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319

kimiko范范
首页 > 英语培训 > marysday英语作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灬筱筱筱灬

已采纳

逛博客的时候发现了这么一篇文章,挺有意思的,就转了过来,有些长,但是值得认真看一看。 中文和英文,是我们每天都要使用的两种语文。中文不用说,我们都是中国人,这是我们的母语,每天都要用的。英文呢,现在也越来越实用了。英国在政治上走下坡路了,大英帝国早已解体,甚至于联合王国也有点问题。可是很奇怪地,英文却如此流行,简直要变成一种世界通用的语言。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可见,政治是经常变迁的,可是文化,像语言这种东西,却能够持久。英国人以前说:“我们宁愿丧失印度,也不愿意丧失莎士比亚。”意思是,一个民族的文学很重要。说这句话的时候,印度还是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当时说这句话的人,没有料想到有一天香港也不是英国的了。可是,莎士比亚依然是英国的。 英文如此流行是靠英国吗?还是靠美国?我们现在研究一下,世界上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有多少。英国本国只有五六千万人,大概相当于中国的一省的人口。以英文为母语的人,恐怕还是美国比较多。美国有两亿五千万人,加上英国人口大概三亿人,再加上人口少的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等,以英文为母语的人口不出四亿。以中文为母语的人,多好几倍,不但在中国内地,而且在台湾地区、香港地区,甚至于南洋的华人地区等等,加起来有十二三亿。现在的世界,大家说已经全球化了,也有人反对全球化,但总之国际交流是越来越频繁了。如何进行国际交流呢?当然要靠语文。所以一个中国人,他学会了英文,虽然不至于无往而不利,也可说是非常方便的。我们学英文就很认真。现在内地也有学英语热。可是我们学了英语之后,如何对待中文呢?这是我们应该反省的。同时,语文的交流是比较复杂的。这不像货币的交流那么简单,只要挂牌说今天人民币对美金或者对港币的汇率是多少。语文的交流有很多阶段。 中文和英文最早接触的时候,很多英文字在中文中没有现成的词来表达。民国初年,梁启超写社论,写到了“民主”(democracy),他不晓得该用什么词来表达,干脆用音译“德谟克拉西”。欧洲各国,凡是受了拉丁文影响的,都有这个字:动词是inspire,意即“把生命力灌注到一个东西里面”;名词是inspiration,就是“灵感”。可是梁任公没有现成的翻译,所以他只好说“彦斯皮里存”。这是中文跟西文、英文最早接触的时候一种过渡的现象,这种现象还保留了若干痕迹,一直到今日。比如说我们要“抵制”某一国家的货品,有个“杯葛”的说法。这个“杯葛”就是从“boycott”音译过来的。此外,像“坦克”、“吉普”、“迷你”、“密斯”、“巴士”,都是音译而来的外来词。胶卷有叫“菲林”的,煤气叫“瓦斯”,发动机叫“引擎”。还有“ 作秀”——我现在就是有点“作秀”。(笑声)我们中文的词是很有意思的,比如“演讲”,英文是give a speech,动词speak或者talk,都是没有什么表情的字眼,就是“说”而已。而中文的“演讲”,可见你不但要“讲”,而且要“演”,要有点演员的本领,这就是“作秀”了。香港受了英国多年统治的影响,英文当然很流行,香港人讲广东话时就夹英文,所以香港的语言是非常复杂有趣的。你到小店去买饮料,小店叫“士多”,就是store;你去邮局买邮票,邮票叫“喜单”,就是stamp。香港最有趣的字眼,就是你去买草莓,或者在咖啡馆点一客草莓冰淇淋,怎么说呢?是“喜朵蓓蕾”。(笑声)就是strawberry。 这样说来,世界上所有的语言都很难保持它原来的风貌,因为跟其他的语言接触、摩擦、交流,就会发生一些变化。我们的中文,其实自古到今,是受外来影响比较少的一种语言,可还是有变化。我们想一想,一个现代的中国的读书人,他是不是只懂一点英文呢?也不见得。我们每天写的数目字“1、2、3、4”,不是中文,而是阿拉伯字码。我们学习的英文,里面有许多被英文所归化了的拉丁文字眼。最常见的就是简写etc.,意思是“等等,等等”。我们读18、19世纪的英文,那里面的拉丁文就更多了,因为英国人把拉丁文当文言。再比如法文,我们到饭店里去点菜,菜单menu就是从法文里来的。很多法文的词句,比如说 fait accompli(既成事实)、coup d'etat(政变),大量地进入英文。 好了,你旅行到美国去,飞机在西岸降落,那个都市叫San Francisco,这个名字不是英文,是西班牙文。旧金山的街道名很多都是西班牙文的街道名。然后你到洛杉矶去,英文叫Los Angeles。Los,其实是西班牙文定冠词的多数,阳性;Angeles就是西班牙文“天使”的意思。Los Angeles就是“天使城”。你要学音乐、练钢琴,很多音乐术语都是意大利文的:快板,allegro;行板,andante;慢板,lento。如果你到欧洲去,有几个字各国都是一样的,比如hotel、police、toilet,总是很相似的词翻来翻去,不必翻译就能明白。因此我们可能每天都会接触到各国语文。比如你去超级市场去买一样用品,是外来的,它就可能用6种语言来说明如何使用,诸如此类。你只要眼睛放亮一点,好奇心强一点,就可以学很多东西。 那么我们中文有没有受外来影响呢?当然是有的。蒙古人统治中原、满洲人入关,虽然影响不大,因为他们汉化得比较厉害,科举也还是用中文。可是我们看电视,这个是“贝勒”,那个是“格格”,还有“福晋”、“额娘”,好像又有点满洲化的样子。如果你去读《西厢记》,这里面就有点蒙古化。张生看到美人崔莺莺,惊为天人,那个戏词怎么说的呢?“颠不喇得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罕曾见。”(笑声)美人见了很多,像这样的美人还是少见。可是这“颠不喇得”,就是蒙古文。对中文影响比较大的,是梵文。佛家的经典中有很多梵文,音译成汉文之后,也进入了汉语。