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baozi2015
啧啧,这年头连杨澜都批不得了吗?!╮(╯▽╰)╭ 1.英语口语水平和演讲水平不能划等号,这演讲题目太大内容太空,结构松散是不争的事实。TED上多的是带较重口音的演讲人,内容比这好的大有人在,更何况,从这场来看,杨澜的英语,至少是口语没多好。 2.我不需要会做菜才能评价一道菜的好坏,也不需要会制冷才能说一台冰箱烂,所以我不需要超越杨澜才能评价她的一篇演讲。请把基本的逻辑关系搞清楚。 +++++++++++++ 1 不是批评不得,你一句|这演讲大,空,结构松散| 就是很有理有据了么?我只听了一遍,但我觉得她说的很好,她开场用中国苏三大妈的那个例子算有趣吧?然后说到她自己当年毕业应聘的迷茫,然后讲到现在的中国孩子有什么想法,他们的现状,他们的困难,最后是中国的希望,这结构还松散?告诉我,怎样不叫松散!她用了十几分钟时间,把中国的一些热点都说到位了,很hold住好不好! 2 你说不会做菜就不能评价好坏,不是的!而是你在批评之后要提出中肯的意见,你不能只说,不好吃!你可以说太咸了或者太淡了或者太油了,你得有理由。如果这是说不好吃,你就是没有资格评论,因为你不是专业的,所谓术业有专攻,批评别人的时候,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资本。人云亦云有意思么? 你上面说,杨澜的口语没多好,你知道什么叫口语好么?杨澜侃侃而谈,用词都很到位,说的浅显易懂,口音非常纯正,这已经很好了。
啦啦啦啦7
从杨澜演讲发言的内容开始分析,具体如下:
杨澜的陈述发言,除称呼和谢意外,共5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第1~4段):陈述由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的理由。第1段表明把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给予北京,将会改变中国的历史,“将通过运动促进世界和中国的友谊,从而使全人类受益”。
第2段讲述自己爱上奥运精神的历史,第3段讲述自己的那个奥林匹克梦想,第4段含蓄地阐明由北京主办2008年奥运会,“将意味着一个全球团结新时代的开始”。
杨澜在莫斯科作最后陈述成为一次精彩的经典演说,杨澜的演说感动评委、震动世界,杨澜以她的东方魅力嫁接起沟通世界的桥梁。所以,这个决定就是将奥运会交由北京办理这个事情。
扩展资料:
杨澜讲述三次申奥故事报道
杨澜曾经在1993年、2001年、2015年三次参与奥运申办活动,以一个媒体人的身份,见证了中国体育逐步迈向国际化的进程。杨澜来到重庆师范大学,为1000多名师生讲述了三次申奥过程中一些不为人所知的小故事。
杨澜表示,在1993年和2001年的两次申奥中,个人化表述是几乎见不到,每份讲稿都要经过层层审阅。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的最后陈述中,杨澜讲述的那段马可波罗对神秘中国的评价,至今都让人记忆犹新。
而这段极具个人色彩的表述,“还是当时何振梁先生尽力给我争取,才保留下来的”。参与了三次申奥和两次最后陈述,杨澜感叹:“我很荣幸!”
火炎焱加冰
她把中国非常有名的名胜,城市加到了演讲稿中。还说了火炬接力的路线的主题是共享和平共享奥运,运用了马可波罗对于中国的景色的描述,并且说只描述了一半,人民团结,同样期待着奥运的召开。我认为最让人心动的一句话就是马可波罗对于中国的描述,可谓点睛之笔,全文概括
cherrychoi25
2001年7月13日,是所有中国人永远记住的日子。那天中国获得了北京奥运会的主办权,那天夜晚全中国都沸腾了。而在中国申奥的最关键时刻,赴莫斯科的中国申奥大使杨澜,在7月13日代表中国在莫斯科作最后陈述,成为一次精彩的经典演说,杨澜的演说感动评委、震动世界,杨澜以她的东方魅力嫁接起沟通世界的桥梁。七年后,杨澜代表中国宣誓的奥运梦想正在变为现实。 八年前,在蒙特卡洛的投票选举中,北京未能获得2000年奥运会的举办权。杨澜当时作为中央电视台前方主持人,目睹了投票的前前后后,她事后说自己是哭着回来的。八年后,北京申奥的舞台上再次出现了杨澜的身影,这次中国成功了。 莫斯科时间7月13日晚进行最后投票,在当天白天,5个申办城市将在所有投票人面前作最后一次1小时的申办陈述,中国的1小时陈述由七八个人来完成,这其中有时任副总理李岚清、时任北京市副市长刘琪以及袁伟民、邓亚萍、杨澜等。作为其中的两位女性,邓亚萍代表运动员作1分半钟的陈述,而杨澜作关于北京文化计划的4分钟陈述。杨澜的4分钟陈述和当年2月考察团来华时,所作的20分钟报告的主体内容相一致,而要把20分钟的内容浓缩在4分钟之内并非易事。杨澜陈述的具体内容有:北京特殊的文化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关系,北京的教育计划,闭幕式的设计,以及火炬接力的设计等因素,所有人的陈述都要用英语完成。 经历过第一次的失败,这次申奥中,无论是政府官员,还是方方面面的专家,国际化程度方面提高了许多,不仅能熟练地用英语交流,而且还有长期国际交往的经验,而第一次申办时北京的申奥队伍能用英语和外国人直接交流的还不是很多,媒体和民众心态比上一次申办时更加理性,更加以平常心来看待这次申奥,这也是一个城市自信和成熟的表现。申奥能否成功,其中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作为申办者,应该全力以赴,但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 杨澜的英文演说时间4分钟,但是极具演讲风采东方魅力。杨澜以亲和的微笑、宁静自信的眼神和流畅的英文,讲述北京的悠久历史文化和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文化意义。为了与评委的和世界观众的沟通,杨澜的论述很有西方技巧:杨澜上场第一句话是你们将会在北京享受一个愉快的夏天!拉近了与西方的心理距离,很平淡的一句话但有技巧。借用西方人马可波罗这个元素,拉近与西方文化的距离。杨澜的演说还生动阐述了奥运火炬传递壮观景象设想,把东方的雄浑大气、厚重底蕴和西方的浪漫精神、挑战理想融合为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感,感染和震动评委和观众。杨澜说多年的媒体经验,在国内生活居住的经验,都让我知道该用什么语言,该用什么表达方式来和这些人打交道。杨澜与西方人打交道的技巧也启发我们每个人,因为我们将首次迎来最大规模的世界客人,我们要做东道主。 杨澜4分钟的英文演说成为一次经典演说,这次经典演说先声夺人,开启了北京奥运会响亮世界的一个声音,宣誓了古老民族的奥运梦想,七年后重温杨澜的演讲,言犹在耳,而每句话都正在变为现实:我们的开闭幕式,将是展现中国杰出作家导演和作曲家的舞台,讴歌人类的共同理想,以及我们独特的奥林匹克运动。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