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落里的镜子
Halloween Day 万圣节Halloween is one of the oldest holidays with origins going back thousands of years. The holiday has had many influences from many cultures over the centuries. From the Roman's Pomona Day, to the Celtic festival of Samhain, to the Christian holidays of All Saints and All Souls Days. Hundreds of years ago in what is now Great Britain and Northern France, lived the Celts (凯尔特人), who worshipped (崇拜) nature and had many gods, with the sun god as their favorite. They celebrated their New Year on November 1st which was made every year with a festival and marked the end of the "season of the sun"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season of darkness and cold." On October 31st after the crops were all harvested and stored for the long winter the cooking fires in the homes would be extinguished (消失). The Druids, the Celtic priests, would meet in the hilltop in the dark oak forest (oak trees were considered sacred). They would light new fires and offer sacrifices of crops and animals. As they danced around the fires, the season of the sun passed and the season of darkness would begin. When the morning arrived the Druids would give an ember from their fires to each family who would then take them home to start new cooking fires. These fires would keep the homes warm and free from evil spirits. The November 1st festival was called Samhain (pronounced "sow-en"). The festival would last for 3 days. Many people would parade in costumes made from the skins and heads of their animals. This festival would become the first Halloween. The Celtics would carry a lantern (灯笼) when they walked on the eve of October 31. These lanterns were carved out of big turnips (大头菜) and the lights were believed to keep the evil spirits away. Children would carve faces in the turnips. These carved turnips were called "jack-o-lanterns.
陆老头11
第一节 新年(New Year) 1. Calendar 犹太历七月的第一天;伊斯兰教历第一个月的第一天;格列高利历 (Gregorian calendar),公历或阳历。为纪念1582年罗马教皇格列高利十三世(Pope Gregory XIII)采用此历而命名的。按阳历或公历,新年从1月1日(January 1)开始。在元旦这一天,人们辞旧迎新(to see the old year out and the new year in)。 2. Wishes :Happy New Year .Happy New Year to you. wish a happy New Year.Thank you, the same to you.恭喜发财, 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3. Celebrations由于文化和习俗的不同,各国人民庆祝元旦和新年的方式和形式也有一定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尽管圣诞节才是最大的节日,新年在人们心目中仍占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除夕之夜(New Year\'s Day)晚会是庆祝新年到来必不可少的活动。西方各国的人们都喜欢在欢快的乐曲和绚丽的光彩中喜气洋洋地度过一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此时,化装晚会特别受欢迎。来宾们把尊严和谨慎藏在面具之后,打扮得稀奇古怪。