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341

datang1201
首页 > 英语培训 > 低保人群的英文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清香薄荷amy

已采纳

低保边缘户就是说该家庭有一定的经济收入,但人均收入偏低,只能是刚刚在低保的上面一点点,而且家里面的人又有病,看病的花销占了大头。这种家庭看生活确实属于低保户,看收入又不在低保范围。

低保人群的英文

122 评论(13)

抠脚大象

1低保户是指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享受国家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享受该待遇的家庭主要是以下四类: 1、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 2、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业救济期满仍未能重新就业,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3、在职人员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及退休人员领取养老金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仍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 4、其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市低保标准的居(村)民(不包括五保对象)。2低保边缘户:城市中存在一部分人均收入比低保对象要求的人均收入稍高的群体 , 但是由于他们享受不到低保对象能够享受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 没有补差 , 得不到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救助 , 缺乏相关就业指导 , 所以他们的实际生活比低保户还要困难。这类人群通常被称作“低保边缘户” 。3和临困户:为妥善解决城乡居民临时生活困难,健全完善社会救助体系,近日,济宁市政府出台《济宁市城乡居民临时困难救助办法》。济宁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介绍,《办法》规定,救助范围由原来的城乡低保对象、“绿卡”救助对象、五保对象、“三老”优抚对象和部分特殊困难居民扩大到所有城乡困难居民和户口不在本地的遭遇突发性生活困难的人户分离人员。救助类型包括因患危重疾病,因遭遇车祸、矿难等人身意外伤害,因遭遇火灾等突发性意外事故,因子女就学、支付学费等费用较高以及因其他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多种类型。市、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财政状况、城乡低保标准以及救助种类、被救助对象劳动能力和困难程度等因素制定,原则上救助总额按当地低保月人均补差金额、家庭人口、需救助月份之积计算,一般不超过3000元。符合规定救助条件的家庭原则上每年享受一次临时救助。临时救助时间一般不超过6个月。:4五保户五保户是指《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中的五保供养对象,主要包括村民中符合下列条件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对象指农村中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或虽有法定赡养扶养义务人,但无赡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和未成年人。“五保户”常见于我国的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我国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 (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能力的; (二)无劳动能力的; (三)无生活来源的(不包括捡垃圾者,法律没有明文规定即捡垃圾者为有生活来源) (四)老年、残疾、未满16周岁的村民。 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婚姻法规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 五保对象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批准,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193 评论(8)

大LY的小世界

城市中存在一部分人均收入比低保对象要求的人均收入稍高的群体 , 但是由于他们享受不到低保对象能够享受的一系列优惠政策,没有补差,得不到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救助 , 缺乏相关就业指导,所以他们的实际生活比低保户还要困难。这类人群通常被称作“低保边缘户” 。

边缘易致贫家庭需要认定。通常将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因意外支出负担超过一定数额这两种情况作为边缘易致贫家庭认定条件,实施监测和救助,不同的地区条件也不同。边缘易致贫家庭又称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边缘户等,指的是处于贫困边缘,收入只略高于贫困户,却不能被看作贫困户的一类人员。评判标准一般是看是否有致贫的风险,以及是否有稳定、连续的收入来源,如果是因病、因残、因灾等情况,引发的刚性支出明显超过上年度收入和收入大幅缩减的,也可以纳入边缘易致贫家庭。

201 评论(10)

匆匆来匆匆走

【法律分析】边缘户是指城市中存在一部分人均收入比低保对象要求的人均收入稍高的群体 , 但是由于他们享受不到低保对象能够享受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 没有补差 , 得不到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的救助 , 缺乏相关就业指导 , 所以他们的实际生活比低保户还要困难。【法律依据】《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十五条 特困人员供养的内容包括:(一)提供基本生活条件;(二)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给予照料;(三)提供疾病治疗;(四)办理丧葬事宜。特困人员供养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确定、公布。特困人员供养应当与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障、最低生活保障、孤儿基本生活保障等制度相衔接。第十六条 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由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本人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特困人员供养的审批程序适用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

132 评论(9)

花开旭航

向这家困难户传达再次申请低保户的结果

257 评论(11)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