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铭空调
很多大公司,你一旦入职之后,要起一个英文名字。早期,这个习惯是在外企流行的。这个好理解,中国人起一个英文名,便于和他们的外国老板交往。然而到了后来,像腾讯这样地地道道的中国公司也是这样,上上下下都是英文名:Pony、Tony、Danniel等等。于是有人就觉得,这是虚荣心,是崇洋媚外,假装高端洋气。同样阿里巴巴这样的公司,每一个人入职之后也要起一个花名。刚开始是武侠小说里的名字,什么风清扬、逍遥子,后来阿里公司变大了,武侠小说里的名字不够用,连网络小说里的名字也拿来凑数。 这么做到底是为什么呢?难道就是崇洋媚外吗?这只是大家看到的表层原因,而深层原因这么做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一、一个航空事故的启发 1997年8月,韩国大韩航空的一架分往关岛的飞机,降落时遇到大雨。这个飞行员多次飞过这条航线,大雨又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麻烦,所以他也没太在意。 但是很不幸,这架飞机撞上了机场附近的山,机上人员254人,共有228人遇难。 事后调查发现,主要责任是机长的,当天他非常疲倦,做出了一些列错误的决定。更重要的是,其他机组人员是发现了问题的,而且他们也提醒了机长。但是重点来了,他们提醒的语气非常委婉,简直就是暗示。 韩国是一个权力意识、等级意识强烈的国家。在他们的文化传统中,副机长和机械师绝对不会对他们的上级——也就是机长——用直接、生硬的语气说话,那被认为是失礼。 在正常的环境下,机长可能不难听出下级的画外音。但在当时,机长非常疲倦,情况又非常紧急,他没能听出下级委婉语气中的真实信息,没能及时修正错误,最终酿成大祸。 这种语言表达上的委婉,我们中国人是很好理解的。例如一个史料上记载,二战的时候,美国派到中国的将军史迪威和蒋介石的关系搞得非常僵。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史迪威觉得蒋介石说话不算话。他跟蒋介石说个啥事,蒋介石都说好,但事后又压着不办。史迪威就火了,去找他。蒋介石说,我说好,是我知道了的意思,不是我同意的意思。这就是中国式的委婉表达,在西方人听来简直不可理喻。当这个严重的事故之后,大韩航空公司痛定思痛,决心进行彻底的改变。他们请来了美国专家,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措施就是:要求所有机组人员,在工作时使用英语。 两个韩国人在一起说英语,看起来的确有些怪异和做作。但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消除语言中无处不在的等级意识。况且,英语是世界航空界的通用语言,机组人员和机场塔台指挥人员的交流,反正也要用英语。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错误理解。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韩国文化等级意识强,这会体现在语法、用词、语气、称呼各个方面。这是很难突破的,因为人的思维无法脱离语言。 所以大韩航空干脆使用另一种语言,这也是实现平等沟通的一种捷径。二、德国公司的启发 各大语言中,英语的特点是平等意识很强,所以这也是几百年来英语被广泛应用于商务活动的原因。 1998年,德国汽车公司戴姆勒—奔驰兼并了美国汽车公司克莱斯勒。这次合并,本来以德国公司为主,但合并后的新公司,却以英语为工作语言。而且,这不是个案。西门子、大众汽车、德意志电信、德国化学公司和德意志商业银行等等大公司,都把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曾经问过一个德国朋友,为什么要用英语作为工作语言? 他有点尴尬地说,德语中鼓舞士气、号召奋进的词,基本都被希特勒用滥了。一用德语说这些话,大家就感觉怪怪的,产生种种不良联想。因此只好转而用英语,不然公司连鼓舞士气的会议都开不好。 德国人工作时说英语一定还有其他原因,比如更适应国际市场,表述商业词汇更加精准等等。但德语和英语代表不同的文化性格,肯定也是重要原因之一。三、中国公司用英文名或者花名的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是为了增加对公司的认同感。名字是最深的自我认同,名字都改了,自我的身份认知就会发生切换。但是更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不必互相称某总,某兄,直接称英文名或者花名,让沟通效率提高,也营造了一个平等自由的沟通氛围。 一个组织的打造,第一步就是要完成这种文化上的转换。
舞言李萍
名字:雏鹰计划、 春苗计划 、星辰计划、 薪火/星火计划 、骄阳计划 、红日计划等。
新员工培训的内容可以是:1.企业概况:公司历史、现状以及在行业中的地位与经营理念、公司企业文化、未来前景、组织机构、各部门的功能和业务范围、人员结构、薪酬福利政策、培训制度、历年重大人事变动或奖惩情况介绍以及新员工关心的各类问题解答等。2.员工手册:公司规章制度、奖惩条例、行为规范等。3.入职须知:入职程序及相关手续办理流程。4.财务制度:费用报销程序及相关手续办理流程以及办公设备的申领使用。5.安全知识:消防安全知识、设备安全知识及紧急事件处理等。6.实地参观:参观公司各部门。7.介绍交流:介绍公司高层领导、各部门负责人及公司骨干与新员工认识并交流恳谈。8.在岗培训:服务意识、岗位职责、业务知识与技能、业务流程、部门业务、周边关系等。
参考资料:
员工培训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公开课、内训、等均为常见的员工培训及企业培训形式。
员工培训有员工技能培训和员工素质培训。
培训方法有讲授法、视听技术法、讨论法、案例研讨法、角色扮演法、自学法、互动小组法、网络培训法、场景还原法等、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