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猫啃鱼头
朋友 如果你10岁 那么不用担心 一直学下去 不出5年 你的英语水平绝对能达到一个境界 如果你15岁 那么一直学下去 不出5年 估计能有成就 如果你20岁 那么一直学下去 不出5年 估计能小有成就 如果你25岁 那么劝你放弃 如果你30岁 那么我认为你是在帮你孩子做打算.我所谓的一直学下去 指的是 随时英语 其他什么都不干
彼岸之澄
小学妹你好 我是大二的英语同声传译专业的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说实话 我进入大学都2年了 我觉得对于本科生来说 同传实在是很遥远的东西 因为这个工作实在是对语言的驾驭要求太高了 研究生学同传都有困难 更何况我们是刚刚从高中出来的 别看同传的薪水高 代价真是惨痛的 同传的工作是讲身心推到了一个极致 工作的时候要求是极度专注 很大的挑战呢说了这么多 貌似我都在打击你的信心呢 呵呵 姐姐给你的建议是 你可以以同传的标准来训练自己的英语水平,要是真想当同传的话,小学妹 你可真要下好大一番功夫了我推荐一些我们老师平时训练我们的方法 虽说不是最好的 不过我想 应该对你有帮助的 毕竟咱们的专业是一样的嘛 o(∩_∩)o 1.听力:VOA ,BBC,CNN 在开始阶段你可以听慢的 随着水平的提高 你可以听一些更快的 在这3个中 CNN是最快的 他是不同的新闻串成一段 就好像新闻联播里面的简讯一样 呼一下一个完了 等你还 没反应过来 第二个都说了一大半了 听力需要每天坚持 至少2个小时2.口语:这没什么说的 多找一些地道的句子 多听纯正的美国发音 最最重要的是 你一定要多开口说 一有 机会就说 我相信作为英语专业的你 一定有外教课吧?多跟外教练口语诗歌不错的选择哦。还有 同学之间下课一起去吃法 或者仔细的时候都可以用英语对话哦。虽说咱们没有在外国的那种气氛 咱们可以自己努力创造呀?对吗····o(∩_∩)o 3.阅读:多看一些符合自己水平的文章,我想你们应该马上就要考四级了,可以多看看真题呀阅读精选呀 平时有空的话,去图书馆外语类书籍中多找找一些英语原版书籍看。我个人比较喜欢看莎士比亚的 小诗,还有一些外国小说名著,都是不错的选择哦。4.写作:你可以找一些写的好的英语作文,并把它背下来,重要的是学别人怎么表达,怎么过渡段落,怎么 把一些很长,谓语动词很多的句子,串起来却又不失文采。平时自己练笔也很重要,可以自己找一 话题试着写写,并和同学相互讨论。小组学习是很不错的哦 说了这么多,总之一句话:学语言要循序渐进,切勿急躁。开始的阶段你听不懂,看不懂,或者有 的知道什么意思却表达不出来是很正常的,这需要平时的积累。只要小学妹你好好努力,同传虽说是很 难,但也不是不可能。不过你可真要付出比别人多得多的汗水才行。别看这同传这个名字这么响亮,这么 风光,背后的苦真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 哈哈 不知道我语无伦次的回答有没有解开你心中的疑惑。既然咱们都是英语专业的,加个好友共同学习哈··不懂的可以追问,满意的话,不要忘记采纳哦,谢谢啦 o(∩_∩)o
星星星kooo
什么是同声传译? 同声传译,又称同步口译,是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演讲的情况下,不停地将其讲话内容传译给听众的一种口译方式。同声传林蛙译的最大优点在于效率高,可以保证讲话才作连贯发言,不影响或中断讲话者的思路,有利于听众对发言全文的通篇理解。同声传译是当今世界流行的一种翻译方式,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专业性,通常用于正式的国际会议。目前,世界上 95% 的国际会议采用的都是同声传译的方式。特点是讲者连续不断地发言,而译者是边听边译,原文与译文翻译的平均间隔时间是三至四秒,最多达到十多秒。译者仅利用讲者两句之间稍歇的空隙完成翻译工作,因此对译员素质要求非常高。 同声传译是一种受时间严格限制难度极高的语际转换活动,它要求译员在听辨源语讲话的同时,借助已有的主题知识迅速完成对源语信息的预测、理解、记忆、转换和目的语的计划、组织、表达、监听与修正,同步说出目的语译文,因此同声传译又叫同步口译。在各种国际会议上,同传译员以“闪电般的思维”和令人叹服的口译技巧,成功克服上述多重任务( multi-tasking )间的交织、重叠和干扰给大脑造成的能量短缺和注意力分配困难,使听和说并行不悖,成为与源语发言人一样令人瞩目的明星。 