我们最常见的,比如“菩萨”、“罗汉”、“浮屠”、“涅槃”、“和尚”等等,都是梵文的音译,都是外来语。但是即使是梵文,也并没有进入我们的教育制度。不像英文,已经进入了教育制度,成为考试的科目。这影响就极大了,因此中文受英文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到很多中国人说话、思想、写文章,甚至不大像中文,像英文更多些。 英文现在好像是世界语了,可是它比起中文来只能说是一种很年轻的语言,而且它很不纯。中文,几千年来相当纯,因为同周围的文化比起来,我们的文化还算是强势文化。碰到另一个强势文化——印度文化,虽然受到一定影响,可是那时候我们的文化体制很强,影响不是太大。而英文,本身是一种很复杂的语言。你拿一本英文大辞典来看,字的后面常常附一个框框,解释这个字的来源。这门学问叫做“字源学”(Etymology)。你去看这一部分,就会有很大的发现、很有趣的发现,因为一本英文大辞典里面,恐怕有一半都不是原来的英文,而是外来的、继承改进的。 英文可以分成几个时期:从公元5世纪到1100年,这是Old English时期;从1100年到1500年这400年,是中世纪英文,Middle English;我们学的英文所谓Modern English,其实是从1500年以来的这500年。真正讲古老英文的人,不在伦敦,而是在今日的苏格兰、威尔士、爱尔兰,因为在外来民族的压力之下,他们搬到边区去了。Modern English时期最早的200年间的英文,我们也读不懂,比如莎士比亚的英文,我们是要看翻译、注解才能懂的。 法国北部有两个大半岛:大的叫Britannic;小一点,像一个手指指着英国的叫Normandy。在公元1066年,发生了一件大事。诺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Duke Of Normandy),领兵攻打今日的英国,进入伦敦,成为英国人的国王。这一年在中国是北宋,苏东坡30岁。(笑声)此后的几百年,法国人就坐在英国的王位上。这种政治的征服带来了语言的变化,从此法文大量地进入英文。你对一个女孩说:“How pretty you are!”意思是“你好漂亮”。你要是说:“How beautiful you are!”就是“你好美”。“美”比“漂亮”要高级一点,beautiful是法文来的,而pretty是土英文。(笑声)英文里面的单音节字眼,往往是土英文,是Old English。雄才大略的英国首相丘吉尔,他演讲的时候专门拣单音节的字眼。丘吉尔是读古典文学的,他说英文有800个单音节的字,Odd syllable,只要运用得当,音调铿锵,表情十足,就可以成为一个大演说家。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希特勒的轰炸机轰炸伦敦,形成危机。丘吉尔召开内阁会议,研究在敌机来袭的时候,怎样让老百姓赶快把灯火熄掉,也就是“灯火管制”。内阁大臣都是牛津、剑桥毕业的,饱读古文,也就是饱读拉丁文,他们想出来的都是音节很多的字眼,有的大臣就提议用the elimination of illumination。(大笑)哇,这个很有学问呐!丘吉尔说:这不行啊!你话还没讲完,炸弹就落到头上来了!(笑声)太长了,不要用拉丁语根的字眼,用我们土英文。他就说用lack out,一片黑就完了。(笑声) 1066年以后,英文受法文的影响很大,包括很多拉丁文也通过法文而进入英文。举个例子,英文中“牛”是cow,“羊”是sheep,“猪”是 pig,可是“牛肉”却不能说是cow meat。做了菜之后就变成另外的名称,变成了beef,mutton和pork。中文很简单,“牛肉”、“羊肉”、“猪肉”,后面加个“肉”就完了。为什么英文这么不厌其烦?那是因为被征服的英国的牧童,在田里面看羊看牛的时候,是用土英文说的。“Oh, this is a cow. That is a sheep.”可是把这些肉烧好了,端上桌子给法国主人吃的时候,要用法文了。“Beef is served.”所以英文里面其实有好几套文字,一本大字典里边,拉丁文语根或者来源自法文的字,多得不得了。那个字越长、越像有学问的样子的,越是拉丁来源的。英文里有kith and kin,意思是“五亲六戚”,这是土英文。可是另外有个字眼consanguinity呢,也是这意思,指“血亲关系”。这个词五个音节的,一看就知道有来头有学问。果然是从拉丁文来的,con是相同,sanguis就是血液,nity就是名词的语尾。 我们再来看看英文的星期是从哪儿来的。Saturday、Sunday、Monday不用说了,很多国家都相同。可是英文从星期二到星期五,都好像是“某人的日子”。如同说“Toms day”、“Marys day”,Tuesday就是Tue的日子,Tue是北欧神话里的战神。Wednesday,Wednes是北欧神话里最大的神,相当于南欧的 Jupiter。Thursday拼法本来是T-H-O-R,他是北欧神话的雷公,星期四应该打雷。那么星期五呢,Friday纪念Frigga,她是大帝的妻子。可见英文的星期是从北欧来的。那么月份呢?都是从南欧来的。一月January来自罗马神话的门神,我们进一个房间先到门,所以进入一年,先到 January。四月April,是希腊爱神的名字Aphrodite来的,相当于罗马的爱神Venus,所以“April is the month of the love”,“dedicated to the goddess of love”。六月June是以大神Jupiter的妻子来命名的。她丈夫很不正经,她常常要发脾气,所以叫Juno。 英文里还有些中文字。最出风头的两个中文字,不但在西方,甚至在非西方的语文里,都要用我们中文的发音。茶是中国的特产,英文的tea是从“茶”来的,不过不是用普通话的发音,而是闽南话。厦门人“茶”的发音是“得”,“喝茶”叫“立姆得”。中国的这个“茶”大概是从水路运到西方去的,英国人当然读别字了,“得”就变成tea,匈牙利人也叫tea。可是还有很多国家都叫te,无论是法文、德文、意大利文、葡萄牙文、西班牙文,都是闽南的发音。可是,如果你到斯拉夫民族的国家去,斯拉夫文“茶”的写法好像英文的C-A-J,J是读i的短音,读音就是chai。很多东欧的国家都管“茶”叫chai。有人说,海路去的就叫“得”,陆路去的就叫“茶”。