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在一起吧
导语:导入环节处于语文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它用时较短,不过三五分钟,却关系到整个课堂教学的效果。因此认真设计课堂导入环节,对优化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意义重大。
一、知识内在联系的导入
复习导入
孔子认为:“温故而知新。”英语学习强调循序渐进,学生在学习高一层次的知识之前需要以较低层次的知识为基础,需要引导学生复习与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密切联系的旧知识作为辅垫,让学生在“温故”的基础上“知新”。在“旧知”与“新知”间做好恰当的搭桥铺路工作,让学生在“新”“旧”知识间迅速建立起有效的联系,以“旧”引“新”,从而让学生准确理解与掌握较高层次的知识。通常在新授课之前,可以针对已学知识采用复习、提问、做练习等方法进行导入,以使学生感觉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从而将新知识纳入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体系之中,以有效降低学习新知识的难度,以引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
预习导入
教师在新授课前布置学生进行预习的内容在新授课时应该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出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较充分的准备,同时更是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预习的内容要紧紧围绕新授内容,更要简明扼要。比如,执教牛津小学英语4B Unit3 “What’s your job?”这一课时,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开展一个小调查(Make a surrey):大家想象一下15年后自己从事什么职业,并且用表格的形式绘制出来。课堂上要求学生们对自己制作的表格加以说明。由于准备充分,学生表现非常活跃,兴趣盎然,新课进行得相当顺利。
二、在生动直观中导入
直观导入
直观导入凭借幻灯片、视频、实物等以其形象逼真的现场感受与强烈的视听效果有效地吸引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比如,一位教师教学“服装名称”时,将课前收集的玩具娃娃的各类小服装、衣帽等展示给学生,因为这些玩具漂亮可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学习热情高涨,都迫不及待地想用英语正确地说出自己没有学到的服装的名称,于是,教师趁势导入新课。
背景知识导入
学习西方节日时,可以将中西习俗进行对比、介绍节日的来历等。在学习有关人物传记时,可以介绍这些人物的成功人生或生平。可以通过教唱英文歌曲、播放相关视频等,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英语文化的内涵。比如,执教“At Christmas”一课时,一位教师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查找相关资料并且自主制作一张圣诞贺卡。课堂上,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将自己制作的圣诞贺卡张贴在黑板上,英语课堂充满着浓浓的节日气氛。然后,执教老师教唱了一首圣诞歌――“White Christmas!”接着,执教老师让学生们自主介绍所了解到的Christmas。最后,执教老师引出“Spring Festival”,提出“What do people buy for Christmas/Spring Festival?”这个问题,学生们的回答精彩纷呈,课堂气氛既紧张又活跃,让学生们从中了解到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
三、在以疑设问中导入
谈话导入
教师应精心设置有关话题,通过谈话自然而然引入新课,有利于让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角”,大胆参与讨论,参与探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如,教学“动物类”单词这一课时,一位教师精心设置了“in the zoo”这一话题,让学生们自主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Which animals do you like best?”执教老师将全班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们在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学生们个个热情高涨,大胆表达,个性张扬,主动参与。
悬念导入
“疑问”是学习的起源,有“疑”才会有“问”、有“究”,学生才能学有所得。教师应巧妙设置悬念,以引发学生强烈的“破疑”欲望。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出发,用形式多样、能引发学生认知冲突的方法设置疑问,将学生引入英语学习的最佳境界。比如,一位教师教学牛津小学英语4B At a party“The one in /with……”这一句型时,故作神秘地对学生说:“今天我给大家引荐几位名人,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介绍对号入座,猜猜是几号人物?猜对的,获得‘最佳智慧星’的称号。”执教老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许多歌星、影星和球星的图片贴在黑板上,让学生们根据执教老师的描述从外貌、穿着等方面找出恰当的人物,从而引出in与with的区别。
结束语
课堂导入是一门值得教师进行探究的艺术。课堂导入是英语课堂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恰当有效的导入能迅速吸引学生进入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恰当有效的导入能及时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从而让学生进入英语学习的最佳境界。