根据 AIIC (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的规定,同传译员只要翻译出演讲者内容的 80 %就已经算是合格了(同传译员翻译出演讲内容的 90 %、 100 %当然也有可能),因为很多人平时说话非常快,演讲时又只顾及自己的演讲内容或带各地的口音,同传译员只好调动自己的一切知识储备和经验来全力以赴。那些有意放慢速度照顾同传译员的演讲者毕竟不是太多,这就对从业者的素质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同声传译是指口译员利用专门的同声传译设备,坐在隔音的同传室, 俗称“箱子” 里,一面通过耳机收听源语发言人连续不断的讲话,一面几乎同步地对着话筒把讲话人所表达的全部信息内容准确、完整地翻译成目的语,其译语输出通过话筒输送。需要传译服务的与会者,可以通过接收装置,调到自己所需的语言频道,从耳机中收听相应的译语输出。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设立在德国纽伦堡的国际法庭审判法西斯战犯时,首次采用同声翻译,这也是世界上第一次在大型国际活动中采用同声翻译。 同声传译是各种翻译活动中难度最高的一种翻译,常常被称为外语专业的最高境界。 收入最高的“钟点工”每天收入四五千。 在“非全日制就业人员工资指导价位”表中列出的54种行业里,同声传译以每小时最高2000元人民币的价格拔得头筹。 在一家北京的翻译公司的同声传译价目表中,英语类1天1.2万~2.1万元人民币,非英语类是1.8万元人民币。一般需要2~3位译员组成一个同声传译组进行交替工作,上述价格为一个小组一天的翻译价格,据此推断,同声传译最低一天收入4000元人民币。 同声传译员一天的薪水相当于一个白领一个月的收入,他们一天能挣五六千。 同声传译参加一天会议的薪酬是5000元人民币,而有的会议薪酬则会更高。会议繁忙的时候,比如3~7月和9~12月往往日程都会排得很满,有的会议都需要提前一个多月预订。优秀的译员在会议高峰的时候月收入可以达到4万元甚至更高,所以对于优秀译员年收入50万或者更多也不足为奇。 就拿北京来说,目前付给同声翻译的报酬一般是每天4000元人民币,这是每组三人的平均所得,如果不需要助手而独立完成翻译任务,最高的可以达到每天一万元以上。时间的计算按照8小时工作日进行,从会议开始到四个小时算半天,四个小时以上到八个小时算一天。此外,客户将支付同声翻译的食宿费用、机票费用、地面交通费用和其他有关费用,总的说来,收入很可观。 不缺钱,就是缺人。同声传译人才属于全球稀缺人才,也是最难培养的人才之一。全球专业的同声传译人员总共也就2000多人,中国同声传译人才更是紧缺,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专业的同声传译人才30人左右,至于国际上流行的在经贸、科技、政法等各个领域学有所长的专业型同声传译人才仍是一片空白。 随着中国与世界交流的日益频繁,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现在不管是哪里的国际会议,都离不开中文,都少不了来自中国的同声翻译。全球几乎天天都有国际会议,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会议也越来越多,可以说同声翻译在国内和国际的市场都是巨大的。据说,欧盟和澳大利亚甚至还请中国老师为他们培训同声翻译,同声传译的市场前景越来越被看好了。 同声传译需求量成倍地增加,但是合格的同声传译的数量却增长非常缓慢。据介绍,目前少数专业的同声传译人才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其他城市举办国际性的会议更是缺乏同传人才,需要从北京和上海去聘请。 想当“同传”,一个字“难”。同声传译之所以能拿到绝对的高薪是因为人才少,物以稀为贵,之所以人才少是因为“难”,想当“同传”,太难了。 进入同声传译的门槛相当高,不是你读了研究生接受了相关培训或者考了同传的证书,就可以进入行业了。公司或者客户在选择同声传译员时相当看重其参加过的会议经验,如果一个刚从学校毕业、没有经验的译员,几乎没有踏入同传圈子的资本。 除了具备成熟的会议经验之外,进入同传行业还需要有很好的人际关系。 只能成功,不能出错。