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26

青青园中葵me
首页 > 英语培训 > 二维码英文名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香了哩个辣

已采纳

上个世界 60 年代至 70 年代,条形码联合发明人诺曼・约瑟夫・伍德兰德(Norman Joseph Woodland)发明了一维码(条形码)。

该技术的诞生几乎改变了全球的商业活动形式,使得收银员的工作效率变得更高效,顾客也可以节省更多时间。不过初代的条形码采用的还是还是环形设计,想要完成扫描还需要格外安装一部 500 瓦特发光体的巨型扫描仪。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由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组成的一维码(条形码)开始暴露出不少缺点,例如数据容量较小(30 个字符左右)、只能包含字母和数字、条形码尺寸相对较大(空间利用率较低)、条形码遭到损坏后便不能阅读的缺点。为了弥补这些缺陷,这个时候人们开始寻找更佳的代替方案。

相关介绍: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常见的二维码为QR Code,QR全称Quick Response,是一个近几年来移动设备上超流行的一种编码方式,它比传统的Bar Code条形码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数据类型。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图形;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

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点。

二维码英文名

223 评论(12)

异次元2015

解答如下:

1.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又称二维条码,最早起源于日本,它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

2.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可实现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产品防伪/溯源、广告推送、网站链接、数据下载、商品交易、定位/导航、电子凭证、车辆管理等等。

二维码的起源是日本,原本是Denso Wave公司为了追踪汽车零部件而设计的一种条码。

1.二维条码/二维码(英文名:QR Code,因等级限制,无法更改名片) 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二维码是DOI(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数字对象唯一识别符)的一种,全球最大的二维码资源中心是“渡云” ,为全球用户统一提供了“唯一数据样本”的物品、人员、组织二维码识别信息。

2.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在许多种类的二维条码中,常用的码制有:Data Matrix,MaxiCode, Aztec,QR Code, Vericode,PDF417,Ultracode, Code 49, Code 16K 等,QR Code码是1994年由日本DW公司发明。

3.QR来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的意思,源自发明者希望QR码可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QR码最常见于日本、韩国;并为目前日本最流行的二维空间条码。但二维码的安全性也正备受挑战,带有恶意软件和病毒正成为二维码普及道路上的绊脚石。发展与防范二维码的滥用正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4.二维码是一种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一维码只能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上表达信息,而二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存储信息。一维码只能由数字和字母组成,而二维码能存储汉字、数字和图片等信息,因此二维码的应用领域要广得多。

5.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

拓展资料:

优点

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

2.编码范围广。

3.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

4.译码可靠性高:

5.可引入加密措施

6.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

缺点据《2012年上半年全球手机安全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查杀到手机恶意软件17676款,而其中二维码技术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

二维码_百度百科

338 评论(13)

做梦的燕子

组成结构:

通用商品条形码一共有13位,一般由前缀部分、制造厂商代码、商品代码和校验码4个部分组成。

二维条码/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 。如:CODE主要由定位图形、格式信息、版本信息、数据和纠错信息5部分构成

——天津威博旭条码

190 评论(10)

MissAlice1203

二维条码/二维码(英文名:QR Code,因等级限制,无法更改名片) 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二维码是DOI(Digital Object Unique Identifier,数字对象唯一识别符)的一种,全球最大的二维码资源中心是“渡云” ,为全球用户统一提供了“唯一数据样本”的物品、人员、组织二维码识别信息。二维码是一种比一维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一维码只能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上表达信息,而二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存储信息。一维码只能由数字和字母组成,而二维码能存储汉字、数字和图片等信息,因此二维码的应用领域要广得多。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二维条码/二维码可以分为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和矩阵式二维条码。 堆叠式/行排式二维条码形态上是由多行短截的一维条码堆叠而成;矩阵式二维条码以矩阵的形式组成,在矩阵相应元素位置上用“点”表示二进制“1”, 用“空”表示二进制“0”,“点”和“空”的排列组成代码。特点 :1.高密度编码,信息容量大:可容纳多达1850个大写字母或2710个数字或1108个字节,或500多个汉字,比普通条码信息容量约高几十倍。2.编码范围广:该条码可以把图片、声音、文字、签字、指纹等可以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用条码表示出来;可以表示多种语言文字;可表示图像数据。3.容错能力强,具有纠错功能:这使得二维条码因穿孔、污损等引起局部损坏时,照样可以正确得到识读,损毁面积达50%仍可恢复信息。4.译码可靠性高:它比普通条码译码错误率百万分之二要低得多,误码率不超过千万分之一。5.可引入加密措施:保密性、防伪性好。6.成本低,易制作,持久耐用。7.条码符号形状、尺寸大小比例可变。8.二维条码可以使用激光或CCD阅读器识读。参考资料:

148 评论(10)

肖肖肖肖肖雪*

1994年由日本Denso-Wave公司发明

81 评论(13)

毓毓baby

二维码(2-dimensional bar code),又称二维条码,最早起源于日本,它是用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是所有信息数据的一把钥匙。在现代商业活动中,可实现的应用十分广泛,如:产品防伪/溯源、广告推送、网站链接、数据下载、商品交易、定位/导航、电子凭证、车辆管理等等。参考:

210 评论(13)

赵鹏飞1976

1、二维码创造发明者:

在20世纪40年代,美国乔·伍德兰德(Joe Wood Land)和伯尼·西尔沃(Berny Silver)两位工程师就开始研究用代码表示食品项目及相应的自动识别设备,于1949年获得了美国专利。

2、有二维码的原因:

1970年美国超级市场Ad Hoc委员会制定出通用商品代码UPC码。

3、二维码的好处:

信息入口价值凸显

(1)二维码是上世纪70年代在一维条码技术基础上,由日本发明的一项将数据信息记录在图形中的条码技术。它依靠具有特定排列顺序的黑白相间点状方块表示二进制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装置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助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2)二维码相比一维条码,具有信息容量大、密度高、纠错能力强、存储信息范围广、译码可靠性高、保密防伪性强、信息传输效率高等优势,已发展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和入口。

(3)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二维码诞生之初就高度重视,二维码的应用普及率达到96%以上。相比发达国家,我国二维码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再加上二维码是目前唯一一款能够有效表达汉字的图码字符,我国二维码产业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已广泛应用于物品身份标识、广告宣传、仓储物流、产品追溯、移动支付等诸多方面,成为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

4、二维码的缺点

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伴随着二维码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使用,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

(1)首先,从国家层面来看

由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高度关注二维码行业的发展,长期引领着二维码的技术发展、设备的研发以及应用的创新。若西方发达国家进一步巩固其在二维码技术发展和应用领域的主导地位,迫使我国接受其技术标准甚至设备,我国重要物品资源、数据资源乃至国家战略信息就存在被掌握的风险,严重威胁我国的国家安全。

(2)其次,从产业发展层面来看

虽然我国是全球二维码最大的应用市场之一,但我国统一自主的二维码的标准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处于无序竞争状态。目前,在中国市场上流通的码制、技术和设备基本都被国外厂商垄断,国产码的制造应用比例不到5%。

(3)最后,从社会应用层面来看

二维码在移动互联网领域的快速广泛传播,带来了巨大的应用安全风险和信息安全风险。

扩展资料:

二维码的社会安全隐患:

1、由于二维码承载内容具有“不直接可见”的特征,因此已逐渐成为木马病毒、钓鱼网站的传播新渠道。

2、随着移动支付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用户开始使用二维码支付,但由于目前缺乏二维码的安全检测技术,使其成为金融诈骗新手段。

3、市场常用的日本QR码、美国DM码等多为开源、通用码制,直接对信息明文编码,增加了二维码承载的个人、企业、政府等用户信息的泄露风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二维码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人民网通信频道-天天都扫二维码?那你要小心了!

234 评论(15)

灯神的精灵

二维码(dimensional barcode) ,又称二维条码,是在一维条码的基础上扩展出的一种具有可读性的条码。设备扫描二维条码,通过识别条码的长度和宽度中所记载的二进制数据,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相比一维条码,二维码记载更复杂的数据,比如图片、网络链接等二维条码/二维码(dimensional barcode)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在代码编制上巧妙地利用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基础的“0”、“1”比特流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它具有条码技术的一些共性:每种码制有其特定的字符集;每个字符占有一定的宽度;具有一定的校验功能等。同时还具有对不同行的信息自动识别功能、及处理图形旋转变化等特点。在许多种类的二维条码中,常用的码制有:Data Matrix, Maxi Code, Aztec, QR Code, Vericode, PDF417, Ultracode, Code 49, Code 16K 等,QR码是1994年由日本Denso-Wave公司发明。QR来自英文「Quick Response」的缩写,即快速反应的意思,源自发明者希望QR码可让其内容快速被解码。QR码最常见于日本、韩国;并为目前日本最流行的二维空间条码。

197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