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8

  • 浏览数

    272

告别了以前
首页 > 英语培训 > 水浒传作者英文名

8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2007sunart

已采纳

英文版的题目有:《Outlaws of the Marsh》(沼泽里的歹徒 / 法外人),附带地说一说,英文语境中最著名的法外人可能就是罗宾汉,而中国很多读者也认为《罗宾汉》是中国的《水浒传》;《All Men are Brothers——Blood of the Leopard》(四海之内皆兄弟——猎豹的血),这是上个世纪30年代赛珍珠翻译《水浒传》时译的书名,虽然有点长,但译出了“聚义”的意思,“猎豹”点出了梁山好汉的不驯服不合作(不包括后来的接受招安),“血”则直接赋予了《水浒传》悲剧的意味——虽然很多读者不认为《水浒传》是一部悲剧;另有一个译成《Water Margin》,直译,优点当然是直白了,不过味道却不是很够.‍在法文中,《水浒传》被译作《中国的勇士》或《沼泽地区的英雄们》;德文译名则有点牵强,曰《强盗与士兵》.另外还有一些节译本的名字则与现在的知音体差不多,如德人节译潘金莲和武大郎的章节成书,书名叫《卖大饼的武大郎和不忠实妇人的故事》,节译“智取生辰纲”则起名《强盗设置的圈套》。

水浒传作者英文名

280 评论(12)

枫叶e宝宝

赛珍珠(英文名字为珀尔·巴克)1933年翻译出版了中国小说《水浒传》,起名为《四海之内皆兄弟》(allmenarebrothers)。书名出自《论语》“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230 评论(13)

樱花落雨

四海之内皆兄弟(alround the world are brothers)

299 评论(9)

丁锋8934

施耐庵 (1296~1371),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汉族,江苏兴化白驹场人(一说浙江钱塘人)。元末明初作家。 施耐庵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 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元延佑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十八名壮士率壮丁起义反元。张士诚敬其文韬武略,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远计划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套曲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 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传》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传》准备素材。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侦查张士诚的部属。为避免麻烦,施耐庵征求兴化好友顾逖的意见,在白驹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不出,专心于《江湖豪客传》的创作。《江湖豪客传》成书后,定为《水浒传》。

344 评论(11)

oo鱼泡泡oo

施耐庵(约1296~1370)中国元末明初作家。名子安,一说名耳。兴化(今江苏兴化县)人,原籍苏州。相传施耐庵是《水浒传》的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1972年3月17日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水浒传》由张彻,午马,鲍学礼共同导演。从1994年4月筹拍,到1997年3月关机,历时3年8个月的同名电视剧由张绍林导演完成。另有同名电影及新版电视剧。

107 评论(15)

