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dp我做主
介词:on in at 等副词:修饰动词的词,通常是形容词后+ly,如 I love the girl deeply. deeply 就是副词。主语:一般句子的执行者或主角。如上句中的 “I”。谓语:一般句子中的动词。如上句中的 “love”。宾语:一般句子中动词中的承受者。 如上句中的你应该能猜到吧 “ the girl”或者“girl”。表语 predicative 在形式上,位于系动词后的就是表语。从含义上讲,表语是回答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的语法成分。Albert Einstein was a famous professor of physics.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是一位有名的物理学家。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是动作的承受者。宾语由名词、代词、不定式或相当于名词的词、短语来担任。英语的及物动词后必须有宾语。宾语一般放及物动词之后,它和及物动词一起说明主语做什么。说明,除及物动词有宾语之外,英语介词后面也要有宾语。另外,某些形容词如worth,careful等后也可有宾语。宾语有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之分。即指人的间接宾语和指物的直接宾语,这两个宾语称为“双宾语”。谓语【predicate verb】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 谓语动词的位置一般在主语之后。谓语有动词构成,依据其在句中繁简程度可把谓语分为简单谓语和复合谓语两类。不论何种时态,语态,语气,凡由一个动词(或动词词组)构成的谓语都是简单谓语。副词是一种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的词,说明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概念。副 词 的 分 类: 1) 时间和频度副词: now,then,often,always,usually,early,today, lately, next,last,already,generally,frequently, seldom,ever,never,yet,soon,too, immediately, hardly,finally,shortly, before, ago,sometimes, yesterday. 2) 地点副词: here, there, everywhere, anywhere, in, out, inside, outside, above, below, down, back, forward, home, upstairs, downstairs, across, along, round , around, near, off, past, up, away, on. 3) 方式副词: carefully, properly, anxiously, suddenly, normally, fast, well, calmly, politely, proudly, softly, warmly 4) 程度副词: much,little, very,rather,so,too,still, quite, perfectly, enough, extremely, entirely,almost, slightly. 5) 疑问副词: how, when, where, why. 6) 关系副词: when, where, why. 7) 连接副词: how, when, where, why, whether. 主语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如“我写字”中的“我”,就是主语,它做出“写” 这个动作。“写”则是谓语,而“字”是接受谓语“写”这个动作的对象,它因此被称为宾 语,有的语法书也称它为“客体”或“受体”。 主语可以这些列词类或形式来担任:名词,代词,名词化了的动词,形容词,分词,副词或 数词等,动词不定式或不定式短语,从句,某些固定词组的第二格。 例子: Das Auto ist repariert. (名词) 汽车修好了。 Er ist ein Lehrer. (代词) 他是教师。
摇滚小青蛙
一、甲骨文:动词 “以”在《殷墟甲骨刻辞摹释总集》中共出现946次,90%单独用作谓语。 例: 1、率领:鬯以众伐召方。(“以众”与后面的动词构成联动结构) 2、贡纳、进献:①辛未卜,永贞:追以牛。②甲辰贞:射以羌一于父丁…… 3、向……进献:丙辰贞:其告高祖苯以祖辛。(“以”字带宾语,可用在别的动词之前或之后,若用在别的动词之后,易视作介词。例:王其田,以万,弗悔,吉。) 二、金文:“以”少用作谓语,渐虚化 《商周青铜器铭文选》中,“以”出现64次,其中动词19次,介词31次,连词3次 例: 1、伯懋父以殷八师征东师。(“以……”可理解为“带领……”,也可理解为“使用……”,已有虚化倾向。引进动作行为实施的原因。) 2、虢仲以王南征。(宾语无法带领事物,故“以”自然虚化,“以王”是南征的依据,是介宾结构作状语。) 3、汝以我车宕伐猃狁于高陵。(引进动作行为赖以进行的工具。) 4、余献妇氏以壶。(引进动作直接涉及的对象,表示行为的方式。) 5、王四月,郸孝子台(以)庚寅之日命铸饲鼎鬲。(引进动作行为进行的时间。) 6、折首五百,执讯五十,是以先行。(“是以”是宾语前置,后行成固定结构。) 三、春秋战国时期:主要用作介词和连词,很少用作动词 据杨伯峻《论语译注》所附《论语词典》统计,“以”单用152次,其中用作动词10次,介词96次,连词41次,其他5次;“何以”8次,“足以”3次,“所以”3次,“是以”3次。大体如是。 例: 1、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用、使用”此类抽象义) 2、“以+宾”可在谓语动词前,也可在其后:①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②儒悲欲见孔子,孔子辞以疾。(《论语》中,前置31次,后置26次) 3、介词“以”的宾语常出现在其之前,同时常省略宾语:①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义”可移至“以”后)②舜亦以命禹。(“以”后需补“之”字) ※《论语》中介词“以”的语法作用,语法意义可以概括为四项: 1、引进行动行为赖以进行的工具、手段、前提等即广义的工具。整个介词结构表示动作的凭藉。 *例: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2、引进动作行为直接涉及的对象,表示动作进行的方式。 *例: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3、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原因,原因也是一种凭藉,它也是表示动作凭藉的引申。 *例: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4、引进动作进行或发生的时间,《论语》中并无典型例证。 *例: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中“以”字的连用结构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可以”,足以”“无以”“以为”都是涉及省不省宾语的结构 例: 1、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2、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3、不学诗,无以言。 4、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 第二类是,“何以”“所以”“是以”都是宾语前置的介词结构 例: 1、吾何以观之哉?(用在动词前面作状语) 2、不患无位,患所以立。(表示动作的凭藉) 3、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用作因果句的连接成分) ※《孟子》中“以”出现614次,用作介词460次左右,连词66次,勉强作动词不过20次,程度副词4次,用作构词语素62次。 与《论语》相比,第一点是,连用结构凝固得更紧“可以”“以为” 例: 1、可以仕则仕,可以止则止。 2、之则以为爱无差等。 第二点是,“以”带谓词性宾语的比率也有提高 例: 1、尧以不得舜为己忧。 2、故就汤而说之以伐夏救民。 ※同西周相比,春秋战国时期,“以”的语法作用变化有二: 一是,经常用作连词,连接表因果关系的词语或句子。 二是,介词“以”同许多别的词组成固定结构用作修饰成分或连接成分,并且有的已经开始凝固成词,“以”进一步虚化成构词语素,如“可以”“以为”。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