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08

小川里沙
首页 > 英语培训 > 蒙娜丽莎的英文名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tiankongch

已采纳

蒙娜丽莎》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著名画家达·芬奇的肖像画作品。 画中的主人公是当时的新贵乔孔多的年轻的妻子蒙娜·丽莎,这幅画画了4年。 那时,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她一直处于哀痛之中,闷闷不乐。为了让女主人高兴起来,达芬奇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办法让蒙娜丽莎高兴起来。 这幅画完成后,端庄美丽的蒙娜丽莎脸上那神秘的微笑使无数人为之倾倒。人们对那微笑进行了种种猜测:是和蔼可亲的温婉的微笑?是多愁善感的感伤的微笑?是内在的快乐的标志?是处女的童贞的表现?那微笑仿佛是这一切,又仿佛不是这一切。它的诱人之处,全在于那微笑的神秘莫测和令人倾倒。 后即以“蒙娜丽莎的微笑”喻指迷人的微笑或神秘莫测的微笑。

蒙娜丽莎的英文名

216 评论(10)

:小小的菇凉

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同名代表作的画中人物,以其神秘的微笑扬名于世,其形象是文艺复兴时期妇女美的典范.有趣的是她没有眉毛,因为她所在的年代剃去眉毛是很流行的化装方式.不错吧!最后一句也可以去掉的!

239 评论(9)

娜是阵疯

-- 蒙娜丽莎其人介绍1、蒙娜丽莎的身世: 面带神秘微笑的蒙娜丽莎的身世几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个谜,但是,英国《泰晤士报》3月14日报道说,一位德国艺术史家最近声称,他查清了蒙娜丽莎的身世,从而解开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最大谜团之一。 来自德国勒沃库森的艺术史家马格达丽纳·索斯特表示,他相信画于1500年到1506年期间的蒙娜丽莎的生活原型是一位公爵夫人,一个充满了冒险精神的年轻美貌女子,名叫卡特琳娜·斯福扎。索斯特女士说,她相信达·芬奇是根据一位公爵夫人的肖像画出蒙娜丽莎的,而这位公爵夫人的肖像最初是由意大利著名绘画大师洛伦索·迪克雷第画成的。索斯特说,“我完全相信她们就是同一个人。”德国一家发行量最大的日报在13日刊登了这两幅画像并进行了比较,而读者确实从中发现了许多相似之处。不过,索斯特表示,她在对两者的鼻子、头发、嘴唇以及脸颊进行了仔细研究之后得出的结论是,蒙娜丽莎就是卡特琳娜。斯福扎是米兰公爵玛里埃·斯福扎和他的一位部下的妻子私通生下的非婚生女儿,生于1462年, 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虽然天生丽质,但是更因为她的敢作敢为而出名,因此获得了“悍妇”的绰号。15岁那年,她嫁给了吉洛拉莫·里阿里奥,而她丈夫的叔叔就是当时的罗马教皇西克斯图斯四世。这位教皇叔叔后来把意大利的两座小城市福利和伊莫拉册封给他们并且授予了他们福利和伊莫拉公爵的贵族头衔,但是教皇在1484年去世之后,里阿里奥家族试图安排自己家族人继承教皇的企图遭到了失败,于是卡特琳娜率领一帮士兵冲击了罗马最著名的城堡之一圣安吉利奥城堡表示抗议。后来,她丈夫遭到了暗害,之后她再次结婚,但是第二任丈夫又先于她死去。这些生活中的磨难都没有把她压倒,但是最后她败在了新教皇博尔吉亚及其家族的手中。1500年,博尔吉亚教皇从她手中没收了那两座城市并且将她关押了一年之后才释放。她死于1509年,那年她才46岁。卡特琳娜的这幅画是她25岁那年由意大利绘画大师迪克雷第画的,当时她摆出的姿势就和现在人们看到的蒙娜丽莎的样子几乎一模一样,由于当时她正处于生活的黄金时代,因此无论是手臂的摆放姿势还是那神秘的微笑都显示出了骄傲的神色。 达·芬奇在根据这幅肖像画出自己的画之后非常喜欢,因此随身携带了几十年,直到最后这幅画被卖给了法国国王弗兰西斯一世才公开亮相并且从此被称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作。根据一部分学者的研究,《蒙娜丽莎》的原型被确定是一名叫做丽莎·德·吉尔康达的女子,她是当时佛罗伦萨一名富有的丝绸商人的妻子。纽兰德在佛罗伦萨图书馆中找到的最新证据再次确证了画中原型正是这名叫做丽莎的丝绸商妻子。 据来自德国法兰克福的消息,德国美术史专家经过10年的调查研究,发现了蒙娜丽莎的真实身份。声称,蒙娜丽莎是意大利的一位名妓,名叫卡泰丽娜·斯福尔扎(Caterina Sforza),小名蒂格瑞斯Tigress。她是米兰公爵的私生女,1462年出生,据说蒙娜丽莎是乔康达府邸中的第二任妻子。