于海丽888
小学英语课堂导入10种方法如下:
1、积极提醒,回到课堂
小学生都是一些生性好动的儿童,大部分人在上课铃声响过后,还没从课间游戏中收回心来。教师应该提前进教室站在讲台上,学生看到英语老师来了,就知道下一节是英语,他们会立刻拿出书本,做好上课的准备。
2、伴随音乐,放声歌唱
小学生在幼儿园学到许多琅琅上口的儿歌,这些儿歌都是小朋友喜闻乐见的。小学英语课本中也有许多非常动听的歌曲。
3、前后衔接、温故知新
前后衔接,也就是从整体结构出发,承上启下地导入新课,在开始新课前,先温故已学过的知识,可以使学生把前后所学知识衔接起来,从而达到温故知新的目的,使学生胸有成竹地走进课堂。教师可以针对上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听力、对话或笔头练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感觉,学生在熟悉并掌握了旧知识后,有了成功感和满足感,就会有更大的求知欲望。
4、通过图画,再现情境
课堂图画的主要形式是挂图、剪贴画、简笔画、幻灯图片等。色彩缤纷、栩栩如生的图画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更快地进入角色,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还可以帮助他们理解抽象的知识,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力。
5、设置悬念,激发兴趣
悬念,也就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设置一些悬念,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学生一旦有了兴趣就要刨根问底地寻求正确答案,思路就紧跟着老师。
6、利用实物,加强直观
由于小学生年龄较小,生活经验不丰富,知识范围有限,决定了他们对直观、新颖、有趣的材料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以教学中的实物、直观教具是必不可少的。
7、开展游戏,增强趣味
“玩”是儿童的天性,教师在课前充分利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听、说、读、写教学游戏。从游戏导入,使学生边玩游戏边学习,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接受英语、喜欢英语,达到“玩与学”相结合的目的。
8、积极参赛,勇于夺冠
小学生好胜心强,教师在新课开始,引进竞争机制符合小学生可望获胜的心理,能促使他们积极思维,充分准备,变被动为主动。竞赛的方式包括看谁听得清、看谁说得好、看谁读得准、看谁写得好等等。竞赛可以全班参加,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还可以选代表进行。
9、相互讨论,得出结果
在新课的开始,请同学们听一段录音,并回答问题:“What class is Tom in?”听完录音,请同学们自由讨论,大家都开始议论纷纷,教师要因势利导,使同学们抓住最关键的几句话:
“We're in Class3, Grade6.”
“We're in the same grade, but in different classes.”
“I'm in Class4.”
10、表扬鼓励,充满信心
有句话说得好:“八十岁的老头都要听好话,更何况是三岁的小孩呢?”由此可见,表扬鼓励的话人人爱听。教师在上课前,及时对表现突出的学生进行表扬鼓励,使学生在听讲之前,就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了好心情,学习起来效果自然就更好了。
小黑妈跃跃
导语:一堂课的好坏,导入是关键。巧妙的导入,如同桥梁,联系着旧课与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如同路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巧妙的导入,会产生“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应,能够扣住学生的心弦。为此,锤炼导课艺术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更是打造精彩课堂的突破口。
一、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导入
谈话导入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效果得到更好地词句和提高,并且师生之间通过交流和表达,学生也可以更好地实现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教师在课堂教学前,要对于谈话的话题进行设定,围绕不同话题来与学生之间进行交谈,这样学生可以更好地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利用,提高知识理解深度,同时也能更好地引入到新知识的教学当中。例如,在《In class》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与学生进行问答“Hi…”、“how are you?”、“Can you see…over there?”、“What can you see in our classroom?”、“How many classrooms can you see in our school?”这种问答的设置要遵循由简单到困难的方式,让学生在巩固已学知识的基础上,逐步自然地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当中来。
二、联系生活实际,借助实物实景进行课堂导入
