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陆院尼美
1月1日元旦(New Year's Day)2月14日情人节(Valentine's Day)3月5日青年志愿者服务日3月8日国际妇女节(International Women' Day)3月12日中国植树节(China Arbor Day)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4月1日愚人节(April Fools' Day)4月5日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5月1日国际劳动节(International Labour Day)5月4日中国青年节(Chinese Youth Day)5月8日世界红十字日(World Red-Cross Day)5月12日国际护士节(International Nurse Day)5月15日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 Family Day)5月31日 世界无烟日(World No-Smoking Day)6月1日 国际儿童节(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6月5日世界环境日(International Environment Day)6月26日国际禁毒日(International Day Against Drug Abuse and Illicit Trafficking)7月1日中国共产党诞生日(Anniversary of the Founding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8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节(Army Day)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National Day)12月1日世界爱滋病日(World AIDS Day)12月3日世界残疾人日(World Disabled Day)
白色棉袜
The Interational Day is October 1st.一般很少这样表达,一般是October the first is the National Day
smilejune521
中外主要节日英文表达------------------------------------1.NewYear'sDay元旦(1月1日)2.SpringFestival;ChineseNewYear'sDay春节(农历一月一日)3.LanternFestival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4.InternationalWorkingWomen'sDay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5.ArborDay植树节(3月12日)6.PostalDay邮政节(3月20日)7.WorldMeteorologyDay世界气象节(3月23日)8.ChingMingFestival;Tomb-sweepingFestival清明节(4月5日)9.InternationalLabourDay国际劳动节(5月1日)10.ChineseYouthDay中国青年节(5月4日)11.Nurses'Festival护士节(5月12日)12.DragonBoatFestival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13.InternationalChildren'sDay国际儿童节(6月1日)14.TheParty'sBrithday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7月1日)15.TheArmy'sDay建军节(8月1日)16.Mid-Autumn(Moon)Festival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17.Teacher'sDay教师节(9月10日)18.Double-ninthDay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19.NationalDay国庆节(10月1日)20.NewYear'sEve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元旦(1月1日)-----NEWYEAR'SDAY成人节(日本,1月15日)-----ADULTSDAY情人节(2月14日)-----ST.VALENTINE'SDAY(VALENTINE'SDAY)元宵节(阴历1月15日)-----LANTERNFESTIVAL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CARNIVAL桃花节(日本女孩节,3月3日)-----PEACHFLOWERFESTIVAL(DOLL'SFESTIVAL)国际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WOMEN'SDAY圣帕特里克节(爱尔兰,3月17日)-----ST.PATRICK'SDAY枫糖节(加拿大,3-4月)-----MAPLESUGARFESTIVAL愚人节(4月1日)-----FOOL'SDAY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EASTER宋干节(泰国新年4月13日)-----SONGKRANFESTIVALDAY食品节(新加坡,4月17日)-----FOODFESTIVAL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TIONALLABOURDAY男孩节(日本,5月5日)-----BOY'SDAY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MOTHER'SDAY把斋节-----BAMADAN开斋节(4月或5月,回历十月一日)-----LESSERBAIRAM银行休假日(英国,5月31日)-----BANKHOLIDAY国际儿童节(6月1日)-----INTERNATIONALCHILDREN'SDAY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FATHER'SDAY端午节(阴历5月5日)-----DRAGONBOATFESTIVAL仲夏节(北欧6月)-----MID-SUMMERDAY古尔邦节(伊斯兰节,7月下旬)-----CORBAN筷子节(日本,8月4日)-----CHOPSTICSDAY中秋节(阴历8月15日)-----MOONFESTIVAL教师节(中国,9月10日)-----TEACHER'SDAY敬老节(日本,9月15日)-----OLDPEOPLE'SDAY啤酒节(德国十月节,10月10日)-----OKTOBERFEST南瓜节(北美10月31日)-----PUMPKINDAY鬼节(万圣节除夕,10月31日夜)-----HALLOWEEN万圣节(11月1日)-----HALLOWMAS感恩节(美国,11月最后一个星期4)-----THANKSGIVING护士节(12月12日)-----NRUSEDAY圣诞除夕(12月24日)-----CHRISTMASEVE圣诞节(12月25日)-----CHRISTMASDAD节礼日(12月26日)-----BOXINGDAY新年除夕(12月31日)-----NEWYEAR'SEVE(abankholidayinmanycountries)春节(阴历一月一日)-----SPRINGFESTIVAL(CHINESENEWYEAR)
勿忘归途
国庆节日期的英文为National Day。
关键词汇:national
音标:英[ˈnæʃnəl] 美[ˈnæʃnəl]
详细释义:
adj. 国家的; 民族的; 全国的; 国有的; 国立的; 国营的;
n. (某国的)公民;
短语搭配:
例句:
1、October first is the National Day of China.
十月一日是中国的国庆节。
2、The National Day is coming.
