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散了心
说流利的英文后,一个优势就是我可以兼职做很多有意思的工作,比如当英文导游。称呼他们为我的外国”客人“吧(总觉得怪怪的)。我的外国客人来自全球各地,由于我说英语,99%来自欧美(尤其是欧洲,不管母语是什么,客人的英语基本都能达到无障碍交流的水平),其中有游客、外企的商务人士及家人等等。 很多人问我,外国人怎么找到你的?这一行里,口碑很重要。一个客人满意你的语言水平和沟通表现(比语言水平更重要),他就会把你介绍给其他人,因为英语好的中国人他不认识别人,呵呵。你带过的外国客人多了,自然会有些声誉,就不用担心客源了。(当然,建立个人品牌推广自己也是很总重要的。) 有的客人非常Highly-prepared,画好路线图PDF一摞资料,来中国的前一年就联系我确定时间和行程。也有的客人是经朋友介绍的临时安排,上午得到消息,下午就开始。老外比较倾向于自助游,所以通常来说,客人们是2至5人的小group,夫妻二人、一家四口,或者一伙朋友等等。也有特例,最奇葩的经历是,给国际学校的高中生带实践课。一个外教领着30多个中国青少年,加上我将近40个中国人,一整天说着英语,到处压马路。当时路人看过来的眼神也是醉了。 我生活在天津,当英文导游其实说简单了就是带着外国客人市内到处走一走看一看,或者去长城看看(话说长城真的是所有老外在中国的must,我觉得别人好几辈子的长城都让我这几年去完了)。 02 天津,作为一个直辖市,在老外中的知名度极低。赶不上北京、上海、广州、西安也就罢了,甚至连厦门、成都都比不上。不过这一、两年好了些,因为国际游轮母港的开放,也因为一次爆炸。 很多老外以为天津仅仅是北京附近一个码头的名字。(100年前就已经不再这样了,好不?) 还有很多老外住在北京好几年都不知道在半小时的动车里程外,有一个大城市叫天津。他们也许听说过,但以为是一个town!(有人口将近1600万的town吗?)老外们对中国历史了解之少,对中国发展状况了解之少,我也是近几年才有深深的感触。(我们国家的对外宣传还要继续加强啊。人民日报调调下,表介意) 但我们对人家又有多深的了解呢?比如法国的、澳大利亚的二线城市?(美国恕我不敢举例,可能真有不少人了解。美国电影横扫全世界啊!) 这倒也给我做英文导游带来了便利,文化古迹那些一大段一大段的历史年代和名人,自然就不需要介绍了(要记住其实还真难)。说了老外们也没有什么概念,说不定还嫌我碍了他们东张西望。给外国客人讲解天津的历史,我基本上一句话带过:100年前,在中国的南方最繁华最开放的城市是上海,在北方是天津!客人们一下子就 Wow!明白了。这招真的是屡试不爽。 客人们一下子关于天津的问题就多了起来,我们就这样愉快地聊开了。 03 旅游如同课堂,我们习惯讲授与聆听,老外习惯讨论和问答。作为英文导游,我特别享受跟老外客人们的互动,尤其偏爱那种“十万个为什么”类型的客人。 因为你来我往,聊天越嗨气氛越好。气氛轻松了,客人更轻松地问,我能更好地答。他问题的角度,我回答的方式,本身就是旅行。 这就是当英文导游和当中文导游最大的区别!老外来中国旅行除了最著名的故宫、长城、兵马俑等,最感兴趣的是我们的生活方式、城市面貌的不同。比如我们是不是还在穿同一制式的衣服,路上跑什么牌子的汽车,冬天怎样供暖,周末怎么放松,1升汽油多少钱,超市周末开车去还是平时走着去,商场几点关门....... 甚至作为导游,我本身就是城市的一部分,我的样貌衣着、精神面貌、语气手势,在相处的几小时内都生动给这个城市做着感性的诠释。 04 所以,做英文导游,语言能力过关是远远不够的。 国际化的文化背景知识非常重要!或者至少,你应该常出国旅行。 如果交流是一本书,语言是纸张,文化是内容。 要做一个让外国客人满意,一个有口碑不发愁订单从哪里来的英文导游,就需要回答得了客人的问题。 外国客人的问题非常多,要回答,就要知道他们为什么问。有时很简单,但如果你不知道国外的普遍情况,你的回答就没法让客人满意。(闲扯一句,咱们出国旅行流行起来是最近十年的事,而老外普遍跨国旅行经验丰富,见闻多。) 比如交通 ,和客人走在路上,前面红灯了,右拐道上汽车继续前行、右拐。客人就问了,为什么红灯了汽车还不停下?你们不是红灯停,绿灯行吗? 这时你就要知道,我们国家的交通规则是允许的free right turn的,而有些国家不允许。所以客人没见过! 不过咱们国家的交通状况,确实让所有老外大跌眼镜,尤其是第一次来中国的。他们习惯了道路上车辆让行人的交通,来到这里,用“手足无措“形容绝对不为过。很多人认为是自己看不懂交通信号灯。在路上,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一旦遇到路口,瞬间蒙圈。 有个澳大利亚客人做了特别形象的比喻,我后来经常借用来跟客人调侃。他说在中国,过马路本身就是一次冒险之旅(an advanture)。