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268

企业工作号
首页 > 英语培训 > 榅桲的英文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cangyingvvv

已采纳

茅莓 东北叫托巴

榅桲的英文

278 评论(14)

未未姐姐

远古时期东方的一个神秘民族带着先进文明进行迁徙,路过西方,被西方人们奉为神明。而这个神秘的民族盛产着一种香药,香药中主要配方之一便是榅桲果。那个时期,只有这个民族所在地才有一小片榅桲果林,或许这种果实是这个先进民族创造出来的也说不准(这便很好的解释了为何这个植物所在的属中只有榅桲一种植物)。因此随着这个民族的迁徙,榅桲也被移栽到了西方大陆,甚至在西方被写入神话、拍过电影……远比在东方等世界其他地区受重视。 关于香药秘方,中国民间有一段传说。 华夏文明伊始,在东北亚先民中有一支神秘部族。他们非常崇拜“火”,在祭祀部族“造世王神”(据说是他们对炎帝的敬称)的仪式上,由萨满男师主持焚烧一切可燃之物。久而久之,部族长老们总结各类燃烧物的气味和影响,形成了“东眼”、“南耳”、“西口”、“北鼻”的四大“燃物单方”,通过燃熏祈盼上天赐予部族勇士的勇气、力量。实际上是激发了闻者的感官灵敏度,更快更准的发现猎物和对抗远古敌人——一目人。五代十国时,社会动荡不安,部族无处依附,不得已在华夏境内建立了微型“国中国”,靠着向各大势力提供强身健体的“香药”(在三国时期就将东眼和北鼻混合在一起,专供关羽将军。),成为了一方净土。就这样与世无争的延续到公元1818年,当时的部族领统达尔王在东镇伯都纳的江心岛上建造 “弹海寺”(现龙华寺),用来供奉佛教诸佛、部族众神和建国第一圣子,“燃物单方”首次以汉字的形式记录在寺中石碑上。 大寺建成后不久,有一天日夜突然颠倒,在经历一个漆黑的白天和刺眼的黑夜后,整个部族和文明痕迹都如同“玛雅人”一瞬间就消失了,空旷的大地上,只剩下“弹海寺”的残垣在缓慢坠入松花江江底。恰巧此时,开县的得道高人李清云借鹰身云游至此,见此处异象便停在一片七彩檐瓦上观望,正好一眼瞄到了“燃物单方”的石碑,精通医术的李清云直觉认为这是好东西,便抢在石碑彻底沉没前记在心里。随后收了神通,马上将几个方子写了下来。起初李清云仅自己燃点使用,发现功益甚大,后来便常用这几个方子医病养人。可惜李清云过世后,几个方子也随之失传。 到了民国末期,天灾人祸导致世人疫病不断。很多中医名家为济世不满足于查经据典而走访各地寻找家传古方、民间偏方。有一日,扶余籍的医生李登基从三河二郎神庙山脚下的一处医馆出来,看见一只大黄犬从远处山坡上跑来,嘴中还叼着一个红布包。这只大黄犬如同认识他一般,跑到他脚前放下红布包,随后扭头就跑没了踪影。李登基打开红布包,发现几页黑纸,是一名儒生“李英维”所记录的“燃物单方”故事(即上面的传说)。可惜故事之外,只残留下来 “北鼻”这一个方子。李登基倍感此方珍贵,视作传家之宝,命后人代代珍藏。后来,几经辗转,被刘家香铺(即《清明上河图》上所画的那家知名香药铺)的当代传人获得。

113 评论(12)

四十一度灰

这种水果新疆的南疆普遍种植,是抓饭的最佳搭档!

