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23

囡囡宝贝妞
首页 > 英语培训 > 休克英语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零下十三月

已采纳

休克(shock)是机体遭受强烈的致病因素侵袭后,由于有效循环血量锐减,组织血流灌注广泛、持续、显著减少,致全身微循环功能不良,生命重要器官严重障碍的综合症候群。

临床表现

1.休克早期

在原发症状体征为主的情况下出现轻度兴奋征象,如意识尚清,但烦躁焦虑,精神紧张,面色、皮肤苍白,口唇甲床轻度发绀,心率加快,呼吸频率增加,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可骤降,也可略降,甚至正常或稍高,脉压缩小,尿量减少。

2.休克中期

患者烦躁,意识不清,呼吸表浅,四肢温度下降,心音低钝,脉细数而弱,血压进行性降低,可低于50mmHg或测不到,脉压小于20mmHg,皮肤湿冷发花,尿少或无尿。

3.休克晚期

表现为DIC和多器官功能衰竭。

扩展资料:

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紧急情况,应该抓紧时间进行救治,在休克早期进行有效的干预,控制引起休克的原发病因,遏止病情发展,有助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1.一般紧急治疗

通常取平卧位,必要时采取头和躯干抬高20°~30°、下肢抬高15°~20°,以利于呼吸和下肢静脉回流,同时保证脑灌注压力;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可用鼻导管法或面罩法吸氧,必要时建立人工气道,呼吸机辅助通气;

维持比较正常的体温,低体温时注意保温,高温时尽量降温;及早建立静脉通路,并用药物维持血压。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人为搬动,可用小剂量镇痛、镇静药,但要防止呼吸和循环抑制。

2.病因治疗

休克几乎与所有临床科室都有关联,各型休克的临床表现及中后期的病理过程也基本相似,但引起休克的原因各异,根除或控制导致休克的原因对阻止休克的进一步发展十分重要,尤其某些外科疾病引起的休克,原发病灶大多需手术处理。

治疗原则应该是:尽快恢复有效循环血量,对原发病灶作手术处理。即使有时病情尚未稳定,为避免延误抢救的时机,仍应在积极抗休克的同时进行针对病因的手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休克

休克英语

267 评论(10)

hanzhe2013

休克,这个词由确实是由英文 Shock 音译而来。

295 评论(12)

善美梅子

什么叫“休克” “休克”一词,是英语shock的音译,原意是冲击、震动。早在约250年前,外科医生把机体受到剧烈冲击、震动后出的危重状态称为休克。后来逐渐认识到,除了冲击震动之外,还有很多极不类同的原因,可以引起最终是一致的病理生理过程和临床表现,但还不能下一个十分确切的定义。所以等到中国人来翻译这个词时,觉得只有音译最恰当了。 目前认识到的休克是:机体受到各种外来或内在的有害因素的强烈侵袭后,迅速引起神经、内分泌、循环和代谢等一系列机能障碍,尤其是有效循环血量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使重要器官得不到足够的血涂灌注而造成的综合病症。休克的临床表现有:血压下降、心率加快、脉搏微弱、全身无力、皮肤潮冷、苍白或紫绀、静脉萎陷、尿量减少、烦燥不安、反应迟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 休克可以分为六类: 1、低血容量性休克 全血或血桨流出血管或渗入体内组织间隙,以及体内大量水和电解质的丢失,造成血容量绝对 减少。其中常见的为失血性休克。 2、心源性休克 由于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心肌炎、心包填塞、重型心律紊乱和急性循环障碍引起的循环血量减 少。 3、中毒性休克 由细菌毒素或蛇毒引起的血管收缩和血管扩张。 4、神经性休克 强烈的疼痛刺激、延髓麻醉或创伤,使心搏出量不足或回心血量不足。 5、过敏性休克 主要是药物过敏,使血管扩张,要求有更多血涂参加循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中血量 丢失)。 6、放射性休克 过量放射性照射后,使微循环改变,形成微血栓,使有效循环血量降低。 这些不同类型休克,突出的共通之点是循环系统功能紊乱。循环系统的功能正常发挥,取决于心脏机能、血容量及血管容积三个因素的协调。当这三个因素中的一个或几个出现异常,就导致上述相应类型的休克。循环系统功能系乱的具体表现不外乎:心脏博出血量不足,回心血量不足,血管中血量绝对不足或相对不足,总之有效循环血量锐减和微循环内血液灌流量不足就引起休克。 中国科协信息中心提供 查阅: 次

339 评论(9)

fengzhenpeng

体克是人体对有效循血量锐减的反应,是组织血液灌流不足所引起的代谢障碍和细胞受损的病理过程,可在很多情况下发生。引起休克的原因虽然很多,但都有一个共同点,即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减少。所谓有效循环血量,是指单位时间内蒙古自治区通过心血管系统进行循环的血量,但不包括贮存于肝、脾和淋巴血窦中或停滞于毛血管中的血量。 有效循环血量依赖充足的血容量、有效的心排出量和良好的周围血管张力,其中任何一个因素的改变超出了人体的代偿限度时,即可导致有效循环血量的急剧下降,造成全身组织、器官氧合血液灌流不足,细胞缺氧和一系列的代谢障碍,而发生休克。在休克的发生和发展中,上述三个因不经常都累及,相互影响。 临床表现 根据休克的病程演变,休克可分为两个阶段,即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或称休克前期或休克期。 1.休克代偿期 在低血容量性休克中,当丧失血容量尚未超过20%时,由于机体的代偿作用,病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交感神经活动增加。表现为精神紧张或烦躁、面色苍白、手足湿冷、心率加速、过度换气等。血压政党或稍高,反映小动脉收缩情况的舒张压长高,故脉压缩小。尿量正常或减少。这时,如果处理得当,休克可以很快得到纠正。如处理不当,则病情发展,进入抑制期。 2.休克抑制期 病人神志淡漠、反应迟钝,甚至可出现神志不清或昏迷、口唇肢端发绀、出冷汗、脉搏细速、血压下降、脉压差更缩小。严重时,全身皮肤粘膜明显紫绀,四肢冰冷,脉搏扪不清,血压测不出,无尿。还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出现。皮肤、粘膜出现瘀斑或消化道出血,则表示病情已发展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脉速、烦躁、紫绀或咯出粉红色痰,动脉血氧分压降至8kPa(60mmHg)以下,虽给大量氧也不能改善症状和提高氧分压时,常提示呼吸困难综合征的存在。 休克的临床表现一般都随休克的病程演变而改变。 在感染性休克中,休克代偿期时,病人可出现兴奋或精神萎靡、思睡。体温突然上升达39~40℃以上或突然下降到36℃以下,或有畏寒、寒战等,接着出现面色苍白、脉搏细速,则往往表示已经进入休克抑制期。 由于病理生理变化的特点,感染性休克可出现两类不同的临床表现。但以低排高阻型为多见。在高阻力不从心型中,血管反应以收缩为主,出现皮肤苍白、湿冷,甚至有紫绀、尿少或无尿等,故又称此种类型为冷休克。在低阻力型中,血管反应以扩张为主,故皮肤温暖、干燥、色红,尿量不减,此种类型称为暖休克。不论那种类型的感染性休克,很早即可出现过度换气。

131 评论(8)

sanmoyufeng

休克是什么意思?休克指数是什么?

211 评论(12)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