另一个字是“丝”,英文里silk就从“丝”来的,拉丁文叫做seda,然后各国稍微有点变化,大概都是绕着“丝”这个拼法。另外还有一些中文进了英文,比如做苦力叫coolie,功夫kongfu,普通话mandarin,人力车rickshaw。有一个字眼不必传过去,还是传过去了,叫麻将mahjong。中国人有一个动作也进入了英文,就是磕头kowtow。诸如此类。 我们从上面可以看出,英国文化是一个复合的、复杂的文化,由很多外来因素组成的文化。 接下来我要说一下英文跟中文的不同。我在美国教过中国文学,一些美国孩子的中文实在不好,只能用英文翻译来读中国文字。有一天我教到一首诗,贾岛的《寻隐者不遇》。大家都会背了。我把它翻成英文,先用意译,一看就懂。然后直译,所谓literal translation,我希望美国的孩子知道中文诗原来的风貌是什么样,字的次序是怎么来的。比如“松下问童子”,直译“pine under ask boy”。这样一来呢,美国孩子立刻糊涂了。奇怪!“松下问童子”,谁在问呀?没主词。“言师采药去”,谁在发言?谁在回答?“只在此山中”,谁在山中?“云深不知处”,更不知道是谁了。都没有主词,你们中国人怎么知道这一句讲张三,那一句讲李四呢?我就说我们的头脑比你们好,比你们好一点。(笑声)其实,这是中文的文法的关系。我们看上下文就得了,往往不觉得需要主词。我们问候朋友时说:“饭吃了没有?”我们不说:“你吃饭了没有?”也不说:“饭被你吃了没有?”(笑声)英国人、美国人看着就觉得没头没脑的句子来了。可见英文的文法中重要的字眼,我们认为可有可无,甚至没有还好一点。这是中文、英文很大的不同。 我再举一个例子。李白的《静夜思》,如果用英文说,就是“我床前明月的光,被我疑惑成地上的霜;我举头看看那明月,我低头又思念我的故乡。”自然没有原诗那么好了。“学生必须爱国”,这是很好的一句中文。可是英文不能说成“Student must love country.”这是不地道的英文。往往要说成“A student must love his country.”你看,凭空多出两样东西来了!一个是indefinite article,不定冠词;一个是personal pronoun,所有格。对中国人来说,“一个”学生爱国,“三个”学生爱国,“五百个”学生也爱国,我犯不着讲多数少数。爱国当然是爱自己的国家,不会爱到日本去(笑声),也不会爱到印度去,犯不着战战兢兢地说“我的”国家、“他的”国家。中文好像潇洒一点,英文呢,好像认真一点,不过有时候显得啰唆。比如中文说“他比班上的同学都高”,这没错。英文就不能说“He is taller than the students in his class.”这错了。正确的说法是“He is taller than any other students in his class.”好精确啊!但是也啰唆。 再比如,英文有个连接词很重要,就是and。英文说husband and wife,father and son,mother and daughter,teacher and student,中文则是“夫妻”、“父子”、“母女”、“师生”,根本不需要这个连接词。我们不能想象一个地道的中国人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以及茶。”(笑声)可是英文一定要这样说:“There are four seasons in a year. They are spring, summer, autumn and winter.”好像他们特别怕这些字失去了联络。我们就很潇洒,和盘说出来就完了。 我再举一个例子,英文里的很多意思都可以用make表达,比如make a policy(制定政策)、make money(赚钱)、make fire(烧火),还可以make love。“You can make just about anything.”中文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make一下的,可是我们受了英文的影响,也接受了这样的说法。比如“关于这件事情,校方还没有作出决定吗?”我们本来是说:“这件事,校方决定了吗?”用一个动词就够了,不需要“作出决定”。现在动词“决定”就虚伪化了,变成一个抽象名词。“兄弟两人吵了一夜,最后是哥哥作出了让步”,本来我们说“最后是哥哥让步”,就一个简单明了、很有力量的动词。现在这些动词全部都靠边站,要“作出”来做一个没有表情的动词,后面跟一个抽象名词。“作出贡献”、“作出牺牲”,就是不能“贡献”、“牺牲”。这是中文受了英文的影响,慢慢地在变化,变到了我们不去思考它的一个程度。 英文喜欢用one of these(……之一)这种说法。《老残游记》以前的中文都没有什么之一不之一的,可是现在就很流行了。如果你带一个同学回家,介绍给母亲说:“这是小张,我的好朋友之一。”那么你妈妈心里想:“哇,你有几个好朋友呢?”或者报上介绍画家,登一幅《江上秋色》,说是李可染名画之一。李可染有很多画,犯不着说“之一”。这“之一”是西方人的思维,讲到一样东西都要把它跟同类照顾一下。如果你说“西施是中国最有名的美女之一”,好像很精确,可是你没有跟我说你心目中的中国美女有几个,是七分之一呢,还是十个中间的一个,仍然是含糊的。所以英文看起来很客观,很精确,其实也不见得。“Michael Jackson is one of the most famous singers in the world.”好像很精确,其实most famous singers已经到顶点了,可是one of又把他降下来了。降到哪儿了?也不知道。英文是不是比中文精确呢?未必!你说李白是中国非常有名的大诗人,而不必说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因为“最伟大”是很容易定位的,就是到顶点了,而“之一”又把他降下来了。降到哪儿呢,你没有说五个还是八个,我也不知道。所以我们学英文要努力学正宗的英文,同时也不要忘记中文。 中文是比英文更古老的一种文字。我刚刚分析过,1066年法国人去攻打英国的时候,英文还在变化之中,还没有怎么成形。在公元开始的时候,也就是耶稣那个时代,世界上还没有英文这个东西。我们学英语固然是要努力地学,说得实用一点,我们可以和外国人打交道,说得超越一点,我们可以学习英国的文学。