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6

  • 浏览数

    308

A-水灵儿^O^
首页 > 英语培训 > 莎翁英语骗局

6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冲哥是个姐

已采纳

莎士比亚创造了许多英文词汇,这是个事实,也是个神话。因为这件事被远远夸大了。

1、莎士比亚喜欢创造词,但不是所有他创造的词都流传开来,其中大部分今天已无人使用,真正成为常用词汇的只是一小部分。

2、有很多词,人们本来认为是莎士比亚创造的,但后来发现不是,或要存疑。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多,比如《牛津英语词典》(OED)第一版编撰时还是19世纪末,那时候的编者为了寻找一个词的词源,需要检查各种书籍资料,对当时的人来说,莎翁全集是很重要的参考材料,很多词的发明权都被归到了莎翁头上。但后来检索史料更方便了,人们对语言发展的了解更深入了,就发现莎士比亚并不是某些词的发明者,他可能是第一个把口语里的那个词记载下来的,甚至最早记载的也不是他。但他的作品流传度最广,同时期或更早时代的其他人的作品要么消失了,要么无人问津,因此强大的存在感帮了他很大的忙。

3、莎士比亚的造词术并非全都是重新发明,他通常有几种方法:借用外语词汇、整理方言和古籍、给现成词加前缀后缀(比如很多un-前缀的词是他先用的)、多词合成、改变词性(名词动词化、动词名词化……)。从数量上来说,莎士比亚改造既有词汇比全新发明要多得多得多。

4、莎士比亚生活的时代,被今天的语言学家称为现代英语的早期,刚从中古英语转变过来,打个或许不完全准确的比方,像是中国「五四」时的白话文运动一样,造词是语言发展的内在需要,不然很多意思无法表达,所以莎士比亚同时期的知识分子(那时候有文化的人本来就少)都参与了造词,像托马斯·莫尔、托马斯·埃利奥特、本·琼生等的名下都有不少词汇。

5、最后才该归功于莎翁本人天才的想象力和深厚的学术造诣。

莎翁英语骗局

327 评论(11)

一谷鱼vegfish

你的提问很有趣,但也正常,至所以称莎士比亚为翁,不是翻译上有问题,其实翁也是尊称,翁为不倒翁乃长青树也,莎士比亚作为艺术巨匠影响力极大,而且他的成就在戏剧史上渊源流长,堪称艺术长青不倒树,称之为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269 评论(10)

乌龟宝宝28

读本科的时候,我们英语系系主任教莎士比亚文学。他研究了半辈子莎翁,认为莎翁自己可能并没有掌握这么多词汇,一开始戏剧剧本的词汇量也可能并没有这么丰富,但是后世把这些戏剧一直加以修改润色和提高,使得剧本词汇量得到极大的提高。他的理由主要是:莎翁只上过Grammar School,相当于小学前半段的识字教育;一个人的记忆力不可能大到能记住这么多单词。本科时的另外一名老教授,是英国人,当年本硕博都在剑桥和哈佛读历史系,高中好像是哈罗公学,反正就是典型的英国老绅士老知识分子。他的观点则偏向于莎士比亚确实具有这么大的词汇量,当然理由也与其他学者的主流观点相仿。他的理由主要是:莎士比亚通过天赋从各个阶层学习到各种各样的词;自己再创造。当然,我自己这种只读过皮毛的人,最大的感觉就是莎翁戏剧里一双靴子居然可以有这么多表达这么多款,简直跟逛超市一样...

98 评论(15)

大飞猪猪

威廉·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爱德华·德维尔是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的一名贵族,24日是他逝世400周年纪念日。两位故人之间本无联系, 但由于一个文学组织一直认定德维尔才是“真正的”大文豪莎士比亚,在这个特殊日子,德维尔这位鲜为人知的贵族再度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莎翁真实身份疑问重重 据美联社报道,这家文学组织名叫“德维尔学会”。该学会宣称,牛津伯爵爱德华·德维尔才是被官方认定的莎士比亚37部戏剧作品的真正作者。“他是最适合这种工作的人,”德维尔学会秘书理查德·马利姆说,“他受过(相应的)教育,并有(相关)旅行经历,而莎士比亚并没有(这些背景)。” 几百年来,不断有人对莎翁作品提出质疑,认为以莎士比亚的平民经历,不可能对宫廷和上流社会乃至其他国家的风土人情有如此全面的了解。另外,如果莎翁在世时已经出名,为什么去世时竟没人关注? 因此,不断有人被提名为“真正的莎士比亚”,其中包括剧作家弗朗西斯·培根和诗人克里斯托夫·马洛。还有一家组织甚至提出,莎士比亚其实是一个名叫玛丽·悉尼的女性。 马利姆说,把名誉还给真正的剧作家,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你坚持认为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的威廉·莎士比亚是作家,你就扭曲了整个文学历史”。 贵族拿莎士比亚当掩护? 德维尔是牛津17世伯爵,比莎士比亚年长15岁,1550年出生在赫丁厄姆堡。德维尔曾在牛津和剑桥大学求学,并在欧洲大部分地方旅行过。 而莎士比亚则出身沃里克郡斯特拉特福镇的一个平民家庭,生日是1564年4月23日。由于13岁时家道中落,莎士比亚不得不辍学经商,因此在斯特拉特福语法学校的学习经历就成了莎士比亚所受过的最高正式教育。大约1586年前后,莎士比亚前往伦敦。 根据德维尔学会的描述,莎士比亚仅仅是运气好而已。当他身无分文地来到伦敦时,正好被身为贵族的德维尔抓住,为他带有揭露和讽刺意味的写作和表演充当一种“掩护”。 莎翁基金会反驳疑问 对于德维尔学会的质疑,位于莎士比亚家乡的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自然不屑一顾。“完全是胡说八道。爱德华·德维尔并没有写莎士比亚的作品,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莎士比亚写的,”基金会主席斯坦利·韦尔斯教授说,“他(莎士比亚)那个时代有足够证据证明,莎士比亚是很被看重的一位作家,尤其是剧作家。” 就德维尔学会认为是德维尔将莎士比亚当作“掩护”的观点,韦尔斯反驳说,在莎士比亚时代“繁忙、充满流言蜚语的戏院”里,这种欺骗手段根本不可能成功。他补充说,德维尔作为一个大忙人,却能“在他各种各样的活动间隙写出如此多的杰作,这本身就是荒谬的”。

82 评论(8)

健威wjw505

莎翁基金会反驳疑问 对于德维尔学会的质疑,位于莎士比亚家乡的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自然不屑一顾。“完全是胡说八道。爱德华·德维尔并没有写莎士比亚的作品,莎士比亚的作品就是莎士比亚写的,”基金会主席斯坦利·韦尔斯教授说,“他(莎士比亚)那个时代有足够证据证明,莎士比亚是很被看重的一位作家,尤其是剧作家。”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1590年到1600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1601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9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所有戏剧家的作品。

230 评论(15)

sweetdream8

是因为很多人觉得莎士比亚的形象是特别的显老的,因为他总是留着一个大胡子,翁就是老人的意思。

299 评论(8)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