风子武nandy

施耐庵[编辑本段](1296年~1371年)名 子安(一说名耳),又名 肇瑞,字 彦端,号 耐庵。汉族。籍贯:江苏兴化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身份: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明嘉靖十九年(1540),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生平[编辑本段]有关施耐庵生平事迹材料极少,搜集到的一些记载亦颇多矛盾。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今江苏省兴化、大丰、盐都等地陆续发现了一些有关施耐庵的材料,有《施氏族谱》、《施氏长门谱》等,另有《兴化县续志》卷十三补遗载有《施耐庵传》1篇,卷十四补遗载有明初王道生撰《施耐庵墓志》1篇。据这些材料分析:施耐庵是孔子七十二子弟之一施之常后裔,唐末施之常后人在苏州为家。其父名为元德,操舟为业,母亲卞氏(卞氏后裔亦迁至今江苏省大丰市境内)。施耐庵自幼聪明好学,才气过人,事亲至孝,为人仗义。19岁中秀才,28岁中举人,36岁与刘伯温同榜中进士。其曾在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为官三年,因不满官场黑暗,不愿逢迎权贵,弃官回乡。张士诚起义抗元时,施耐庵参加了他的军事活动。张据苏以后,施耐庵又在他幕下参与谋划,和他的部将卞元亨相交甚密。后因张贪享逸乐,不纳忠言,施耐庵与鲁渊、刘亮、陈基等大为失望,相继离去。施耐庵与鲁、刘相别施时,曾作《新水令秋江送别》套曲,抒发慷慨悲痛之情。不久,张士诚身亡国灭。施浪迹天涯,漫游山东、河南等地,曾与山东郓城县教谕刘善本友善,后寓居江阴徐氏初,为其塾师。随后还旧白驹,隐居不出,感时政衰败,作《水浒传》寄托心意,又与弟子罗贯中撰《三国志演义》、《三遂平妖传》等说部。他还精于诗曲,但流传极少。除套曲《秋江送别》以外,还有如顾逖诗、赠刘亮诗传世。施耐庵为避明朝征召,潜居淮安,染病而殁,就地高葬,享年75岁。施耐庵殁后数十年,其孙文昱(述元)家道炽盛,始迁其祖耐庵骨葬于白驹西落湖(今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施家桥村),并请王道生作《施耐庵墓志》。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高儒《百川书志》载:“《忠义水浒传》100卷。钱塘施耐庵的本。罗贯中编次。”嘉靖四十五年郎瑛在《七修类稿》中说:“此书为‘钱塘施耐庵的本’。”万历年间,胡应麟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指出:“武林施某所编水浒传,特为盛行。”今人一致认为施耐庵是《水浒传》作者。也有人认为是同弟子罗贯中合著或者有罗贯中续写。从目前所掌握的史料看,施耐庵这个人还是有的,但关于他的生平事迹史书鲜有记载。即使有的材料,虽有明确记载,但材料本身的真伪与可信程度,至今还没有得到公认。我们认为他大概是杭州人,至少曾长期生活在杭州一带,有人推测他可能是一个专门为说书艺人编写话本的书会才人,或者本身就是一个粗通文墨、技艺精湛的说书艺人。其生活的年代在元末明初,祖籍姑苏,名子安,字耐庵,生于元贞丙申(1296)年,少年聪慧,写得一手好文章,后为至顺辛未科(1331)进士,也曾在钱塘做官两年,因一身抱负未得施展,不合于当道权贵,弃官归隐,闭门著述。有人说他曾与元末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将卞元亨交情不错,卞向张推荐施耐庵做其幕僚,但施在多次延请后仍不应征,据说张士诚还曾经亲自登门拜访过他,见他正在书房撰写《江湖豪客传》一书,即《水浒传》也。后来张士诚兵败,施耐庵为避祸,举家迁徙到淮安,继续著述以自娱。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也曾下诏书请他出来做官,但他仍然坚持不出仕,在当地积德累行,名声极佳。他写完《水浒传》后没过几年,就病逝了。施耐庵(1296~1371),本名彦端,又名肇瑞,字耐庵,号子安,汉族,江苏兴化人(一说浙江钱塘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中国古代著名作家,元末明初人,长篇古典小说《水浒传》作者。

308 评论(10)

格桑之门

叫做Water Margin。

《水浒传》的英文译本有多种,最早的70回译本定名为《Water Margin》,由于出现最早和最贴近原名的原因这个译名往往被认为是标准译名,美国女作家、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在将它翻译成英文时就定名为:《All Men Are Brothers》(即《四海之内皆兄弟》)。

70年代末中国籍美国翻译家沙博理的百回本的名字是《Outlaws of the Marsh》(水泊好汉),后来还有人把120回本也译成英文。而据传,还有某外国版本叫《105个男人和3个女人的故事》。

扩展资料:

《水浒传》的影响

《水浒传》对招安的描写曾经对某些义军的领袖产生过消极的影响,如张献忠在谷城受抚,就表示“戮力王室,效宋江水浒故事耳”(《纪事略》)。但比较起来,《水浒传》对农民起义的积极影响还是主要的。

《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它作为一种新的文体,从此在文学领域内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开始逐步改变以诗文为正宗的文坛面貌。

《水浒传》在明代时被列入“四大奇书”。近现代以来,又成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文风、构思和理念,都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东亚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水浒传

108 评论(11)

不老的传说kz

四大名著是指四部著名小说的统称。中国的四大名著是《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欧洲的四大名著是《荷马史诗》、《神曲》、《哈姆雷特》、《浮士德》。马克·吐温的四大名著是《哈克贝利芬历险记》、《汤姆·索亚历险记》 、《败坏了哈德莱堡的人》、《苦行记》 。

298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