175 评论(10)

梧桐无羽

榅桲在欧亚各地长期栽培,已经形成许多变种,主要变种约有5个,即;苹果形榅桲、梨形榅桲、塔形榅桲、大叶榅桲,斑叶榅桲等。史联让等在新疆调查,发现梗瘤形榅桲一个类型,一并介绍如下: 英文名(var.pyramidalis Sehneid.)外观与功效树体为塔形,枝条直立,冬季叶变黄色,果实主作腌食用。 英文名(var.1usitanica Schneid.)外观果实呈洋梨形,有棱起,叶片大,强健。 英文名(var.rnarmorata Schneid.)外观亦称花叶榅桲,叶有黄斑或白斑。 猪嘴榅桲分布于焉耆回族自治县。树势弱,树冠较小,叶色淡,节间较短。14年生树高3.8m,冠径2.6—2.85m。—年生枝平均长约51 cm,叶片长约4.1cm,宽约3.6cm,叶柄长约0.8cm。果实洋梨形,绿黄色,毡毛部分灰白,梗部有5个棱状凸起,状似猪嘴。纵径5.3cm,横径5.8cm,平均重76g。成熟期比其它品种早10天。心室5个,种子4—24粒。果肉黄白色,味甜酸,肉较粗,水分中多,有香味。黄榅桲维语赛力克比也。分布较普遍,阿克苏地区较多。树形较大,14年生树高4.6m,冠径3.6—2.3m。一年生枝平均长62.9cm。叶阔扁圆形,平展,叶脉红色。花大,花蕾红色。果实洋梨形,纵径5.8cm,横径6.7cm,:平均重93.8g,梗部5个凸起,不明显。果皮较黄,毡绒较厚,深黄色不易脱落。果肉较黄,质脆而致密。汁少味甜,可溶性固形物12.7%。果心小,间距也小,桃形闭合。 苹果榅桲维语阿尔马比也,分布较普遍,阿克苏地区较多。树势旺,树冠大,14年生树高3.5m,一年生枝平均长80.4cm。叶色浓,中大,长卵圆形,叶长5.9cm,宽4.6cm。叶柄短,长0.65cm。叶片薄,背面茸毛厚。果实扁圆形或圆形,纵径5.05cm,横径5.68cm,中等大。萼洼中深中广,毡茸棕灰色,易脱落。果肉白黄色,果心大,间距亦大。心室5个,圆形闭合。肉粗汁少味淡,可溶性固形物10%。9月下旬成熟。兔头榅桲维语加拉比也,分布于阿克苏县.叶长卵圆形,短果枝上叶片较大而平展,发育枝上叶片较小。长5.1crn,宽约4.1cm。叶柄长约0.9 cm。叶脉颜色较淡。果实倒圆锥形,萼周沟棱明显,微向外开裂,状如兔头。果实较大,纵径8.0cm,横径6.9cm。萼洼深广,毡茸薄,淡棕黄色,易脱落。果心大,间距小,圆形闭合。果肉白黄色,肉质脆,汁多味酸甜,质细,香味浓,可溶性固形物13.5%,10月中旬成熟。 沟纹榅桲分布莎车县。果实扁圆形,纵径6.3cm,横径7.4cm。果梗有绿色瘤状凸起,果皮绿黄色或黄色,与大榅桲相近似。果面纵沟10条极为明显。毡茸薄,深黄色。萼洼深广,有残存花瓣。果肉黄色,味甜香,微带酸味,肉较大榅桲松,水分多,种子黑褐色。绿榅桲分布于莎车县和轮台县。树冠较大,开张。叶长约6.5cm,宽约5.2cm,叶柄长约1.3cm。果实短圆锥形,纵径6.6cm,横径6.8cm。梗部有绿色瘤状突起。果面毡茸较薄,易脱落。花瓣残存,萼洼深广。果肉米黄色,肉韧、汁少,味酸甜,香味浓。心室5-7个,种子较多,黄褐色,可溶性固形物14%。提载克榅桲分布于喀什市郊。树冠比大榅桲小,开张,叶长约8.3cm,宽约7.2cm,叶柄长约1.4cm,叶大。果实球形或扁圆形,纵径6.4cm,横径7.3cm。果面沟纹不规则,凸凹不平。果皮绿色,毡茸厚,灰白色,不易脱落。果梗部有绿色瘤,扁平。萼片残存,萼洼广浅。果肉白黄色,味甜酸,涩味浓,汁多,肉粗松,经贮藏后仍呈绿色或黄绿色,种子黑褐色。果实成热后能长期在树上不落,极耐贮藏。