但是我们不要忘记中文,中文是一种非常优美、非常伟大的语言。看看我们的成语就知道了,我们的成语都是中国语言美学的结晶。随意举个例子,比如“千军万马 ”、“千山万水”、“千秋万代”、“千方百计”等等这些四字成语,都是调好的音调,平平仄仄。“千山万水”就是形容山和水很多。难道过一座山就碰到十条河吗?谁要说“千水万山”,也没有什么不对,过了一条河就看到十座山,也无非是山水很多、路途很远的意思。可是“千水万山”不符合美学,平仄仄平,不好听。 “千军万马”也是如此。一个兵要骑十匹马吗?可是我们就很顺口地说“千军万马”来表示军队之多,因为平平仄仄很好听,好听就容易记,读起来顺口,听起来入耳,就流传下来。这就是中国语言的美学。谁也不会说“他千计百方要害我”。 再比如说“山明水秀”。水当然很秀美,山凭什么“明”起来?山又不是太阳。如果说“山秀水明”,“水明”是很通的,水是亮亮的,“山秀”也可以说。可是我们偏偏要说“山明水秀”,那就是符合中国对仗、平仄、铿锵之道。又说“红男绿女”,这又不是什么大学问的成语,“红男”平平,“绿女”仄仄。可是女性向来是与红色联想,“红粉知己”、“红袖添香”、“红装”等等,女人很少配绿色。可是我们却说“红男绿女”,那就是平平仄仄而已。不过偶尔有一点例外。成语里有一个词,我觉得完全不合中文美学。这个四字成语就是“乱七八糟”。你想,按照平仄对仗,本来应该说“七乱八糟”,可是我们偏偏要说“乱七八糟”。这真是乱七八糟!(笑声)我这个漫谈就讲到这里,接下来我朗诵一点诗,几首我自己写的诗,再朗诵几首英文诗。我觉得诗歌应该读出声音来,所谓“朗诵”,不朗往往不对,不一定要高声,也可以低声,要看这个诗的具体内容而定。我们古代的读书人,读书都是朗吟的,有一种特别的腔调。这种吟法,跟西方的诗人朗读英文诗、法文诗不一样。(诗略)(热烈掌声)

marysday英语作文

165 评论(10)

茜茜Julie

初中英语语法大全1. 名词名词可以分为专有名词(Proper Nouns)和普通名词 (Common Nouns),专有名词是某个(些)人,地方,机构等专有的名称,如Beijing,China等。普通名词是一类人或东西或是一个抽象概念的名词,如:book,sadness等。普通名词又可分为下面四类: 1)个体名词(Individual Nouns):表示某类人或东西中的个体,如:gun。 2)集体名词(Collective Nouns):表示若干个个体组成的集合体,如:family。 3)物质名词(Material Nouns):表示无法分为个体的实物,如:air。 4)抽象名词(Abstract Nouns):表示动作、状态、品质、感情等抽象概念,如:work。个体名词和集体名词可以用数目来计算,称为可数名词(Countable Nouns),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一般无法用数目计算,称为不可数名词(Uncountable Nouns)。归纳一下,名词的分类可以下图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有名词 | | | 名 | | 个体名词 | | | | | | 可数名词 | | | | 集体名词 | | | |普通名词 | | | | 词 | | 物质名词 | | | | | | 不可数名词| | | | 抽象名词 | |1.1 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况 构成方法 读音 例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情况 加 -s 1.清辅音后读/s/; map-maps 2.浊辅音和元音后 bag-bags 读 /z/; car-car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s,sh,ch,x等结尾的词 加 -es 读 /iz/ bus-buses watch-watch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ce,se,ze,(d)ge等结尾的词 加 -s 读 /iz/ license-licens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辅音字母+y 变y 为i结尾的词 再加es 读 /z/ baby---babie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其它名词复数的规则变化1) 以y结尾的专有名词,或元音字母+y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直接加s变复数: 如: two Marys the Henrys monkey---monkeys holiday---holidays 比较: 层楼:storey ---storeys story---stories 2) 以o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 a. 加s,如: photo---photos piano---pianos radio---radios zoo---zoos; b. 加es,如:potato--potatoes tomato--tomatoes c. 均可,如:zero---zeros / zeroes 3) 以f或fe 结尾的名词变复数时: a. 加s,如: belief---beliefs roof---roofs safe---safes gulf---gulfs; b. 去f,fe 加ves,如:half---halves knife---knives leaf---leaves wolf---wolves wife---wives life---lives thief---thieves; c. 均可,如: handkerchief: handkerchiefs / handkerchieves 1.3 名词复数的不规则变化1)child---children foot---feet tooth---teeth mouse---mice man---men woman---women 注意:与 man 和 woman构成的合成词,其复数形式也是 -men 和-women。 