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75

兴业腾达装饰
首页 > 英语培训 > 主干网英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狐狸猫fiesta

已采纳

因特网 [Internet] 又译互联网。 电子与计算机 全球共享的计算机网络,它连接着世界各地许多较小的网络。它的发展源于美国国防部称为阿帕网(ARPANET,高级研究规划署网络)的计划,1969年建立,连接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斯坦福研究所、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和犹他大学4个不同的计算机系统。阿帕网的目的是进行计算机网络的研究,以便一旦战争爆发能够提供一个安全通畅的通信系统。当该网络快速发展时,其他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也开始使用这个网络。1971年开发出第一个在主干网发送电子邮件的程序;到1973年,阿帕网的国际网络(从英国和挪威)建立,电子邮件占去阿帕网的大多数信息流量。20世纪70年代还开发出邮件列表、新闻群组、电子公告板系统和传输控制/网间协议(TCP/IP),后者在1982~1983年正式成为阿帕网的标准协议,促成因特网的广泛使用。1984年域名寻址系统被采用。198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组建国家科学基金网(NSFNET),这是一个能够容纳更大信息流量的主干网,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就有逾1万台主机连上因特网。1988年由于因特网中继聊天协议(参阅聊天[chat])的开发,使网上实时交谈成为可能。1990年阿帕网退役,国家科学基金网成为因特网的主干网,首次商业拨号访问因特网成为可能。1991年万维网公诸于世(通过文件传输协议[FTP])。1993年马赛克浏览器发布,它的普遍使用导致万维网的网站和用户激增。1995年国家科学基金网又回到一个研究网络的角色,让因特网的信息流量通过网络提供商而不是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巨型计算机传输。那一年站点成为因特网最受欢迎的部分,信息总流量超过了文件传输协议。到1997年,因特网已有超过1,000万台的主机,注册域名亦超过100万。访问因特网现在可以通过无线信号、有线电视线、卫星和光纤连线获得,尽管多数信息流量目前还在利用公共电信(电话)网络。因特网被普遍认为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产物,它将以现在还无法完全讲清楚的方式影响人类文化和商业的各个方面。

主干网英文

350 评论(8)

番茄小清新

WWW是环球信息网(World Wide Web )的缩写,也可以简称为Web,中文名字为“万维网”。另外,www也是世界气象监视网的英文简称。

WWW可以让Web客户端(常用浏览器)访问浏览Web服务器上的页面。 是一个由许多互相链接的超文本组成的系统,通过互联网访问。

在这个系统中,每个有用的事物,称为一样“资源”;并且由一个全局“统一资源标识符”(URI)标识;这些资源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传送给用户,而后者通过点击链接来获得资源。

中国公用计算机互联网

CHINANET,又称邮电部互联网、中国公用Internet网,是邮电部经营管理的基于Internet网络技术的电子信息网,1995年初与国际互联网连通,并于5月向社会提供服务。CHINANET由骨干网、接入网组成,骨干网是其主要信息通路,由直辖市和各省会城市的网络节点构成。

接入网是各省(区)建设的网络接点形成的网络。CHINANET的灵活接入方式和遍布全国各城市的接入点,可以方便地接入国际Internet, 享用Internet上的丰富信息资源和各种服务,并可为国内的计算机互联,为国内的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方便的网络环境。

中国教育与科研网

CERNET,1994年启动,1995年底完成首期工程,包括北京(网络中心)、上海、南京、广州、武汉、西安、成都和沈阳等高等学校集中的大城市。

有连接美国的国际专线。全国主干网(共11条64KbpsDDN专线)于1995年10月开通。二期工程完成后,全国主干网和国际联网的逐步升级,主干网达到2Kbps以上,国际联网达到8Kbps以上。

中国科学技术网

CSTNET,由中国科学院主持,联合清华、北大共同建设。1994年4月开通了与Internet的专线连接。1994年5月21日完成了我国最高域名CN主服务器的设置,实现了与Internet的TCP/IP连接。1995年底基本完成“百所联网”工程。

至1997年底,已连接100多个以太网、3000多台计算机、1万多名用户,成为中国地域广、用量大、性能好、通信量大、服务设施齐全的全国性科研教育网络。

312 评论(12)

小梦不吃土

如果是Internet,那就是指因特网。如果是internet,那就是指互联网。

31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