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7

王小金Fighting
首页 > 英语培训 > 教育方式英语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123丶路亽曱

已采纳

Different Views on the Way of Education The way of education is a hot topic among many people,especially parents,teachers and students.But their points of view are different.Some old people think that we should not be so strict with our children,and should not give them so much homework to do.We should give them more time for fun.But some young parents hold an opposite view.They think we should be strict with our children.Children are very naughty today and don't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tudy.They enjoy comfort and playing,and don't want to study.If we don't educate them in a strict way,they will lose themselves and become an unuseful person.

教育方式英语

116 评论(8)

小笼0113

英语作为一门课程,在日益加强的全球化下,显得更加重要。对于老师来说,拥有好的英语教育方法是极其重要的素质,看看我为您整理的英语教学方法,希望对您有帮助。

一、语法翻译法

1、语法翻译法是一种通过学习语法规则和词汇,并且按照规则用本国语和目的语进行互译来教授语言的方法。

2、教学过程

阅读/朗读——句子翻译——讲解语法/语言点——书面回答——理解性问题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书面语很重要,重视写作和阅读

(2)熟记语法规则和单词

(3)教师的绝对权威

(4)本族语的中介作用

技巧:(1)书面翻译/互译

(2)阅读理解性问答

(3)演绎法讲解语法规则

(4)填空、背诵、造句、作文等

4、评价:

(1)使用方便

(2)学习语言知识多于语言技能掌握

(3)改良式的语法翻译法:弥补口语的听说训练、重视交际能力的培养、重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直接法

1、直接法是一种通过实物、图画、动作、表情等手段把外语和其对应的意思直接联系,从而达到直接理解和直接应用的外语教学法。

2、教学步骤

用目的语讲解——提问——回答

用归纳法教语法:例子——总结规则——巩固性练习——听写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先听说后书面语言

(2)通过有意义的上下文来学习单词和句子

(3)禁止使用本族语翻译

(4)自我更正来促进语言学习

技巧:大声朗读、问答练习、自我更正、会话、填空、听写段落、画图讲解、实物演示等。

4、评价:

(1)强调语言实践和运用,有利于听说

(2)学习用外语思考,重视语言的交际作用

(3)排斥本国语,有时花费很长的时间来解释,或者解释不清楚

(4)对教师口语、教学技能要求高

三、听说法

1、听说法是一种运用句型操练形式学习外语的方法。其理论基础为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

2、教学步骤

听外语对话——模仿——纠正语音语调——逐句背诵——对话练习——看书面材料——语法点归纳——替换/回答练习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教师示范,学生模仿。

(2)掌握结构句型和词汇。

(3)语言学习是形成习惯的过程,教师的正确肯定有助于强化正确的语言习惯。

(4)本族语控制到最低限度。

技巧:背诵对话,扩展练习,链式提问,替换练习、回答提问、对话、转换练习等。

4、评价:

(1)《英语900句》、《灵格风教材》

(2)学生学到的句型较少能自如地转化为课外的交际能力

(3)“听说领先,读写跟上”

四、交际法

1、交际法就是把运用目的语进行有意义交际作为学习语言的方法。

交际法有时称为功能法或意念法。

交际法的最大特征是它对语言结构和能同等重视。学习不仅要知道语言规则的用法,还必须学会交际。

2、示例

(1)利用真实生活材料开展讨论: (源于材料)题目辩论——提供不同的句型——小组讨论——总结

(2)连环图片做交际性练习:抽出图片——猜测前后内容

(3)设置生活背景进行交际:按照角色身份、年龄、地位、性别说出不同的内容。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强调语言的意义,而不是结构。

(2)语言学习的目的就是学习交际能力(即有效和得体地运用语言系统的能力).

(3)教学一开始就鼓励学生尝试交际。

(4)教师的作用就是以任何方式激发学生学习。

(5)流利性与可接受性是教语言的主要目标。

技巧:(1)利用真实材料

(2)重新安排打乱顺序的句子

(3)语言游戏(信息差等)

(4)小组讨论,解决难题

(5)角色扮演

4、评价:交际法的运用可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目的语的形式、意义和功能。

五、静授法

1、静授法,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尽可能沉默,从而促使学生尽可能多地活用语言的方法。该法由戈铁诺(Caleb Cattegno)提出(1972),其特征是使用各种带颜色的小棍,把各种声音与特定的颜色联系起来。