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固定的机构来负责同声翻译的相关事宜,也没有一套统一的标准对同声翻译的工作进行考评。要看一个同声翻译究竟胜任不胜任,将会直接由所服务的会议各方来作出评价。一般会议结束后,主办单位、会场主席、专家、中国代表团、其他国家代表团都会对同声翻译的工作表示感谢,如果觉得你的工作很出色,他们会给予热情的赞扬,有的会直接邀请你下一次再和他们合作。如果同声翻译很糟糕,会场里当时就会有所反应,跺脚的、咳嗽的、说话的都有。 外人看同声传译员,觉得是金字塔尖上的一群人,出入豪华酒店,参加国际会议,收入一天顶别人一月,但进入同声传译这个行业非同寻常,行业里面的压力也非常人所知,在这里,你不能失败。 同声传译时小的细节也要注意。翻译箱里动静要小,因为翻译箱里的麦克非常敏感,哪怕是轻轻翻书的声音传到与会代表那里都是巨大的响动,所以译员要尽量避免小动作或者磕碰,女译员甚至要防止带大的耳环,以免造成响声。同声传译基本原则同声传译既是一门艺术、又是一门技术。因此,有一定的基本原则可以在翻译中遵循,以达到更加有效地完成口译工作。在同声翻译,特别是汉英同声翻译工作中,以下几条可以作为指导我们进行翻译的原则: (1) 顺句驱动: 在同传过程中,译员按听到的原语的句子顺序,把整个句子切成意群单位或信息单位,再使用连接词把这些单位自然连接起来,译出整体的意思。这种翻译方法为 “ 顺句驱动 ” 。如以下句子按顺句驱动的原则来译: “ 所有人 // 都可以借助互联网资源 // 来学习,不论他们是哪个民族、 // 何种性别、 // 何种肤色、 // 只要他们可能接入互联网。 ” 译文: “All can study //by relying on internet resources// regardless of their race, nationality and sex// providing that //they could have access to the internet.” 同声传译是与原语发言人的发言同步进行的,翻译活动必须在原语发言人讲话结束后瞬间内(或同时)结束。因此,同传译员要最大限度地在翻译过程中争取缩短翻译与原语发言之间的时间差。这个时间差越小,译员记忆的内容就会越多,译出的信息也就越多。英汉语的语序差别较大,要完全听明白原语语序、意义之后再进行翻译则很难跟上原语发言人。因此, “ 顺句驱动是英汉同声传译的一个最大特征。 ” (2) 随时调整: 调整是同声翻译中的校译过程,是译员根据接受到的新的内容调整信息、纠正错译、补充漏译的重要环节。如英语中的时间、地点状语等大多出现在句尾,在使用 “ 顺句驱动 ” 进行翻译时,会出现译完主句,又出现状语的情况。如: “I went to Holiday Inn//for a seminar// at 10 oclock//yesterday.” 按顺句驱动的原则,可能这样译: “ 我去了假日酒店 // 参加一个研讨会 // 在十点钟 // 昨天。 ” 加上调整过程,这个句子在实际翻译中可能会被译为: “ 我去假日酒店 // 参加一个研讨会 // 时间是昨天上午十点。 ” (3) 适度超前: 同声传译中的 “ 适度超前 ” 是指口译过程中的 “ 预测 ”(anticipation) 技能。就是在原语信息还不完整的情况下,译员可能要讲的内容而进行 “ 超前翻译 ” ,从而赢得时间,紧跟发言人进行同步翻译。如在很多会议的开幕式中都会出现这样的套话: “…… 我谨代表 ……// 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 // 并预祝本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 在翻译这段话的时候,译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在发言人说出 “ 我谨代表 ……” 的时候把整句话都译出来 “Please allow me to be on behalf of …to extend to our warnest welcome to the participants of this conference…” 在听到 “ 预祝 ……” 之后,就应该知道后面要讲的是 “…… 本次会议成功 ” 。不善用 “ 预测 ” 技能的译员很难做好同声传译工作,因为在翻译过程中要是等到全部信息接受以后再进行翻译就不是同声翻译了。