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9

  • 浏览数

    92

Iceberg2013
首页 > 英语培训 > 李贯的英语怎么读

9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冷夜寒池

已采纳

1、首先,lee是广东话拼音,而li是汉语拼音,所以遇到不同地域的人用法就有区别。

2、单称lee的话应该是关系比较好的,或者是私下里叫叫都可以的,但是正式场合就要加上先生两字。即Mr Lee,但是如果遇到内地李某人士的话,就改为Mr Li。

3、Lee 是传统英文姓氏和汉文姓氏 “李” 没有关系。

I. 个人名

按照英语民族的习俗,一般在婴儿接受洗礼的时候,由牧师或父母亲朋为其取名,称为教名。以后本人可以再取用第二个名字,排在教名之后。英语个人名的来源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1. 采用圣经、希腊罗马神话、古代名人或文学名著中的人名作为教名。

2. 采用祖先的籍贯,山川河流,鸟兽鱼虫,花卉树木等的名称作为教名。

3. 教名的不同异体。

4. 采用(小名)昵称。

5. 用构词技术制造新的教名,如倒序,合并。

6. 将母亲的娘家姓氏作为中间名。

II.昵称

昵称包括爱称、略称和小名,是英语民族亲朋好友间常来表示亲切的称呼,是在教名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通常有如下情况:

1. 保留首音节。如 Donald => Don, Timothy => Tim. 如果本名以元音开头,则可派生出以’N’打头的昵称,如:Edward => Ned.

2. ie 或 -y 如:Don => Donnie, Tim => Timmy.

3. 采用尾音节,如:Anthony => Tony, Beuben => Ben.

4. 由一个教名派生出两个昵称,如:Andrew => Andy & Drew.

5. 不规则派生法,如:William 的一个昵称是 Bill.

III.姓氏

英国人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有名而没有姓。直到16世纪姓氏的使用才广泛流行开来。据专家估算,整个英语民族的姓氏多达150万个。

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1992年发表的论文《英语姓名论》中指出:常见的英语姓氏有3000个左右。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英文名

李贯的英语怎么读

94 评论(9)

小洲洲大肚皮

详细解说一下吧!中文姓氏并不存在标准的对应式英文翻译。英文世界对于中国姓名或名称只是做到拟音表述,也就是说是以中文名称的读音来拼写出字母表述。而并不深究其背后的含义。目前各汉字地区基本都有自己的拼音体系,各自规则各不相同。但各地都在力求本地区人名或姓名在转换为英文字母拼写后依然具有法律保障。于是都已各自的拼音体系拼写本地区的人名。各地之间的拼音体系是不能混用的。另外,各地的方言语音也存在差异,这里也不能以我们的普通话语音来理解了。所以各地对于同一个汉字的拼写差异也很大。比如香港地区就是以粤语音出发的。这也是香港为什么会翻译成HongKong的主要原因...英文世界是根本不在乎你姓的是哪一个中文汉字。而至认拼写出的字母形式。同样一个“张”,中国大陆人拼写为“Zhang”,香港人拼写为“Cheung”,台湾人拼写为“Chang”,韩国人拼写成“Jang”。而这些人都在美国。而美国也只会认为这是拼写不同的姓氏,而做出法律分别。而根本不会深究其背后都源自同一个中文汉字。并不是所有的“李”都拼写为“Lee”或“Li”,如先前所说,只是语音描述,至于使用哪一种形式完全在于法律身份注册时所提供的拼写,一旦注册生效,今后就不能改动了。比如有一个李姓人在国外注册身份时提供的是“Lea”,那么此后“Lea”就作为他的法定姓氏写法,不能随便改动了。这就相当于我国身份证上的姓名,一旦确定,连笔划都不能错...“李”的拼写目前有下列情况:中国普通话汉语拼音:Li中国香港式英文拼写:Lee(粤语音接近Lei,由此香港的“李”有时也表述为Lei)中国台湾是通用拼音:Li(有外籍牵连的台湾人也有拼写为Lee的情况)汉字韩国式英文拼写:Lee(现代韩国文写作“이”读作Yi,其英文拼音所体现的是传统读音)汉字朝鲜式英文拼写:Ri(源自朝鲜文“리”读音,基本贴近中文读音)此外还存在其他拼写,总之没有对应式的翻译...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户籍人士只有汉语拼音拼写的姓名是被国际唯一默认的合法身份拼写,除此之外除非注册了其他拼写形式,否则均不具备身份认证功能...英文名字也是一样,没有注册的英文名是不能作为法定身份代号的。但通常休闲生活里可以应用。由于没有注册,搭配英文名出现的姓氏拼写成什么样也就无所谓了...取英文名字还需要提供详细要求才好啊!包括性别等等详细要求...

271 评论(12)

王子恭贺

李姓,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统计结果显示,中国大陆李姓人口多达9500余万,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7.9%。姓氏起源:1、源出嬴姓说。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2、李树图腾说。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 以李树为图腾。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 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 并以李树为神树, 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 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 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入李白家有桃李园, 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3、源出姬姓(虎图腾)说。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4、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实为汉将李陵后裔。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时被赐为李氏,名义上是赐姓,实际是恢复李姓,因为西夏皇族拓跋氏为汉将李陵后裔。唐朝时期,皇室赐予大臣或武将为国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从李唐皇族姓李,稍后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被王侯赐姓,再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

265 评论(14)

活力的维维

解缙,江西吉安吉水县人,胡广,江西吉安人,王艮,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李贯有两个,李贯(建文年间),江西吉安人,李贯(正德年间),晋江凤池(今池店)人

