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在撒哈拉
《鞋狗》读后感
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我收集整理的《鞋狗》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次用手机读书,一直喜欢读纸质书,第一次足够幸运,读到了《鞋狗》,不然我可能不会习惯用微信读书。开始读这本书,是因为喜欢NIKE的AIR JORDAN系列,读完后,我觉得这是喜欢跑步的人的一场狂欢。
美国人的幽默感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开始就有很强的代入感,迫切的想要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虽然没有去过美国,没有去过故事的发生地,NIKE帝国的创始地—俄勒冈,却依然可以在书中感觉到俄勒冈夏天明媚的阳光、冬日凛冽的寒风、没有尽头的跑道。
对于曾经是小学长跑队的我来说,书中描述的训练场、赛场上那种紧张、懊悔、折磨、酣畅淋漓的感觉好像突然回来了,仿佛自己也站在起跑线上,拉长嗓子的预备,然后心理默念321,跑……今天仍然喜欢跑步,和小时候不同的是穿着NIKE的跑鞋。
书中最打动我的是鲍尔曼教练,我觉得是他解放了我们的双脚,激发了双脚的潜能,改变了我们跑步的方式,不仅仅在美国,更是在全世界。赛场上没有最快只有更快,而对于鲍尔曼教练的跑鞋来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两种精神真的能开启新的世界。
书中有太多的场景直击人心,仿佛是一趟寻找自己的旅行。某个瞬间,会看到因为要和鬼冢虎谈判而整晚兴奋,辗转反侧的巴克(创始人奈特先生,我觉得巴克更为亲切),而自己就是经常因为一个想法整夜失眠,越想越兴奋的人;会看到没法销售百科全书,却在销售鬼冢虎鞋子时大获成功的`巴克,我确信热情和信仰是出色完成一件事的最原始能力;也被巴克先生的一句话鼓励,我也确信这是我现在需要的:
“我想告诉大家要按下暂停键,花时间努力思考一下要如何度过一生,想要和谁一起度过剩余的40年。我会告诉20岁左右的青年不要因为一份工作、专业甚至职业而安定下来,一定要寻求内心的冲动。即使你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坚持追寻。如果你追随自己内心的冲动,将会更能忍受疲惫”。
最后,也用一句书中的话来结束“糟糕的决定有数百个甚至上千个”。好吧,巴菲特似乎也说过。
最近把耐克老板耐特的自传《鞋狗》(毛大庆翻译的)看完了,我非常喜欢这本书,就又买了一本英文原版的《Shoe Dog》,打算有空的时候再翻一遍。
在这本书的序言里,耐特谈到他在24岁的时候思考自己的人生:
“我也想要成功,可是我不清楚成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金钱?妻子?孩子?房子?这些都是我们从小被教育应该追求的目标...但在内心更深处,我却在搜寻某些其他东西,具有更丰富寓意的东西。我痛苦的意识到我们的人生相当短暂,比我们了解的更短,和晨跑一样短。”
他谈到了他对跑步的热爱:
“跑步不仅痛苦,冒险,而且回报甚少,也完全没有保障...不存在真正的目的地,至少没有任何东西可以完全证明个人努力的合理性。跑步这个动作本身就是目的地,不仅因为没有终点线,也是因为你可以自己定义终点。不论你从跑步中获得何种愉悦或收获,你都必须将它们发掘出来。这完全取决于你如何设计它,如何接纳它。
每个跑者都清楚这一点。你不停的跑步,一段接着一段,却不太清楚为什么而跑。你告诉自己跑步是为了某个目标,追求某种刺激,但你跑步的真正原因却是停下来会让你感觉到对死亡的恐惧。
所以,就在1962年的那个早晨,我告诉自己,别管别人怎么说你的想法很疯狂......前进,不停就好。不要停下来,甚至在你达到目标前都不要想是不是要停下来,不要过多的关注“目标”到底在哪里。无论面临什么,都不要停下来。”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耐特的一生都是极其成功的,但他也不是没有遗憾,他谈到了他的儿子马修:
“我想起他花了很长时间艰难的寻找意义、寻找认同。对我来说,他的寻求过程常常看起来非常熟悉,虽然马修没有我的运气、我的专注,或者我们的不安全感。
为了寻找自我,马修从大学辍学。他敢于尝试,玩乐、叛逆、争论、逃避,但是都没有什么用。最后,在20xx年,他去了萨尔瓦多,他和两个朋友开车去了深水湖伊洛潘戈(ilopango),戴着水肺潜水。
不知为何,马修想知道自己可以潜多深。他决定冒一下险。而这个风险是他那冒险成瘾的父亲都绝不会尝试的。
在约46米水深的地方发生了某种故障,马修失去了意识。”
从这段话可以读出来,即使他儿子马修已经死了,即使他真的很爱马修,他对马修的评价是不高的。所以富二代的生活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父亲越成功,他就越难达到父亲的期望,即使他父亲自认为对他并没有什么期望,然而这是一种更大的压力,一种证明自己的压力;而对于穷人的孩子来说,超过父亲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对于金钱,耐特说:
“无论你是否拥有,你是否想要,你是否喜欢,金钱都会对你的生活进行定义,这就是金钱的本质。我们的任务就是阻止它。”
在这本书的最后,耐特说:
“我想告诉大家要按下暂停键,花时间努力思考一下要如何度过一生,想要和谁一起度过剩余的40年。我会告诉20岁左右的青年不要因为一份工作、专业甚至职业安定下来,一定要追求内心的冲动。即使你不知道其中的含义,也要坚持追寻。如果你追随自己内心的冲动,将会更能忍受疲惫,每一次失望都会成为你的动力,需要攀登的高峰也会变得微不足道起来。
