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andamly
截止2021年4月6日,英语没有退出三大主科。
英语成为三大主科之一当然有其历史的必然,英语作为国际通用的语言,是我们走出国门的必备语言工具。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正需要走出去,请进来,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国际贸易和交流,这些都需要英语人才。
而当时英语人才比较紧缺,所以英语教育得到空前的重视,英语学科顺理成章地进入了中考和高考,成为了三大主科之一。
扩展资料:
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体育成为中考必考项目”的要求,中考的录取计分科目将由语文、数学、外语加上体育4个科目构成,其他科目均成为选考科目。《指导意见》将体育上升到了与“语数外”三大主科同等的地位。
中考必考体育并非新鲜规定,体育已在很多地方成为中考必考科目。我孩子参加中考时,体育成绩就占50分。比较新鲜的是,《指导意见》赋予体育课与传统的三大主科同等地位,体育课不再是人们眼中的“副科”,提高了体育课的名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青报:成了“第四大主科”体育就得到重视了?
翻滚的小鱼人
截止到2021年9月份,英语没有退出三大主科。
近期,各地纷纷传出高考改革的消息,且都有拿英语“开刀”的意味。对于这一改革,舆论有褒有贬。支持者认为这有利于英语教学回归本质,也可引导学生更加重视母语学习。反对者则认为,这不利于国际化人才的培养,与中国融入世界背道而驰。
英语教学的问题
就出在“全民英语”上。而我国之所以出现“全民英语”,与国人对国际化人才的认识偏差有关。提起“国际化”人才,大家的意识就是必须懂外语,外语甚至成为“标签”。这其实是对国际化人才的误解。
国际化人才首先表现在这个人是否有国际化的视野、思维方面,一个不懂外语的人,照样可以有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因为外语说到底只是工具,掌握这一工具,可以为其扩大视野提供语言的便利,但没有这一工具,不能判定其就不能成为国际化人才。
在现代社会,一个人获得信息的渠道已经十分多元。反过来,一个人只懂语言,却没有独立思维能力,是不能成为国际化人才的。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