202 评论(14)

petite妮妮崽

1、源出嬴姓说。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2、李树图腾说。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 以李树为图腾。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 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 并以李树为神树, 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 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 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入李白家有桃李园, 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3、源出姬姓(虎图腾)说。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先秦时期,李姓的活动由河南开始,到战国末,李姓的活动地域已扩大到山西、河北、陕西、四川、湖北等地。秦汉时期是李姓向各地迁移的重要阶段。秦始皇平定南越和西瓯时,李姓始入两广地区。

李耳的后裔入甘肃,发展为陇西李姓的望族,居河北的成为赵郡李姓的名家。东达山东,东南抵赣浙苏,南面南海及北部湾。唐朝是李姓的鼎盛时期,陇西李氏王朝传19帝,历时289年,李姓贵为国姓,各地都有李氏的皇亲国戚,李姓人口迅速膨胀。唐朝初李姓开始大批进入了福建和海南。明朝时,李姓进入入台湾。

唐代是李姓族群的急剧膨胀期,赵郡李氏、陇西李氏、赐姓李氏、唐宗室后人多达官贵人,一夫多妻制的生活,使李氏人丁兴旺,在当时已成为全国大姓。但随着朝政的变化,在唐代即有许多李姓人物贬官南下,又有许多人为免遭祸害而逃至全国,使李姓遍及全国。

参考资料:李姓_百度百科

143 评论(11)

伯纳乌的蓝

有关李姓的源流和得姓始祖, 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

1、源出嬴姓说。

即认为李氏源出嬴姓,血缘先祖为东夷族首领皋陶(一作咎繇,

偃姓或赢姓),皋陶曾被任命为舜的大理(掌管刑法的官),遂以官命族为理氏(“理”“李”古字相通 ),先为理氏,后为李氏。得姓始祖为李利,李耳为十一世。

2、李树图腾说。即认为李姓起源于图腾崇拜, 以李树为图腾。

李氏因大理之官而得姓为理, 后因理徵避难以木子为食而姓李。因其所食为野生李, 故由理氏培育成为家生李树, 并以李树为神树, 亦即图腾树。故凡李氏子孙, 常于宅旁种李以为象征, 至今还保存这个习惯。入李白家有桃李园, 唐朝皇宫苑园多植李树。

3、源出姬姓(虎图腾)说。

商朝时期,有周的同姓后裔,名巴人,居钟离山(今湖北长阳西北一带)。周武王灭商后,封巴人于巴(今重庆的巴南区)称巴子国。公元306年,巴人在四川建立大成国,史称成汉,这是李姓在中国所建的第一个王朝。

有一种观点认为李氏图腾不是李树,而是老虎。老子李耳生地陈楚地区的图腾是老虎,且“李耳”即楚语“老虎”。  巴人以虎为图腾,巴语读虎为李,当虎图腾演化为姓时,巴人崇仰汉人之姓,遂依音用李姓。

4、源于封赏赐姓与恢复李氏。

蜀汉时期,诸葛亮平哀牢夷后,赐当地少数民族赵、张、杨、李等姓;

汉晋时期,北方游牧的少数民族内附,部分匈奴人和鲜卑人随之被赐为刘、李等姓;

北魏时期,孝文迁都洛阳后,实行文化上全面汉化政策,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被封为李氏   。北魏皇室鲜卑拓跋氏实为汉将李陵后裔。

西夏皇室拓跋李氏,唐末时被赐为李氏,名义上是赐姓,实际是恢复李姓,因为西夏皇族拓跋氏为汉

将李陵后裔。

唐朝时期,皇室赐予大臣或武将为国姓,先是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朱邪、董、罗等氏,因建国有功从李唐皇族姓李,稍后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被王侯赐姓,再后来沙陀、氐、回纥、契丹、高车、吐蕃以及犹太、安息、高句丽、党项等外来少数族裔因功或者内附,多被封赏为李姓。

拓展资料:

李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约95,300,000人。

中国人口最多姓氏前十排名:(约为5.5亿人)

1.李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94%

2.王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41%

3.张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07%

4.刘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5.38%

5.陈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4.53%

6.杨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3.08%

7.赵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9%

8.黄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23%

9.周姓 -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12%

10.吴姓-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2.05%

百度百科

112 评论(10)

可爱哆咪

没有这必要吧,汉语拼音已经被国际所接受了。Lee 是一个个案,碰巧英文中有这么一个名字。如上翻译你再怎么看它也不是英文单词,它应该是汉语拼音没有在国际上推广之前的翻译办法。象北京从前的翻译是Peking ,而现在已经改回拼音Bei Jing了. 所以我认为再走回去是画蛇添足。

258 评论(10)

Jessie小鱼

li是汉语拼音;Lee是英文发音。如果取英文名,应该按照英文发音取。例如周杰伦,Jay Chou,而不是zhou。

251 评论(15)

南瓜囡囡

首先你必须了解,"Lee"其实不是英文翻译,而是方言拼音。也有拼成"Li"的(但不是以汉语拼音为拼法)。 就如wnc7188相当详尽的单里,“陈”就有好几种拼法——"Tan"为福建读法,"Chan"是广东读法,"Chen"是台湾拼音,还有"Chin"是客家读法,甚至我也看过"Tung"(音似“当”)是马来西亚华人的潮洲读法!各个方言籍贯对同个姓氏有不同的读法,更大的程度是那个地方/国家的官员在为婴儿办报生时的拼法。象在新马一带因为很多官员都是非华人,而在为华人国民办报生时,只根据前来报生的人的读法大概的拼,所以有些家庭甚至出现了兄弟或父子不同拼音的情况,这在50、60年代尤其普遍。如果是中国国民,用汉语拼音就行了。

123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