199 评论(15)

傲慢的猩猩

榅桲(quince):一种产于西亚的灌木或乔木(榅桲) ,开白色花,结坚硬的、像苹果的果实至于什么味道,我也没尝过,呵呵【别名】木犁【来源】蔷薇科榅桲属植物榅桲Cydonia oblonga Mill.,以果实入药。成熟后采收,阴干。【性味归经】甘、酸,温。【功能主治】祛湿解暑,舒筋活络。用于伤暑,呕吐,腹泻,消化不良,关节疼痛,腓肠肌痉挛。【用法用量】 1.5~3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242 评论(8)

shampooxia

茅莓是一种中药材.能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茅莓为蔷薇科植物,落叶小灌木,多以药用名薅田藨出现,以根或茎、叶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于海拔400-2600m的山坡杂木林下、向阳山谷、路旁或荒野。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中文学名: 茅莓别称: 红梅消,小叶悬钩子, 茅莓悬钩子二名法: Rubus parvifolius界: 植物界门: 被子植物门 Magnoliophyta纲: 双子叶植物纲 Magnoliopsida目: 蔷薇目 Rosales科: 蔷薇科 Rosaceae属: 悬钩子属 Rubus种: 茅莓 R. parvifolius分布区域: 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栽培管理简介植物介绍【拉丁名】HerbaRubiParvifolii 【英文名】JapaneseRaspberryHerb 【别名】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蛇泡簕、虎波草、薅秧藨、黑龙骨、红琐梅、过江龙、倒筑伞、薅秧泡、牙鹰竻、倒生根、毛叶仙桥、虎波草、布田菠草、播田花、乳痈泡、鹰爪竻、种田蒲、细蛇(乙水)、小还魂、五月藨刺、龙船藨、红花脬竻、两头粘、五月红、陈刺波、草杨梅、仙人搭桥、薅田藨。 【药名】薅田藨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parvifloliusL.的茎叶。 【采制】夏季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 茅莓【化学成分】叶含鞣质;预试茎含酚类、鞣质。果实含赤霉素A32(gibberellinA32)及其他赤霉素。此外,该植物还含有:果糖(fructose),葡萄糖(glucose),蔗糖(sucrose),维生素(vitamin)C,L-去氢抗坏血酸(L-dehydroascorbicacid)鞣质(tannin),β-胡萝卜素(β-carotene),和a-生育酚(a-tocopherol)。 【性味归经】苦、凉。归肝、胃、肺、膀胱经。植物形态茅莓落叶小灌木,被短毛和倒生皮刺。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5cm,宽2~5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疏生长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花萼5裂,被长柔毛或小刺;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熟时红色可食。花期5~6月,果期7~8月。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功能主治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生态特征落叶小灌木,高约1-2m。