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老袁无敌
信用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损失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它与资产减值损失反映的情况一致,只是对应的事项不同。
对于应收账款一类的对应使用信用减值损失,对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一类的对应使用资产减值损失。
应收账款属于金融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应用指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因此,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后,其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不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
扩展资料:
信用减值准备和坏账损失的联系:
不同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叫法不同,应收账款类资产的减值准备称为坏账准备,也只有在计提应收账款类的减值准备的时候,两者有联系:
借:信用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转回的时候,做以下会计分录处理:
借:坏账准备
贷:信用减值损失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之后,计提坏账准备的时候使用的是资产减值损失这一科目。
参考资料: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
石门小可爱
信用资产减值损失是企业因购货人拒付、破产、死亡等原因无法收回,而遭受的损失。应收款项减值有两种核算方法,即直接转销法和备抵法。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应收款项的减值的核算只能采用备抵法,不能采用直接转销法。 拓展资料资产减值损失 1.资产减值损失(asset impairment loss;Assets Devaluation)是指因资产的可回收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资产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资产减值》准则改变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的减值准备计提后可以转回的做法,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消除了一些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2.资产减值损失在会计核算中属于损益类科目。 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经过对资产的测试,判断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而计提资产减值损失准备所确认的相应损失。企业所有的资产在发生减值时,原则上都应当对所发生的减值损失及时加以确认和计量,因此,资产减值包括所有资产的减值。但是由于资产的性质不同,所适用的具体准则也不尽相同。例如存货、消耗性生物资产分别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企业会计准则第5号--生物性资产》,建造合同形成的资产适用于《企业会计准则--建造合同》、投资性房地产适用《企业会计准则3号--投资性房地产》等。本词条所讲的资产减值损失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8号--资产减值》中所描述的资产减值。在最新的会计准则中改为信用减值损失。
五堂宅修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应用指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因此,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后,其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不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信用减值损失是反应金融资产的减值,如应收账款、交易性金融资产等。而资产减值损失是反应资产的减值,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
奶油不够变球
信用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损失增加记借方,减少记贷方。它与资产减值损失反映的情况一致,只是对应的事项不同。对于应收账款一类的对应使用信用减值损失,对应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一类的对应使用资产减值损失。应收账款属于金融资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应用指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所形成的预期信用损失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因此,企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017年)后,其发生的坏账准备应通过“信用减值损失”科目核算,不再通过“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核算。扩展资料:信用减值准备和坏账损失的联系:不同的资产,减值准备的叫法不同,应收账款类资产的减值准备称为坏账准备,也只有在计提应收账款类的减值准备的时候,两者有联系:借:信用减值损失贷:坏账准备应收账款转回的时候,做以下会计分录处理:借:坏账准备贷:信用减值损失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之后,计提坏账准备的时候使用的是资产减值损失这一科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