大家无拘无束,尽情玩乐,与平日的行为大相径庭。在英美两国,午夜钟声一响,参加晚会的人们还要手拉手高唱"友谊地久天长"这首著名的苏格兰民歌。 第二节 圣诞节(Christmas) 圣诞节是基督教徒纪念耶酥基督(Jesus Christ)诞生 的日子,公认的日期是12月25日。圣诞节本是一个宗教性的节日,后来逐渐演变成一个具有民族风格的全民性的节日,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甚至非洲,东南亚一些国家都很盛行。 圣诞节指圣诞日(Christmas Day)或 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即12月24日至第二年1月6日这段时间。另外人们把12月24日夜为圣诞前夜(Christmas Eve)。 1. Jesus Christmas 耶酥是基督教的创始人,上帝的儿子。约公元前6年,耶酥由圣母玛利亚(St. Mary)因圣灵降孕而生,降生在耶路撒冷附近伯利恒一家客店的马棚里。耶酥长大后开始传道,并召集了十二门徒。他认为要想拯救地球人类,就要对当时的犹太教进行改革,于是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的宗教主张,但是由于他的言论和行为与当时的犹太统治者及社会当权者发生冲突,耶酥被门徒之一犹大出卖,后被钉死在十字架上。耶酥死后三天升天。他的门徒继承他的事业继续传教布道。 2. Christmas tree 圣诞树可以说是圣诞节最重要的装饰点缀物。圣诞树通常使用整棵塔形常绿树(如衫、柏等),或用松柏树枝扎成一棵塔形圣诞树。树上挂满了闪闪发光的金银纸片、用棉花制成的雪花和五颜六色的彩灯、蜡烛、玩具、礼物等装饰品。树顶上还装有一颗大星,树上的彩灯或蜡烛象征耶酥是世界的光明,大星则代表耶酥降生后将三位东方贤人引到伯利恒的那颗星。 圣诞树的起源众说不一。 3. 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 圣诞老人是西方老幼皆知的典型形象,是圣人与神灵的结合体,是仁爱与慷慨的代名词。一般认为圣诞老人是一个留着银白胡须、和蔼可亲的老人。他头戴红色尖帽,身穿白皮领子的大红袍,腰间扎着一条宽布带。传说圣诞老人在圣诞夜驾着八只鹿拉的满载着礼品的雪橇,从北方雪国来到各家,由烟囱下来,经过壁炉到房间内,把糖果、玩具等礼品装进孩子们吊在壁炉和床头上的袜子里。 相传圣诞老人是罗马帝国东部小亚细亚每拉城(今土耳其境内)的主教圣尼古拉的化身。17世纪荷兰移民把圣诞老人的传说带到了美国。美国英语中的圣诞老人为“圣塔?克劳斯”(Santa Claus),在荷兰语中原为“圣尼古拉”。 圣尼古拉主教生前乐善好施,曾暗地里赠送金子给一农夫的三个待嫁的女儿作嫁妆,将一袋金子从烟囱扔进去,恰好掉在壁炉上的一只长统袜中。所以现在在圣诞夜有不少天真的孩子都把袜子口朝上小心翼翼地吊在壁炉旁或床头,期待圣诞老人送来礼物。 在现代英美等国家,有不少百货商店为吸引和招揽顾客,在圣诞节期间会专门派人扮成圣诞老人,向来商店购物的顾客(尤其是顾客带的孩子)分发糖果和礼品。 4. Christmas cards and Christmas presents 按照习俗,过圣诞节时人们都互赠圣诞贺卡和圣诞礼品。贺卡可以在商店买到,也可以自制,只要写上一句祝词,写上自己的姓名就行了。赠贺卡一般要根据对方的年兴趣爱好以及与自己的关系等。不仅同事、同学、朋友之间互赠,家庭成员之间也有互赠贺卡和礼品的习惯。这是一种最普通的庆祝圣诞节的活动。 5. Christmas dinner 圣诞餐是圣诞节当天的主餐,有的家庭把它安排在中餐,有的把它安排在晚餐。这餐饭主要是家人聚餐,一般不邀请客人。圣诞餐主要食品为: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golden butter cookies,fruit cookies)等。 按照习俗,吃圣诞餐时,往往要多设一个座位,多放一份餐具, 据说这是为了“主的使者”预备的,也有的说是为一个需要帮助的过路人而准备的。 6. Christmas carol 在圣诞夜(12月24日晚至25日晨),基督教徒们组织歌咏队到各教徒家去唱圣诞颂歌,传报佳音。据说,这是模仿天使在基督降生的那天夜里,在伯利恒郊外向牧羊人报告基督降生的喜讯。颂歌很多,比如《平安夜》、《铃儿响叮当》、《小伯利恒》、《东方三贤士》等,内容大都与耶酥的诞生有关。 第三节 复活节(Easter) 复活节(Easter)是基督教耶酥复活的重大节日。对基督徒而言,复活节仅次于圣诞节。 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决定,为纪念基督教的创始人耶酥复活,将每年的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the first Sunday following the first full moon after March 21)定为复活节,所以,复活节每年的具体日期不确定。又因为复活节总是在星期天,所以它的英文说法可以是Easter/Easter Day,也可以是Easter Sunday。从复活节开始以后的一周称为复活节周(Easter Week),在此期间,教徒每天进行祈祷。 复活节前40天有一个大斋期称为四月斋( Lent ),是从基督教的圣灰星期三( Ash Wednesday )起至复活节前一天为止的40天,这主要是为了纪念耶酥在荒野禁食()40天而绝食或忏悔。大斋期为信徒们提供了一赎罪(penance)、斋戒(fasting)、自制(self-denial)和忏悔(repentance)的机会,要求信徒们涤净过去一年中的劣行与罪过。 按照基督教的习惯,在复活节的前一天,教徒们要举行夜间祈祷。这天晚上,教堂里灯火全部熄灭,意味着世界一片黑暗。等到午夜的钟声一响,神父手持一枝点燃的蜡烛(象征基督光芒),走进教堂,将各个教徒手中的蜡烛点燃,不一会儿,整个教堂被众多的蜡烛光照得通明,祈祷也就随之结束。 