枝有短柔毛及倒生皮刺。奇数羽状复叶;小叶3,有时5,先端小叶菱状圆形到宽倒卵形,侧生小叶较小,宽倒卵形至楔状圆形,长2-5cm,宽1.5-5cm,先端圆钝,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边缘具齿,上面疏生柔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叶柄长5-12cm,顶生小叶柄长1-2cm,与叶轴均被柔毛和稀疏小皮刺;托叶条形。伞房花序有花3-10朵;总花梗和花梗密生绒毛;花萼外面密被柔毛和疏密不等的针刺,在花果时均直立开展;花粉红色或紫红色,直径6-9mm;雄蕊花丝白色,稍短于花瓣;子房具柔毛。聚合果球形,直径1.5-2cm,红色。花期5-6月,果期7-8月。 茅莓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等地。科属简介茅莓草本、灌木或小乔木,有刺或无刺,有时攀援状;叶互生,常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颜色各种;花托多少中空,花被即着生于其周缘;萼片4-5,有时具副萼;花瓣4-5或有时缺;雄蕊多数,周位,稀5或10;子房由1至多个、分离或合生的心皮所成,上位或下位;花柱分离或合生,顶生、侧生或基生;胚珠每室1至多颗;果为核果或聚合果,或为多数的瘦果藏于肉质或干燥的花托内,稀蒴果。 凡是蔷薇科的植物,一般都具有以上的特征。 蔷薇科是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个大科。绝大多数为木本,少数为草本。叶片从单叶到复叶,常有托叶。花多两性;整齐、离瓣、极稀为单性或稍不整齐,从上位花到周位花。雄蕊多数离生,极稀退化为2或1;心皮1或多数,分离或为各式连合;果实类型很多,如蓇葖果、瘦果、梨果或核果。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温带到亚热带,南半球为数很少。全世界共有126属3300余种,中国有53属1000余种。 该科中的许多种如苹果、沙果、海棠、梨、桃、李、杏、梅、樱桃、枇杷、榅桲、山楂、草莓和树莓等,是著名的水果;扁桃仁和杏仁是著名的干果。各有许多优良品种,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桃仁、杏仁和扁桃仁可榨油。地榆、龙芽草、翻白草、郁李仁、金瑛子和木瓜等可以入药。各种悬钩子、野蔷薇和地榆的根皮可以提取单宁,供工业原料。玫瑰、野蔷薇、香水月季等的花瓣可以提取芳香油,供制高级香水及饮料。生药材鉴定茅莓本品长短不一,枝和叶柄具小钩刺,枝表面红棕色或枯黄色;质坚,断面黄白色,中央有白色髓。叶多皱缩破碎,上面黄绿色,下面灰白色,被柔毛。枝上部往往附枯萎的花序,花瓣多已掉落,萼片黄绿色,外卷,两面被长柔毛。气微弱,味微苦涩。药理作用1.止血作用:茅莓水提醇沉法所得提取物(以下简称水提取物)10g/kg,20g/kg,40g/kg分别给小鼠灌胃,连续3d,可使出血时间缩短25%-37%,凝血时间也明显缩短,有加速止血的作用。 2.抗血栓形成:血栓形成试验表明,水提取物2g/kg灌胃,连续3d,可使其血栓形成明显抑制,并明显缩短其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提示茅莓能提高体内纤维蛋白溶解酶的活性。 茅莓3.抗心肌缺血:茅莓水提物6g(生药)/kg给大鼠灌胃,连续3d,最后1次给药后1h处死动物,摘取心脏,作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结果表明茅莓能明显增加冠脉流量。