小学生的思维尚处于直观形象思维阶段,他们对于目所能及、耳所能听的实物实景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动力。任何教学关于直观实物的教学内容,教师都可以借助具体的事物形象强化学生的关注力,聚焦学生的思维特点,让学生在学习之后感觉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其实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实际并没有什么两样,尤其是充分利用学生生活和教室学习目所能及的事物,更能起到导入的效果。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nit 3 Is this your pencil?时,就涉及了很多学生日常学习过程中常常见到和用到的学习用品。如果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凭借教材进行纯粹地朗读、积累和记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就会大打折扣。此时教师完全可以借助教材中pen/pencil/ruler/rubber等用品,为学生出示卡通式样的图片认知,帮助在单词与实物之间进行有效的认知联系,学生的认知才能形成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通过实物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导入
实物导入的教学方法的应用,其受到教学内容方面的限制相对较多,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小学阶段学生本身的年龄相对较小,对于知识的理解能力相对有限。教师采取有趣、新颖、直观且形象的教学导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理解效果。通过具体实物的引入,学生可以更加具体地对英语知识进行感知,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就可以得到更好地提高。例如,《my school bag》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展示不同的文具,让学生结合实物来对于所学的词汇进行表达,这样导入方式也更加生动、自然,并且符合实际。
四、通过问题的设置对于教学内容进行引导
对于不同年级的学生来说,通过疑问设置的方式来对于教学问题进行导入,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思维主动性。适当地对问题进行提出,可以让学生产生求解的心理和期望,整个知识的学习过程会变得更加主动,学生也可以更加自然地进入到新知识学习的状态之中。教师在问题创设上,要重视引发学生的思考兴趣和热情,帮助他们更好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之中。例如,在《it’s late》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出示一个圆形的时钟,问学生现在的时间,并且提问我们上课的时间是几点。这样教师就自然而然地可以对于后续的教学内容进行引入了。
五、强化情境创设,通过简笔绘画进行课堂导入
教材中的内容有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并不能完全处于相同的节奏与韵律中,有些事物或者场景并不能直接进行出示,没有相应的事物与之对照,缺少实物导入课堂的便利资源。于是,教师就采用简笔画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的导入。简笔画不仅更易接近学生的认知条件,还能在教师主观创造发挥的过程中,将导入更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提升学生的言语世界。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四年级下册Unit 4 Drawing in the park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充分利用学生生活中常去的公园为蓝本,在教师写意的寥寥数笔中勾勒出其公园的特点,将学生的全部身心浸润在简笔画形成的意境之中,照样促进学生认知意识的有效提升。
在这样的导入环节中,学生的身心意识有效地调动学生原始的认知基础,将学生的关注力瞬间聚焦,为感知教学内容、突破教学难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六、依循儿童天性,通过多样游戏进行课堂导入
爱玩好动是学生的天性,更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点。而英语课程作为一门外来语种,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中鲜有直接运用和历练的机遇。只有在各种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内在意识的充分运转。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应该从教材编排内容的实际出发,选择与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实际相互关联的游戏方式,在熏染气氛、调节心理感应的作用下,使得教材中较难理解的内容能够得到充分的展示。
例如在教学中年级的英语教材时,教师可以充分把握教材内容和儿童认知之间的有效联系点,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在先行运转学生思维的基础上,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导入环节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充分运用猜测谜语、思维竞赛、头脑风暴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对新授知识的悉心感悟。
这种新课的导入方式有助于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游戏方式,打开他们的思维,调整他们的心态,从而以更加放松、平和的心态进入课堂的学习当中。
七、链接旧有知识,通过提问复习进行课堂导入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学科,有着承上启下相互关联的内容体系,新授的内容常常建立在旧有知识的基础之上。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原始的语言储备,教师可以通过复习提问的方式将旧有知识和要教学的新知识进行有效对接,找准两者之间的联系点,依托这样的联系将学生的思维迅速转入教学的内容之中。