如: an Englishman,two Englishmen. 但German不是合成词,故复数形式为Germans;Bowman是姓,其复数是the Bowmans。2)单复同形 如: deer,sheep,fish,Chinese,Japanese li,jin,yuan,two li,three mu,four jin 但除人民币元、角、分外,美元、英镑、法郎等都有复数形式。如:a dollar, two dollars; a meter, two meters 3)集体名词,以单数形式出现,但实为复数。 如: people police cattle 等本身就是复数,不能说 a people,a police,a cattle,但可以说a person,a policeman,a head of cattle,the English,the British,the French,the Chinese,the Japanese,the Swiss 等名词,表示国民总称时,作复数用。 如: The Chinese are industries and brave. 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 4)以s结尾,仍为单数的名词,如: a. maths,politics,physics等学科名词,为不可数名词,是单数。 b. news 是不可数名词。 c. the United States,the United Nations 应视为单数。 The United Nations was organized in 1945. 联合国是1945年组建起来的。 d. 以复数形式出现的书名,剧名,报纸,杂志名,也可视为单数。 "The Arabian Nights" is a very interesting story-book. <<一千零一夜>>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故事书。 5) 表示由两部分构成的东西,如:glasses (眼镜) trousers, clothes 若表达具体数目,要借助数量词 pair(对,双); suit(套); a pair of glasses; two pairs of trousers 6) 另外还有一些名词,其复数形式有时可表示特别意思,如:goods货物,waters水域,fishes(各种)鱼 1.4 不可数名词量的表示1)物质名词 a. 当物质名词转化为个体名词时。比较:Cake is a kind of food. 蛋糕是一种食物。 (不可数)These cakes are sweet. 这些蛋糕很好吃。 (可数)b. 当物质名词表示该物质的种类时,名词可数。This factory produces steel. (不可数) We need various steels. (可数)c. 当物质名词表示份数时,可数。Our country is famous for tea. Two teas, please. 我国因茶叶而闻名。 请来两杯茶。2) 抽象名词有时也可数。 four freedoms 四大自由 the four modernizations四个现代化 物质名词和抽象名词可以借助单位词表一定的数量。如:a glass of water 一杯水 a piece of advice 一条建议1.5 定语名词的复数名词作定语一般用单数,但也有以下例外。 1) 用复数作定语。 如:sports meeting 运动会 students reading-room 学生阅览室 talks table 谈判桌 the foreign languages department 外语系 2) man, woman, gentleman等作定语时,其单复数以所修饰的名词的单复数而定。 如:men workers women teachers gentlemen officials3) 有些原有s结尾的名词,作定语时,s保留。 如:goods train (货车)arms produce 武器生产customs papers 海关文件 clothes brush衣刷 4) 数词+名词作定语时,这个名词一般保留单数形式。 如:two-dozen eggs 两打/(二十四个鸡蛋) a ten-mile walk 十里路 two-hundred trees 两百棵树 a five-year plan. 一个五年计划 个别的有用复数作定语的,如: a seven-years child1.6 不同国家的人的单复数名称 总称(谓语用复数) 一个人 两个人 中国人 the Chinese a Chinese two Chinese瑞士人 the Swiss a Swiss two Swiss澳大利亚人the Australians an Australian two Australians俄国人 the Russians a Russian two Russians意大利人 the Italians an Italian two Italians希腊人 the Greek a Greek two Greeks法国人 the French a Frenchman twoFrenchmen日本人 the Japanese a Japanese two Japanese美国人 the Americans an American two Americans印度人 the Indians an Indian two Indians加拿大人 the Canadians a Canadian two Canadians德国人 the Germans a Germans two Germans英国人 the English an Englishman twoEnglishmen瑞典人 the Swedish a Swede two Swedes 1.7 名词的格在英语中有些名词可以加"'s"来表示所有关系,带这种词尾的名词形式称为该名词的所有格,如:a teacher's book。名词所有格的规则如下: 1) 单数名词词尾加"'s",复数名词词尾没有s,也要加"'s",如the boy's bag 男孩的书包,men's room 男厕所。 