按上法给药也可明显对抗由垂体后叶素诱发的大鼠缺血性心电图改变。此外,小鼠常压和低压缺氧耐力试验表明,茅莓水提物灌胃可使动物耐缺氧能力明显增强。 4.毒性:以茅莓水提取物给小鼠灌胃,剂量达80g/kg,除稍有厌食,偶见稀便外,无其他明显中毒症状。故其最大耐受量(小鼠口服)大于80g/kg,该剂量已相当于人用量133倍。临床应用(一)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 茅莓鲜草90克,茵陈60克,走马胎、 茅莓龙胆草、冬瓜仁、泽泻各30克川栋子15克,土鳖、三棱各12克,当归、马勃、蜂房各9克水煎2次分服。每次冲服守宫末1.5克。继续服用能使发热尿赤、胸腹胀痛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软缩,延长生存期。茅莓根、老鼠勒、铁包金、入地金牛、白茅根各60克,土鳖、赤芍、红花、桃仁各12克,蜂房6克,蜈蚣10条水煎服。用12碗水煎至2碗,分2次服,日1剂。能止血祛痰,使咯血胸痛、咳痰难排等症状消失,胸片复查,癌灶逐渐缩小。 茅莓根60克,七星剑、假均叶各30克加水浓煎成100毫升,过滤去渣,为消水,只得用滴鼻,每次3~6滴,日3次。同时用:茅莓根、丹参、茜草、蒺藜、七星剑、穿破石各15克水煎3次分服,为消汤。能清热解毒,使用权鼻寒畅通,癌肿缩小枯萎。如食管癌 茅莓根30克,走马胎、玄参、瓜萎皮各15克,麦冬、赤芍各12克,连翘、浙贝、桃仁、蜂房各9克,马勃、红花各6克,大黄3克,白矾(冲)2克水煎2次分服。能消肿解毒,消除阻梗,使吞咽顺利,病灶逐渐消失。 茅莓 (二)止血消肿,用于血出肿痛:丝虫腿肿鲜茅莓根500克洗净,去外层粗皮,切碎,用白酒1000毫升浸10~15天,过滤,去渣。每服30毫升,日1次,睡前服。连服用4天为1疗程,可以消肿。带虫期病人服药15~180日复查,多获转阴。 茅莓骨髓炎:鲜茅莓根适量去粗皮,用烧酒少许同捣烂,外敷患处,日2次。同时,用茅莓全草60克,水煎服,日1剂。 (三)清热利湿:用于湿热尿淋:尿淋结石鲜茅莓根或全草120克切碎,加酒或食醋120克,水适量,煎1小时,取汁,顿服或分2次服。 (四)有利尿排石作用:排石时间最知3小时,最长14天,平均4~6天。排出的结石最大直径0.6厘米;如为多发性结石,服药后不能一次排尽,一般需5天左右才能排完。各家论述1.《生草药性备要》除疥,杀虫,出汗斑,洗疳痔:浸酒治瘰疠;十蒸九晒治吐血,止牙痛。 2.《本草求源》:止刀伤血。 3.《南宁市药物志》:散瘀,止痛,化痰。治跌打,咳嗽,产后瘀痛,赤痢,热眼栽培管理简介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气候,耐热,耐寒。对土壤要求不严,一般土壤均可种植。 茅莓栽培技术:用分株繁殖法。于冬季落叶后或早春萌芽前,在老树的株丛旁边挖取带有侧根的枝条,分成单株,剪去顶端部分枝条,用黄泥浆水浆根,按行株距40cm×30cm开穴定植,每穴栽1-2株,栽后覆土及压实,淋透水。 田间管理:栽后1-2年,每年中耕除草2-3次,追施人畜粪水1次。中药材Herba Rubi Parvifolii (英)Japanese Raspberry Herb 【别名】 天青地白草、红梅消、三月泡。 【来源】 为蔷薇科植物茅莓Rubus parviflolius L.的茎叶。 【植物形态】 落叶小灌木,被短毛和倒生皮刺。三出复叶互生,顶端小叶较大,阔倒卵形或近圆形,长2.5~5cm,宽2~5cm,边缘有不规则锯齿,上面疏生长毛,下面密生白色绒毛;花萼5裂,被长柔毛或小刺;花瓣5,粉红色,倒卵形;雄蕊多数;心皮多数,分离,生于凸起的花托上。聚合果球形,熟时红色可食。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于山坡、路旁,荒地灌丛中和草丛中。分布于华东、中南及四川、河北、山西、陕西。 