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rendian10
作文如下:
The Moon, of course, has been known since prehistoric times. It is the second brightest object in the sky after the Sun.
当然,月球早在史前时代就已为人所知。它是天空中仅次于太阳的第二亮的物体。
As the Moon orbits around the Earth once per month, the angle between the Earth, the Moon and the Sun changes; we see this as the cycle of the Moon's phases.
由于月球每月绕地球一周,地球、月球和太阳之间的角度会发生变化;我们将此视为月球相位的循环。
The time between successive new moons is 29.5 days (709 hours), slightly different from the Moon's orbital period (measured against the stars) since the Earth moves a significant distance in its orbit around the Sun in that time.
连续两次新月之间的间隔时间为29.5天(709小时),与月球的轨道周期(根据恒星测量)略有不同,因为在这段时间内,地球绕太阳运行了相当长的距离。
PaperwizPx
月亮的英文是moon。moon,n,月亮,月球,月光,卫星,vi, 闲荡,出神,vt,虚度,n,人名,例句There are these dark streaks on the surface of the moon,月亮表面有这些黑色的条纹,英文是西日耳曼语的一种语言,最早是在中世纪早期的英格兰使用的。
该语言最终成为21世纪国际话语的主要语言,它以Angles的名字命名,Angles是古老的日耳曼人民之一,后来移居到大不列颠地区,后来以他们的名字英格兰命名。
月亮的英文列句
看那月亮,很美,不是吗,Look at that moon. Is that beautiful or what,我们能从云缝里看到月亮,We could see the moon through a break in the clouds,月亮升起在墨似的夜空中,The moon was rising in the inky sky。
月亮透过薄雾闪烁着微光,The moon glimmered faintly through the mists,月亮在一片云后面,The moon went behind a cloud,开言地道表达-Your school looks beautiful。
加菲猫爱烤鸭
1、月亮的英文是moon。英[muːn];美[muːn] 2、moon是一个英文单词,名词、动词,作名词时翻译为“月亮;月球;月光;卫星”,作及物动词时翻译为“虚度”,作不及物动词时翻译为“闲荡;出神”。 3、[例句]我们能从云缝里看到月亮。We could see the moon through a break in the clouds.
哼哼家的猫猫
月亮的英文名为moon。月球,俗称月亮,古时又称太阴、玄兔,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的直径是地球的四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也是太阳系内密度第二高的卫星,仅次于木卫一。月球表面布满了由陨石撞击形成的环形山。月球现在与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地球直径的30倍。月球可能形成于约50-75亿年前在形成于地球出现后不久,有关它的起源有几种假说,最普遍的说法是它形成于地球与火星般大小的天体-“忒伊亚”之间一次巨大撞击所产生的碎片。[1] 月球正面标记着黑暗的火山熔岩海,中间夹杂着明亮的古老的高地和显目的陨石坑。它是天空中除太阳之外最亮的天体,尽管它呈现非常明亮的白色,但其表面实际很暗,反射率仅略高于旧沥青。由于月球在天空中非常显眼,再加上规律性的月相变化,自古以来就对人类文化如语言、历法、艺术和神话等产生重大影响。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同步(潮汐锁定),因此始终以同一面朝向着地球。月球的引力影响造成地球海洋的潮汐和每一天的时间延长。而月球与太阳的大小比率与距离的比率相近,使得它的视大小与太阳几乎相同,在日食时月球可以完全遮蔽太阳而形成日全食。[1] 月球是第一个人类曾经登陆过的地外星球。前苏联的月球计划在1959年发射了第一艘登月的无人太空船;美国NASA的阿波罗计划是到目前为止,唯一实现的载人登月任务。月球以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转。这个轨道平面在天球上截得的大圆称“白道”。白道平面不重合于天赤道,也不平行于黄道面,而且空间位置不断变化。周期29.5306日。月球轨道(白道)对地球轨道(黄道)的平均倾角为5°09′。但是现在知道月球平均每年以4cm的速度逐渐与地球离去。月球在绕地球公转的同时进行自转,周期29.5306日,和月亮绕地球公转一圈的时间相同,所以我们看不见月球背面。这种现象我们称“同步自转”,几乎是卫星世界的普遍规律。一般认为是卫星对行星长期潮汐作用的结果。月球本身并不发光,只反射太阳光。月球亮度随日月间角距离和地月间距离的改变而变化,满月时的亮度比上下弦要大十多倍。 月球平均亮度为太阳亮度的1/465000,亮度变化幅度从1/630000至1/375000。满月时亮度平均为 -12.7等(见)。它给大地的照度平均为0.22勒克斯,相当于100瓦电灯在距离21米处的照度。月面不是一个良好的反光体,它的平均反照率只有9%,其余91%均被月球吸收。月海的反照率更低,约为7%。月面高地和环形山的反照率为17%,看上去山地比月海明亮。月球到地球的距离相当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的1/400,所以从地球上看月亮和太阳一样大。由于月球上没有空气,再加上月面物质的热容量和导热率又很低,因而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很大。白天,月球表面在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夜晚,其表面温度可降低到-183℃。用射电观测可以测定月面土壤中的温度,这种测量表明,月面土壤中较深处的温度很少变化,这正是由于月面物质导热率低造成的。