复活节这一天要举行宗教仪式和活动, 如“圣餐”等,人们见面的第一句话就是“主复活了”(The Lord\'s risen)。然后人们互赠彩蛋(Easter egg),小孩吃兔子糖,讲兔子的故事。按西方国家的习俗,彩蛋 和兔子是 复活节的典型象征和吉祥物。 第四节 感恩节(Thanksgiving) 感恩节是美国民间传统节日。时间是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the 4th Thursday in November)。 1.起源 感恩节的起源有一段有趣但很复杂的历史,这一段历史要从英国的宗教史说起。大约16世纪中叶,在英国教会()内出现了改革派。他们主张清除教会内残留的天主教旧制和烦琐的礼仪,取消教堂内华丽的装饰,反对封建王公贵族的骄奢淫逸,主张过勤俭清洁的简朴生活,因而被人称为清教徒()。清教徒中又分为温和派和激进派。温和派主张君主立宪,代表大资产阶级和上层新贵族的利益。激进派则提倡共和政体,坚持政教分离,主张用长老制改组国会,代表中小资产阶级贵族的利益,后来遭到当局的迫害,部分清教徒于是被迫逃亡国外。1620年9月,102 名英国清教徒乘坐“五月花”号木船(Mayflower)从英格兰的普利茅斯(Plymouth)出发,经过将近3个月的海上漂泊,于当年12月23 日来到美洲的 Massachusetts 东南部的 Plymouth 港口,并在附近意外地找到一个印地安人的村落,他们发现村内无人于是定居下来。但是当时是冬天,又人生地不熟,白手起家,缺衣少食,以及疾病的侵袭等原因,到第一个冬天结束时,活下来的只有50来人。但有幸的是,第二年的春天,这批幸存下来的移民得到了当地印地安人的热心帮助。善良的印地安人给他们种子,教他们打猎,教他们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种庄稼等。就这样,在印地安人的帮助下,再加上移民们的艰苦奋斗,终于迎来了1621年的大丰收。 为了感谢上帝赐予的大丰收,移民们决定举行一次盛大的庆祝活动,同时也是为了感谢印地安人的热心帮助。于是他们在1621年的11月下旬的一个星期四,与邀请来的曾帮助过他们的印地安人一起举行了一个庆祝活动。他们在天亮时鸣放礼炮,举行宗教仪式,虔诚地向上帝表示感谢。然后他们用自己猎取的火鸡以及自己种的南瓜、红薯、玉米等做的美味佳肴,隆重庆祝上帝的赐予,这便是美国历史上的感恩节的开始。1789年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正式宣布将11月26日作为过感恩节的日子。但一直到1941年由国会通过了一项决议,将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作为全国统一庆祝感恩节的日子。 第五节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 愚人节(April Fool's Day/All Fool's Day)是一个比较特殊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4月1日(April 1st)。按照西方国家的习俗,在愚人节这一天,人们可以任意说谎骗人,愚弄他人。骗人越高,越能得到推崇。在愚人节受到愚弄的人被称为 April Fool ( 4月愚人)。按照他们的习惯,当一个人成功地使别人受到愚弄时,他就会笑着说 ,这时受愚弄的人恍然大悟,也会跟着哈哈大笑。愚人节活动活跃气氛,放松一下大脑,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一些乐趣,本不是件坏事。但是开玩笑或愚弄人应该有个分寸,要适可而止,不要只是一味地追求骗术的高明,而不顾他人的承受性,也就是说不要把自己的一时高兴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不过愚人节最典型的活动还是大家互相开玩笑,用假话捉弄对方。有的人把细线拴着的钱包丢在大街上,自己在暗处拉着线的另一端。一旦有人捡起钱包,他们就出其不意地猛然把钱包拽走。还有人把砖头放在破帽子下面搁在马路当中,然后等着看谁来了会踢它。小孩们会告诉父母说自己的书包破了个洞,或者脸上有个黑点.等大人俯身来看时,他们就一边喊着“四月傻瓜”。一边笑着跑开去。总之,每逢愚人节这一天,动物园和水族馆还会接到不少打给菲什(鱼)先生成莱昂(狮子)先生的电话,常常惹得工作人员掐断电话线,以便减少麻烦。 如今的愚人节在美国已主要是淘气的男孩子们的节日了。 第六节 母亲节( Mother's Day) 母亲节( Mother's Day)是英美等国家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而设的一个节日。日期是每年的5月第二个星期日(the 2nd Sunday in May)。 母亲节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据说当时在美国 Philadelphia 有一个小地方,人们之间彼此关系不十分友好,经常打架。当时有一位叫 Mrs Jarvis 的女士希望能改变这种状况,于是她就开始了一个所谓“母亲友谊节”(Mother\'s Friendship Day)。在母亲友谊节这一天便去看望其他人的母亲,并劝她们能和好如初。于 1905年5月9 日去世,她的女儿Miss Anna Javis 继承了她的事业,继续努力,并决心建立一个纪念母亲的节日。于是她开始给当时有影响的人写信,提出自己的建议。在她的努力下, Philadelphia 于1908年5 月10 日第一次庆祝了母亲节。 每逢母亲节,做儿女的会送给自己的母亲节日贺卡(Mother's Day Cards)、鲜花(flowers)以及母亲们喜欢的精美礼物(presents)等,同时,在这一天做父亲的会领着子女们包揽家务,以便让做母亲的有个休息的机会。 