【采制】 夏季采收茎叶,晒干或鲜用。 【化学成分】 叶含鞣质;预试茎含酚类、鞣质。 【性味】 性平,味甘、酸。 【功能主治】 散瘀,止痛,解毒,杀虫。用于吐血、跌打刀伤、产后瘀滞腹痛、痢疾、痔疮、疥疮。 版本二 【别名】蛇泡簕、三月泡、红梅消、虎波草、薅秧藨 【来源】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茅莓Rubus parvifolius.,以根或茎、叶入药。秋季挖根,夏秋采茎叶,鲜用或切段晒干。 【性味归经】苦、涩,凉。 【功能主治】清热凉血,散结,止痛,利尿消肿。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咯血,吐血,痢疾,肠炎,肝炎,肝脾肿大,肾炎水肿,泌尿系感染,结石,月经不调,白带,风湿骨痛,跌打肿痛;外用治湿疹,皮炎。 【用法用量】 0.5~1两;外用适量,鲜叶捣烂外敷,或煎水熏洗。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药用价值茅莓(红梅消、蛇泡勒、薜秧麋) [药物] 为植物蔷薇科茅莓Rubus paruifolius L.的全草和根。产于全国大部分地区。 秋季采挖,切段,晒干,生用。亦用鲜品。 [药化] 含黄酮甙、糖类及鞣质。 [药理] (1)在体内显抗肿瘤的治疗作用。 (2)浓煎剂能止血,并对钩端螺旋体有抑制作用。 (3)浸出液在试管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及猪霍乱弧菌均有抑菌作用。 [药性] 苦、凉。归肝、胃、肺、膀胱经。 [药效] 败毒抗癌、止血消肿、清热利湿。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肝癌 茅莓鲜草90克,茵陈60克,走马胎、龙胆草、冬瓜仁、泽泻各30克 川栋子15克,土鳖、三棱各12克,当归、马勃、蜂房各9克 水煎2次分服。每次冲服守宫末1.5克。继续服用能使发热尿赤、胸腹胀痛等症状消失,肝脾肿大软缩,延长生存期。肺癌 茅莓根、老鼠勒、铁包金、入地金牛、白茅根各60克,土鳖、赤芍、红花、桃仁各12克,蜂房6克,蜈蚣10条 水煎服。用12碗水煎至2碗,分2次服,日1剂。能止血祛痰,使咯血胸痛、咳痰难排等症状消失,胸片复查,癌灶逐渐缩小。鼻咽癌 茅莓根60克,七星剑、假均叶各30克 加水浓煎成100毫升,过滤去渣,为消 水,只得用滴鼻,每次3-6滴,日3次。同时用:茅莓根、丹参、茜草、蒺藜、七星剑、穿破石各15克 水煎3次分服,为消 汤。能清热解毒,使用权鼻寒畅通,癌肿缩小枯萎。食管癌 茅莓根30克,走马胎、玄参、瓜萎皮各15克,麦冬、赤芍各12克,连翘、浙贝、桃仁、蜂房各9克,马勃、红花各6克,大黄3克,白矾(冲)2克 水煎2次分服。能消肿解毒,消除阻梗,使吞咽顺利,病灶逐渐消失。 (2)止血消肿,用于血出肿痛:丝虫腿肿 鲜茅莓根500克洗净,去外层粗皮,切碎,用白酒1000毫升浸10-15天,过滤,去渣。每服30毫升,日1次,睡前服。连服用4天为1疗程,可以消肿。带虫期病人服药15-180日复查,多获转阴。骨髓炎肿 鲜茅莓根适量 去粗皮,用烧酒少许同捣烂,外敷患处,日2次。同时,用茅莓全草60克,水煎服,日1剂。 (3)清热利湿,用于湿热尿淋:尿淋结石 鲜茅莓根或全草120克 切碎,加酒或食醋120克,水适量,煎1小时,取汁,顿服或分2次服。有利尿排石作用,排石时间最早3小时,最长14天,平均4-6天。排出的结石最大直径0.6厘米;如为多发性结石,服药后不能一次排尽,一般需5天左右才能排完。 [药量] 煎剂:30~60克(鲜品倍量)。酒剂:50%,30毫升。外用:适量。孕妇忌服。

244 评论(15)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