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93

榴莲恋上冰激凌
首页 > 英语培训 > 中国的除夕英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MidnightAngel

已采纳

中国传统节日的英文表达如下:

1、春节

Spring Festival

英 [sprɪŋ ˈfestɪvl]   美 [sprɪŋ ˈfestɪvl]

The Spring Festival is the lunar New Year.

春节即农历新年。

2、中秋节

mid-autumn festival

英 [mɪd ˈɔːtəm ˈfestɪvl]   美 [mɪd ˈɔːtəm ˈfestɪvl]

The Mid-Autumn Festival is coming.

中秋节就要到了。

3、端午节

he Dragon Boat Festival

英 [ðə ˈdræɡən bəʊt ˈfestɪvl]   美 [ðə ˈdræɡən boʊt ˈfestɪvl]

It is customary to eat Zongzi during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吃粽子是应景儿。

4、元宵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英 [ðə ˈlæntən ˈfestɪvl]   美 [ðə ˈlæntərn ˈfestɪvl]

In old times, the Lantern Festival was also romantic.

古代时,元宵节也可以很浪漫。

5、清明节

Tomb Sweeping Day

英 [tuːm ˈswiːpɪŋ deɪ]   美 [tuːm ˈswiːpɪŋ deɪ]

On Tomb Sweeping Day, spring, nature, scene of thriving vitality everywhere, it is an excellent picnic time.

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

中国的除夕英文

359 评论(9)

陆陆1234

春节 the Spring Festival ( New Year's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灯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 端午节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 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春节(农历一月一日)the Spring Festival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the Lantern Festival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Day 植树节(3月12日)Arbor Day 邮政节(3月20日)Postal Day 世界气象节(3月23日)World Meteorology Day 清明节(4月5日)Ching Ming Festival;Tomb-sweeping Festival 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中国青年节(5月4日)Chinese Youth Day 护士节(5月12日)Nurses'Festival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国际儿童节(6月1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7月1日)the Party's Birthday 建军节(8月1日)the Army's Day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Mid-autumn(Moon) Festival 教师节(9月10日)Teachers'Day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Double-ninth Day 国庆节(10月1日)National Day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New Year's Eve

332 评论(11)

530katrina

1、除夕:New Year's Eve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

2、春节:the Spring Festival

春节,即农历新年,是一年之岁首,亦为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岁、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

3、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4、春龙节(龙抬头):Dragon-head-raising-Festival

龙抬头(农历二月二),又称春耕节、农事节、青龙节、春龙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龙角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升起,故称“龙抬头”。

5、寒食节:Cold Food Festival

寒食节:在夏历冬至后105日,清明节前一二日。是日初为节时,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

6、清明节:Tomb Sweeping Day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清明节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与春祭礼俗,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7、端午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龙图腾祭祀演变而来。

8、七夕节:Magpie Festival

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巧夕、牛公牛婆日、双七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9、中元节:Hungry Ghost Festival

中元节,即七月半祭祖节,又称施孤、鬼节、斋孤、地官节,节日习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灯、祀亡魂、焚纸锭等。中元节由上古时代“七月半”农作丰收秋尝祭祖演变而来。

10、重阳节:Double Ninth Festival

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九”两阳数相重,故曰“重阳”;因日与月皆逢九,故又称为“重九”。

11、中秋节:Mid-autumn Festival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89 评论(8)

路小佳路过

1,元旦(1月1日,放假一天):New Year2,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Spring Festival3,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Tomb-sweeping Day4,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5,植树节(3月12日):Arbor Day6,国际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International Labor Day7,中国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China Youth Day8,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The Dragon Boat Festival9,国际护士节(5月12日):International nurse's Day10,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Children's Day11,教师节(9月10日):Teachers' Day12,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一天):Mid-Autumn Festival13,国庆节(10月1日,放假三天):National Day14,记者节(11月8日):Journalist's Day扩展资料春节是除旧布新的日子,春节虽定在农历正月初一,但春节的活动却并不止于正月初一这一天。从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小年起,人们便开始忙年:祭灶、扫尘、购置年货、贴年红、洗头沐浴、张灯结彩等等,所有这些活动,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即辞旧迎新。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也是人们抒发对幸福和自由向往的狂欢节和永远的精神支柱。过春节前,别井离乡的人们都尽可能地回到家里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除夕,全家欢聚一堂,吃罢团年饭,长辈给孩子们分发压岁钱,一家人团坐守岁。年节期间,亲朋好友之间相互走访拜年,表达对亲朋间的情怀以及对新一年生活的美好。