211 评论(10)

垚垚姐姐。

《蒙娜丽莎》 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 1452-1519)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同时引来各式各样的说法和评价。我们根据瓦萨利的记载,可以确定,画中人为佛罗伦萨银行家佛朗斯柯·捷列·佐贡多的妻子丽莎。她出生于1479年,芬奇为她画像时间是1503年,正是丽莎24-27岁的时候。画中人的主要神情是“微笑”,世人称之为“神秘的微笑。”银行家佐贡多以丰厚的酬金请芬奇为夫人作画。当夫人出现在画家面前时,她身着华贵的连衣裙,梳着时髦的发式,一绺绺卷发散在双肩,身体显得丰满,眉毛齐整,两颊绯红,颈项和手臂佩带着名贵珠宝,全身充溢着纯真和天趣。在弯弯的双眉下面,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当她把目光注视这位鼎鼎大名的画家时:一颗能容无限智慧的苏格拉底式的脑袋映入眼帘,面孔下面布满银白色的胡须,看上去像是暂留人间的神,这与她终日见到的粗俗商人大不相同。一瞬间发自内心的微笑,使她的脸显出夺人的光彩,令人神往:腼腆、调皮,似乎失去的青春又回来了。灵魂深处的奥秘,被观察敏锐的画家一下子抓住了。“我同意马上着手工作。”芬奇向蒙娜丽莎点了点头。为了维持丽莎的微笑,画家动用了智慧的脑袋,为她讲了精彩的愉快的故事,还请了各式各样的小丑、琴师、街头艺人为夫人表演,借以唤醒这位消沉、淡漠、昏昏欲睡的少妇。丽莎坐定以后把一只手放在另一只手上,作出一个少妇的姿态,画家注意到夫人裸露的颈项和丰腴双手,可惜被金银珠宝所占有,芬奇对丽莎说:“如果夫人不反对的话,我想描绘不加任何装饰的颈项和手臂,这是属于您最纯真的美,请夫人去掉一切象征财富的饰物,让我尽情描绘属于你本人的一切丽质。”于是,丽莎急忙褪掉所有饰物。我们现在看到的正是一位毫无修饰、情趣天然的少妇。蒙娜丽莎勾起了芬奇对生母阿尔别拉的回忆。有一次,大师深情地向少妇倾诉了自己的身世,似乎从丽莎的身影中看到生母的形象,当讲到母亲在24岁就死去时,他的声里充满怜悯和悲痛,丽莎说:“我也是24岁,我使你想起了她。”丽莎成了阿尔别拉的神秘化身。因此,大师在画丽莎时,是用真诚而纯洁的情感去描绘的,他用对母亲和情人的双重情感来尽情描绘此人的肖像。不仅如此,他还把她作为一种理想,一种美的象征,作为人类世界的欢乐和光明来描绘,他要把自己的美感和体验,用画笔传达给所有的人。文艺复兴的到来使神从神坛上走下来,成为有血有肉、有情有欲的人。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成为这一新时代的标志而载入史册。看完之后,用自己的话介绍出来就可以了。

352 评论(13)

大灵灵小乖乖

,蒙娜丽莎身后的背景是意大利中部阿雷佐市布里阿诺桥附近的景色。佩德雷蒂的证据是,达·芬奇出生在距阿雷佐约100公里的芬奇镇,并曾经在阿雷佐生活过,这一地区的原始景观与《蒙娜丽莎》的背景几乎完全一样,因此,达·芬奇很有可能采用这一地区的田园景色作为《蒙娜丽莎》的背景。当佩德雷蒂的这一观点在达·芬奇绘画国际研讨会上宣布后,许多美术史专家都对他的研究结果表示肯定。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哀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产生那样大的差别。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唇部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现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

226 评论(14)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