第七节 父亲节( Father's Day) 每年的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the 3rd Sunday in June)。主要在美国和加拿大。 父亲节( Father's Day)起源与20世纪初的美国。据说当时在华盛顿州有一位名叫的人,她年幼丧母,兄弟姐妹六人全靠父亲抚养成人。父亲的这种既为人父,又为人母的自我牺牲精神极大地感动了她。长大后,她积极倡导父亲节,并说服当时华盛顿的Ministerial Society of Spokane作一次特殊的礼拜仪式向父亲们表达敬意。后来在1916年她的建议得到了Woodwork Wilson总统的官方承认。 从此父亲节便成为了美国的一项传统节日。 按照习惯,父亲节这一天,做孩子的通常一大早就起床`给父亲做一顿丰盛的早餐,端到父亲的床头,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另外,父亲节这一天,孩子们还向父亲赠送礼物,所送的一般是父亲喜欢的衣服和爱喝的酒。 第八节 情人节( Saint Valentine's Day) 情人节( Saint Valentine's Day)是英美等国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时间是每年的2月14日。 关于情人节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解释,现在大多无法考证,其中比较流行的说法是:它是为了纪念罗马基督教殉道者St. Valentine而设的。相传他在2 月14日即将被斩首之前,凭借自己执著的爱恋之情的魔力使双目失明的女儿重见光明。 值得注意的是情人节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节日,也是一个大众化的节日。情人节这一天,不仅仅情侣们互赠卡片和礼物,人们也给自己的父母、老以及其他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人赠礼物和卡片。特别引人入胜的是情人节之夜的化装舞会。这在几十年前就十分流行。参加舞会的入,个个煞费苦心地将自己装扮起来,有的化装成中世纪的骑士,有的化装成西班牙的海盗,还有的化装成东方的皇帝。聪明的舞会主人常常给每位客人发一个带花边的瓦伦丁卡片,上面写着某个人的名字,这个人就成为你今晚的伙伴。因此在舞会上,人们便可以看到罗密欧和灰姑娘翩翩起舞;哈姆雷特同卡门谈笑风生;阿拉伯公主同查理二世共进晚餐。他们化装得那样维妙维肖.使人觉得仿佛真的是一群古人复活了。 第九节 万圣节 ( Halloween) 1. 万圣节(All Saints' Day) 按照基督教的习惯,每年的11月1 日为万圣节,是纪念所有圣徒的日子。万圣节前夕便是万圣节的前一天,即10月31日。在中世纪的英格兰,万圣节被叫做 All Hallow ,大家知道,"前夕"的英语是eve , 所以万圣节前夕便由Halloween + eve 演变成 Halloween 。 在英国,万圣节前夕可以说是一个鬼节。因为大多数活动都与“鬼”有关。每到万圣节前夕这天晚上,人们就围坐在火炉旁,讲述一些有关鬼的故事,有时让一些在场的小孩听起来好生害怕。有的人把萝卜或甜菜头挖空,做成一个古怪的头形的东西,在上面刻上嘴和眼睛,在其内放上一枝点燃的蜡烛,看上去古怪、让人害怕,然后把它挂在树枝上或大门上,据说这样可以驱逐妖魔鬼怪。 在美国,人们制作“杰克灯”或叫“南瓜灯”(Jack-o'-lantern)。小孩们身穿古怪的服装,头戴面具,装扮成鬼怪的形象,手里提着一盏南瓜灯,从一家走到另一家,在大门口大声叫着“是请客还是要我们捣乱(Trick or Treat)。这时若主人不请客(treat ),这些顽皮的孩子就会动真格地捣乱(trick),有的在主人的门把上涂上肥皂或往玻璃上洒肥皂水;有的干脆把主人的门给卸下来;还有的顺手拿走主人放在门口的日常小用品等。但人们对这些天真可爱的小客人一般还是欢迎的,并且事先都准备好糖果或零钱。听到这些小孩来到时,他们马上迎出来,给孩子们分发糖果或零钱。 美国独立日 美国独立日7月4日 ,独立日是美国主要法定节日之一。 1776年7月4日,由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在费城大陆会议上正式通过,庄严地宣布美利坚合众国脱离英国而独立。《独立宣言》是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伟大文献,通过《独立宣言》的这一天也成为美国人民永远纪念的节日,定为美国独立日。Advent (耶稣)降临节 Lady Day, Annunciation 天使报喜节(3月25日)Ascension Day 耶稣升天节(复活节后第四十日)Assumption 圣母升天节(8月15日)Candlemas 圣烛节(2月2日)New Year, New Year''s Day 新年(1月1日)Corpus Christi 圣体节Quadragesima 四旬节(四旬斋的第一个星期日)Lent 四旬斋,大斋期(复活节前的第四十个星期日)Low (或Quasimodo) Sunday, 复活节后第一个星期日All Souls''Day (天主教)万灵节(11月2日)(如遇星期日则顺延一天)Palm Sunday 棕枝全日(复活节前的星期日)Easter Sunday, Easter 复活节Epiphany, Twelfth Day 主显节(1月6日)day of obligation 每人需停止工作参加礼拜的日子Maundy Thursday 濯足星期四(耶稣受难节)Shrove Tuesday 忏悔节(四旬斋开始的前一天)Ash Wednesday 复活节前的第七个星期三Christmas 圣诞节(12月25日)Christmas Eve 圣诞前夕New Year''s Eve 新年前夕Easter 复活节Whitsun, Whitsuntide 圣神降临周(复活节后的第七周,尤指前三天)Quinquagesima 四旬斋前的星期日Ramadan 斋?