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之战约定
1. 注重听力练习。翻译的前提是听懂整个句子,不然无法翻译。广外高翻学院的要求是学生每天花3个小时练习听力。这3个小时其实也有一些讲究。到了翻译硕士阶段,范听的作用其实已经不大了,因为现在的要求是尽量精确地听懂一段话,而不是听懂话的大意,这样才能做口译。所以我的建议是,3个小时中两个半小时练习精听,花半个小时练习范听就可以了。2. 注重基础词汇和专业词汇的积累。基础词汇只的是一些通用词汇书,比如专八,中列出的词汇, 这些词汇通常都没有专业性,很多场合都可以使用,这些词汇的积累可以提高我们英语的流利度。专业词汇则指的是有一定倾向性的词汇,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特殊用法,比如下面这些固定用法。专业词汇包含多个专业,科技、经济、石油化工、法律等等非常多的分类,其中政治和经济是在课堂上练习得最多的,也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政府工作报告的翻译3. 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做口译顾名思义就是要张嘴说话,不能颅内高潮。在平常练习的时候也一定要把声音说出来。当然,确实有很多文章很难,可以说是真的很难开口,但多练习之后也会慢慢熟悉。4. 多使用影子练习,即跟读。很多人对影子练习有误解,做影子练习的时候就是无脑跟读,这样完全不会有任何效果。影子练习的前提就是理解前面听到的那句好,然后隔几秒钟,越长越好,进行跟读。可以说,如果不能理解前文,跟读基本没有效果。另外,跟读之后还应该记得自己说了什么,最好能够学习句子的用法。5. 做笔译,口译对笔译帮助不大,但笔译对口译帮助很大。做笔译算是口译的预演,可以看作是要求更高的,但没有太多时间限制的口译。6. 去找个老外当朋友。这个其实真的不好找。要找个真正的朋友,而不是去英语角找个老外唠唠嗑。大多数时候,由于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根本聊不到一起。所以,可以先去了解一些外国的流行文化,这样和他们聊天的时候才不会太尴尬。其实在美国,朋友之间的相处模式真的很像生活大爆炸里面那样,关系其实非常好,但平常特别喜欢互黑互损。说话和相处都非常直接,事情很少憋在心里,不喜欢就会直接说出来。7. 在实践中锻炼自己。很多做口译学生存在恐惧心理,非常担心自己口译的时候出岔子,所以根本就不敢去尝试。其实做这个工作,气场和信心有时候比实力更重要,而且本身也没有人要求你全部翻译正确,是有一定容错率的。不要等自己完全准备好了再去实践,因为你永远不可能完全准备好。8. 练习写作和听写。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写作都是有用的。写作考验的是我们对单词的主动运用,是非常高效的主动学习。听写也是一样的道理,听写一遍,胜过只听不写十遍,因为在要求写下来之后,很多在听力中漏掉的细节就会浮现出来。
鵼鵼小舞
英语口译技巧的提高方法
口译是一种实践性较强应用性较高的工作,而口译工作对译员的要求也是较高的。下面是我分享的提高英语口译技巧的方法,希望能帮到大家!
听得懂。
这是口译的基础,要求你的听力要好,不仅要听得懂,而且仅用全部attention的60%就能听懂,换句话说,你不仅要做到全神贯注的坐在桌子边上能听懂,而且要做到一边洗衣服一边也能听懂,一边刷微博一边也能听懂,这涉及到分脑(split attention)练习。总之就是听力要足够强大,能够留出40%的attention来处理后面“记得住”和“译得出”这两个环节。如果你全神贯注都听不懂,那还是先打好听力基础吧。
记得住。
这是口译的关键。先拿汉语来做实验,你听30秒的新闻联播,然后用汉语把你听到的复述出来,你会发现,即便用汉语复述,你也漏了很多信息点,这是因为人们一般的短时记忆极限是5个信息点构成的information chunk,超出这个范围,脑子就会装不下了。而对译员来讲,为了翻译的流畅和平稳,要达到能短时记忆10-15个信息点构成的information chunk。
举个栗子,我明天要和小王乘国航CA1930, 8:30的飞机去香港。这里面,“小王”,“国航”,“CA1930”, “8:30”,“香港”就是5个信息点了。一般人能把这个句子用源语,也就是汉语复述出来就不错了。如果更复杂的句子,例如:我明天要和小王乘国航CA1930, 8:30的飞机,代表公司去香港与摩根公司的smith先生就新加坡收购的事宜进行谈判。这时候复述者就会感到一种information shock,因为他的大脑无法处理这么多信息点,无法记忆,无法复述,更别谈翻译了。
1、锻炼脑记能力。
听的时候就开始记,一边听一边进行加工处理,抓住句子的脉络和关键信息点,梳理句子的逻辑形成mind picture,这样记忆效率会大幅提高。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需要在复述练习中慢慢体会。我在培训班的时候老师甚至提出要用3个月专练复述!主要目的就是要形成“脑图思维”的习惯。这种脑图(mind picture)思维方式就是口译的灵魂!
2、笔记能力。
说白了就是用符号在本子上速记,将句子逻辑和关键信息点画在本子上,迅速勾勒出句子逻辑图,还有把自己脑记难以处理的复杂信息(例如长数字)记在本子上辅助记忆。笔记没有统一的符号规定,参考一下老师们常用的和书上的一般性符号就可以了,这东西还是要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符号最好。
另外,脑记才是重点,笔记并不是重点,笔记是脑记的辅助,是脑记的纸面映射,脑记是多于笔记的,不要听到什么词记什么词,要听懂句子时再记!如果记笔记影响听懂,那就减少笔记,尽量脑记多一些。此处再引用一位知友 @贱笑熊的话:“速记只是为记忆服务,这是口译的`重要部分,但一定不可喧宾夺主。听懂和脑子记住才是王道,速记的内容只是帮助你回忆。越好的口译员,记的内容越简练。”
译得出。
这是关键的双语转换输出环节,是最后的射门环节。不要觉得听懂了记住了很自然就能译的出,有时候就是明明都明白但就是憋红了脸说不出来。译不出来的原因一般有1、其实还是没听懂(你只是“感觉”你听懂了),2、其实还是没记住(你只是“感觉”你记住了),3、确实是听懂了记住了但反应不出来译什么。对于原因1和原因2请回到前两个步骤继续练习。对于原因3请练习视译,即看着英文说汉语,学会“顺句驱动”,把信息“线性化”,这对提高反应速度也非常重要。
注意事项。
避免出现嗯。。哦。。这个。。。这样的停顿语气词;
一旦开口绝不回头;
要有定力把住自己的语速;
要表达出说话人的口气和态度;
要注意句子的时态;
要有自信;
站立口译的时候不要左右摇摆;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