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en251791802
果能让电脑告诉我们故障发生在什么地方,哪岂不是省时省力可少走很多弯路?其实,只要我们能善用DEBUG诊断卡,一切都会变得相对轻松。 一、DEBUG诊断卡的工作原理(图01,Q7Q-2-1型DEBUG卡) DEBUG卡是一种可检测电脑故障的测试卡,有PCI和ISA接口两种,以方便在不同型号的主板上使用。当DEBUG卡插入PCI或ISA插槽后,启动电脑时卡上自带的显示屏就会根据启动的进度显示出各种代码。 主板加电后,首先要对CPU进行检测,测试它各个内部寄存器是否正常;接着BIOS将对CPU中其他所有的寄存器进行检测,并判断是否正确;然后是检测和初始化主板的芯片组;接下来检测动态内存的刷新是否正常;然后将屏幕清成黑屏,初始化键盘;接下来检测CMOS接口及电池状况。如果某个设备没有通过测试,系统就会停下来不再继续启动,而这时,DEBUG卡上所显示的代码也就不再变化了。这样,我们通过对照说明书查询代码所对应的硬件,就可较容易地判断出故障大概是出现在哪个部件上。由于DEBUG卡的价格并不高(15元左右),因此它已成为很多DIY爱好者的必备工具之一。 二、实战DEBUG诊断卡的使用 DEBUG卡的使用也很简单,下面针对几种常见的故障代码和大家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需说明的是,目前市场上的主板绝大部分使用的是AWARD BIOS或AMI BIOS,由于目前DEBUG卡实际上是调用了主板BIOS的自检过程,所以主板BIOS程序的不同,DEBUG卡显示的代码也不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不可一概而论。因此我们也将分两个部分讨论。 以下的说明中将选择最常见的故障代码及解决方法,至于其他更详细的代码含义,请读者参考DEBUG卡的说明手册。 1.Award BIOS篇 错误代码:00(FF) 代码含义:主板没有正常自检 解决方法:这种故障较麻烦,原因可能是主板或CPU没有正常工作。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可首先将电脑上除CPU外的所有部件全部取下,并检查主板电压、倍频和外频设置是否正确,然后再对CMOS进行放电处理,再开机检测故障是否排除。如故障依旧,还可将CPU从主板上的插座上取下,仔细清理插座及其周围的灰尘,然后再将CPU安装好,并加以一定的压力,保证CPU与插座接触紧密,再将散热片安装妥当,然后开机测试。如果故障依旧,则建议更换CPU测试。另外,主板BIOS损坏也可造成这种现象,必要时可刷新主板BIOS后再试。 错误代码:01 代码含义:处理器测试 解决方法:说明CPU本身没有通过测试,这时应检查CPU相关设备。如对CPU进行过超频,请将CPU的频率还原至默认频率,并检查CPU电压、外频和倍频是否设置正确。如一切正常故障依旧,则可更换CPU再试。 错误代码:C1至C5 代码含义:内存自检 解决方法:较常见的故障现象,它一般表示系统中的内存存在故障。要解决这类故障,可首先对内存实行除尘、清洁等工作再进行测试。如问题依旧,可尝试用柔软的橡皮擦清洁金手指部分,直到金手指重新出现金属光泽为止,然后清理掉内存槽里的杂物,并检查内存槽内的金属弹片是否有变形、断裂或氧化生锈现象。开机测试后如故障依旧,可更换内存再试。如有多条内存,可使用替换法查找故障所在。 错误代码:0D 代码含义:视频通道测试 解决方法:这也是一种较常见的故障现象,它一般表示显卡检测未通过。这时应检查显卡与主板的连接是否正常,如发现显卡松动等现象,应及时将其重新插入插槽中。如显卡与主板的接触没有问题,则可取下显卡清理其上的灰尘,并清洁显卡的金手指部份,再插到主板上测试。如故障依旧,则可更换显卡测试。 一般系统启动过0D后,就已将显示信号传输至显示器,此时显示器的指示灯变绿,然后DEBUG卡继续跳至31,显示器开始显示自检信息,这时就可通过显示器上的相关信息判断电脑故障了 2.AMI BIOS篇 错误代码:00(或FF) 代码含义:主板没有正常自检 解决方法:(同Award BIOS篇相同故障代码) 错误代码:01 代码含义:处理器寄存器测试 解决方法:(同Award BIOS篇相同故障代码) 错误代码:0D至0F 代码含义:CMOS停开寄存器读/写测试 解决方法:检查CMOS芯片、电池及周围电路部分,可先更换CMOS电池,再用小棉球蘸无水酒精清洗CMOS的引脚及其电路部分,然后看开机检查问题是否解决。 错误代码:12、13、2B、2C、2D、2E、2F、30、31、32、33、34、35、36、37、38、39、3A 代码含义:测试显卡 解决方法:该故障在AMI BIOS中较常见,可检查显卡的视频接口电路、主芯片、显存是否因灰尘过多而无法工作,必要时可更换显卡检查故障是否解决。 