/P>Rogation Days 祈祷节(耶稣升天节的前三天)Sabbath 安息日Feast of the Sacred Heart 圣心节Midsummer Day 施洗约翰节(6月24日)Passion Week 复活节前第二周Holy Week 圣周(复活节前一周)Septuagesima 四旬斋前的第三个星期日Sexagesima 四旬斋前的第二个星期日Ember Days 四季节All Saints'' Day 万圣节Trinity Sunday, Trinity 圣三主日(复活节后的第八个星期日)Good Friday 耶稣受难节Visitation 圣母往见节(7月2日)世界重要传统节日一览表 2005-12-06 09:29:55 元旦(1月1日)---------------------------NEW YEAR''S DAY 成人节(日本,1月15日)------------------ADULTS DAY 情人节(2月14日)------------------------ST.VALENTINE''S DAY 元宵节(阴历1月15日)--------------------LANTERN FESTIVAL 狂欢节(巴西,二月中下旬)--------------CARNIVAL 桃花节(日本女孩节,3月3日)-----------PEACH FLOWER FESTIVAL (DOLL''S FESTIVAL) 国际妇女节(3月8日)---------------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圣帕特里克节(爱尔兰,3月17日)----------ST. PATRICK''S DAY 枫糖节(加拿大,3-4月)------------------MAPLE SUGAR FESTIVAL 愚人节(4月1日)-------------------------FOOL''S DAY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第一个星期日)---------EASTER 宋干节(泰国新年4月13日)----------------SONGKRAN FESTIVAL DAY 食品节(新加坡,4月17日)----------------FOOD FESTIVAL 国际劳动节(5月1日)-----------------INTERNATIONAL LABOUR DAY 男孩节(日本,5月5日)-------------------BOY''S DAY 母亲节(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MOTHER''S DAY 把斋节---------------------------------BAMADAN 开斋节(4月或5月,回历十月一日)---------LESSER BAIRAM 银行休假日(英国, 5月31日)--------------BANK HOLIDAY 国际儿童节(6月1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DAY 父亲节(6月的第三个星期日)--------------FATHER''S DAY 端午节(阴历5月5日)---------------------DRAGON BOAT FESTIVAL 仲夏节(北欧6月)------------------------MID-SUMMER DAY 古尔邦节(伊斯兰节,7月下旬)------------CORBAN 筷子节(日本,8月4日)-------------------CHOPSTICKS DAY 中秋节(阴历8月15日)--------------------MOON FESTIVAL 教师节(中国,9月10日)------------------TEACHER''S DAY 敬老节(日本,9月15日)------------------OLD PEOPLE''S DAY 啤酒节(德国十月节,10月10日)-----------OKTOBERFEST 南瓜节(北美10月31日)-------------------PUMPKIN DAY 鬼节(万圣节除夕,10月31日夜)-----------HALLOWEEN 万圣节(11月1日)------------------------HALLOWMAS 感恩节(美国,11月最后一个星期4)--------THANKSGIVING 护士节(12月12日)-----------------------NRUSE DAY 圣诞除夕(12月24日)---------------------CHRISTMAS EVE 圣诞节(12月25日)-----------------------CHRISTMAS DAD 节礼日(12月26日)-----------------------BOXING DAY 新年除夕(12月31日)------------NEW YEAR''S EVE(a bank holiday in many countries) 春节(阴历一月一日)-------SPRING FESTIVAL (CHINESE NEW YEAR) 世界各国的国庆与独立日 一 月 1日 古巴解放日----------Liberation Day (CUBA) 苏丹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SUDAN) 4日 缅甸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MYANMAR) 18日 突尼斯革命日------- Revolution Day (TUNIDIA) 26日 澳大利亚日----------Australia Day 印度共和国日--------Repubic Day (INDIA) 28日 卢旺达民主日--------Democracy Day (RWANDA) 二 月 4日 斯里兰卡国庆日-------National