2) 若名词已有复数词尾-s ,只加"'",如:the workers' struggle 工人的斗争。 3) 凡不能加"'s"的名词,都可以用"名词+of +名词"的结构来表示所有关系,如:the title of the song 歌的名字。 4) 在表示店铺或教堂的名字或某人的家时,名词所有格的后面常常不出现它所修饰的名词,如:the barber's 理发店。 5) 如果两个名词并列,并且分别有's,则表示"分别有";只有一个's,则表示'共有'。 如:John's and Mary's room(两间) John and Mary's room(一间)6) 复合名词或短语,'s 加在最后一个词的词尾。如:a month or two's absence2. 冠词和数词2.1 不定冠词的用法 冠词是虚词,本身不能单独使用,也没有词义,它用在名词的前面,帮助指明名词的含义。英语中的冠词有三种,一种是定冠词(the Definite Article),另一种是不定冠词(the Indefinite Article),还有一种是零冠词(Zero Article)。 不定冠词a (an)与数词one 同源,是"一个"的意思。a用于辅音音素前,一般读作[e],而an则用于元音音素前,一般读做[en]。 1) 表示"一个",意为one;指某人或某物,意为a certain。 A Mr. Ling is waiting for you. 2) 代表一类人或物。A knife is a tool for cutting with. Mr. Smith is an engineer. 3) 词组或成语。 a little / a few / a lot / a type of / a pile / a great many / many a / as a rule / in a hurry / in a minute / in a word / in a short while / after a while / have a cold / have a try / keep an eye on / all of a sudden2.1 不定冠词的用法冠词是虚词,本身不能单独使用,也没有词义,它用在名词的前面,帮助指明名词的含义。英语中的冠词有三种,一种是定冠词(the Definite Article),另一种是不定冠词(the Indefinite Article),还有一种是零冠词(Zero Article)。 不定冠词a (an)与数词one 同源,是"一个"的意思。a用于辅音音素前,一般读作[e],而an则用于元音音素前,一般读做[en]。 1) 表示"一个",意为one;指某人或某物,意为a certain。 A Mr. Ling is waiting for you. 2) 代表一类人或物。 A knife is a tool for cutting with. Mr. Smith is an engineer. 3) 词组或成语。 a little / a few / a lot / a type of / a pile / a great many / many a / as a rule / in a hurry / in a minute / in a word / in a short while / after a while / have a cold / have a try / keep an eye on / all of a sudden2.2 定冠词的用法定冠词the与指示代词this,that同源,有"那(这)个"的意思,但较弱,可以和一个名词连用,来表示某个或某些特定的人或东西。 1)特指双方都明白的人或物:Take the medicine. 把药吃了。 2)上文提到过的人或事: He bought a house. I've been to the house. 他买了幢房子。我去过那幢房子。 3)指世上独一物二的事物:the sun, the sky, the moon, the earth 4)单数名词连用表示一类事物,如:the dollar 美元;the fox 狐狸;或与形容词或分词连用,表示一类人:the rich 富人; the living 生者。 5)用在序数词和形容词最高级,及形容词only, very, same等前面: Where do you live? I live on the second floor. 你住在哪?我住在二层。 That's the very thing I've been looking for. 那正是我要找的东西。 6)与复数名词连用,指整个群体: They are the teachers of this school.指全体教师) They are teachers of this school. (指部分教师) 7)表示所有,相当于物主代词,用在表示身体部位的名词前: She caught me by the arm.. 她抓住了我的手臂。 8)用在某些由普通名词构成的国家名称、机关团体、阶级、等专有名词前: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中华人民共和国 the United States 美国 9)用在表示乐器的名词之前: She plays the piano. 她会弹钢琴。 10) 用在姓氏的复数名词之前,表示一家人:the Greens 格林一家人 (或格林夫妇) 11) 用在惯用语中: in the day, in the morning (afternoon,evening), the day after tomorrow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the next morning, in the sky (water,field,country) in the dark, in the rain, in the distance, in the middle (of), in the end,on the whole, by the way, go to the theatre2.3 零冠词的用法1) 国名,人名前通常不用定冠词:England,Mary; 2)泛指的复数名词,表示一类人或事物时,可不用定冠词;They are teachers. 