错误代码:1A、1B、20、21、22 代码含义:存储器测试 解决方法:同Award BIOS篇内存故障的解决方法。 注意事项:如在BIOS设置中设置为不提示出错,则当遇到非致命性故障时,诊断卡不会停下来显示故障代码,解决方法是在BIOS设置中设置为提示所有错误之后再开机,然后再根据DEBUG代码来诊断。 三、注意DEBUG卡的局限性。 DEBUG卡虽能很直观地指出系统无法启动的故障可能,但工具毕竟是工具,它也并非万能,使用DEBUG卡时也需注意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由于DEBUG卡本身的局限性,有时诊断卡所显示出的故障代码并不能反映出电脑的真正故障所在,特别是PCI接口的DEBUG卡。由于PCI的地址线和数据线是共用的,它们通过10个脉冲时间来区分当前信号是地址还是数据,因此就有可能在诊断中产生错误代码。因此DEBUG卡上的错误代码也不可全信。 其次,在DEBUG卡的使用过程中有时会遇到代码无法完全显示的问题,也就是说DEBUG卡显示的代码在进行到某一启动阶段后就一直维持不变。这种故障在使用PCI接口的DEBUG卡上经常发生。对此,可尝试更换PCI插槽或使用ISA插槽来解决(多数DEBUG卡都是PCI和ISA双接口的)。 总之,任何优秀的工具都只能帮助我们去解决问题,而我们则不能对其产生过分的依赖心理。毕竟到最后关头,所有的电脑故障都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去解决的,善于利用工具,锻炼自己的DIY能力,才是我们解决电脑故障的最根本办法。 Debug卡本来是一些主板厂商为自己的产品研发和内部测试用的工具,厂商也只会给自己大的代理商几片用来做售后的测试用的,通过Debug的的问题指示可以避免一些技术性错误判断,这样不单可以为代理商避免换货费用的浪费,也可以减轻厂家售后检测的负担。 Debug卡利用的就是主板BIOS本身自带的硬件监测功能--POST(P.O.S.T的英文全称为Power on Self Test,即开机自我侦测。这是一直以来PC开机主要做的事情,任务是确定PC的主要配件和外部设备,如CPU、DRAM、显示器、软驱、硬盘、键盘……等等是否存在,并对其进行初始化,看其是否能达到基本的工作能力。在POST过程中,部分讯息将显示在屏幕上。如:内存容量的数字在变动、检测硬盘规格等),该功能具体来说是计算机主板在加电后,BIOS程序对主板硬件和插接在主板上的硬件进行的基本功能测试。BIOS对硬件按顺序逐步的进行测试,每测试完一步,就向80h地址写入信息,Debug卡在计算机启动时,检查80H地址是否有资料写入,每当BIOS对80H地址做资料写入,便重新抓一次80H的数据,并透过译码将8-bits二进制数据,显示成16进的数值,再由7段LED显示器来显示出POST COED就大功告成了。这样大家就可以通过Debug卡上显示的16进制代码判断问题错在硬件的那一部分。不用依靠以前计算机主板那几声单调的警告声来判断硬件错误了。 现在市场上Debug也有卖了,大家常见的有两种类型:一种是ISA接口的Debug卡,另一种是PCI接口的Debug卡,不过现在用得比较多的是PCI接口的Debug卡。 其实只要是主板、CPU、内存、显卡四个基本配件就可以使用Debug卡检测了!比如,我们在CPU超频后出现黑屏现象时、无法确定内存、AGP显卡或IDE设备到底哪里出了问题。只好凭自己的经验插这个拔那个,结果也许还是徒劳。现在,只需看看POST卡上的参数即可。若显示FF,那么十有八九是CPU出了问题,若是C1就要检查一下内存是否插好。拥有POST卡,就算是"菜鸟",也无师自通了。 而且现在有的主板厂商已经把Debug卡做到了主板上,最典型的例如EPoX磐英的EP-8KTA3、EP-8KTA3+、EP-8K7A、EP-8K7A+还有早一点的产品EP-BX6、EP-BX7、EP-BX7+、EP-BX7+100,而且界面和内插式Debug卡一样,这样在主板出问题时检测起来就更加方便,EPoX磐英的确为用户跟玩家想得非常的周到,也走在了这个领域的前面
小倩TINA
此故障的大概意思就是没有找到操作系统。换句话说就是没有识别你的硬盘。1、可以尝试,把硬盘数据线重新拔插一下,如果没有启动系统,那么估计是你的硬盘坏了,可以更换硬盘再装系统试试。2、主板故障。主板的硬盘数据线接口有故障。或者因为天气潮湿。导致爆电容等故障出现。3、bios参数设置错误,可以进入bios系统,选择第一启动项为硬盘模式。
红豆呱呱