Day (SRILANKA) 5日 墨西哥宪法日---------Constitution Day (MEXICO) 6日 新西兰国庆日---------Waitangi Day (NEW ZEALAND) 7日 格林纳达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GRENADA) 11日 日本建国日-----------National Founding Day (JAPAN) 伊朗伊斯兰革命胜利日-Anniversay of the Victory of the Islamic Revolution (IRAN) 16日 美国华盛顿诞辰-------Washington''s Birthday (USA) 18日 冈比亚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GAMBIA) 23日 文莱国庆日-----------National Day (BRUNEI DARUSSALAM) 圭亚那共和国日-------Republic Day (GUIYANA) 25日 科威特国庆日---------National Day (KUWAIT) 三 月 3日 摩洛哥登基日---------Enthronement Day (MOROCCO) 6日 加纳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CHANA) 12日 毛里求斯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MAURITHUS) 17日 爱尔兰国庆日---------National Day (IRELAND) 23日 巴基斯坦日-----------Pakistan Day 25日 希腊国庆日-----------National Day (GREECE) 26日 孟加拉独立及国庆日---Independence & National Day (BANGLADESH) 31日 马耳他国庆日---------National Day (MALTA) 四 月 4日 匈牙利国庆日---------Liberation Day (HUNGARY) 塞内加尔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SENEGAL) 11日 乌干达解放日---------Liberation Day (UGANDA) 16日 丹麦女王日-----------Birthday of Her majesty Queen MargretheⅡ (DENMARK) 17日 叙利亚国庆日---------National Day (SYRIA) 18日 津巴布韦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ZIMBABWE) 19日 委内瑞拉独立节-------Independence Day (Venezuela) 26日 塞拉里昂共和国日-----Republic Day (SIFRRA LEONE) 坦桑尼亚联合日-------Union Day (TANZANIA) 27日 多哥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TOGO) 29日 日本天皇诞辰---------Birthday of His Majesty the Emperor (JAPAN) 30日 荷兰女王日-----------Queen''s Day (THE NETHERLANDS) 五 月 9日 捷克与斯洛伐克国庆日--National Day (CZECH & SLOYAKIA) 17日 挪威宪法日------------Constitution Day (NORWAY) 20日 喀麦隆国庆日----------National Day (CAMEROON) 25日 阿根廷5月革命纪念日---1810 Revolution Day (ARGENTINA) 约旦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JORDAN) 六 月 1日 突尼斯胜利日----------Victory Day (TUNISIA) 1日 阿尔及里亚11月革命节--The Revolution Day(ALGERIA) 11日 安哥拉独立节----------Independence Day (Angola) (BELGIUM) 18日 阿曼国庆日------------National Day (OMAN) 19日 摩纳哥国庆节----------National Day (Monaco) 22日 黎巴嫩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 (LEBANON) 24日 扎伊尔第二共和国日----Anniversary of the 十二月 1日 中非国庆日------------National Day (CENTRAL AFRICA) 2日 老挝国庆日------------National Day (LAOS)
咕噜咕噜SP