三种假设:(1)由学习者发现或者创造将要学的东西,学习会取得良好效果。

(2)学习时有图片等实物辅助,效果会更好。

(3)学习的材料必须实用。

2、示例:(1)用教鞭指着图上的符号,发出一个声音,然后教师不出声地指着图上的一个个符号,监听学生的发音。

(2)教师也许发出一个单词声音,让学生猜测包含在这个单词发音里的符号。教鞭可用来表示重读、停顿和语调。

(3)教师听学生发音,重新示范或叫另一个学生来发音。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教学应建立在学生已知的基础上才转入未知,即按一定的逻辑顺序介绍语言要素,教服从于学。

(2)学生需要学会互相依赖和依靠自己。

(3)如果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仍替他们做,学生的独立能力就得不到培养。

(4)沉默是一种手段。它有助于学生自治以及发挥自身积极性。

(5)错误对学习来说是必不可少的。

(6)在教学的初期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取得进步而不是马上达到完善。

技巧:(1)声音——颜色图;

(2)教师的沉默;

(3)同伴的更正;

(4)各种小棍;

(5)单词图表;

(6)自我更正手势。

4、评价:

静授法是70年代初期兴起的一种新型教学法。非常重视人的整体性,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试图在最大限度上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六、暗示法

1、暗示法,就是指利用人的无意识和非理性因素进行系统教学的方法,由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G.Lozanov)提出的,他认为大多数的学习发生在气氛轻松、注意力集中的状态下。暗示法最典型特征是在教学过程中伴有背景音乐,从而达到调动学生大脑的有意识和无意识的作用。

2、示例

整堂课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称为口头复习。前次学习的材料被用来充当讨论的依据。所有出席者围坐成一圈。第二阶段,引进新材料并展开讨论。这包括看一遍新对话材料和用本国语翻译,然后讨论重要的语法和词汇。第三阶段一开始,所有对话停止一两分钟。师生一起听录音机播放的音乐,听了几段音乐后,老师在音乐背景下朗读或背诵新课文,学生一边看着课本一边听音乐。在两段音乐之间有一阵沉默,然后教师要求学生合起课本听一遍。

3、原则和技巧

原则:(1)在轻松、舒适的环境下,学习方可得到促进。

(2)教师要努力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觉得自己是成功的学习者。

(3)当学生的注意力主要放在交际过程时,学生将学得更好。

(4)教师应容忍学生出错,让学生在应用过程中改正错误。

(5)在游戏的气氛中,学生的注意力放在语言的运用上。

技巧:(1)课室布置充满艺术气氛;

(2)肯定正面暗示;

(3)视听相结合;

(4)选择一个新的形象;

(5)角色扮演;

(6)分二次放音乐(第一次学生看着课本,注意语法;第二学生合上课本,注意听内容)。

4、评价:

暗示法在减少学生焦虑,提供良好学习气氛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建议语言教师在借鉴该法之前,更多地考虑如何创造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心理安全感的气氛,以便提高教学效果。

七、全身反应法

1、全身反应法(Total Physical Response),也叫领悟法(Comprehension Approach),是一种把言语和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学方法,该法通过身体各部分的活动来学习语言。由美国J.阿须(James Asher)提出的。全身反应法与心理学的记忆部分的痕迹理论关系密切。该理论认为记忆联系的追踪频率及强度越大,记忆联系就越强,所学的东西也就越容易回忆起来。记忆方式有多种,有死记硬背、也有通过行为动作。根据研究,结合动作的记忆的成功可能性是最大的。阿须也吸收了人道主义心理学的观点,重视情感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作用。他提出的活动,可减少学生的紧张情绪,创立一种肯定式气氛,从而有助于学习。

2、示例

在课堂上,教师用英语发出指令,让学生一听到英语指令就作出相应的动作。从简单到复杂,从慢到快,从一组词过渡到一个句子或一段话。

3、原则与技巧

原则:(1)目的语的意义可以通过动作来传达,通过学生的各种反应以刺激记忆过程。

(2)教师运用命令来指导学生的语言学习行为。

(3)学生通过观察以及自身的演示来学习语言。

(4)教学法中最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成功感,这样和低焦虑情绪结合一起就可促进学习。

(5)口头语言应比书面语言重要。

技巧:(1)用目的语发出各种指令指导学生行为;

(2)角色转换(A命令B或B命令A);

(3)动作系列

4、评价:

它强调初期阶段专门进行听力理解训练,该法使得学生对教师用目的语发出的各项指令进行倾听和反应,使学生觉得十分有趣,因而把全部注意力放在理解上,促进了学习效果的提高。该法较多地在初级阶段使用(如儿童、初中、成人入门阶段等)。

八、群体商谈法

1、群体商谈法,是一种新型的语言学习方法。学习者按照教师布置的任务,分成几组交谈。教师站在学生身后,随时提供帮助,最后把录音内容重放。群体商谈法也叫人道法,即该法把学生看作整体的人,关心其情感领域、语言知识和行为技能。