算上城市观光,真是花一份钱买了两样体验,值了! 关于交通,每每客人说Your traffic is very crazy的时候,我就笑着说Crazy,no no no,"flexiable"(灵活)。客人也跟着哈哈大笑。问题回答了,客人还开心。05 类似的话题还有好多,比如引起老外客人们共同关注的还有: 天津这么多高楼,这跟纽约一样啊。 路好宽,没想到基础设施这么好! 为什么路上那么多女孩撑伞,又没下雨?(他们不明白中国女生要美白,他们都是美黑) 这里汽车是允许停在盲道上的吗?(每次都尴尬地承认是不允许的。还没想到如实又好玩的回答) 哎呦,小果子串在竹签上卖是个好主意。(那明明就是糖葫芦!) 路边这么多花儿呀,摆的真好看。(咱们国家花坛、绿植园林造型真的世界一流。)你们给自行车把手穿棉衣服,好可爱(冬天车把上的防冻手套) 这些问题,作为导游不管于公于私都需要回应啊。仅仅笑一笑,是不够的。 06 最后就是体力了,好的体力肯定是需要的。一天走个7、8公里也是常事,遇上去长城就更是这样。不过,呵呵,我找到一个偷懒的办法:选择需要往返的路段,这样就可以坐在原地,等着客人们爬上去再返回来与我会合了。 不过很多时候,老外客人们都挺有趣,说说笑笑的。中午一起吃个饭,下午坐下来喝个咖啡,也不觉得走了太多。 当英文导游就是这样,身体”酸“,精神”爽“。(不过天天这样,身体真的会吃不消。腿疼、头大!) 用”酸爽“这个词做标题,也不算是标题党吧!
boboyoung1983
(1)英语导游的工作具体是什么样子的?英语导游的基本工作跟汉语的普通导游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除了英语流利以外,还要求责任心更强,知识面更广,心思更细密,对外国人在中国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更清楚的认识并能及时有效地处理。因为你的客户将是外国人,他们基本上不会讲中文,也不了解中国国情,在中国旅游的时候可能由于文化差异和中外生活习惯不同而遇到一系列问题(比如说:国外的女士洗手间里都配有卫生纸,但是中国的厕所里一般都没有,需要客人自己随身携带。这类的问题就要事先提醒你的客人,以防尴尬;还比如说,中国人劝烟劝酒是出于好客,但外国人可能不理解,因为在国外人们不会强迫客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所以可能外国客人会产生误解而生气,这个也要事先跟客人解释清楚。)(2)是否需要从机场接人到送走游客的全程陪同?如果你是领队,游客去几个城市你就要跟几个城市,一刻都不能离开,直到把他们领回出发的城市才行。如果你只是地陪,那么当领队把游客从别的城市带到你的城市(假定是北京)来的时候,你得去机场接,然后在北京一路上都得陪同,直到把游客送上飞机,你的任务才算完成。他们离开北京后去别的城市就不用你管了。但在北京期间,你必须时刻都跟他们在一起。(3)初做此工作时,是只带三五个人还是要带一个大团?这个不一定,要看你的旅行社给你派什么任务。但是通常来说,旅行社会考虑到你是新人,不会给你很重的工作,一般会给你人数比较少的团或者散客。(4)全职英文导游和兼职的有何区别?全职的就是除了这份导游的工作之外不再做其他的工作了,你对你的工作要负全部责任,你的福利保障也会比较好一些。兼职的就是旅行社需要你的时候你就去做做,不需要的时候你就不去了,你自己业余时间还可以有其他与旅行社无关的工作,兼职的责任相对较轻,收入也不稳定,基本上没什么福利保障,但是正规的旅行社一般不招兼职导游吧,如果招兼职导游,说明这个旅行社本身规模也不大。(5)家住北京的我在北京做英文导游,不会一连几天都不着家吧?有可能的。如果老外在北京玩几天,肯定要住在某酒店里,作为导游,应该与他们住在同一家酒店,以防客人半夜醒来有什么需要,或者有其他意外情况发生,你都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帮助解决。如果你回家去住了,那客人要找你找不到,自己语言又不通,就麻烦了。因为涉及到外国人,弄出麻烦就是国际影响了。如果是国内的客人倒还好些。通常旅行社也不会允许你把客人丢下,自己回去住的。你要是自己偷偷开小差溜掉,或者自家住得离那酒店非常近,那就另当别论了。但是万一由于你的离开而出了什么事情,你要负责的。(6)旅游公司是否为职工代办三险?这个取决于你和旅游公司签订的合同,你自己签合同的时候看清条款。通常如果你是正式员工的话,公司会帮你交纳三金或者四金的。(7)薪水又该如何计算?薪水问题就不知道了,你要自己去问旅游公司。当然各家有各家的价了。很多导游的薪水都是底薪加提成,底薪是比较低的,提成是根据游客消费的多少而决定的。所以现在很多导游总是试图鼓励游客消费、购物,因为游客花得越多,导游的提成就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