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171

mercury211
首页 > 英语培训 > 酿造酱油英文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天凄微凉

已采纳

酿造的近义词有:酿制, 酝酿。

酿造 niàng zào,英文:[brew;make vinegar,wine,etc.]

原专指酿酒。后也指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醋、酱油等。引证解释有:

1、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醋、酱油等)。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六·乌头》:“﹝土附子﹞处处有之,根、苗、花、实与川乌头相同。但此系野生,又无酿造之法。” 张天翼 《大林和小林》:“ 唧唧 忽然想起了一件事:他听说这种虫子会酿造一种甜蜜蜜的玩意儿,很好吃。”

2、引申为对一些原始材料加以组织、加工,使之产生新的东西。

臧克家 《“五四”以来中国新诗发展的一个轮廓》:“这些颜色和香气发自生活的本身;但是经过了诗人内心的点染和酿造。

酿制,读音niàng zhì,汉语词语,释义是酿造。例:

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四:“他是多么饥渴而且贪馋地吸饮于百花丛中,以酿制芬芳馥郁的数学蜜糖呵!

酝酿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 yùn niàng,本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也可以指事情逐渐成熟的准备过程。出自《春》。例句:

本义造句:这坛酒已经酝酿好几年了。

比喻义造句:他酝酿的这个方案终于通过了。

扩展资料

酝酿引证释义

1、造酒的发酵过程。亦借指酿酒。

《后汉书·吕布传》:“ 布禁酒而卿等酝酿,为欲因酒共谋布邪?”

《元史·世祖纪七》:“以时雨沾足,稍弛酒禁,民之衰疾饮药者,官为酝酿量给之。”

2、泛指类似发酵制造的过程。

元 胡祗遹《阳春曲·春景》曲:“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

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薰陶》:“花露者,摘取花瓣入甑,酝酿而成者也。”

朱自清《春》 :“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3、比喻孕育、熏陶。

晋 葛洪《抱朴子·明本》:“道也者,所以陶冶百氏,范铸二仪,胎胞万类,酝酿彝伦者也。”

清 龚自珍《题王子梅盗诗图》诗:“菁英贵酝酿,芜蔓宜抉剔。”

4、比喻事情逐渐达到成熟的准备过程。

《资治通鉴·汉宣帝地节四年》:“岂徒霍氏之自祸哉?亦孝宣酝酿以成之也。”

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辨》:“然后博取盛 唐 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

5、商量,讨论。

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七:“投票倒是顺利,可是酝酿各单位的名单并不顺利。”

6、编造;罗织。

元 关汉卿《双赴梦》第二折:“一自为臣不曾把君王诳,这场勾当,不由我索君王行酝酿个谎。”

《明史·韩雍传》:“ 广西布政史 何宜、副使 张斅 衔 雍 素轻己,共酝酿其罪。”

7、调和。调解

《淮南子·本经训》:“距日冬至四十六日,天含和而未降,地怀气而未扬,阴阳储与,呼吸浸潭,包裹风俗,斟酌万殊,旁薄宜众,以相呕咐酝酿而成育羣生。”高诱注:“酝酿,犹和调也。”然终混沌归于同也。

酿造酱油英文

330 评论(13)