Next to Christmas, Halloween is the most commercialized celeb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anada. This ancient festival originated far from North America however, and centuries before the first European set foot on the continent. The ancient Druids 督伊德教(古代高卢人与不列颠人的一种宗教)的教徒 who inhabited what we now call Great Britain placed great importance on the passing of one season to the next, holding "Fire Festivals" which were celebrated for three days (two days on either side of the day itself). One of these festivals was called Samhain (pronounced Sha-Von) and it took place on October 31 through to November 1. During this period, it was believed that the boundaries between our world and the world of the dead were weakened, allowing spirits of the recently dead to cross over and possess the living.In order to make themselves and their homes less inviting to these wayward spirits, the ancient Celts(凯尔特人)would douse (插入水中, 把弄熄, 弄湿)all their fires. There was also a secondary purpose to this, after extinguishing all their fires, they would re-light them from a common source, the Druidic fire that was kept burning at Usinach, in the Middle of Ireland.Samhain was considered to be a gateway not only from the land of the dead to the land of the living, but also between Summer and Fall/Winter. For the Druids, this was the last gasp (喘息, 气喘)of summer (it was also the Celtic New Year), so therefore they made sure it went out with a bang before they had to button down (把...弄清楚)for the winter ahead.They would dress up in bizarre costumes and parade through their villages causing destruction in order to scare off any recently departed souls who might be prowling (巡游)for bodies to inhabit, in addition to burning animals and other offerings to the Druidic deities(神, 神性). It is also a popular belief that they would burn people who they believed to be possessed, but this has largely been debunked (揭穿, 拆穿假面具, 暴露)as myth.<
咖喱小周
每年的10月31日乃是西方的传统节日,万圣节(Halloween)。“万圣节”又称“鬼节”。它是西方历史悠久的节日之一。据说,早在公元前,住在英伦三岛、爱尔兰、法国一带的凯尔特人每逢10月31日都要为残废和黑暗之神举行庆祝活动。这一天晚上,他们预备了许多美味佳肴,让善良的鬼来吃,还有旷野的山丘上燃起篝火,让明亮的火焰招来善鬼,驱走恶魔。这可能是鬼节的最早形式了。后来,“鬼节”又与基督教相结合,成为圣徒们的一个传统节日,并改称为“万圣节”,时间定于每年的11月1日。以后,这一节日逐渐从欧洲传入北美及世界其他一些地区。万圣节的来历 这一天不论大人或小孩,都可以尽其所能的作怪,而不会招致异样的眼光。大部份的家庭会在院子里摆上几棵南瓜或是和真人一般高的稻草人,并且在窗户上装饰小小的南瓜灯或是挂上一副骷髅;有些人也会在前门上方挂些蜘蛛网。爱热闹或是有年轻人在家的家庭则会举办化妆舞会,或是将家里装饰成鬼屋!万圣节可是仅次於耶诞节和感恩节的第叁大节日喔.。 当夜幕降临,孩子们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衣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他们有的披上漆黑的长衫,骑着魔帚,扮作女巫;有的裹上白床单装鬼;有的戴上画有骷髅旗的帽子扮成海盗;不少孩子手中还提有一盏南瓜做成的杰克灯(Jack-O’-Lantern)。在月光照耀下,他们来到邻居家门前,威吓般地喊着"Trick or Treat"(恶作剧还是请客),如果有人不用糖果、零钱款待他们,那些调皮的孩子有时就把人家门上的拉手涂上东西,或把别人的猫涂上颜色;这些小恶作剧常令大人啼笑皆非。当然,大多数人都非常乐於款待这些天真浪漫的小客人。所以当夜色消逝时,孩子们总是肚子塞得饱饱的、口袋装得满满的回到家里。
茱莉亚罗伯杨
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传统的“鬼节”——万圣节。10月30日是万圣节前夕.通常叫做万圣节前夜.不过这一天的气氛却远不像它的名称那样让人听上去就“毛骨悚然”。每当万圣节到来,孩子们都会迫不及待地穿上五颜六色的化妆服,戴上千奇百怪的面具,提着一盏“杰克灯”走家窜户,向大人们索要节日的礼物。万圣节最广为人知的象征也正是这两样——奇异的“杰克灯”和“表演魔术或者给糖果”的恶作剧。