341 评论(14)

晓晓雯雯雯

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春节时,家家贴春联、贴年画、装饰居室。春节前一夜叫“除夕”,是家庭团聚的重要时刻,全家人欢聚一起,吃一顿丰盛的“年夜饭”;许多人通宵不眠,称“守岁”。次日,大家便开始到亲朋好友家里“拜年”,相互问候,祝愿在新的一年里万事如意。春节期间,传统的文娱活动以狮子舞、龙灯舞、划旱船、踩高跷最为普遍。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元夜、灯节。这是春节后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过元宵节,有吃元宵和观灯的习俗。元宵以糯米粉为皮,内裹果料糖馅,圆形,是“团圆”的象征。元宵节观灯始于公元一世纪,沿至当代仍在各地盛行。中和节在农历二月二,俗称龙抬头。此时正值惊蛰前后,春归大地,万物复苏,蛰伏在泥土或洞穴中的昆虫蛇兽将从冬眠中醒来,传说中的龙也从沉睡中醒来,故名龙抬头。古时龙是神圣的象征,所以就借龙来驱逐害虫。明代曾流行熏虫儿,二月二这天人们要把元旦祭祀余下的饼,用油煎,以此熏床和炕,叫熏虫儿。在农村,老百姓用草木灰蜿蜒围宅一圈,再入院内绕水缸一圈,中引龙回。有趣的是,这天的饮食也多以龙为名。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中吃龙鳞,吃面条叫吃龙须,现在的“龙须面”大概就是由此得名的。小孩这天剃头理发,叫“剃龙头”。妇女在这天还不动针线,据说是为了避免伤龙眼。也还有以蜡烛照房子墙壁,有“二月二,照房梁,蝎子蜈蚣无处藏”之语。不过这个节日现已被人们遗忘了,但吃春饼等习俗至今还有。 清明扫墓祭祖 4月5日前后为清明节。清明节古时也叫三月节,已有2000多年历史。公历四月五日前后为清明节,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清明节原是祭祀祖先的节日,而如今更多的是在这一天开展祭扫烈士陵墓、悼念先烈的活动。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有时也被称做"踏青节"。 端午悼念爱国先人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本名“端午"一般认为,它是为纪念中国古代诗人屈原而产生的。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年)是战国时期楚国人,他因自己的政治理想无法实现,又无力挽救楚国的灭亡,当秦国灭楚后,五月初五抱石投汩罗江自沉;江边群众得知,便纷纷驾舟打捞屈原尸体。为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后人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每逢此节,民间有带香袋、吃粽子、赛龙舟习俗。香袋表示屈原的品德节操如馨谥艺,万古流芳:粽子原是防止鱼把屈原的尸体吃了,后成为节日食品,划龙船则表示去营救屈原。 农历七月初七夜,称“七夕”,是传说中牛郎织女每年相会的日子。是夕,陈瓜果子于庭中,女孩子结彩缕,穿七孔针。据说先穿完者为巧。“乞巧节”,又由于多是女孩子参加,故称“少女节”。 中元节在农历的七月十五。是传说中地官的生日,所以又称“鬼节”。佛教徒这天要设“盂兰盆”,施斋供僧,举行诵经法会以及水陆道场、放河灯等宗教活动。 中秋合家团员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八月十五居秋季之中,故名"中秋"。中秋节最早源于古代帝王秋天祭月的礼制。魏、晋、唐、宋以来,逐渐演变成赏月的风俗。“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一书,而真正形成全国性的节日是在唐代。据传这个中华民族重要节日的形成与“唐明皇梦游月宫”的故事有关。在古代,每逢中秋人们就用精制的糕饼祭奉月神;祭奉之后,全家人分吃,表示合家团圆欢聚。这种风俗,一直流传到今天。 重阳登高敬老 重阳节为农历九月初九,是魏晋以后兴起的节日。“重阳”、“重九”之名,肇于三国时代。主要有五种传统习俗。一是登高,此时秋高气爽、景色宜人,正是游历的好季节,既可以陶冶情趣,又有益于健康。二是插茱萸,可驱秋蚊灭虫害。三是饮酒赏菊。农历九月正是菊花盛开之时,观赏千姿万态的秋菊,喝几盅菊花酒,也重阳节的乐事。四是食重阳糕。人们把粮食制成白嫩可口的米糕,谓之重阳糕,而“糕”又与“高”谐音,食之谓可步步高升。五是开展敬老活动,从古至今重阳敬老之风绵延不绝。 农历十二月(又称腊月)初八,俗称腊八。早先传说这天是释迦牟尼成道的日子,寺院都要煮粥祭佛,后来成为民间习俗,以示五谷丰登。民间有这样一首俗曲;“年年有个家家忙,二十三日祭灶王。当中摆上一桌供,两边配上两碟糖。黑豆干草一碗水,炉内焚上一股香。当家的过来忙祝赞,祝赞那灶王降吉祥”。它反映了过去民间祭灶的情景。这天由于特别热闹,有人甚至认为这是农历新年的“彩排”,所以又称过小年。现在尽管设有在祭灶的了,但每年腊月二十三前后卖的关东糖、至今仍是人们喜爱的传统食品。 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