陈英杰哥哥

酱油是日常生活离不了的一种调味品,不同的用途需选择不同的酱油。随着酱油品种越来越丰富,因此,如何挑选酱油成为家庭主妇必须掌握的一门学问。 要想买到合适的酱油,首先要看标签。从酱油的原料表中可以看出,其原料是大豆还是脱脂大豆,是小麦还是麸皮,可知其原料档次的高低。看清标签上标注的是酿造酱油还是配制酱油。如果是酿造酱油应看清标注的是采用传统工艺酿造的高盐稀态酱油,还是采用低盐固态发酵的速酿酱油。酿造酱油通过看其氨基酸态氮的含量可区别其等级,每百毫升的氨基酸态氮所含克数含量越高,品质越好(氨基酸态氮含量≥0.8g/100ml为特级,≥0.4g/100ml为三级,两者之间为一级或二级)。 同时还要看清酱油用途。酱油上应标注供佐餐用或供烹调用,两者的卫生指标是不同的,所含菌落指数也不同。供佐餐用的可直接入口,卫生指标较高,如果是供烹调用的,则千万别用于拌凉菜。 其次要闻香气。传统工艺生产的酱油有一种独有的酯香气,香气丰富醇正。如果闻到的味道呈酸臭味、煳味、异味都是不正常的。 最后看颜色。以往人们选购酱油有一个误区,以为颜色越深越好。其实,正常的酱油色应为红褐色,品质好的颜色会稍深一些,但如果酱油颜色太深了,则表明其中添加了焦糖色,香气,滋味相比会差一些,这类酱油仅仅适合烹制红烧菜肴。 酱油的分类 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0—09—01发布了酿造酱油的国家标准(GB18186—2000),于2001—09—01实施。原国家国内贸易局2000—06—20发布了配制酱油的行业标准(SB10336—2000),于2000—12—20实施。这些标准就酱油的定义、分类作了规范的解释。 1、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是以大豆和/或 脱脂大豆 、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制成的具有特殊色、香、味的液体调味品。酿造酱油按工艺分为两类: 一、高盐稀态发酵酱油 (1)高盐稀态发酵酱油。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稀醪。再经发酵制成的酱油。 (2)固稀发酵酱油。以大豆和/或脱脂大豆,小麦和/或小麦粉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在发酵阶段先以高盐度、小水量固态制醅。然后在适当条件下再稀释成醪,再经发酵制成的酱油。 二、低盐固态发酵酱油。以脱脂大豆及麦麸为原料,经蒸煮、曲霉菌制曲后与盐水混合成固态酱醅,再经发酵制成的酱油。 2、配制酱油 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成的液体调味品。 注意:配制酱油中酿造酱油比例(以全氮计)不得少于50%;配制酱油中不得添加味精废液,胱氨酸废液,用非食品原料生产的氨基酸液。 酱油是烹饪中的一种亚洲特色的调味料,普遍使用大豆为主要原料,加入水,食盐经过制曲和发酵,再在各种微生物繁殖分泌的各种酶的作用下,酿造出来的一种液体。制作酱油的原料因国家、地区的不同,使用的配料不同,风味也不同,比较出名的是泰国的鱼露(使用鲜鱼)和日本的味噌(使用海苔)。 酱油只有两种分类: 酿造酱油 酿造酱油是用大豆和/或脱脂大豆,或用小麦和/或麸皮为原料,采用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的酱油。 配制酱油 配制酱油是以酿造酱油为主体,与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食品添加剂等配制而成的液体调味品。只要在生产中使用了酸水解植物蛋白调味液,即是配制酱油。 中国GB18186-2000《酿造酱油》标准将在商品标签上注明是「酿造酱油」或「配制酱油」列为强制执行内容。 因著色力不同,酱油亦有生抽、老抽之别,前者著色力弱而后者强,至于生抽王,是厂商故意表示好的意思,没什么特别。

158 评论(13)

真水岂无香

食醋 [词典] vinegar; table vinegar; [例句]食醋浑浊与沉淀严重影响了食醋的商品性。The commodity value of vinegar is seriously influenced by turbidity and precipitation.

267 评论(11)

joannekaka

酱油的鲜味和营养价值取决于氨基酸态氮含量的高低,一般来说氨基酸态氮越高,酱油的等级就越高,也就是说品质越好。酿造酱油分为四级,配制酱油不分级。

按照我国酿造酱油的标准(GB/T 18186-2000 酿造酱油),氨基酸态氮大于等于0.8克/100ml为特级。

大于等于0.7克/100ml为一级

大于等于0.55克/100ml为二级

大于等于0.4克/100ml为三级

氨基酸态氮的高低代表着酱油的鲜味程度,其作为酱油等级衡量的标准具有很大的意义,所以大多数企业都在不断的提升公司的配制技术和研发技术,已达到高氨基酸态氮的高标准,从而已达到更高的商业价值。

扩展资料

营养价值

酱油中的氨基酸是人体所需的主要营养物质,尤其是酱油中含有一些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总量多达17种,还含有B族维生素和安全无毒的棕红色素。

酱油主要由大豆,淀粉、小麦、食盐经过制油、发酵等程序酿制而成的。酱油的成分比较复杂,除食盐的成分外,还有多种氨基酸、糖类、有机酸、色素及香料民分。以咸味为主,亦有鲜味、香味等。它能增加和改善菜肴的口味,还能增添或改变菜肴的色泽。