例如在教学译林版三年级下册Uuit 4 Where’s the bird?Story time环节的导入中,教师就紧扣着教材编排体系中设置的“Is this/that your…”中相关信息进行简单的提问设置,譬如:Is this you pen?Is that your book?教师这些精心设置的提问不仅让学生借助原有的知识积累形成对本节课教学重点“Where is your…”的自主突破,更为学生自主学习英语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积累。
而在推行这一环节当中,教师还可以采用与个人特质相连的方法,根据每个学生生平阅历、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对事物的看法和认知等不同的思维习惯,对学生进行单独的提问,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以真实性的提问方式换取了学生应答的真实性,从而针对不同的生命个体提升复习提问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八、情境导入的模式的利用
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教学情境的合理设置,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快地进入到英语知识的学习状态中,让学生更好地对知识进行探索和思考,这是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一个有效地对策。小学阶段英语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不同的教学内容,构建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参与到情境当中来进行学习。例如,在《 Shopping》一课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扮演一个小商店,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营业员和顾客,并配合不同的表情、动作和语言,对于购买行为的情景进行模拟。在模拟的过程中,教师引入“Can I help you?”、“I’d like…”、“How much is it?”等不同的例句,在情景的烘托下,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整个学习过程,并且在寓教于乐的氛围当中实现对英语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合理的导入设计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同时也对于提高教学有效性,创新教学形式,丰富教学内容给予了良好的发挥空间。在不同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应用的过程中,导入方式要进行合理的选择和调整,更好地体现出教学活动的差异性,并且积极地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高效、生动。
拓展阅读
小学英语课堂管理细则
为了提高课堂效率,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小学英语教师需要实施有效课堂管理,保证适量教学内容,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引进竞争调控机制,提高课堂调控能力。
(一)组织课前教学
英语教学中称为“Warming up”,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式可以有:唱英文歌曲,说韵句,做游戏,听口令做动作,加减运算,报数接龙等。
(二)明确课堂信号
课堂指令明确,高效,才能保证教学各环节顺利进行,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停止,安静信号。1.老师说one, two, three .学生说three, two, one. 2.老师说Ears, ears,学生说Listen, listen.( Eyes ,eyes--- look, look.)3.教师说:plus and minus .提醒学生接着有加减法算式。然后教师出一题,让学生回答。 4.有节奏地拍掌。学生模仿教师,拍出正确的节奏。 5.高举“STOP”指示牌。读书信号:Read, Read, sit up straight.笔记信号:pencil and rubber 。划线信号:ruler and pencil操练信号:开小火车信号:Let’s do , one by one或one by one, ready ,go .同桌合作信号:Let’s do , two by two.规定先叫到名字的一个学生为对话的A,另一个为B。小组活动信号:let’s do , four by four .按座位顺序规定分别为A,B,C,D。这样明确的人员和任务分配节省了解释活动规则的时间,使整节课紧凑,高效。在小组活动时,指定两位负责人:voice keeper和time keeper。voice keeper要密切留意组员的声音,若有学生提高音量要及时阻止。time keeper要提醒组员注意时间。实践发现,课堂信号要多样,定期更换或交替使用,否则经过一个阶段,学生会对这个信号不再感兴趣,使之失去原先的调控作用。
(三)制定课堂公约
1.课前三分钟进教室,准备好课堂用品,开始和同伴英语自由对话。
2.先举手,再发言。
3.朗读时,书本放桌上,用手指指着读,以便老师检查是否人人都开口读,指读可加强学生对字形的识记。
4.有同学发言时,其他学生必须注视发言者,有不同意见要举手,不能打断,若发言有误,不能嘲笑。
5.当自己的学习速度较快,如笔记时,不能坐着等,要充分利用时间读背已学内容。
6.当同伴有问题(开小差或看不清,不会记录时)要及时提醒,帮助。
(四)实施奖罚制度
纪律要靠学生们自觉遵守,也需要制度来维护。对于课堂表现优秀的学生要大力表扬,发小奖品。对于不认真听讲的学生也要适当处罚,如取消参与课堂游戏的资格,更不允许有破坏课堂纪律的行为。 1.The first one.第一个听懂老师要求,认真做的学生都可以得到表扬。如:第一个做好上课准备,第一个翻开书,第一个举手发言,第一个记好笔记等。 2.发言积极的特别表扬,对知道答案,但不举手的同学适当惩罚,扣分,或为大家朗读一段课文,对话表演等。 3.参与小组活动,对话,表演的同学特别表扬。表扬方式:加分制。如举手一次一分,发言一次2分,老师特别表扬3分,参与表演4分。举手少于3次,扣1分。一次都没举手扣2分。开小差一次扣1分。奖品制。对于课上突出的表现及时奖给小苹果,或小贴纸。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