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得珍贵
刘克亚,1964年出生于安徽阜阳,国际知名英语教育专家,表演英语创始人。1964年出生于安徽阜阳 国际知名英语教育专家 表演英语创始人 清华大学——中旭商学院(中旭文化网)高级讲师 获世界顶级商学院---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商学院MBA 曾任美国财富50强企业---美国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北美市场副董事长1981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化学系 1991年8月赴纽约大学攻读化学博士学位 1986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 1991年赴美国纽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1991年12月由于英语蹩脚,在500名美国学生面前受到纽约大学化学系主任的[1]羞辱,被骂作“中国牛粪”(Chinese Bullshit),从此痛下决心,立誓突破英语,改变命运! 1992年在纽约百老汇学习即兴表演,“表演英语”的理念与方法开始萌芽。 1993年决定放弃化学专业,选择美国顶尖商学院;同年十月参加TOEFL和GMAT考试,TOEFL获667分,GMAT获760分。翌年1月,同时收到四所美国Top10商学院的录取通知书 1994年放弃纽约大学的学位及奖学金,进入全美排名第一的凯洛格商学院攻读MBA 1996年毕业于全球第一营销学院——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Kellogg)商学院,师从于现代营销学之父——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教授。 两年后,他却背叛师门,改投美国直复式营销泰斗——盖瑞·亥尔波特 (Gary Halbert) 门下,成为世界上唯一将品牌营销和直复式营销融为一体的营销大师 1996年担任全美财富300强的罗门哈斯公司北美公司经理,并与美国朋友共同创立个人发展培训公司 1997年在费城与朋友共同创建普林克(Plink)培训公司,以纯正的美国英语帮助了数万名美国人战胜自卑,建立自信,挑战自我,创造辉煌! 1998年进入全美财富50强的施贵宝公司担任北美市场总监 2000年放弃绿卡及高额年薪,回到祖国创立“表演英语”,开创了英语和个人发展培训的全新事业 2001年推出首部有声教材《表演英语突破法》。 2002年提出“国际自由族”的概念,倡导21世纪的中国人以“国际自由族”作为个人发展的全新模式 2002年12月出版中国第一部英语和个人发展相结合的励志书《都是英语惹的火》,该书上市两周内即荣登全国各大图书中心畅销书排行榜,并被《图书商报》评为2003年最有实力的励志书之一! 2003年11月《都是英语惹的火》在台湾和香港上市。 2003年12月首创集娱乐与励志于一体的“音乐演讲”MusicSpeechTM技术,并采用该技术推出中国第一部励志式英语学习教材《都是发音惹的祸》。 2008年7月,他创造了博客营销的新传奇,通过几段简单的网络视频,在4个小时内,轻松实现百万的销售额。 2008年7月,他推出《打造你的赚钱》开创了中国图书销售的最高纪录。 2009年,他将推出《打造你的赚钱机器2.0》,并在课程中首次披露《克亚营销乾坤谱》和《三点爆破》技术。
一粒砂的梦想
叶教授魔法英语是由台湾叶国仕教授创立的英语单词速记系统。他独创的突破常规的记忆方法让单词记忆更加高效,使学生记住单词不忘是叶教授魔法英语的核心竞争力。趣味横生的学习过程、立竿见影的学习效果,通过叶教授魔法英语的独特方式进行学习的学生将再也不受困于传统英语教学的枯燥与刻板。很多为英语头疼的学生在接触了叶教授魔法英语之后,英语成绩突飞猛进,最终考入了自己心仪的学校。
潘潘吃吃吃啊
时常会听到旁边的人说要下决心学好英语,早起背单词、吃饭背单词、跑步背单词、拉翔...当然也要背单词。实际上,这种以背诵为核心的学习方法枯燥无比,而且难以坚持,对英语能力的提升并不明显。
我自己曾经坚持背过三个月单词,基本上晚上只要有空,都会去自习室背1个list,刚背完单词觉得自己老牛逼了,脑海中一下子多了几十个单词,吃嘛嘛香,身体倍棒。
但是,早上一睁开眼睛,你会发现脑子里一下子少了十多个小伙伴!再经过一天的折腾,晚上可能连渣渣都剩不下了,但是没办法啊,朕早上和下午都要上课,实在抽不出时间再把迷路的小伙伴捡回来。
晚上,拖着疲惫的身躯去到自习室,回头重新复习,明天再忘,再复习......这样循环一段时间后:
考完六级后,我发现,这些单词一个一个在我脑海中消失掉了,过了一段时间,基本上忘得一干二净。身边许多人学英语也是以这种方法为主,到了最后,英语成绩并没有明显提升,还牺牲掉了不少宝贵时间。
既然这种背诵法效率很低,那有没有一种既可以同时记单词又能提高英语能力的学习方法呢?
