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99

瞳言無忌
首页 > 英语培训 > 三振出局的英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南得珍贵

已采纳

三振出局[台]:彻底失败,被逐出竞争舞台。该词本为棒球比赛术语,即三次未击中投球员投出的好球,而被捕手捕接到球,被判离开球场。 可运用于工作、学习、爱情等方面,其引申义与“出局”“淘汰出局”接近,尤指在多次尝试或努力之后遭遇失败。如:某个人追求女朋友失败,或是争取某项职务落空等,都可称之为(被)“三振出局”。实际运用时,“三”可以实指,也可以虚指。有时特指曾经获得三次机会,都一一落空,最终失去了这个机会。 “三振出局”作为一个完整的成语来自宝岛,是台湾媒体把“Strike”译为“振”。《当代港台用语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收录了这个成语: 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而台湾的棒球运动盛行,于是“三振出局”“封杀”等棒球术语逐渐进入普通词汇,应用于体育比赛以外的其他领域。随着改革开放,境内外、国内外交往日益频繁,近年来,“三振出局”也在大陆悄悄流行。 根据《体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3年)解释,“出局”为棒垒球运动术语,指的是:击球员或跑垒员在进攻中犯规,或因被对方队员接杀、封杀、触杀和投杀等,被判退离球场,失去继续进攻机会。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收进了“出局”,但只作体育术语。2005年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个义项:①泛指在体育比赛中因失利而不能继续参加下一阶段的比赛;②比喻人或事物因不能适应形势或不能达到某种要求而无法在其领域继续存在下去。

三振出局的英文

214 评论(8)

一粒砂的梦想

三振出局是棒球或垒球运动的术语,是指击球员三击不中而出局。

英文是strikeout(复数加s),技术统计中缩写为SO,投手的技术统计中写为killed(意为将击球员杀出局),缩写为K,因此击球员三振出局也叫“被K”。棒垒球比赛中,对攻方击球员的实时数据有ball(球)和strike(击)这两项,分别缩写为B和S,这两项后面的数字(或者圆点数)代表击球员获得多少“球”和多少“击”。也有的比赛字幕会将多少“球”和多少“击”用“-”号连接(如3-2即为三球两击)。

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有以下三种情况:

1、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为好球,击球员没有挥棒,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2、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击球员挥棒落空,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3、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击球员挥棒成擦棒球,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以上三种情况击球员即被判三振出局,或者说三击不中,接杀出局。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三振出局 (棒球运动专业术语)

247 评论(9)

潘潘吃吃吃啊

棒球或垒球运动的术语,是指击球员三击不中而出局。

英文是strikeout(复数加s),技术统计中缩写为SO,投手的技术统计中写为killed(意为将击球员杀出局),缩写为K,因此击球员三振出局也叫“被K”,不死三振除外。

不死三振只能在一垒没有跑垒员或者已有两人出局的情况下才能出现。当击球员获得第三击,但捕手未能将球接住,击球员可以跑向一垒。这种情况下,击球员只要在到达一垒的同时防守方没有把球传到一垒,则虽然也要记一次三振,但是成功占据一垒成为跑垒员而未出局,这就是不死三振。

反之,如果击球员还未踏到一垒包,且防守方抢先把球传到一垒(即有防守队员持球踏了一垒包),击球员仍将被三振出局(但可能不算被K)。

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有以下三种情况:

1、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为好球,击球员没有挥棒,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2、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击球员挥棒落空,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3、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击球员挥棒成擦棒球,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以上三种情况击球员即被判三振出局,或者说三击不中,接杀出局。

256 评论(10)

lincolnsuper

就是他给了你三次机会,你都没有把握.在爱情里大概是分手的意思.

三振出局是棒球术语源自棒球运动,在两击之后的情况。 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有以下三种情况: 1.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为好球,击球员没有挥棒,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2.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击球员挥棒落空,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3.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击球员挥棒成擦棒球,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以上三种情况击球员即被判三振出局,或者说三击不中,接杀出局。

“三振出局”作为一个完整的成语来自宝岛,是台湾媒体把“Strike”译为“振”。《当代港台用语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收录了这个成语:

棒球运动起源于美国,而台湾的棒球运动盛行,于是“三振出局”“封杀”等棒球术语逐渐进入普通词汇,应用于体育比赛以外的其他领域。随着改革开放,境内外、国内外交往日益频繁,近年来,“三振出局”也在大陆悄悄流行。

根据《体育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1983年)解释,“出局”为棒垒球运动术语,指的是:击球员或跑垒员在进攻中犯规,或因被对方队员接杀、封杀、触杀和投杀等,被判退离球场,失去继续进攻机会。

《现代汉语词典》2002年版收进了“出局”,但只作体育术语。2005年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两个义项:①泛指在体育比赛中因失利而不能继续参加下一阶段的比赛;②比喻人或事物因不能适应形势或不能达到某种要求而无法在其领域继续存在下去。

184 评论(10)

烧掉额回忆

从对严密的扔一曲球off-base玩球使一个大概的估计玩球

257 评论(8)

我豆是我

比如你喜欢一个人,去向她表白,第一次被拒绝,第二次被拒绝,第三次还是被拒绝,这就叫“三振出局”啦。

135 评论(10)

世界前八强吃货

所谓“三振”就是指打者在面对投手投球时累计了三个好球,而”出局“就是字面上的意思,指的是当累计了三个好球后打者就必须下场,不能继续打击了“好球”,英文strike,大陆翻译为“击”,而“好球”这一翻译源自台湾“振”这一说法源自“振臂”这个词,形象地表明了击球和投球的动作而”出局“英文是out《棒球规则》第二章第73条,对“好球”的定义是这样的:投手的合法投球如符合下列任一情况时为好球。(A)击球员击球未中:(包括触击)(B)击球员未挥棒击球,但该投球的任何部分在飞行状态中通过好球区的任何部分;(C)两“好球”前击成界外球;(D)触击成界外球;

349 评论(10)

criminalabuse

“三振出局”指击球员三击不中而出局。

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有以下三种情况:

1、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为好球,击球员没有挥棒,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2、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击球员挥棒落空,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3、投球手投出第三个球,击球员挥棒成擦棒球,球在落地之前直接被捕手接到。

以上三种情况击球员即被判三振出局,或者说三击不中,接杀出局。

扩展资料

类似用语:

一、不死三振

投手投出第三个好球数后,若捕手未能接捕投手投出的球,则打者可试图往一垒跑,若能在捕手传球至一垒前安全上垒,则虽然纪录上仍计一次三振,但打者上垒且不增加出局数,这种情形称作不死三振。

二、四球上垒

棒球中,击球员击球时得了四“球”而安全进到一垒的判定叫“四球上垒”。

三、全垒打

一种在棒球运动中打者可环绕内场,按一垒、二垒、三垒、本垒的顺序,踩上所有垒包一周的安打。除了打者跑到终点本垒时,可自力得到一分之外,所有已经在垒包上的跑者每人皆可回本垒得到一分。

352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