即使翻译能够进行下去,也是断断续续。听众很难接收到完整的信息。 (4) 信息重组: 信息重组 (reformulation) 是同声翻译的总策略。初学同传的学员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译 “ 语言 ” 上,结果经常 “ 卡壳 ” 。因为英汉语的语言差别较大,要做到一一对应地进行翻译是很难的。因此,在同传中应遵循译 “ 信息 ” 的原则。也就是根据原语的住处点在目的语中根据目的语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信息。如在翻译中遇到以下的原语: “Strange behavior on the part of whales in the southern Atlantic has been observed over a number of years now. A team of marince scientists has come up with a new theory to explain this behavior.But considerable controversy has arisen in Argentina about the theory.” 经过信息重组之后可能会以下面的内容译出: “Over a number of years,// whales in the southern Atlantic // have been observed//behaving strangely.//To explain this behavior,//a team of scientists has come up with a new theory//. But there has arisen considerabel controversy about the theory// in Argentina//” (经过好多年的观察,人们发现南大西洋的鲸行为怪异。为了解释这一行为,一些科学家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但该理论在阿根廷却引起了争议。) (5) 合理简约: 所谓简约 (simplification), 就是同传译员在不影响原文主要信息传达的基础上对原文中出现的无法用目的语处理的材料或原文中出现技术性较强的材料,在直接译入到目的语中很难被目的语听众所理解的情况下而采取简化语言形式、解释、归纳、概述原语信息的一种翻译原则。同传译员要根据听众的背景决定本原则的使用频率。如果听众对于所译内容比较陌生,译员对翻译中出现的术语 (jargon) 则要最大限度的简约。如在一次对青少年介绍 “ 欧盟农业政策 ” 的会议上出现了这样的内容: “If the CIF price of produce at the community boarder is below the guideline price as determined under the Common Market Organization, then at levy, which is not a tariff duty, is imposed.” 如果 “ 忠实 ” 地译人到任何一种语言青少年听众都会出现听不明白的情况。使用简约的原则,可以按如下的内容进行法翻译: “If farm produce comes into the Community at a price below the official Community market price,a special agricultural levy is imposed” 。(译文:如果农产品进入欧共体的价格低于欧共体的官方价格的话,就要征收农业特别税。) (6) 信息等值:“忠实”(faithfulness) 一向被认为是检验翻译的标准。但在同声传译工作中,有时很难做到“忠实”于原文,有时虽然忠实于原文,却得不到听众的认同。口译不同于笔译,可以足够的时间去构思、推敲,同声传译要求译员在极有限的时间内对接受到的信息进行重组,使目的语听众了解原语发言人的讲话内容。因此,在同声翻译中,对原语中的字、词、句有时候很难译得十全十美,译员要努力做到的是根据接受的词、句及语篇内容掌握原语发言人要传达的主要信息,同时用听众很容易理解的语言方式表达出来。也就是在翻译过程中,要做到整体“信息等值”。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