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壮壮长大
繁星若雨
教育机构突然间倒闭了很多,看到网上最近很多员工投诉无门,总部空空荡荡早已跑路,月初搞续费,月底老师突然就不上课。钱也都打水漂了。国家没出手之前,教育行业内卷[1]的厉害。国家出手之后,大家认为: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学科老师如果还想在教育培训行业,只能选择非学科类机构,像编程。或者选择成人教育,现在有很多人考公考编,培训讲师(经常出差,报酬不错)也可以选择。还是那句话:宇宙的尽头是公务员。教培机构与“双减政策”碰撞,我与“裁员”碰撞,注定了是悲剧。一次裁员不够,两次裁,生活在你破落不堪的时候,不会有霸道总裁贴心维护,不会有天降机遇,只有一拳给完再来一拳。一张张简历发出去,或者是礼貌地拒绝,或者冷冰冰的对话框,或者热情地销售邀请。我一边带着孩子,一边盯着手机等消息。时间慢慢地消逝,从散步中溜走,从愣神中大摇大摆地跨过。终于,在即将放弃找老师这个行业的时候,一家培训机构打来了电话。这一个电话像救命的稻草,我得紧紧地抓住。我精心地准备了面试,再一次面试一举成功。终于,回到了熟悉的战场。这一家公司离我的家里有1个小时40分钟的路程,但好在上班时间比较晚。我每天开开心心地上班,整个内心都明朗了起来。路上虽然距离长,但是有了自己跟内心独处的时间,自己跟另一个自己分享这种喜悦。小雨天,撑着伞欣赏翠绿的树叶;下雪天,踩在雪上听听嘎吱嘎吱悦耳的声音;夜幕降临时,走到天桥上,看看五彩斑斓的世界。工作的每一天都是开心的,感觉有价值的。有一天,看见几个比较熟的同事围坐在一起,我过去参与了这场对话。这一场对话预示了我未来的路,再一次“被裁”。果然,当我们上完秋季课的时候,大批的员工被裁。再一次搬着行李回家,该怎么办,该怎么办......我不停地问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我逐渐跟着急的自己和解。我应该先锁定目标,然后朝着这个目标前进,并且学习相关的技能。我想起以前也接触过运营相关的工作,又询问了同事,最后我锁定了产品运营。我开始制定计划学习,首先学习了数据分析工具,SQL。后又分别学习了tableau,python,excel函数和透视表。我修改了简历,一次次地投递,依然没有结果。我反思自己,难道是缺乏经验吗?现在我又开始看书,学习相关的运营理论知识。大部分都找了一些比较基础的岗位,也有相当一部分人选择转向职业教育。
毛头猴子
在教育行业被裁员简直就是晴天霹雳,还没缓过神来,就已经被裁了。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持续规范校外培训(包括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在教育行业的这次裁员真的像是雷霆行动,说裁就裁,直接就来。1、前一秒还在沟通工作,下一秒就被约谈。我原来是在一个中学生英语辅导班做老师的,干了有2年时间吧,一年前逐渐的上手了。说实话做教育培训还是挺好的,没有什么销售压力,生源对于我们的这个小机构来说还是富富有余的。但是“双减”政策真的是突如其来,然后机构裁员紧随其后,我当时被人事部约谈的时候,孩子我的学生讲题呢,没有任何缓冲,人事部门甚至都没有寒暄,直接就是说了结果,谈了补偿。2、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真的就是应了那句“现在社会早就没有了铁饭碗”因为是突然被裁员,还没来得及想想以后可以干什么,所以总觉得还是没有安全感。教育行业被裁员下来的人都干什么去了呢?1、刚毕业的年轻人在准备公务员、教资考试。对于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选择性多一点。很多人直接就开始准备公务员、考研、事业编、教师资格证书的考试,而且很多以前也就是做这些方面的辅导,可以说比较有优势的。2、30+的人们开始着手寻找新行业。30+的人很多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家庭和孩子每个月的支出让他们不能停下来,所以很多人直接就换行业了,外卖、直播的都有。他们基本上都是在“骑驴找马”,边工作边想以后。
空山青雨
裁员与补偿近日,因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背景之下,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学科类教育教育培训严格受限,学前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全面禁止。目前,各大教育培训机构均开始对业务和人员进行调整。其中,有教育培训机构内部人士表示,公司旗下的教育机构将开始裁员,实行补偿计划,部分人员转岗或投到新项目中。那么目前情况下,教育机构应如何合理裁员?如何给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呢?一、劳动合同尚未到期,作为用人单位的培训机构与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的方式有:(一)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合同;(二)因劳动者的过错,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如:在试用期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等情形的。