有时候你需要放弃。知道何时该放弃并重新尝试新事物是一种天赋。放弃并不意味着停止,永远不要停止。”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是一个永远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你要用生命去回答它——永远不要停止。
无敌幸运星1
一、简介 《鞋狗》是耐克创始人菲尔·奈特的自传,按照时间顺序讲述了他一步步从跑步爱好者到创立一家运动品牌公司的经历。 时间轴 1962 一个疯狂的想法 1963 漫长的等待 1964 第一位合伙人,第一位员工 1965 脆弱的蓝带 1966 天字第一号业务员 1967 蓝带挺进东岸 1968 改变一生的决定 1969 寻找更大的办公室 1970 现金!现金!现金! 1971 我们需要一个标志 1972 耐克的诞生 1973 要么飞奔,要么死去 1976 “恶棍”会议 1977 永无止境 1978 不要在一双鞋子上塞进十二种创新 1979 第一家耐克城 1980 上市 简单地说,奈特作为一个跑步爱好者,意将舒适的跑鞋介绍给更多的跑者,他远渡日本并成功接手鬼冢虎跑鞋的代理权,从中觅得商机,然后克服种种困难,创办自己的运动公司,把兴趣做成事业的案例。 并不是一字不落的读完了这本书,但有几点很深刻的感悟: 1. 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就去接触什么样的人。 创业有很大概率会失败的,学习别人的成功模式,能够少走很多弯路。(我的创业经历也是如此,太小儿科,不提了。) 2. 一家成功的公司要具备 清晰而长远的发展理念 有助于消费者的产品 优秀的管理团队 3. 能赚钱的创业者才是成功的创业者 其实,比较想谈的是第三点。 二、耐克(球鞋)的赚钱之道 1. 核心:不断突破的产品科技创新 耐克能做到现在的成功,其中最重要的是他的产品创新能力,从可视化的zoom气垫、自动系带系统、flyknit鞋面以及最近两年被阿迪达斯boost压制后迅速研发的最新joyrid跑鞋科技。如果没有足够的创新投入和创新能力,耐克不可能是现在这个位置,可以说几乎每一项运动届的科技创新都是由耐克率先引领,并且垄断,内化为绝对的市场优势。 2. 噱头:制造大热IP提高产品溢价,增加产品关注度。 以球鞋文化(sneaker文化)为例,NIKE旗下的Jordan brand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将sneaker文化推向全球,而这一切都是因为篮球之神乔丹。可以说,没有乔丹就没有Jordan brand,也就没有乔丹篮球鞋,更不会有影响全球的sneaker文化现象。而这一切都源自于耐克的敢干(just do it)和善于制造噱头(乔1的禁穿故事、流感之战、最后一投等)。 而现在,整个球鞋圈赶上了全球穿鞋、买鞋甚至是炒鞋的风口,耐克每年的AJ元年复刻(9孔)都是采用超级限量发售的形式,定位高端市场,制造噱头,从而造成全民冲冲冲但又买不到的尊贵感,在消费者心中造成一种元年AJ神坛之上的感觉,从而大大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关注度。 制造噱头还包括签约超级巨星作为品牌代言人,这种顶级流量的带货能力也极大地刺激了消费者的购买欲。耐克几乎布局了所有世界顶级赛事上的退役名宿、当打之年的超级巨星、冉冉升起的年轻新星、以及娱乐圈明星。 3. 金牌销售:分级制的销售策略 还是以AJ正代为例,在通过超级限量的发售形式之后,品牌溢价关注度达到最高值,推出货量极大的非元年配色的MID版本(8孔)定位中端市场,还有元年配色的AJ Low低帮版本(7孔),也进行大量铺货。因此,由于加价后价格过高以及超级限量的原因,导致许多人并不能以1299元的原件入手元年配色的High高帮版。大量的消费者就会去选购买定价为969元的非元年配色的Mid中帮版以及定价799的元年配色Low低帮版。这样在继续稳固元年High版的神坛地位时,还能通过非元年配色Mid和元年配色Low版实现大量的去化,进而实现盈利。三、中国运动品牌的生存之道这里不得不提李宁和安踏。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办对于中国运动品牌的刺激是巨大的,李宁先生在鸟巢的超级亮相后,李宁公司判断,中国的运动市场将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需求,因此2008年李宁新增大量门店,准备大干一场。但是由于缺乏足够出色的产品设计、消费者认可度不够,加上对于中国市场的判断过于乐观,导致李宁全国门店的大量囤货,2011年股价狂跌16%,2012年更是亏损19.79亿元,大量门店逐渐倒闭清货。 2012年,李宁与30岁的韦德签下一份10年1亿美金的超级豪赌,李宁公司找到自己找到了的“乔丹”,在陆续推出韦德签名鞋WOW系列后,公司才终于慢慢走上正轨。WOW系列也名正言顺成为了李宁公司的“AJ”系列,同NIKE的营销思路一样,也是超级IP制造噱头,平价产品大量铺货的模式。 安踏也是在2014年签约克莱·汤普森,找到了自己的“乔丹”,而KT系列篮球鞋也成为了安踏公司的“AJ”系列。 李宁和安踏作为国产品牌的代表,通过学习耐克的营销思路实现了利润增加。但不断增长的利润却掩盖了另外一个关键问题。NIKE的核心是产品科技创新,而这才是国产公司真正需要学习和模仿的,至少现在来看,李宁云和安踏Flashfoam和NIKE的Zoom缓震还是存在巨大的差距。 市场会奖励勇于创新和探索的人,匹克“态极”技术已经得到了市场认可,一双鞋实现近千万的销量。 人们只会记得最好的和最坏的产品,平庸的产品最容易被忘记。一个品牌的长期价值是靠最好的产品带来的。
优质英语培训问答知识库