穿跑鞋的公主
Halloween英语手抄报介绍一下万圣节的来历传统,趣事万圣节前夜 (西方节日)万圣夜(英语:Halloween,为“All Hallows' Eve”的缩写,意为“万圣节(诸圣节)的前夜”),中文常称为万圣节前夕,在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撒克逊人后裔云集的美国、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等。万圣夜是诸圣节(All Hallows' Day)的前夜。其英语名称中的“Hallow”源于中古英语的“halwen”,与“holy”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诸圣节仍然被称为“Allhallow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圣人(All Hallows)的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Mass)。万圣节通常与灵异的事物联系起来。欧洲传统上认为万圣夜是鬼怪世界最接近人间的时间,这传说与东亚的中元节与盂兰节类似。美国明尼苏达州的阿诺卡(Anoka)号称是“世界万圣夜之都”,每年都举行大型的巡游庆祝。名称由来万圣节前夜就是“圣夜”的意思。万圣夜已经变成一年中最流行和最受欢迎的节日之一,许多人都以极大的热情来庆祝这一节日。万圣夜在11月1日的前一夜,其实是赞美秋天的节日,就好像五朔节是赞美春天的节日一样。西方很多民族都在万圣节前夜有庆典聚会,这又被叫做“All Hallow E'en”、“The Eve of All Hallows”、“Hallow e'en”,或者“The eve of All Saints'Day”。最终约定俗成演变成了“Halloween”,中文意译成了万圣节之夜。在西方国家,每年的10月31日,有个“Halloween”,辞典解释为“The eve of All Saints'Day”,中文译作:“万圣节之夜”。万圣节是西方国家的传统节日。这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也叫“鬼节”。华语地区常将万圣夜误称为万圣节。“Hallow”来源于中古英语halwen,与holy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万圣节仍然被称为“All Hallow 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的圣人(Hallow)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仪式(Mass)。古代高卢、不列颠和爱尔兰的祭司--德鲁伊德有一个赞美秋天的盛大节日,从万圣夜后午夜开始,直至次日11月1日持续整整一天。他们认为,在那天晚上他们伟大的死神--萨曼会把那年死去人的鬼魂统统召来,这些恶鬼要受到托生为畜类的惩罚。当然,只要想到这种鬼魅的聚会,就足以令当时那些头脑简单的愚民胆战心惊的了。于是他们点起冲天的篝火,并严密监视这些恶鬼。万圣夜到处有女巫和鬼魂的说法就是这么开始的。至今在欧洲某些与世隔绝的地区还有人相信这是真的。如今在整个欧洲,人们都把万圣夜看作尽情玩闹、讲鬼故事和互相吓唬的好机会。于是人们不再把这节日仅仅用来赞美秋光,而是让它变成一场真正的“狂欢”。而脸谱化妆是万圣节传统节目之一。节日习俗南瓜灯万圣夜的象征物是南瓜灯(也叫杰克灯、杰克灯笼),另外还有南瓜雕空当灯笼的故事。这又是源于古代爱尔兰。故事是说一个名叫南瓜灯南瓜灯杰克(英文:JACK) 的人,是个醉汉且爱恶作剧。一天杰克把恶魔骗上了树,随即在树桩上刻了个十字,恐吓恶魔令他不敢下来,然后杰克 就与恶魔约法三章,让恶魔答应施法让杰克 永远不会犯罪为条件让他下树。 杰克 死后,其灵魂却既不能上天又不能下地狱,于是他的亡灵只好靠一根小蜡烛照着指引他在天地之间倘佯。 在古老的爱尔兰传说里,这根小蜡烛是在一根挖空的萝卜里放着,称作“JACK LANTERNS”,而古老的萝卜灯演变到今天,则是南瓜做的 Jack-O-Lantern 了。据说爱尔兰人到了美国不久,即发现南瓜不论从来源和雕刻来说都比萝卜胜一筹,于是南瓜就成了万圣节的宠物。不给糖就捣乱万圣节的一个有趣内容是“Trick or treat”,这习俗却并非源自爱尔兰,而是始于公元九世纪的欧洲基督教会。那时的11月2日,被基督徒们称为 “ALL SOULS DAY”(万灵之日)。在这一天,信徒们跋涉于僻壤乡间,挨村挨户乞讨用面粉及葡萄干制成的“灵魂之饼”。据说捐赠糕饼的人家都相信教会僧人的祈祷,期待由此得到上帝的佑护,让死去的亲人早日进入天堂。这种挨家乞讨的传统传至当今竟演变成了孩子们提着南瓜灯笼挨家讨糖吃的游戏。见面时,打扮成鬼精灵模样的孩子们千篇一律地都要发出“不请客就捣乱”的威胁,而主人自然不敢怠慢,连声说“请吃!请吃!”同时把糖果放进孩子们随身携带的大口袋里。《不给糖就捣蛋》就是以万圣节为题材的儿童恐怖片。这个习俗起源还有一个说法是:这个习俗,来源于异教徒相信鬼魂会在每年降临人间的时候给活着的人制造麻烦。为了保护自己不被恶灵伤害,人们穿上看起来像鬼的衣服,并且准备面包、鸡蛋、苹果等食物当供品以求好运。人们戴着面具,穿着迷惑鬼魂的鬼服,挨家挨户收供品。慷慨的人点起灯火,受到良好祝愿,但吝啬的人却受到威胁。前夜的主题是鬼怪、吓人,以及与死亡、魔法、魔怪有关的事物。通常与万圣节前夜拉上关系的事物有鬼魂、食尸鬼、巫婆、蝙蝠、黑猫、猫头鹰、小妖精、僵尸、骷髅、南瓜头和恶魔、阴尸等,还有虚构人物如吸血僵尸和科学怪人,南瓜灯(西方的南瓜和亚洲的不同 外壳坚硬如木头所以就好象在木头上雕刻一样)。黑色和橙色是万圣节前夜的传统颜色。现代万圣节前夜的产品也大量使用紫色、绿色和红色。秋天的元素如南瓜和稻草人等,也成为万圣节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