他们是教师。 3)抽象名词表示一般概念时,通常不加冠词; Failure is the mother of success. 失败乃成功之母。 4)物质名词表示一般概念时,通常不加冠词,当表示特定的意思时,需要加定冠词; Man cannot live without water. 人离开水就无法生存。 5)在季节、月份、节日、 假日、日期、星期等表示时间的名词之前,不加冠词; We go to school from Monday to Friday. 我们从星期一到星期五都上课。 6)在称呼或表示官衔,职位的名词前不加冠词; The guards took the American to General Lee. 士兵们把这个美国人送到李将军那里。 7)在三餐、球类运动和娱乐运动的名称前,不加冠词 如:have breakfast,play chess 8)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名词并用时,常省去冠词; I can't write without pen or pencil. 没有钢笔和铅笔,我就写不了字。 9)当by 与火车等交通工具连用,表示一种方式时,中间无冠词;by bus,by train; 10)有些个体名词不用冠词;如: school,college,prison,market,hospital,bed,table,class,town,church,court 等个体名词,直接置于介词后,表示该名词的深层含义; go to hospital 去医院看病 go to the hospital 去医院 (并不是去看病,而是有其他目的) 11)不用冠词的序数词; a. 序数词前有物主代词 b. 序数词作副词 He came first in the race. c. 在固定词组中 at (the) first,first of all, from first to last2.4 冠词与形容词+名词结构1) 两个形容词都有冠词,表示两个不同东西。 He raises a black and a white cat. 他养了一只黑猫和一只白猫。 The black and the white cats are hers. 这只黑猫和白猫都是他的。 2) 如后一个形容词无冠词,则指一物。 He raises a black and white cat. 他养了一只花猫。2.5 冠词位置1) 不定冠词位置 不定冠词常位于名词或名词修饰语前。注意: a. 位于下列形容词之后: such,what,many,half, I have never seen such an animal. Many a man is fit for the job. b. 当名词前的形容词被副词as, so, too, how, however, enough修饰时,不定冠词应放在形容词之后:It is as pleasant a day as I have ever spent. So short a time. Too long a distance. c. quite,rather与单数名词连用,冠词放在其后。但当rather,quite 前仍有形容词,不定冠词放其前后均可。如:quite a lot d. 在as,though 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中,当标语为形容词修饰的名词时,不定冠词放形容词后: Brave a man though he is,he trembles at the sight of snakes. 他尽管勇敢,可见到蛇还是发抖。 当名词被比较级形容词修饰时,不定冠词通常置于比较级形容词之后。2) 定冠词位置 定冠词通常位于名词或名词修饰语前,但放在all, both,double,half,twice,three times等词之后,名词之前。All the students in the class went out. 班里的所有学生都出去了。2.6 数词表示数目多少或顺序多少的词叫数词,数词分为基数词和序数词。表示数目多少的数词叫基数词;表示顺序的数词叫序数词。 一、基数词 1)基数词写法和读法: 345 three hundred and forty-five; 2)基数词一般是单数形式,但下列情况,常用复数: a. 与of 短语连用,表示概数,不能与具体数目连 用,如scores of people 指许多人; b. 在一些表示"一排"或"一组"的词组里;如:They arrived in twos and threes. 他们三三两两的到达了。c. 表示"几十岁";d. 表示"年代",用 in +the +数词复数;e. 在乘法运算的一种表示法里,如:3 x 5 = 15 Three fives is (are) fifteen. 二、序数词 序数词的缩写形式: first---1st second---2nd thirty-first---31st 三、 数词的用法 1)倍数表示法a. 主语+谓语+倍数(或分数)+ as + adj. + as I have three times as many as you. 我有你三倍那么多。 b. 主语+谓语+倍数(分数)+ the size (amount,length…) of… The earth is 49 times the size of the moon. 地球是月球的49倍。 c. 主语+谓语+倍数(分数)+ 形容词(副词)比较级+ than… The grain output is 8 percent higher this year than that of last year. 今年比去年粮食产量增加8%。 d. 还可以用by+倍数,表示增加多少倍 The production of grain has been increased by four times this year. 今年粮食产量增加了4倍。 2)分数表示法 构成:基数词代表分子,序数词代表分母。分子大于1时,分子的序数词用单数,分母序数词用复数:1/3 one-third ; 3/37 three and three-sevenths.