CMOS错误校验和-默认加载警告!CPU被改变请重新在CMOS中设置cpu,退出前请保存!CMOS是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的缩写,互补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 cpu: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缩写 CMOS checksum error--defaults loaded warning!CPU has been changedplease re-enter cpu settings in the CMOS setup and remember to save before quit! CMOS自检出错 -- 加载缺省值报警!CPU已更换,请在CMOS设置中重新输入CPU设定。退出前请记住保存设置值。CMOS checksum error-Defaults loaded表示你的主板上的钮扣电池电压不足了,提示你换电池,后面的是指因为你的电池电压不足而导致原本的设置不能保存或者也可以说是你动了BIOS中与CPU相关的设置才出现的。在断电的情况下.用跳线(也可把主板电池除下后大约10分钟再安装上)清除CMOS.然后重新开机按Del键进入BIOS后找到装载最佳缺省设置(Load Optimized Defaults) 项或基本CMOS参数设置(Standard CMOS Features Setup)项.按F10保存设置后重启立即可。可能是你的BIOS电池没有电了,如果是请更换,如果是其它原因按下面方法进行检修。 启动按F1才能进入系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开机时要按F1这是BIOS设置错误引起的,一般由以下几种情况引起。1、没有软驱但启用了软驱,可将软驱禁用。 开机按DEL进BIOS,选择:STANDARD CMOS FEATURES DRIVE A : 设置为 None DRIVE B : 设置为 None 按F10 保存,输入“Y”回车即可。2、内存有问题 或者CPU频率被更改,更换内存、恢复BIOS默认值即可。3、原来挂了两个硬盘,在BIOS中设置成了双硬盘,后来拿掉其中一个的时候却忘记将BIOS设置改回来,也会出现这个问题。 只要恢复BIOS默认值即可。4、如果上述设置后无效,可能是 COMS 电池没有电了,打开主机,抠下纽扣式COMS电池,更换新电池即可。5、恢复BIOS默认值的方法: 开机或者重启电脑按住DEL键,进入BIOS; 找到 Load Fail-Safe Defaults ,按方向键选中后回车,提示是否确定,按Y,回车。 最后选择Save&exit step(保存设置),直接按F10也可以,按Y回车自动重起,设置生效。还有一些原因也可以引起故障的发生,解决方法如下:一、硬盘是用IDE排线连接起来的,必须要连排线的两端(一端连硬盘,别一端加主板),启动了没问题,如果到CMOS中,把软驱禁用了,问题仍会出现,这时只有把软驱项开启,电脑就一切正常了。二、另外,换条数据线试试。三、 进入BIOS看硬盘是否在主上面,如果不是,请检查硬盘跳线和硬盘连接主板的数据线的位置。确保硬盘在主ide上。四、如果跟光驱共用一条IDE线,请检查硬盘上的跳线是否设置为master,光驱是否设置为slave
南得珍贵
—、纸张无法馈出解决方式:当出现纸张无法馈出故障问题时,我们首先检测的地方是传真机的进纸器部分,看是否有异物对其阻塞或者看原稿所处的位置扫描传感器是否失效,是不是进轴的间隙过大导致的。检查完这些后如没发现异样,则可看看传真机的发电机是否出现故障,发电机本身的电路是否损坏。二、卡纸问题卡纸问题可以说是传真机最容易出现的问题,这种问题常常出现在使用新纸和使用过的纸上,当出现卡纸问题时,可以调动传真机中可动的部件,将纸张取出,切勿胡乱拉扯上盖(注意:取出的纸张保持完整性是最佳的,不要让碎片纸块残留在传真机内)。三、传真期间纸张表面出现白线现象出现白线现象多数是热闽头断丝或者沾有异物导致的,采取的方式是对断丝进行更换和清除异物。四、传真期间纸张呈现全白现象出现全白现象要按传真机类型进行区分解决:喷墨式传真机,出现这种现象有可能是机器的喷嘴头被堵,对喷嘴进行更换或者更换墨盒即可,热感式传真机,出现这种现象极有可能是记录纸安装错误导致,将记录纸重新安装即可;或者传真机所使用的纸张只有一面有化学药剂,更换一张好的纸张即可。五、传真期间纸张出现黑线现象出现黑线现象也要按照传真机类型进行区分解决:CCD传真机,极有可能是传真机本身的反射镜头脏了,对其用酒精清洗即可;CIS传真机,则有可能是透光玻璃脏了,同样用酒精清洗即可。六、传真字体在接收到后变小这种问题本身也不算故障问题来着,很多传真机在使用时有用压缩功能来节省纸张,只需将传真机省纸功能关闭或恢复出厂设置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