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非1227
1、“考拉”是“树袋熊”。
2、“考拉”也叫:无尾熊、树熊、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英文名Koala bear来源于古代土著文字,意思是“no drink”。因为树袋熊从他们取食的桉树叶中获得所需的90%的水分,只在生病和干旱的时候喝水,当地人称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3、树袋熊并不是熊科动物,而且它们相差甚远。熊科属于食肉目,而树袋熊却属于有袋目。它每天18个小时处于睡眠状态,性情温顺,体态憨厚。
4、树袋熊是澳大利亚的特有种有袋类动物,分布澳大利亚在大分水岭的东北部。
tinahe0101
是一种动物,考拉(树袋熊)体态憨厚,长相酷似小熊,有一身又厚又软的浓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和内耳皮毛呈灰白色。成年雄性考拉白色胸部中央具有一块特别醒目的棕色香腺。
考拉(树袋熊)只吃桉树叶。生活在澳大利亚,主要栖息在桉树上,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22个小时左右。清醒的时候,它们的大部分时间也用来吃东西。
扩展资料
树袋熊是独居动物,也是惯于定居的雄性占据着固定的巢区。巢区范围的大小与栖息地环境的物产丰饶度相关联。在物产丰富的南部,巢区范围相对比较小,雄性占据的面积为0.015-0.03平方千米,雌性占据的面积为0.005-0.01平方千米。
但是在半干旱地区,巢区的范围就要大得多,雄性常占据1平方千米或者更多。居于社会统治地位的雄性的巢区与最高可达9只之多的雌性的巢区相重叠。树袋熊主要在夜间活动。
无痕之音
考拉指的是树袋熊。
树袋熊体形肥胖,毛又乱又厚,没有尾巴。成年树袋熊体长约70-80厘米,体重10千克左右,身体为浅灰色到浅黄色,腹部周围的颜色相对较亮,鼻子光秃秃的,大而圆,脑袋圆滚滚的,耳朵上的毛十分蓬松,前肢具有非常强壮的爪,善于攀缘。
雄性树袋熊的体重超过雌性50%,有一个相对比较宽阔的面部,一对相对较小的耳朵,还有一个比较大的散发气味的胸腺。雌性主要的第二性征是其育儿袋,内有2个奶头,向后端开口。
扩展资料:
考拉大体归属为夜行性动物,在夜间及晨昏时活动旺盛,因为这比在白天气温较高时活动更能节省水分与能量消耗。白天通常将身子蜷作一团栖息在桉树上,晚间才外出活动,沿着树枝爬上爬下,寻找桉叶充饥。一生的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桉树上,但偶尔也会因为更换栖息树木或吞食帮助消化的砾石下到地面。
以桉树叶和嫩枝为食,桉树叶是他们唯一的食物。他们几乎从不下地饮水,因为从桉树叶中能得到足够的水分。它们的肝脏十分奇特,能分离桉树叶中的有毒物质,因此考拉的睡眠时间很长以消化有毒物质,每日需睡眠17~20小时,仅剩余4个小时用来采食、活动、个人卫生清洁及与其它考拉进行交流。
sh玫瑰人生
考拉是一种动物,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
树袋熊,又称考拉,是澳大利亚的国宝,也是澳大利亚奇特的珍贵原始树栖动物。考拉体态憨厚,长相酷似小熊,有一身又厚又软的浓密灰褐色短毛,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和内耳皮毛呈灰白色。
考拉是一种树栖动物,同时也是世界上最能睡的动物。这种动物只生活在澳大利亚,主要栖息在桉树上,每天的睡眠时间达到22个小时左右。清醒的时候,它们的大部分时间也用来吃东西,可谓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懒虫。考拉是澳大利亚的特有种有袋类动物,分布澳大利亚在大分水岭的东北部。
扩展资料:
大多数人认为考拉看起来“萌萌哒”,一天24小时睡20个小时,新陈代谢比一般哺乳动物慢一半,这简直是“懒人”的理想生活,甚至下辈子都想当考拉,但事实上,考拉并非想象的那么好。
动物学家萨德琳解读考拉的生活。考拉之所以要睡这么久,是因为它们的眼睛被体内的毒素麻醉,睡觉以消化有毒的“主食”——橡树叶。
而在夜里不睡觉的4个小时里,尤其是在春天的夜里,它们开始活动。他们的活动内容主要是雄性为了“女友”而打架。虽然在一定区域里有一个“考拉王”,但母考拉大多“水性杨花”,所以“考拉王”大多数时间都在战斗,以赶走闯入者。
战斗中,大个的考拉故意攻击个小的,追逐、摔跤和撕咬对方。在这场斗争中,每只考拉都各自为战,因为它们的小脑袋瓜被毒素侵害,所以丝毫没有任何联合或认同同类的想法。因此,每只成年考拉的胳膊、脸上和耳朵都会“挂着彩”。
同时,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保持卫生是几乎不可能的。病菌主要通过交配传播和伤口传播,然而由于雄性考拉经常打架,而且母考拉经常滥交,所以考拉的基因对病菌的免疫力日益下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树袋熊 (澳大利亚珍贵原始树栖动物)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下辈子想当萌考拉?也许考拉并非你想的那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