国庆即将来临。
3、National Day is only ten days away.
离国庆节只有十天了。
微凉菇凉
National Day 读音:[ˈnæʃnəl] [deɪ]
两个词语的念法和表达的意思
1、national一词读作 英 [ˈnæʃnəl] 美 [ˈnæʃənəl, ˈnæʃnəl] ,属于形容词,翻译为:国家的或者是民族主义的意思。
2、day一词读作 英 [deɪ] 美 [de] ,属于名词,翻译为:白天,节日,天等
所以二者连读起来就是“国家的节日”即国庆节。
举例:
1.What day is your National Day?哪一天是国庆节呢?2.Let's celebrate National Day.让我们一起来庆祝国庆节吧!
扩展资料:
中国的法定节假日一共11天。1. 元旦 1天 New Year's Day2. 春节 3天 the Spring Festival3. 端午节 1天 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4. 中秋节 1天 the Mid-autumn Festival 5. 清明节 1天 the Tomb-sweeping Festival 6. 国庆节 3天 National Day 7. 五一 1天 May Day
食客小冬
元旦(1月1日,放假一天):New Year
春节(农历新年,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三天):Spring Festival
清明节(农历清明当日,放假一天):Tomb-sweeping Day
国际劳动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International Working Women's Day
植树节(3月12日):Arbor Day
国际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一天):International Labor Day
中国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China Youth Day
端午节(农历端午当日,放假一天):The Dragon Boat Festival
国际护士节(5月12日):International nurse's Day
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Children's Day
教师节(9月10日):Teachers' Day
中秋节(农历中秋当日,放假一天):Mid-Autumn Festival
国庆节(10月1日,放假三天):National Day
记者节(11月8日):Journalist's Day
扩展资料:
中国岁时节日,随着一年四季的变化和农作物安排的需要,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节俗活动,表现了鲜明的农业文化特色,这从以下节俗活动中可见一斑。元旦前后的立春节,看风云,占天候,预测年岁丰欠,二月惊蛰节令到来时,民间有预防虫害,预占收成的习俗。
三月清明、谷雨前后是春耕播种的大好季节,不少节日如蚕月(小清明)、踏青节、禹生日、麦王生日、龙王节、清明等节日活动都与祈求丰收有关。四月立夏的节俗活动大都是围绕各地生产特点进行的。五月盛夏之初,各种灾害较多,俗称为“恶月”,其节俗活动多与防病、除害有关。
夏至许多地方有“祭田婆”、摘新谷荐祖习俗。六月正值三伏酷热季节,易染疾病,因此,许多习俗偏重于消夏抗暑活动,包含有爱护生产力的意义。
六月六日天贶节,不少地方农民为保护耕田要祭祀谷神。七月七日乞巧节,从牛郎织女神话传说演变而来的妇女乞巧习俗,反映了男耕女织的经济生活。八月是一年中的收获季节,农民用新谷酬谢祖宗和家神。中秋节赏月、拜月、赏桂,有喜庆丰收的习俗。九月霜降节令,关系到来年生产的好坏,这一天各地有看晴雨、占收成的习俗。
十月一日,一些地区农民庆祝牛王生日,广东有对牛不穿绳的“放闲”习俗,这是农闲之际向牛酬谢的表现,实际上是古代牛图腾崇拜风俗的遗留。十一月“冬至大如年”,农民有看雪的习俗,所谓“一九雪,九九皆有雪”。大雪可冻杀害虫,来年农事丰稔。谚语“冬雪是麦被”,其含义即在于此。
风俗与礼俗相结合
讲究礼仪,每当重要节日来临,人们都要祭拜祖先,以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如春节供奉祖宗牌位,寒食、清明扫墓,对待死者“事死如生”之礼在节日祭祖中得到集中体现。清明祭扫本来是民间风俗,唐玄宗时列入礼典,变成了礼俗。
元宵节张灯风俗自汉代形成之后,历代都以张灯、观灯为一大盛事。封建统治者对节日风俗的倡导,把风俗上升为礼俗,以礼仪教化人民,加速了节日的传播和发展,同时也把节日纳入了封建礼教的轨道。
传承性与变异性相统一
中国节日具有民俗文化传承性与变异性的一般特点。节日一旦形成,便有一种相对独立性和稳定性而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有时社会条件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仍然保留有古老习俗的影子,这是节日传承性的重要表现。中国节日文化根植于数千年的农业文化之中,民间流传下来的许多节日都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其中很多习俗是从远古时代传承下来的,至今还为人们所接受,表现了顽强的生命力。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节日风俗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的变化,节日风俗也会不断有所变化,有的遭淘汰,有的被更新,总的趋势是积极因素占优势地位,落后的陈规陋习不断被淘汰。如汉代以前上已节的禊祓习俗,魏晋以后变成了郊游活动。简言之,中国节日文化传承中有变异,变异中有发展,传承与变异相统一是中国节日的显著特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