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7

  • 浏览数

    135

永远的终结者
首页 > 英语培训 > 连锁商店英文

7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静静的娇儿

已采纳

.......

连锁商店英文

213 评论(11)

ruby纸鸢

ChainStore,ChainDistributor

353 评论(15)

journeyjasm

千把锁一把钥匙吧!

177 评论(13)

鹭鹭的宝贝妞

chain-storevoluntarychains

152 评论(10)

十十十月

连锁店Corporate chain /chain store /multiple shop/然后什么连锁店,直接加那人名词 比如说:三明治连锁店:sandwich chain 超市连锁店:supermarket chain麦当劳连锁店:Mc Donald's restaurant chain

240 评论(14)

7爷爱美食

冬天来了,蚂蚁夏天进行的store(储备)有用武之地了。下面我为大家带来store的英语意思和相关用法,欢迎大家一起学习!

store的英语音标

英 [stɔ:(r)]

美 [stɔr, stor]

store的时态

过去分词: stored

过去式: stored

现在分词: storing

store的意思

n. 商店;储备,

vt. 贮藏,储存

store的 近义词

reposit

store的同根词

词根: store

adj.

stored 储存的

n.

storage 存储;仓库;

storekeeper 店主;

stored 储存;容纳(store的过去分词)

store的词语辨析

shop, store, department这 组词 都有“商店”的意思,其区别是:

shop 指规模较小,出售同一类商品的店铺。

store 在美国指出售同一类商品的小型商店。在英国用复数形式表示百货商店。

department 作商店解时,是美国英语,通常写为department store。

store的词汇搭配

department store 百货公司;百货商店

in store 贮藏着;准备着;将要发生

chain store 连锁商店

grocery store 杂货店

convenience store 便利商店

store up 储存;积聚

store的英语例句

1. Jim Coulters will mind the store while I'm away.

我不在的时候吉姆·库尔特斯会照看店铺的。

2. Who knows what lies in store for the President?

谁知道总统将要面临什么?

3. My boyfriend and I robbed a store and were caught red-handed.

我和男朋友去抢劫一家商店,被当场逮到了。

4. They wandered off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nearest store.

他们信步朝最近的商店走去。

5. A toy store has marked down the Sonic Hedgehog computer game.

一家玩具店降低了电脑游戏《刺猬索尼克》的售价。

6. They had to buy everything at inflated prices at the ranch store.

他们不得不在农场商店以高价购买所有东西。

7. The most popular items are located toward the back of the store.

最受欢迎的产品放在靠近商店最里面的地方。

8. Be sure to store them carefully as they bruise easily.

小心存放,因为它们很容易被碰伤。

9. She hurried to the kitchen in back of the store.

她赶紧进到商店后面的厨房。

10. You can store your entire CD collection on the computer's hard drive.

你可以将 收藏 的全部CD保存在电脑硬盘上。

313 评论(11)