(三)用人单位没有过错,劳动者也没有过错,但如:1、劳动者患病或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的;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非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有前述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额外支付一个月工资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如果劳动者属于职业病人员、工伤类人员、孕期、产期、哺乳期人员、或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则不适用提前通知解除。(四)裁员:若企业裁减人员20人以上或裁减不足20人但占企业职工总数10%以上的则属于经济性裁员,应符合法律对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的相关规定。企业裁减人员必须合法合理,且有严格的程序限制,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1条规定,企业裁减人员必须符合四种情况:1、依照企业破产法规定进行调整的;2、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的;3、企业转产、重大技术革新或者经营方式调整,经变更劳动合同后,仍需裁减人员的;4、其他因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并且,企业实施经济性裁员还必须按照严格的程序进行:首先,企业应当提前30日向工会或者全体职工说明情况,听取工会或者职工的意见后;其次,制作裁减人员方案,内容包括,被裁减人员名单、裁减时间及裁减步骤,经济补偿办法等;然后,将裁减人员方案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最后,由企业正式公布裁减人员方案并办理解除劳动合同的手续。企业在实行裁员时还应注意,在裁员时不得裁减职业病人员、工伤类人员、孕期、产期、哺乳期人员、或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同时企业在裁减人员时应当优先留用对于与企业订立较长期限的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地、家庭无其他就业人员,有需要扶养老人或者未成年人的劳动者。二、在上述四种情况下,教育机构可以终止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此时教育机构又应如何支付经济补偿金呢? 经济补偿金是用人单位在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时支付给劳动者的一次性经济补偿,一般是根据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年限计算,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若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支付,而支付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因此:1、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终止劳动关系的,经济补偿金可与劳动者协商确定;2、若因劳动者过错解除劳动关系,用人单位是不需要经济补偿金;3、若非劳动者过错也非用人单位过错解除的,则用人单位应提前三十日通知或支付一个月工资,并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4、若企业进行经济性裁员,则按照劳动者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金。虽然本次教育机构终止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进行裁员,是因“双减”背景下的无奈之举,但用人单位亦应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合法合理的解除,体现用人单位应有的担当。
clubsummer
回答一波。k12遭遇双减,两三个月前的事了,目前的市场上,教培机构仍然在缩减自己的人员数量,每天还是有不少人从教培机构里出来,大家都觉得很迷茫,离开了这个圈子,到底能去做什么,到底要做什么?霸哥在之前的回答里有简单提到过,教培人员的路线,大致有三条:1.考教师编制;2.考其他事业编制&公务员;3.转行做其他岗位。但是不管是那条路线,都是需要有这么一个学习和转换的过程。考试呢,就是看书,不断去刷题,要是觉得自己看不行,就换种方式,总归都是方法,只不过现在考试难度可能变得比之前更大了,因为有很多教培人员的想法都是一样的,趁着现在还熟悉教材,考个老师去吧;事业编和公务员则相同,难度都会变大,毕竟一下子挤进去这么多人。转行呢,肯定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转的,肯定也都会有相应的难度,如果是涉及到转行,那也同样会有一个学习提升的过程。不过这个方向也比较多,像是什么销售啦,运营啦,开发啦,测试啦,都是可以转行来做的,但是不管你是转运营,还是转技术岗,都要进行相关学习和经验积累,才有可能是转成功的。加油吧,教培人!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