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45

78海吃不胖
首页 > 英语培训 > 陶笛的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阿哥丶WLy

已采纳

陶笛的名称ocarina的来历,有一种说法是意大利北部的小村budurio有位名叫juzeppe的面包师,经常用他的烤箱烧制低温陶制玩具和一些新奇的东西,有一次他烧制了一种上面有像脖子一样哨口的蛋形玩具,因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鹅的形状,所以就起名为“ocarina”,意大利方言就是“小鹅”的意思。陶笛的英文名称“ocarina”就是从这里来的,音译为奥卡利那笛,该名称一直普遍沿用至今。随着自由贸易和工业革命的发展,意大利王国在1861年形成,1860年Giuseppe Donati在意大利成立了第一个工厂开始制作陶笛,他们对原先流行的陶笛进行了改造,看到的意大利十孔陶笛就是在那以后出现的。这个工作室几经转让,仍在生产意大利式陶笛。现代状似潜艇的十按孔陶笛是由意大利音乐家Giuseppe Donati于1860年予以定形和命名的。陶笛在世界各地的叫法不一,又称为奥卡利那笛、瓷笛、土笛、火笛、洋埙、甜薯笛等。从它丰富的名字我们也可以看出,许多国家的艺术家都在很早以前就研制和开发过此类乐器。例如,南美的阿兹特克人(Aztec)和玛雅人在2,500多年前就有了鸟笛;英国人在14世纪初发明了羚角号(Gemshom);意大利人在19世纪中叶发明了奥卡利那笛(Ocarina)。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陶笛大多数是以19世纪中期意大利人都那提(Giuseppe Donati)设计的潜艇型款式为参照对象的。都那提不但是最早给这种乐器取名为“奥卡利那”(即意大利语中“小鹅”之意)的人,而且还开办了最早的陶笛工作坊,曾经设计七种不同规格的10孔陶笛,并组成了世界上第一个陶笛乐队。陶笛在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名称一般还是沿用都那提所取的名字——“奥卡利那”。在都那提的10孔奥卡利那笛的基础上,后来的日本、美国等地的艺术家又继续对此进行了改进,从而有了12孔陶笛和复管陶笛。

陶笛的英文

196 评论(15)

团子888888

属于民族乐器

250 评论(9)

追梦的风筝123

陶笛(英语:Ocarina,也译作洋埙、瓦埙、土笛、奥卡利那笛等),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状似潜艇、有哨口、十按孔的、通常用陶土烧制的吹管乐器。现代状似潜艇的“ocarina”跟中国的埙有没有共同源头,已无从稽考,而两者除了外形上的分别外,主要的分别还在于前者有哨口,后者没有;共通点则是两者都是主要以陶泥烧制的闭管式乐器,因此,“陶笛”一词的使用者偶尔会把这词跟中国的“埙”混同。现代陶笛的源头可追溯至六世纪南美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用于装饰和祭祀的仿鸟鸣的彩绘乐器。1300年,英国出现了一种直吹的、羚羊角制造的、相信是演变自古玛雅式笛子的闭管乐Gemshorn。现代状似潜艇的十按孔陶笛是由意大利音乐家Giuseppe Donati于1860年予以定形和命名的。二十世纪,陶笛先后传到美国及亚洲国家。1928年,日本人明田川孝在原有的十按孔陶笛的基础上加上了两个半音按孔,使之能吹奏其本调的“相关小调”(比如说一把C调陶笛加 陶笛上两个半按音孔后,即能吹奏比C更低的B和A音,C笛即能吹C调的“相关小调”A调),成为现时在日本以及台湾流行的十二按孔模式。除了十按孔、十二按孔外,还有其他不同孔数的版本。1960年代英国音乐家John Taylor发展出四按孔、球状、八度音域的版本,后来,雕塑家Barry Jenning把Taylor的四按孔笛改良至最多可加到七按孔。这些四孔至十二孔不等的乐器(无论是否潜艇状),皆被称为“ocarina”。台湾还发展出具中国特色的品种,比如说以制造紫砂壶用的陶泥所做的紫砂笛,由于紫砂笛硬度较高,音色也特别清脆。