从月震波的传播了解到月球也有壳、幔、核等分层结构。最外层的月壳平均厚度约为60-64.7公里。月壳下面到1000公里深度是月幔,它占了月球的大部分体积。月幔下面是月核,月核的温度约为1000℃,所以很可能是熔融状态的据推测大概是由铁、镍、硫和榴辉岩物质构成。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指当月球行至地球背面时,太阳光被地球遮住,照不到月亮上去。月食一定发生在阴历十五,即满月(望月)的时候。也就是说,此时的太阳、地球、月球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因此从太阳照射到月球的光线,会被地球所掩盖。以地球而言,当月食发生的时候,太阳和月球的方向会相差180°。要注意的是,由于太阳和月球在天空的轨道(称为黄道和白道)并不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有约5°的交角,所以只有太阳和月球分别位于黄道和白道的两个交点附近,才有机会连成一条直线,产生月食。月食可分为月偏食、月全食两种(没有月环食,因为地球比月球大)。当月球只有部分进入地球的本影时,就会出现月偏食;而当整个月球进入地球的本影之时,就会出现月全食。至于半影月食,是指月球只是掠过地球的半影区,造成月面亮度极轻微的减弱,很难用肉眼看出差别,因此不为人们所注意。月球直径约为3476千米,大约是地球的1/4。在月球轨道处,地球的本影的直径仍相当于月球的2.5倍。所以当地球和月亮的中心大致在同一条直线上,月亮就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而产生月全食。而如果月球始终只有部分为地球本影遮住时,即只有部分月亮进入地球的本影,就发生月偏食。月球上并不会出现月环食,因为月球的体积比地球小的多。太阳的直径比地球的直径大得多,地球的影子可以分为本影和半影。如果月球进入半影区域,太阳的光也可以被遮掩掉一些,这种现象在天文上称为半影月食。由于在半影区阳光仍十分强烈,月面的光度只是极轻微减弱,多数情况下半影月食不容易用肉眼分辨。一般情况下,由于较不易为人发现,故不称为月食,所以月食只有月全食和月偏食两种。另外由于地球的本影比月球大得多,这也意味着在发生月全食时,月球会完全进入地球的本影区内,所以不会出现月环食这种现象。每年发生月食数一般为两次,最多发生三次,有时一次也不发生。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月亮不是从地球本影的上方通过,就是在下方离去,很少穿过或部分通过地球本影,所以一般情况下就不会发生月食。据观测资料统计,每世纪中半影月食,月偏食、月全食所发生的百分比约为36.60%,34.46%和28.94%。月相,天文学术语。(phase of the moon)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我们看到的月亮,有时像弯弯的娥眉,有时像圆圆的银盘。朔:如图所示,在位置1,日月黄经差为0°,这时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以黑暗面朝向地球,且与太阳几乎同时出没,故地面上无法见到,这就是朔,这一天为农历的初一。新月过后,月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而使月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而向旁边偏了一些,即月球位于太阳的东边。月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月面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一部分呈镰刀形,凸面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月,蛾眉月日出后月出,日落后月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月相。只有当太阳落山后的一段时间才能在西方天空看到蛾眉月。上弦月:月球继续朝前旋转,到了农历初七、八,黄经差为90°,太阳落山,月球已经在头顶,到了半夜,月球才落下去,这时是半个月球被太阳照亮,称之为“上弦”。约在农历每月十一、十二,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月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大于一半,月相变成凸月。凸月正午后月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月面朝西,然后继续西行,黎明前从西方落下,大半晚可见。满月:到了农历十五、十六,月球转到地球的另一面,也就是黄经差为180°。这时地球在太阳和月亮的中间,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那一半正好对着地球,此时我们看到的月亮叫做满月,或称之为“望”。由于月球正好在太阳的对面,故太阳一从西边落下,月球就从东边升起,早上,月亮从西边沉落时,太阳又从东边上升了,一轮明月整夜可见。再过几天,农历每月十八、十九,月相又变成凸月,月面朝东,其视形状见图1中F位置。此时为黄昏后月出,正午前月落,大半晚可见。下弦月:满月以后,月球升起的时间一天比一天迟了,月球亮的部分也一天比一天看到的小了,到了农历二十三,也就是图中的位置7,黄经差270°,月亮亏去了一半,这时的半个月亮只在下半夜出现于东半天空中,这就是“下弦”。再过几天,农历每月二十五、二十六,月相又变成蛾眉月,亮面朝东,其视形状见图1中H位置。此时子夜后月出,黄昏前月落,黎明前可见。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的意思。快到月底的时候,月球又将旋转到地球和太阳中间,在日出之前不久,残月才又由东方升起。到了下月初一,又是朔,开始新的循环。元音字母组合oo在单字里发长元音/u/的音,发音时,舌后抬高,是五个后元音中舌位最高的一个,牙床接近全合,双唇收得极小而圆,但不发生摩擦。汉语中u音的双唇略扁,而美国英语中/u/的双唇小而圆,是五个后元音中牙床收得最小最圆的一个,中国学生往往忽视这一点而不能正确掌握/u/的发音。这个音大多出现在/j/之后,也常出现在字中或字末,但极少出现在字首位置。如:moon 月亮(环绕地球运行的一颗卫星)zoo 动物园roof 屋顶rooster 公鸡boots 靴子food 食物spoon 药匙(用于取用粉末状或小颗粒状的固体试剂的工具)room 房间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