各位客官别急,这么神奇的方法待会告诉你哦。先说答案: 从听说入手,把你学到的英语用起来 ,边学边练,你会越学越感兴趣。
南加州大学博士Dr. Krashen指出,人类习得语言都是遵循某种顺序的,如婴儿的“ 牙牙学语 ”从听大人讲话开始,渐渐自己会说一些简单的句子,然后小学开始学习阅读和写作。从这个假说来看,我们可以得出:学语言,可以先从听说开始。
语言诞生之初,人们主要用它来进行沟通和交流,书写形式是之后很久才开始出现的。可见, 语言的主要目的是用于交际 ,如果我们语音不准确,对方听不懂我们的话,达不到交际的目的。自己语音不准确,听别人讲话也会出现困难。
如果音标没学好,那拼写单词的时候很容易出现 拼写错误 ,闹笑话。同时,能掌握听说,意味着你能较好把握英语的节奏,这样能帮助你流畅阅读英文原版书。
这就和打LOL是一个道理,你今天学了一个超棒的表达,相当于补了一个小兵拿了金币,明天学了一句很地道的句子,相当于拿了对方一个人头。而且, 学了以后马上就可以投入实战 ,这样能够让你越学越有劲,越学越感兴趣,越学越想学。
对于仅以英语为工具的人来说,主要目的还是用英语获取知识、进行交流沟通。所以,只要英美人可以毫不费力的听懂我们说的英语,即使 有一点口音,语音、语调不是特别纯正,都可以接受 。大部分成年人学英文,不管是喜欢英音还是美音,到最后只能说一口中英美夹杂的口语,从学习临界期假说来看,这是没法避免的问题。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说法, 普通人初学外语时,要每天大量地进行听力输入,每天两小时,持续半年不间断,才有可能慢慢开口说话 。现在人们学习态度很浮躁,今天拿起单词书背两页,明天抛之脑后,还总想着半个月听懂无字幕美剧、VOA这类原版材料,实在too young too naive。
不少人口语不好,到了英语角,总和老外说:My English is very poor,很多人都会拿这句话当挡箭牌,认定自己学不好口语。事实上,问题并不仅出在口语上,而是听说读写样样稀松:输入的语言量太少,听和读方面没有下太多功夫,也缺乏模仿英文语音的训练。
所以,学英文 要么彻底放弃,要么一鼓作气 ,利用1 2年的时间,每天学习1 2小时,掌握这门工具,学到能用英文学习和交际的水平。
同时, 选择适合自己的材料也很重要 ,有的人认为材料艰深才能证明自己在外语学习上的造(zhuang)诣(bi),对简单材料不屑一顾。实际上,听不懂和读不懂,对学习者来说完全是噪音(无效输入);材料比较容易,学起来不难,才算是真正有效的输入。
那判断材料适不适合自己的标准是什么?首先,你听材料时,如果发现自己大部分句子都能听清楚,有一小部分听不懂,说明材料适合你学习,这个难度属于垫一下脚就能摸到的水平,如果大多数句子都听不懂,那么这个材料对你来说就是“噪音”。
对于零基础第学习者来说,首推赖世雄老师的“ 美语从头学”一套 ,赖老师自学英语成才,是台湾非常著名的语言大师,非常了解本土英语学习者的难点和弱点,能够在教材中有针对性的进行讲解,同时他的语言非常诙谐幽默,谈笑之间让学习者受益无穷。
英文播讲材料推荐Englishpod,这个节目可以在iTunes博客上搜到。之前我们的文章也有提到过这个Podcast,在这里就不详细展开说了。
多听丰富的材料,才能真正提高听说水平。 材料不要仅局限于英音或美音 ,要有意识地让自己多接触澳大利亚音、印度音、意大利音、新加坡音、日本音等等各地区的口音。听力到达一定水平后,在题材方面的选择会更广阔:你可以听新闻、广播剧、访谈、有声书、脱口秀等等题材。
这么要求是因为,你以后接触的老外可能不仅限于英美籍人士,有可能接触到德国、法国。日本、印度等国的人,他们讲的英文你得听得懂,否则功力就不算到火候。
同时我们还要注重知行合一,进行大量的实践来巩固我们的口语能力。对于内敛的中国人来说, 微信无疑是口语实践的最佳工具 :
(1)微信可以回撤消息,这意味你有 充足的试错机会 ,可以先把话讲顺了再发出去,即使说错了,只需轻轻向上一划,立马可以重新再说一遍;
(2)发出去的语音可以点击重新收听,这样你就能 快速得到反馈 ,原来可能觉得自己说的还不错,但是仔细听其实还有许多可以改进的点,然后下次练习时进行自我修正;
(3)利用群聊功能, 建立自己的口语圈 ,每天可以和各个地方的小伙伴尽情练口语,利用碎片化时间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