241 评论(11)

开着拖拉机飚车

陶笛(英语:Ocarina,也译作洋埙、瓦埙、土笛、奥卡利那笛等),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状似潜艇、有哨口、十按孔的、通常用陶土烧制的吹管乐器。现代状似潜艇的“ocarina”跟中国的埙有没有共同源头,已无从稽考,而两者除了外形上的分别外,主要的分别还在于前者有哨口,后者没有;共通点则是两者都是主要以陶泥烧制的闭管式乐器,因此,“陶笛”一词的使用者偶尔会把这词跟中国的“埙”混同。

143 评论(14)

吃得圆圆的

陶笛属于西洋乐器。

陶笛(英语:Ocarina,也译作奥卡利那笛、洋埙、瓦埙、土笛、鼓浪笛等),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陶笛多数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状似潜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烧制的吹管乐器。

现代陶笛的源头可追溯至六世纪南美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用于装饰和祭祀的仿鸟鸣的彩绘乐器。

ocarina的来历,意大利北部的小村budurio有位名叫juzeppe的面包师,经常用他的烤箱烧制低温陶制玩具和一些新奇的东西,有一次他烧制了一种上面有像脖子一样哨口的蛋形玩具,因为很像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鹅的形状,所以就起名为“ocarina”,意大利方言就是“小鹅”的意思。

陶笛的英文名称“ocarina”就是从这里来的,音译为奥卡利那笛,该名称一直普遍沿用至今。

中国实用新型陶笛是陶笛演奏家、制作家周子雷,借鉴土乐鼻祖“埙”的基本特征及由其演变而来的“哨埙”,湖北申遗项目2700年春秋战国时期的“呜嘟”,宁夏申遗项目1000多年史的“泥哇呜”,意大利Ocarina以及各地“泥哨”等中外历代陶土乐器的特点,融各地土乐之所长“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改革研发制作的哨口类气鸣土乐。

中国实用新型陶笛,化繁为简、音域宽广,提高演奏质量缩短研习时间,指法、指序科学便捷,是陶土烧制的一款实用新型吹管乐器。

中国实用新型让宽音域陶笛变得科学,如钢琴般绝大部分八度的某个音符都处在固定的位置,使用固定的指法指序,超吹音域除外、同一首曲目实用新型与旧款都可演绎,实用新型贵在便捷尤其适宜三管陶笛零基础入门的新手。

参考资料来源:北京电视台《科学密探》:中国实用新型陶笛

294 评论(14)

聪明的达人安

呵呵 他们都给你复制了 我就不多说了啊 如果你有兴趣或者想学的话 我们可以留下QQ多多交流 我可以把我玩陶笛一年的经验告诉你啊 476606995加的时候注明一下

80 评论(12)

刘彦热茶

民族乐器吧陶笛(英语:Ocarina,也译作洋埙、瓦埙、土笛、奥卡利那笛、鼓浪笛等),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陶笛多数是一种源自意大利、状似潜艇、有哨口、通常用陶土烧制的吹管乐器。现代陶笛的源头可追溯至六世纪南美的玛雅人和阿兹特克人用于装饰和祭祀的仿鸟鸣的彩绘乐器。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出土了一批粘土烧制的器具,制作的年代大约在公元前2000年,经分析发现,当时人们对粘土的制作水平达到了一种很高的水平,这些器具被证实并不是玩具,其中有一些可以吹奏简单的乐曲。经过发展,在公元前500至600年,玛雅人制作的陶笛可以吹奏完整的音阶。陶笛从美洲来到欧洲是在西班牙占领时期,在1527年,一批墨西哥的阿兹特克艺人给查尔斯五世宫廷的表演就用到了带哨口的陶笛。演出获得很大的成功,给在场的每个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成名后,经常到欧洲各地演出,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种乐器。

251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