2、示例:

首先问候和自我介绍,接着教师陈述该课的目标及要求,然后学生形成一个圆圈,用外语进行会话。学生可先用本国语和旁边同学交换信息,教师站在身后把这段信息交换翻译成外语,然后由学生重复。接着再叫另一个学生讲,并把话录在录音机里。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谈出各自对此学习的感受。

3、原则与技巧

原则: (1)当学生具备安全感时才会学得最好

(2)教师不站在课堂前面,就会减低学生的受威胁感,从而促进师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3)教师要考虑到每个学生的独特性。

(4)教师对学生咨询,这表明他们确实在倾听学生并理解学习。

(5)在小组里,学生可以感觉到一种集体感,既可以互相学习,也可以向教师学习。

技巧:(1)录下学生对话;

(2)翻译成目的语;

(3)对学习过程的总结;

(4)不断重复;

(5)小组讨论。

4、评价:

它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重视语言学习的人道性和互动性。

最好的教学法?

实践证明,最好的办法是让不同的教学法并存,在实践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并及时交流和探讨,提高各种教学法的综合教学效果。

事实上,无论采取哪种教学法,英语教学都要针对不同的教学要求,贯彻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即(1)语法原则,把语言知识的传授放在相当的地位;(2)交际原则,把语言结构与语境和功能结合起来,使学生了解语言结构的多样性和语言功能表达的多种可能性;(3)文化原则,采用对比分析方式,使学生了解不同语言的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教学法和使用的跨文化背景,学会不同文化的交际模式,增强语言教学和使用的跨文化意识。如果一味地机械重复使用一种英语教学方法,这就不仅从根本上违背了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也违背了外语学习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Wilkins: 最好的教学方法是在特定的场合取得特定效果的方法。

新课程标准下的英语教学方式的思考

一、英语教学要着眼于全面发展。

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最大受益者应该是学生。在英语教学中,每位英语教师的教育理念应该是人本主义,首要定位就是人的教育。我们应该相信,每一个学生都蕴藏着极大的学习潜能,每一个学生都是有自己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让学生具有持续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尽可能地提供学习空间,让不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乐趣,获得满足感与成功感。多年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总是把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知识放在教学的首位,而忽视学生的精神世界。实际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严谨的学习态度、积极的情感都直接影响他们的英语学习。作为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尊重学生,注重情感教学。

就尊重学生而言,我们也承认,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有个性的。我们应该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针对他们的差异性提供切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指导。哈佛大学教授,当代世界著名的心理学家和教育家霍华德.加德纳博士(Dr. Howard Gardner)在他的《心智的结构》(Frames of Mind)一书中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他将人的智力分为8种类型: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音乐-节奏智力、交往-交流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自然-观察智力。这种智力结构分类,对于我们转变教育理念,重新认识学生的差异和发展很有帮助。实际上,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也会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表现出来的差异:女生长于记忆单词、规则,男生长于阅读思考;有的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很强,有的学生善长书面表达。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所教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指导。

二、英语教学要重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国家推出的新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对英语课程内容和目标做了如下表述: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这种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以及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之上。结合下图所示,从以上表述我们可以看出:

①掌握语言技能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所谓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听和读是语言的输入,也就是吸收的技能,说和写是语言输出,也就是表达的技能。一个人运用语言的能力必须在吸收信息与表达自己的交际过程中得到提高。在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既是学习目的,又是学习手段。所以,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大量的听、说、读、写的实践,提高他们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

②学习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对于英语学习是有帮助的,它是形成能力的基础。我们反对把英语课上成语法课,并不是说我们就不必学语法。中国人学习英语掌握必要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是必要的。语言基础知识是语言能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语言技能的重要方面。问题是不要把学习语言基础知识作为课堂教学的目的,不能把英语课上成语言知识课。目前的认识误区之一便是一提到培养学生的运用英语的能力,有人就认为是不学习语言基础知识,把知识与能力对立起来,这种认识显然是不对的。

③学生运用语言能力的高低是与他们的情感态度、文化意识和学习策略相关的。英语教学一定要注重心理因素和英语文化背景,不仅是影响英语学习的重要因素,也是人的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只有对英语文化背景感兴趣才能抱着积极的情感,主动参与,善于配合,乐于进取,把英语学好,才能对英语学习保持一股持之以恒的热情与动力。同时还要指导中小学生选择正确的英语学习的策略。学习方法(包括应试技巧)就是充分运用智慧和智谋,也就是讲究学习策略。现在我们教学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提出备课要备学生,提出要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实质上就是要讲究英语学习策略,以便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提高学习的效率。

170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