食用功效

1、增进食欲:烹调食品时加入一定量的酱油,可增加食物的香味,并可使其色泽更加好看,从而增进食欲。

2、防癌:酱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及其制品因富含硒等矿物质而有防癌的效果。

3、降低胆固醇:酱油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可降低人体胆固醇,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并能减少自由基对人体的损害。

4、止痒消肿:酱油可用于水、火烫伤和蜂、蚊等虫的蜇伤,并能止痒消肿。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酱油

117 评论(12)

减肥的小新

酱油soy sauce

157 评论(10)

小吃货圈圈y

什么是3-MCPD 通常的酱油产品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种是传统的酿造酱油,一种是化学酱油。二者的制取方法有所不同,酿造酱油是将脱脂大豆与小麦等谷物为原料,加入曲菌,发酵约4~6个月后,再经压榨得到深色的液体,即为酿造酱油。化学酱油是以脱脂大豆为原料,加入盐酸经加热分解,使脱脂大豆中的蛋白质分解变为氨基酸,再经中和调制而成。酿造酱油的制造发酵期需经4个月以上,而化学酱油的制造期仅需数天即可完成。但是,化学酱油比酿造酱油的生产周期短,生产量大,可配合市场的需求随时调节生产量。 大豆中含有约20%左右的油脂,经过压榨或溶剂浸出工艺制取油脂后的大豆粕就是脱脂大豆。现今,采用溶剂浸出法制油后的脱脂豆粕中,虽然已经将大豆中的绝大部分油脂提取出来,但通常仍会残存有0.5%~1%的残油,这些豆粕中的油脂在化学酱油制造的盐酸水解的过程中,油脂被分解为脂肪酸与甘油。甘油即丙三醇,它的化学结构是丙烷的三个碳原子各接一个氢氧基(0H),在盐酸水解过程中,甘油最旁边碳原子上的氢氧基(0H)被盐酸(H-CI)中的氯原子(CI)取代后即变为3-单氯-1,2-丙二醇,其英文名为3-monochloro-1,2-propan�diol,简称3-MCPD。化学酱油制造过程中有盐酸水解的步骤,而在酿造酱油的过程中并没有盐酸水解的步骤,因此3-MCPD(3-单氯-1,2-丙二醇)只存在于化学酱油中,而在酿造酱油中则不会含有3-MCPD(3-单氯-1,2-丙二醇)。

86 评论(9)

可乐狗DOGS

酱油用英语翻译为Soy Sauce。

Soy Sauce

读音:英 [sɒɪ sɔːs]  美 [sɔɪ sɔs]

翻译:酱油。酱油是中国传统的调味品。用豆、麦、麸皮酿造的液体调味品。色泽红褐色,有独特酱香。

例句: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production of soy sauce in semiworks, it is a guiding to production ofsoy sauce.

从理论到实践对小企业生产酱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对生产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扩展资料:

其他调味品的英文:

1、vinegar

读音:英 ['vɪnɪgə]  美 ['vɪnɪɡɚ]

翻译:醋。

例句:The sugared vinegar is refined from the sugarcane and pine.

加糖的醋是从甘蔗和松木中精炼出来的.

2、salt

读音:英 [sɔːlt; sɒlt]  美 [sɔlt]

翻译:

(1)n. 盐;风趣,刺激性。

(2)adj. 咸水的;含盐的,咸味的;盐腌的;猥亵的。

(3)vt. 用盐腌;给…加盐;将盐撒在道路上使冰或雪融化.

例句:Whatever you do, do not sprinkle salt on any railroad tracks.

不管你做什么,千万不要在任何铁路轨道上撒盐。

3、sugar

读音:英 ['ʃʊgə]  美 ['ʃʊgɚ]

翻译:

(1)n. 糖;食糖;甜言蜜语。

(2)vt. 加糖于;粉饰。

(3)vi. 形成糖。

例句:I like either sugar or cream in my coffee.

我喜欢在咖啡里加糖或奶油。

251 评论(11)

小狼雪子

酿造的近义词:酿制、酝酿酿造【拼音】:niàngzào【解释】:1.利用发酵作用制造(酒、醋、酱油等)。2.引申为对一些原始材料加以组织、加工,使之产生新的东西。【例句】:在酿造苹果酒中使用铅桶是很危险的,导致了许多种疾病和许多人死亡。

276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