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的力量
它一般是指由两排或几排电源供电口,在上面某个非对称位置的接口处没有设置接口,这样可以帮助DIY的朋友们更容易接电源线,用现在的说法就叫做防呆接口。
防呆接口是电脑组装上专用的术语,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家电主板上的电源接线口,它一般是指由两排或几排电源供电口,或者没有引脚。
主电源接口 cpu辅助供电接口 内存插口 显卡插口 PCIE插口 usb前面板接口 音频接口 cpu风扇插针 机箱风扇插针 sata接口 还有主板后面的 usb接口 ps/2接口 VGA接口 dvi接口 HDMI接口 网线接口 。
无论是Intel还是AMD的CPU都是四四方方的,一面有针脚(Intel针脚在主板上,AMD针脚在CPU上),另一面是金属盖。Intel的CPU的两侧各有一个凹槽,帮助区分方向。从正面看,CPU一个角印刷一个三角形,我们只要把这个三角形对着主板上同样位置的三角形就可以正确的安装上去了。
小骨头骨头
1.用显示/隐藏icon代替输入两遍密码为了确保密码输入正确,很多APP需要用户输入两遍密码来确定密码输入无误,但这无疑增加了用户的工作量。替代方案是在密码输入框右侧增加一个“显示/隐藏icon”,让用户在输入完一遍密码后可以选择点开“显示/隐藏icon”来确保密码输入无误,减少用户的工作量。2.弹出相对应的输入键盘点开邮箱输入框,弹出带有@的英文输入键盘。点开手机号输入框,弹出九宫格数字输入键盘。点开密码输入框,弹出英文输入键盘。这是很小的细节,虽然用户可能不知道哪里不对,但是他能体会到好不好用。一个APP注意了这点,那用户就会觉得这个APP好用。而另一个APP没有做到这点,无论点击哪个输入框弹出的都是九宫格中文输入键盘,用户就会觉得这个APP不太好用。作为设计师,要知道用户觉得不好用的原因是什么,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改善用户体验。3.对手机号码进行344的分布。这个规则不仅适用于手机号码,包括银行账号、转账金额等等。这是因为人的短期记忆是有限的,即一次只能记住有限的东西,如果强制记住很长的东西,短期记忆就很容易出错。所以将数字以4或者3为单位分组,有利于用户阅读、编辑、校对手机号码。4.登录时增加一键清空icon。在登录的时候偶尔会出现输入错误,如果没有这个清除的icon,用户只能按键盘中的清除按钮,需要一直按住直到输入框为空。一个是只需要点一次就能清空,一个需要长按一段时间或者连续按多次才能清空,孰优孰劣可想而知。5.清晰的错误反馈。当用户输入错误信息时,最好利用临时框的形式提示用户。而不是不做反应让用户自己去猜到底是怎么回事。临时框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下图左侧的对话框形式,这需要用户点击确认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一种是toast的形式,弹出一两秒后自动消失。个人更倾向于第二种形式,因为第一种形式相当于强制中断了用户的操作,用户需要点击确认才能回到原来的操作流程。而toast则起到了提示的效果,并且没有打扰到用户。下图右侧的airbnb,在用户输错密码时,不光有底部的临时框提示,还将整个登录页面的背景色油绿色变为醒目的橙色,这种设计在提示用户的前提下,还做到了赏心悦目,是个不错的设计思路。4.美观的视觉设计紧密:通过元素的远近将相似元素分为一组。对齐:通过对齐,规范元素的排版。简约:注册登录页面的背景尽量简约,从而让主体信息更加突出。对比:将重要的内容放大,增加色块背景;将相对次要的内容缩小,降低明度等从而使得信息层级清晰。均衡:注册登录页面几乎都是沿着中心线左右对称的,信息是左右均衡摆放的。否者会导致页面不平衡。品牌调性和产品定位:视觉风格要能体现出品牌调性,也要做到符合产品的定位
幻影墨斗鱼
在586计算机(也就是10年前的机器)以前,主板接口是IDE设备,最初的IDE设备数据线没有任何物理上的防插错设计,因此IDE设备的数据线和接口反正都能插上,所以IDE接线最边缘一根线被涂成红色,以此来辨别插的正确,插的时候这根红线要在电源口那端。尤其是软驱的数据线。后来IDE数据线接口的中间有个凸出的小块,设备接口有个凹进的小块,以此来保证正确性,但问题是,市面上(包括一些品牌机)大量充斥平滑数据线,也就是没有凸出小块的数据线,没有数据线上的那个小块,那么设备接口凹进的小块也就没作用,还有一点是相当一部分人硬插也能插进去,毕竟是个塑料的,所以仍然可以插错。从SATA设备开始后,开始普及防插错设计,也就是L型接口,这样就不会在插错,即使硬插也插不进去。还有就是早期主板各种跳线是针形跳线帽,这些全靠针脚上那些简单的英文缩写来判断,插错就烧,尤其是USB接口,现在的主板针脚也采用防插错设计,也就是说插反了,插不进去。
wangyan0223
防呆接口就是个很庞统的概念,比如SATA接口、四针电源都是,不一一例举了,这种接口有一个大前提就是让你插线时不至于插错造成硬件的损坏,呵呵不信你可以试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