161 评论(11)

sweetmiriam

中国所有传统节日的英语单词如下:

春节 the Spring Festival ( New Year's Day of the Chinese lunar calendar)

农历正月初一 元宵节(灯节) the Lantern Festival

农历正月十五 端午节 the Dragon-Boat Festival

农历五月初五 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春节(农历一月一日)the Spring Festival

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the Lantern Festival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Day

植树节(3月12日)Arbor Day

邮政节(3月20日)Postal Day

世界气象节(3月23日)World Meteorology Day

清明节(4月5日)Ching Ming Festival;Tomb-sweeping Festival

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中国青年节(5月4日)Chinese Youth Day

护士节(5月12日)Nurses'Festival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国际儿童节(6月1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7月1日)the Party's Birthday

建军节(8月1日)the Army's Day

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Mid-autumn(Moon) Festival

教师节(9月10日)Teachers'Day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Double-ninth Day

国庆节(10月1日)National Day

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New Year's Eve

外国节日的英语表达如下:

Advent (耶稣)降临节Lady Day, Annunciation 天使报喜节(3月25日)Ascension Day 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第四十日)Assumption 圣母升天节(8月15日)Candlemas 圣烛节(2月2日)New Year, New Year's Day 新年(1月1日)Corpus Christi 圣体节Quadragesima 四旬节(四旬斋的第一个星期日)Lent 四旬斋,大斋期(复活节前的第四十个星期日)Low (或Quasimodo) Sunday, 复活节后第一个星期日All Souls'Day (天主教)万灵节(11月2日)(如遇星期日则顺延一天)Palm Sunday 棕枝全日(复活节前的星期日)Epiphany, Twelfth Day 主显节(1月6日)day of obligation 每人需停止工作参加礼拜的日子Maundy Thursday 濯足星期四(耶稣受难节)Shrove Tuesday 忏悔节(四旬斋开始的前一天)Ash Wednesday 复活节前的第七个星期三Christmas 圣诞节(12月25日)Christmas Eve 圣诞前夕New Year's Eve 新年前夕Easter 复活节Whitsun, Whitsuntide 圣神降临周(复活节后的第七周,尤指前三天)Quinquagesima 四旬斋前的星期日Ramadan 斋月Rogation Days 祈祷节(耶稣升天节的前三天)Sabbath 安息日Feast of the Sacred Heart 圣心节Midsummer Day 施洗约翰节(6月24日)Passion Week 复活节前第二周Holy Week 圣周(复活节前一周)Septuagesima 四旬斋前的第三个星期日

167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