99 评论(9)

莎拉波哇

基数词: 1 one 2 two 3 three 4 four 5 five 6 six 7 seven 8 eight 9 nine 10 ten 11 eleven 12 twelve 13 thirteen 14 fourteen 15 fifteen 16 sixteen 17 seventeen 18 eighteen 19 nineteen 20 twenty 21 twenty-one 22 twenty-two 23 twenty-three 24 twenty-four 25 twenty-five 26 twenty-six 27 twenty-seven 28 twenty-eight 29 twenty-nine 30 thirty 31 thirty-one 32 thirty-two 33 thirty-three 34 thirty-four 35 thirty-five 36 thirty-six 37 thirty-seven 38 thirty-eight 39 thirty-nine 40 forty 41 forty-one 42 forty-two 43 forty-three 44 forty-four 45 forty-five 46 forty-six 47 forty-seven 48 forty-eight 49 forty-nine 50 fifty 51 fifty-one 52 fifty-two 53 fifty-three 54 fifty-four 55 fifty-five 56 fifty-six 57 fifty-seven 58 fifty-eight 59 fifty-nine 60 sixty 61 sixty-one 62 sixty-two 63 sixty-three 64 sixty-four 65 sixty-five 66 sixty-six 67 sixty-seven 68 sixty-eight 69 sixty-nine 70 seventy 71 seventy-one 72 seventy-two 73 seventy-three 74 seventy-four 75 seventy-five 76 seventy-six 77 seventy-seven 78 seventy-eight 79 seventy-nine 80 eighty 81 eighty-one 82 eighty-two 83 eighty-three 84 eighty-four 85 eighty-five 86 eighty-six 87 eighty-seven 88 eighty-eight 89 eighty-nine 90 ninety 91 ninety-one 92 ninety-two 93 ninety-three 94 ninety-four 95 ninety-five 96 ninety-six 97 ninety-seven 98 ninety-eight 99 ninety-nine 100 one hundred 1000 one thousand1001 one hundred and one 序数词: 第1 first 第2 second 第3 third 第4 fourth 第5 fifth 第6 sixth 第7 seventh 第8 eighth 第9 ninth 第10 tenth 第11 eleventh 第12 twelfth 第13 thirteenth 第14 fourteenth 第15 fifteenth 第16 sixteenth 第17 seventeenth 第18 eighteenth 第19 nineteenth 第20 twentieth 第21 twenty-first 第22 twenty-second 第23 twenty-third 第24 twenty-fourth 第25 twenty-fifth 第26 twenty-sixth 第27 twenty-seventh 第28 twenty-eighth 第29 twenty-ninth 第30 thirtieth 第31 thirty-first 第32 thirty-second 第33 thirty-third 第34 thirty-fourth 第35 thirty-fifth 第36 thirty-sixth 第37 thirty-seventh 第38 thirty-eighth 第39 thirty-ninth 第40 fortieth 第41 forty-first 第42 forty-second 第43 forty-third 第44 forty-fourth 第45 forty-fifth 第46 forty-sixth 第47 forty-seventh 第48 forty-eighth 第49 forty-ninth 第50 fiftieth 第51 fifty-first 第52 fifty-second 第53 fifty-third 第54 fifty-fourth 第55 fifty-fifth 第56 fifty-sixth 第57 fifty-seventh 第58 fifty-eighth 第59 fifty-ninth 第60 sixtieth 第61 sixty-first 第62 sixty-second 第63 sixty-third 第54 sixty-fourth 第65 sixty-fifth 第66 sixty-sixth 第67 sixty-seventh 第68 sixty-eighth 第69 sixty-ninth 第70 seventieth 第71 seventy-first 第72 seventy-second 第73 seventy-third 第74 seventy-fourth 第75 seventy-fifth 第76 seventy-sixth 第77 seventy-seventh 第78 seventy-eighth 第79 seventy-ninth 第80 eightieth 第81 eighty-first 第82 eighty-second 第83 eighty-third 第84 eighty-fourth 第85 eighty-fifth 第86 eighty-sixth 第87 eighty-seventh 第88 eighty-eighth 第89 eighty-ninth 第90 ninetieth 第91 ninety-first 第92 ninety-second 第93 ninety-third 第94 ninety-fourth 第95 ninety-fifth 第96 ninety-sixth 第97 ninety-seventh 第98 ninety-eighth 第99 ninety-ninth 第100 one hundredth 第1000 one thousandth第1001 one thousandth and one

126 评论(10)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