赵家小燕儿

连锁店 : 一个公司或集团开设的经营业务相关、方式相同的若干个店。 连锁商店(chainstore)也是一个美国创用词,而且是直到20世纪才在语言中被人们接受。连锁商店意指同一老板开的一批类似且同名称的商店,它也不是美国人的发明,但同样在美国发展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商业组织形式。 最早的连锁商店在南北战争之前就已出现,但第一家具有规模的连锁商店是由乔治·吉尔曼和乔治·亨廷顿,哈特福德二人于1859年在纽约创建的“大美国茶叶公司”。店很小,但因他们不经过中间商,直接从中国和日本大量进口茶叶,所以售价极低,仅30美分/磅,而其他店卖1美元/磅。他们很快就获得了成功,1860年便开了第2家店。他们当时未必有开多家分店的想法,只是想让人们能买到便宜的茶叶。到1865年,公司已有了25家分店,全部在纽约下百老汇和华尔街一带。 成功使他们充满了信心,决定增加经营其他食品杂货,如调料、咖啡、肥皂、发酵粉等。1869年,公司更名为“大西洋和太平洋大茶叶公司”(Great Atlantic&Pacific Tea Company,简称A8LP),反映了公司打算通过连锁将两大洋联接起来,就像“联合太平洋铁路”所完成的伟业一样。 A&P公司开始迅速向西向南拓展,1880年达到100家分店,经营范围延伸到明尼苏达和弗吉尼亚;1900年,经营地域即已横跨太平洋和大西洋之间的整个北美大陆,销售额达到560万美元,1912年,公司分店达到了近500家。此时,在公司创办人的儿子约翰·哈特福德领导下,A&P公司计划大规模发展,办一个人经营的经济店,以每年近100家的速度扩张。至1930年,公司下属连锁商店达到了15 709家的顶峰,销售额也超过10亿美元,占到当时全美食品销售量的10%左右。 大美国茶叶公司的成功也鼓励了后来者。1872年,第二家连锁公司——约翰兄弟茶叶公司(JohnBrothersTeaCo.)在纽约布鲁克林开业;随后的80~90年代,还有六七家茶叶和食品杂货连锁店在纽约和费城创建,其中包括成立于1882年的克洛格公司(KrogerCo.)的前身大西洋茶叶公司,它后来成为A&P公司的最大竞争对手和最大的超市连锁公司之一。 另一个著名的杂货连锁店是伍尔沃思(Woolworth)。它的店非常小,80年代初在宾州东南部开业,出售五金、布匹等,称“5分一1角”商店。到1900年,伍尔沃思店仍在经营廉价商品,但营业额已超过了500万美元。到1909年,它的美国连锁店已达300多家。1911年,通过合并,伍尔沃思控制了3个国家中的600余家分店。1913年,一向崇尚朴实无华,靠做5分、1角生意发达起来的F.W·伍尔沃思,自己花钱在纽约建了一座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可以住人的建筑——伍尔沃思大厦。 总之,连锁商店首先在食品、杂货和初级百货店(Junior,一种较典型百货公司稍小,经营硬商品比重较高的百货店)行业中获得发展,进入20世纪前,还在药品、鞋、珠宝、家具等大零售商店未占据统治地位的行业中出现,不过大多数都还是地区性的小公司,主要分布在小城镇及大城市的郊区。20世纪后,连锁店才获得快速增长,到20世纪20年代,它已遍布各地众多行业,并已有实力与其他大零售商展开竞争。由于连锁商店将批发,零售功能结合在,起,可直接从制造商处大量购买,获得更大的采购折扣,因而激怒了独立商人(包括批发和零售),在20世纪30年代引起很大争论,直接导致了限制它们的帕特曼法和公平交易法通过。 当时的反对者担心连锁店是否会整个代替独立店,但从后来的研究看,美国零售商的数目始终变化不大,如从1939—1962年,一直维持在180万家上下,近年才增至210万家①。 如果单从分店数量看,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连锁店已达到了其顶点。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材料,连锁店的数量在1929年已达到约16万家(仅统计包含4家及4家以上分店的商家),占当时零售店总数的10.8%。此后,连锁店数量一路下滑,1949年降至10.5万家,比重5.9%;1963年,店数回升到14.2万家,比重升至8.3%。70年代后,由于美国统计署对连锁店的统计口径从4店及4店以上变为2店及2店以上,经调整后的1963年,连锁店数升至24万家,比重升至14%。70年代和80年代,按新的统计口径连锁店数量又有较大发展,1992年店数达52万家,比重约20%。但若仍按4店及4店以上口径统计,连锁店在整个零售业中的比重仍大至在10%略高一点。 我们考察美国一些著名连锁公司店数的变化也可印证这一点。如前述A&P公司的分店数,1930年达到最高峰,共计15,737家分店,此后一路下降到今天,分店数仅1 014家,但仍居全美第16大零售商(1995年排行),销售100亿美元。而且,迄今再无哪家大连锁公司分店数能达到万家以上。 虽然连锁公司的店数及比重变化不大,连锁店的销售额却一路上升,从1929年的年销售额107亿美元增至1954年的403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比重则一直徘徊在22%~23%之间。之后,1963年销售额736亿美元,比重增至30%。到1994年,按新的统计口径,连锁公司的年销售额已达9 000亿美元,占总销售额的40%。 显然,两组数据之比的背后是单个商店的规模变大了。近年连锁销售比重的上升,与折扣百货、仓储俱乐部、超级中心、“门类杀手”等连锁化新业态的单店规模巨大有关。30年代时,A&P和其他食品杂货公司的商店大多年销售额仅几万美元,到50年代,A8lP改为超级市场后平均单店销售额约70万美元,90年代的统计则是120万美元。这样看来,销售额比重更能反映连锁在美国零售业中的地位。例如,1929年,在食品业,连锁店的销售比重已达39.1%、杂货业占到了89.6%。 最终的事实是连锁比百货公司和邮购更有生命力,因为作为一种组织模式,它可以运用到各个行业、各种经营业态上,因此有着更广阔的市场,最终成为20世纪美国标准的零售组织形式。 20年代,美国乡村市场开始衰退,主要受农业不景气影响,农民购买力下降;加上汽车增加,道路改善,彭尼一类初级百货连锁的竞争,两大邮购商西尔斯·罗巴克公司和蒙哥马利·沃德也开始进军城市百货业。1925年,西尔斯开了8家;1926年,沃德开了10家百货连锁店。很短时间内,双方均开了数以百计的连锁分店。到20世纪30年代,传统上单店经营的百货公司业,也开始尝试在其坐落城市的郊区开设分店。因此,可以说最终是由连锁店的组织形式完成了由百货公司于19世纪60—70年代开始的零售革命。因为只有连锁店才能容纳不断膨胀的零售组织规模,在零售业实现类似工业革命的大规模、标准化运营方式,并由此获得更高的效率。

98 评论(9)

相关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