活动练习。 总之,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师灵活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应对教材中不适合的内容安排顺序,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调整,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从更高层次上认识教材和合理使用教材,这样学生学习的效率自然也会事半功倍,也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整合英语单元教学

105 评论(11)

松涛学大教育

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就是将英语学科的教学内容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进行教学,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自己的主题,然后围绕单元主题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规划,挖掘单元主线,拟定总教学目标、找准教学重难点,为单元中各版块做到整体教学创造条件。一、紧扣课程标准,研读教材深意《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强调:教师应该在教学中综合考虑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的课程目标,根据学生的发展状况,整体规划各个阶段的教学任务,有效地整合课程资源,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单元整体教学就是依据新课标而提出的新教材观、新学生观和新教学观,这就要求我们更加深入地去研究教材、课堂和学生,也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课程的执行能力。二、熟悉教学对象,促进整体发展小学英语的教学对象是3~6年级的小学生,由此教师应该考虑到以下三点:(一)年龄特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都有其独有的、鲜明的特点,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容易分散,但他们能积极举手发言,勇于展现自我,此外他们对于唱歌、游戏等活跃性的教学活动乐此不疲。而小学六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自控能力,能较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但此时他们已趋于理性思维,因担心出错而会谨慎发言。(二)群体特点在学校中,以班级为单位形成了一个个相对独立的群体,而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所形成的群体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在笔者所教的三年级的两个班级,一个班的学生更好动一些,课堂上总是静不下来;而另一个班的学生相对静一些。这里所提到的“静”,更多的是指一种思考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适当的调整,给一个班更多的“冷处理”,而另一个班则会多安排活跃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动起来,从而做到取长补短,促进学生的良性发展。(三)知识分化的特点即便同在一个班级,学生的英语基础也是大相径庭的,好的究竟有多好,薄弱的究竟有多弱,教师都是应该了解的,以便于在单元整体教学中更好地体现层次教学。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应服务于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必须完全掌握学生的信息,这是小学英语单元整体教学得以有效实施的前提保证。

30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